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回 略三輔逐流橫行 降曹彰鐘繇死節

關燈
使中華皇帝立罪十樁,興師讨伐,衆将多有倒戈,今中華軍決不肯退,鐘太傅雖去,必不得生還矣。

    臣在壽春,武帝提拔臣于凡品之間,數十年知遇之恩,愧無寸功相報,今願替太傅前往中華營寨一死。

    ” 鐘繇道:“為國死節,理所當然,吾已先請,子敬不必相争。

    ”曹丕在旁尋思:“肅有雄才而不見用,那葉歸塵能折賢下士,魯肅與之當面共語,恐為其所得也。

    ”遂道:“魯大夫忠烈,朕深知之,鐘太傅亦國之重臣,朕豈忍二公赴死乎?”鐘繇泣道:“微臣苟活多年,武帝深恩,至今未報,敢為人乎?今以薄力而為陛下趨馳,正臣所望也。

    ” 堂下賈逵閃出道:“不可,不可!”曹丕問之,賈逵道:“眼前逐流深入吾境,雖猖獗一時,不足畏也。

    但深溝高壘而禦之,逐流并無安身之所,不數日全軍餓死矣!長安大城,糧草充裕,足可堅守,雍涼一帶,尚可聚集十萬雄兵,巴蜀一帶軍馬亦不下十數萬,盡可召來與中華軍決一死戰,何必求和,自取其辱乎!”群臣中蔣濟、桓範皆和之。

     鐘繇道:“雍涼兵多敗,安能與戰?益州天府之國,四面環山,足以立國,暫守川中,吾觀中華歸塵、逐流二子各擁雄師,麾下多為降将,他年必然有變,可以複圖中原。

    陛下誠宜早決,倘再拖延,散關、斜谷諸路為中華軍斷絕,縱欲入川亦不可得也。

    ” 有辛毗應道:“不然。

    巴蜀易守難攻,但可割據一方,難求天下霸業,一旦深入其境,從此再無望中原也。

    今曹子文猶在上郡,素有威望揚于漠北,可使其召塞外之兵應于外,陛下自将雍涼之兵守于内,兩相夾攻,何愁中華軍不破哉!”話音未畢,早報曹彰書到。

     曹丕觀之,與群臣道:“賈大夫所言與子文暗合,彼已往漠北召兵,喚楷兒去助守上郡。

    ”辛毗道:“益州不可獨守,雍涼決不可失,願陛下早決。

    ”曹丕遂喚曹楷去,予以五百近從投上郡而去。

    群臣皆散,辛毗歸家,甚是憂悶,有長女辛憲英,雖為女流,素有高風,明斷莊重,人多贊之,皆自慚形穢,因此至今待字閨中,時下便問辛毗曰:“父親何事煩惱?” 辛毗道:“陛下雖欲使子文公子為外援,共退中華之軍,奈何心下其實忌之,不肯放權,恐雍涼休矣!”辛憲英笑曰:“陛下所行是也。

    公子剛勇而有骁氣,倘與精兵,是困龍入海,陛下不得複制也。

    ”辛毗斥道:“汝女兒之身,休問外事!” 辛憲英道:“父親休怒,吾料安甯已起兵西征,公子兵權為陛下解去,郭伯濟之軍又被調到雍州,公子其勢零落,非安甯之敵也。

    思及孤身飄零上郡之恨,必已随夫人共依中華去者,豈可為外援乎?”辛毗大悟,喝退女兒,急往宮中而來。

     原來曹丕雖遣曹楷離去,心實不安,當夜忽聞急報:“上郡侯反降中華去也!”曹丕更是驚怒交加,便召群臣商議。

    忽聞辛毗自縛請見,曹丕恨道:“此人暗通叛逆,朕正欲誅之也!”泣曰:“微臣不能知人,誤了陛下,特來請死。

    ”話畢頭撞殿階而亡。

     曹丕甚哀,鐘繇道:“雍涼終不可守也,願陛下速退川中,暫保基業。

    ”曹丕無奈依準,便遣鐘繇投中華營寨而來,龐統覽表已畢,轉付歸塵,兩人大笑。

    鐘繇正色道:“魏帝自受漢禅至今,兢兢業業,誠恐有負景泰皇帝之望,今誤為讒言所惑,取罪貴國,以緻兵戈橫行。

    今兩國并立天下,地雖可伐,志不可辱,何故笑耶?”歸塵道:“諒曹丕暴虐之君,外無仁德,内乏寬懷,焉敢與吾中華上國并列?” 鐘繇道:“陛下乃英明仁德雄略之君,非世俗可知也。

    蓋風傳或有所誤,以緻殿下不知。

    ”歸塵笑曰:“公褒獎豈非太甚乎?”鐘繇辯道:“臣非過譽,請殿下詳察。

    武帝生子數十,唯愛陛下,是因其英。

    鎮北王恩垂漠北,甘留長安,是因其明。

    容諸弟懷異志而不誅,是其仁也,以孝心治天下衆鹹服,是其德也,開國苦寒之地是其雄,求和明勢是其略,以此觀之,豈非英明仁德雄略之君?” 歸塵笑道:“使出四方,不辱其君,公可當之,奈曹丕非可輔之君,聽吾詳言:曹孟德每臨出征,曹丕佯作憂戚,實為争嫡,内懷不臣,此欺父也,何言其英?鎮北王身世離奇,曹丕留于長安,實忌其才,複迷其貌,此好色也,何言其明?殿上逼弟,非七步成詩,不得全身,曹子文功蓋軍旅,而獨居塞北,日夜憂心,手足皆廢,功臣多誅,此其仁乎?後宮淫亂,更私通庶母,盡毀人倫,甄姑娘德配三宮,猶空依冷帳,長年寂寞,無良害女,郭後欺人,此其德乎?繼魏王之基而背負其志,莫非其雄?臨天朝問罪而詐以求和,談何有略?公所言非渺乎?”鐘繇聞得,大叫道:“主辱臣死,何望生乎!”背轉朝南,撞死帳前。

     歸塵斂容而泣道:“累忠臣之亡,吾之過也。

    ”令将鐘繇厚葬,親拜墳前。

    龐統道:“鐘繇前來求和,乃緩兵之計,曹丕必奔益州也。

    ”歸塵道:“可急起大軍趁隙擊之。

    ”遂教魏延領軍敵住曹真,趙雲沿路截殺曹丕,自提大軍直投長安而來。

    逐流在新平聞得,亦棄了隴西,急将輕騎而來。

    這正是:方見三軍能破敵,又逢二子欲争功。

    畢竟後事如何,還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