第一百六十七回 聖駕凄涼居古殿 旌旗威武震西川
關燈
小
中
大
上回說到徐晃縱橫雍州三千裡,鬥盡中華猛将,終于拔出羁留敵境各路軍馬,共返川中,到得斜谷前,卻被逐流攔住去路。
劉晔告徐晃曰:“逐流骁勇,周循多智,吾軍雖衆,多有傷折,士氣衰竭,各路統率不定,将令不明,未必能與銅鈴小霸王相敵也。
可早計議。
”徐晃問曰:“大夫可有良策?”劉晔道:“今軍中無糧,軍心懈怠,五丈原一帶麥熟,可使人前往割之,就地打曬,逐流必不肯見容,分軍來擊,吾等卻佯作搶入斜谷,待其軍到,以逸待勞擊之。
” 徐晃道:“此計大妙!”便喚朱靈,前往五丈原割麥。
魏軍聞得可奪糧草,心下皆定,早有巡探報到斜谷,逐流聞言,與周循商議道:“雍州已是中華之地,豈容百姓糧草為魏軍所奪?當分一軍前往護麥。
”周循道:“某可往之。
”乃領五千軍趕赴五丈原而來。
周循方去,逐流心下疑惑不定,忽有報曰:“魏軍已到山前矣!”逐流登高而望,但見夏侯惇、曹仁、曹真、張郃、郭淮諸将旗号盡皆在目,逐流猛醒道:“子遠被朱靈誘去,沿路必有伏兵,其勢危矣!”遂喚索憲、司馬師、司馬昭諸将道:“據在山頭,射住谷口,深溝高壘而守,隻休教魏軍入蜀。
”自引王基、趙薇二人,将三千兵士來救周循。
趕到五丈原時,但見周循被諸魏将團團困住,衆兵卒重重包圍,左沖右突,不能脫身,逐流圓睜瞳目,大喝一聲,搶入重圍,霸王戟橫劈如秋風掃地,直搠如孤峰頂天,朱靈、孫禮、牛金心驚膽顫,盡皆奔走,逐流救得周循,回頭急返斜谷。
趕至半途,火頭升起,前面徐商、呂建左右衛護徐晃,當住去路,分别接住王基、趙薇、周循大戰,逐流方欲沖突,喊聲響處,曹洪從左,張郃在右,後面朱靈、孫禮、牛金趕來,中華諸将分散各處,互相不能救應,隻有逐流縱起絕影馬,單身獨騎,往來沖殺,瞳目瞠開,銅鈴聲到處,魏軍紛退,軍勢一路開裂,張郃曹洪大怒,齊聲喝道:“豎子休得猖狂!”待要上前去捉逐流時,忽地長矛呼嘯,破空而來,兩邊重甲擺開,一枝勁旅從中推出,各負标槍,投擲而到,卻是馬超三兄妹見長安圍解,随後南來,救了逐流一軍,徐晃等見馬超威武,盡皆退去。
逐流等逶迤追襲,已到谷口,卻說索憲諸人守住,曹仁、夏侯惇幾番殺上山來,皆被亂箭射退,遂在山下百般毀罵,索憲大怒,跑馬沖下山來,司馬昭、司馬師勸止不住,急起寨中兵馬接應,早見索憲方到山腰,左邊轉出郭淮、右邊轉出曹真,将索憲圍在當心,司馬昭、司馬師各被重兵困住,不能相救,曹仁奪了山頭營寨,撞開擂木,放魏軍入谷。
夏侯惇來捉索憲,幸有陳到在子午谷,聞得這邊危急,連夜奔來,正敵住夏侯惇,索憲趁勢殺出,折了三五千人馬。
陳到與夏侯惇戰到六十合,刀法散亂,徐晃之軍又到,陳到敗走,後退十餘裡,方紮住陣腳。
高順自對山趕來,正複奪營寨,夏侯惇又上山來,兩個又戰七八十合,高順亦走。
于是魏軍如長蛇般絡繹入谷,方入一半,銅鈴聲響,逐流已到,魏軍盡皆顫栗,軍陣晃動,徐晃教諸軍隻管向前,自獨騎駐于谷口,擺開春秋刀法架子,橫斧而立,隻待魏軍遠去,方匹馬往漢中而走。
中華衆将遠遠站定,不敢進逼,任徐晃遠去,隻太傅鐘繇之妻,因抱幼子鐘會于懷,被中華軍士所獲。
逐流令送回長安不提。
川中曹睿聞徐晃果拔諸軍安然而回,贊曰:“徐公明深入敵境,轉戰三千餘裡,力拔全軍安然而還,雖古之名将,誰能及哉!”親自出漢中來迎,但見諸卒萎靡,士氣低落,唯有徐晃所統獵豹營并部将朱靈兩軍傷殘雖重,卻是秩序井然,威風凜凜,見到曹睿,都隻在馬上行禮,口稱:“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曹睿歎道:“徐将軍真亞夫也!”引徐晃往成都面見曹丕,遂封鎮北大将軍,領漢中太守,進陽平侯,邑三千一百戶,依舊總督漢中兵馬。
自此張遼在夔關,徐晃在陽平關,扼守益州門戶,名揚華夏,威震千秋。
有詩贊張遼徐晃并魏五子曰:遍地英雄不等閑,猶聞良将五人先。
夔關廿載泰山穩,華夏八方香火延。
獨破諸關能斬将,力平衆寇敢沖天。
春秋刀法今猶在,不使洋倭犯海邊。
時順安公,剽騎将軍孫權自隴右有書到,曰中華軍進涼州,本部兵馬抵擋不住,願入川中,乞皇上引兵接應。
曹丕一面令孫權嚴守機密,一面問徐晃道:“孫仲謀亦欲入川,公還敢入雍驅馳否?”徐晃慨然領諾,又召獵豹營将士,預備沖突雍郿。
這正是:将軍威武蓋神州,不死中原志不休。
報盡恩仇方快意,流光夜夜照春秋。
隻說當日龐統力攻長安不獲,卻被徐晃背後掩殺,折了許多人馬,幸得四面諸軍皆還,合圍長安城外。
龐統躺卧中軍,教衆将四下探訪,尋覓破城之計。
有鄧艾來告:“長安城北有隐蔽小河通渭水、成國渠,為長
劉晔告徐晃曰:“逐流骁勇,周循多智,吾軍雖衆,多有傷折,士氣衰竭,各路統率不定,将令不明,未必能與銅鈴小霸王相敵也。
可早計議。
”徐晃問曰:“大夫可有良策?”劉晔道:“今軍中無糧,軍心懈怠,五丈原一帶麥熟,可使人前往割之,就地打曬,逐流必不肯見容,分軍來擊,吾等卻佯作搶入斜谷,待其軍到,以逸待勞擊之。
” 徐晃道:“此計大妙!”便喚朱靈,前往五丈原割麥。
魏軍聞得可奪糧草,心下皆定,早有巡探報到斜谷,逐流聞言,與周循商議道:“雍州已是中華之地,豈容百姓糧草為魏軍所奪?當分一軍前往護麥。
”周循道:“某可往之。
”乃領五千軍趕赴五丈原而來。
周循方去,逐流心下疑惑不定,忽有報曰:“魏軍已到山前矣!”逐流登高而望,但見夏侯惇、曹仁、曹真、張郃、郭淮諸将旗号盡皆在目,逐流猛醒道:“子遠被朱靈誘去,沿路必有伏兵,其勢危矣!”遂喚索憲、司馬師、司馬昭諸将道:“據在山頭,射住谷口,深溝高壘而守,隻休教魏軍入蜀。
”自引王基、趙薇二人,将三千兵士來救周循。
趕到五丈原時,但見周循被諸魏将團團困住,衆兵卒重重包圍,左沖右突,不能脫身,逐流圓睜瞳目,大喝一聲,搶入重圍,霸王戟橫劈如秋風掃地,直搠如孤峰頂天,朱靈、孫禮、牛金心驚膽顫,盡皆奔走,逐流救得周循,回頭急返斜谷。
趕至半途,火頭升起,前面徐商、呂建左右衛護徐晃,當住去路,分别接住王基、趙薇、周循大戰,逐流方欲沖突,喊聲響處,曹洪從左,張郃在右,後面朱靈、孫禮、牛金趕來,中華諸将分散各處,互相不能救應,隻有逐流縱起絕影馬,單身獨騎,往來沖殺,瞳目瞠開,銅鈴聲到處,魏軍紛退,軍勢一路開裂,張郃曹洪大怒,齊聲喝道:“豎子休得猖狂!”待要上前去捉逐流時,忽地長矛呼嘯,破空而來,兩邊重甲擺開,一枝勁旅從中推出,各負标槍,投擲而到,卻是馬超三兄妹見長安圍解,随後南來,救了逐流一軍,徐晃等見馬超威武,盡皆退去。
逐流等逶迤追襲,已到谷口,卻說索憲諸人守住,曹仁、夏侯惇幾番殺上山來,皆被亂箭射退,遂在山下百般毀罵,索憲大怒,跑馬沖下山來,司馬昭、司馬師勸止不住,急起寨中兵馬接應,早見索憲方到山腰,左邊轉出郭淮、右邊轉出曹真,将索憲圍在當心,司馬昭、司馬師各被重兵困住,不能相救,曹仁奪了山頭營寨,撞開擂木,放魏軍入谷。
夏侯惇來捉索憲,幸有陳到在子午谷,聞得這邊危急,連夜奔來,正敵住夏侯惇,索憲趁勢殺出,折了三五千人馬。
陳到與夏侯惇戰到六十合,刀法散亂,徐晃之軍又到,陳到敗走,後退十餘裡,方紮住陣腳。
高順自對山趕來,正複奪營寨,夏侯惇又上山來,兩個又戰七八十合,高順亦走。
于是魏軍如長蛇般絡繹入谷,方入一半,銅鈴聲響,逐流已到,魏軍盡皆顫栗,軍陣晃動,徐晃教諸軍隻管向前,自獨騎駐于谷口,擺開春秋刀法架子,橫斧而立,隻待魏軍遠去,方匹馬往漢中而走。
中華衆将遠遠站定,不敢進逼,任徐晃遠去,隻太傅鐘繇之妻,因抱幼子鐘會于懷,被中華軍士所獲。
逐流令送回長安不提。
川中曹睿聞徐晃果拔諸軍安然而回,贊曰:“徐公明深入敵境,轉戰三千餘裡,力拔全軍安然而還,雖古之名将,誰能及哉!”親自出漢中來迎,但見諸卒萎靡,士氣低落,唯有徐晃所統獵豹營并部将朱靈兩軍傷殘雖重,卻是秩序井然,威風凜凜,見到曹睿,都隻在馬上行禮,口稱:“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曹睿歎道:“徐将軍真亞夫也!”引徐晃往成都面見曹丕,遂封鎮北大将軍,領漢中太守,進陽平侯,邑三千一百戶,依舊總督漢中兵馬。
自此張遼在夔關,徐晃在陽平關,扼守益州門戶,名揚華夏,威震千秋。
有詩贊張遼徐晃并魏五子曰:遍地英雄不等閑,猶聞良将五人先。
夔關廿載泰山穩,華夏八方香火延。
獨破諸關能斬将,力平衆寇敢沖天。
春秋刀法今猶在,不使洋倭犯海邊。
時順安公,剽騎将軍孫權自隴右有書到,曰中華軍進涼州,本部兵馬抵擋不住,願入川中,乞皇上引兵接應。
曹丕一面令孫權嚴守機密,一面問徐晃道:“孫仲謀亦欲入川,公還敢入雍驅馳否?”徐晃慨然領諾,又召獵豹營将士,預備沖突雍郿。
這正是:将軍威武蓋神州,不死中原志不休。
報盡恩仇方快意,流光夜夜照春秋。
隻說當日龐統力攻長安不獲,卻被徐晃背後掩殺,折了許多人馬,幸得四面諸軍皆還,合圍長安城外。
龐統躺卧中軍,教衆将四下探訪,尋覓破城之計。
有鄧艾來告:“長安城北有隐蔽小河通渭水、成國渠,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