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管州鎮。
《辍耕錄》載宋戲曲院本有五花爨弄。
院本五人,一曰副淨,一曰副末,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又謂之五花爨弄。
或曰宋徽宗見爨國人來朝,衣裝鞋履巾裹傅粉墨舉動如此,使優人效之,以為戲。
于是諸雜院爨有“人參腦子爨”、“斷朱溫爨”、“變二郎爨”等名。
其地在漢為地。
南新出《爨龍顔碑》,南北朝宋太始二年九月刻。
書之以補爨字注之漏。
國學内有俄羅斯學。
康熙間,許俄羅斯通中國,始遣其子弟入學,十年一更。
子弟若寄信于其國,皆露函交理藩院。
理藩院譯其文進呈,無私語方為寄之。
嘉慶己巳忽寄書一本,皆漢字。
其書卷前二頁有圓圖如太極狀,圖内黑白雜錯,若畫雲氣者。
其解以為陰陽二氣,有此二氣是生一男一女,男女自為配,是生天主,反複辨論,大意似隻知有母而不知有父。
書奏,仁宗令察其書所自來,得其刻闆毀之。
案俄羅斯,古丁零國也。
人狡而狠,好利。
其國教宗耶蘇。
海船敬奉天妃外,有尚書、拿公二神。
按尚書姓陳名文龍,福建興化人,宋鹹淳五年廷試第一,官參知政事,《宋史》有傳。
明永樂中以救護海舟,封水部尚書。
拿公,閩之拿口村人,姓蔔名偃,唐末書生,因晨起恍惚見二豎投蛇蠍于井,因阻止汲者,自飲井水以救一鄉,因而成神,五代時即著靈異。
二神亦海舟所最敬者。
南土司,惟宣慰司最大,秩□品。
其地隸版圖而為南掌老撾所奴隸,每蹂躏索饋獻,有喀魚拉者為尤甚。
宣慰司初尚富,今已敝,則不勝其擾,而喀魚拉之來更頻。
思茅同知轄是境也,能為之逐喀魚拉,即為稱職。
蓋南掌諸國皆瘠而窮,又為緬甸附庸,意者供億不足,不免旁索。
嘉慶己卯,南掌入貢,其從者所過,雖辦差之草簾亦取而留之,鄙可知矣。
滇、粵多蠱,有以藥成者,有自生者。
熊編修常钅享典試南,偶與内監試某觀察談及。
某曰:“此易見耳。
”翼日告曰:“蠱起矣。
”熊出室望之,如放洋燈者然。
某曰:“貴人指之則落,星使何不試之。
”熊指之,果墜。
熊曰:“觀察亦貴矣,何獨屬我?”某曰:“非欽使不應也。
省中惟巡撫、學政乃可耳。
考官天使,故請試之。
“此理殊不可解。
雲、貴邊境常有瘟氣。
氣之至也,鼠必先災,鼠災必吐血而死。
人家或見梁上鼠奔突堕地吐血者,其人即奔,莫回顧,出門或橫走,或直馳,竭其力奔數十裡,或可免。
人有中之者,吐血一口即死。
此氣之災,時或一條,時或一段。
如一村分南北街,竟有街南居室一空而街北完然者。
如下村數十百家,竟有中間數十家一空而村兩頭完然者。
初聞此災不禍有功名之人,凡生監皆可免。
近今生監亦不免矣。
此理亦不可解。
南掌,古越裳地,自周以後不通中國。
明有刁線歹始通貢。
雍正七年,遣頭目叭猛花貢象。
乾隆十年以該國遠,定為十年一貢。
五十九年始賜敕印。
彼時國王召溫猛不克自振,逃赴越南。
越南國将其敕印收繳,其國乃為其胞兄召蛇榮代理。
嘉慶十八年召溫猛死于越南之南雅,其國遂為蛇榮子召蟒塔度脂所有。
每貢用蒲葉金字表文。
其貢使稱曰“大怕”(音近怕字之上聲,不知其字,聊記其音耳),從者稱曰“後生”。
曰“大怕”者,蓋其貴者尊稱也。
大怕衣紅袍帽,則若官轎前劊子手之式,其内衣布,緊纏其身,亦著靴。
聞在其地則赤足,且不著褲也。
後生或衣藍布袍,或葛布,不帶領,暑日亦戴騷鼠帽,其狀不文。
大怕之服當亦如此。
今所服者,蓋入南境後,地方取戲中衣帽使著之,非其國服也。
安南國,嘉慶九年錫号越南,古交趾也。
其随貢使來者,衣紅短襖,束綠帶,以藍布纏頭,出兩角,若戲中之扮漁婆者。
貢使則寬袍紗帽,帽上加一鑿花銅片,若女子之翠圍。
其地東南界南。
人無尊卑,皆赤足。
見有以繩作絡,人坐絡中扛而行,則其長官出也。
俨若中國之擡豬者矣。
廣東香山屬有地曰澳門,為通夷舶之所。
其地隔海,廣東人及客廣者多未至其地。
餘嘗往遊之。
夷屋鱗次,番鬼雜邏,俨然一外國也。
明代許西洋租地,交市隻一千三百八十人耳。
今所侵殆數倍矣。
其人皆樓居,高樓峻宇,窗扇悉以玻璃,軒敞宏深,令人意爽。
樓下多如城之甕洞,賤者處之。
其屋用白石攢灰垩之,宛如白粉,潔淨可玩。
其俗,有尊客至,當家老翁出迎,禮以脫帽為恭,以婦女出見為敬,男子無少長則避之。
客至,款留酒果,設大橫案,鋪以白布,列果品茶酒于其上。
近門處為尊客座,排列依次而北,其婦坐于案之橫頭。
女子環案坐,客西向則坐于客右,東向則坐于客左。
案前各置磁盤,盤内置刀一、叉一,疊白布于上,布即飯單也。
飲以熬茶,以和白糖,一女斟茶,則一女調糖,令鬼奴按客座以進。
食果,則女子切片置盤内,鬼奴遞送客前,取客前之盤返于主人,别置他果,往複傳送。
酒貯以玻璃罂,紅黃白各色俱備。
杯亦玻璃,大小羅列,以酒之貴賤分杯之大小。
飲時則主翁自酌,鬼奴傳送,客飲愈多、食愈多則主人愈樂。
婦人妝束悉與洋畫同,其髻式與内地無異,但無尾耳。
囟前留垂發長二寸許,被于額上,如内地未嫁女子之看毛,發卷如畫獅,即《詩》所謂“卷發如虿”也。
生于其國者,發淺绛色而目光綠。
生于澳門者與内地同,淺绛者天然卷毛,黑者則盤束而成矣。
女之大者,兩肩被以水紅細及乳,如雲肩而無瓣,聞富者仍加金繡,胸俱露而不蔽,裙亦束于衣外。
女之幼者,垂以褲腳,布之細如蟬翼。
有必也花園者,園中以銅絲結網蒙之。
内有大樹一株,小樹數株,有假山,有水池。
壁上多插以樹枝,蓄各種鳥,紅黃白綠,五色燦然。
鳥之上下飛鳴,宛如在園林中也。
或巢于樹,或巢于山間水旁,或巢于檐壁及所插枝上,名曰百鳥巢。
又有曰八角巢者,别一家之園也。
巢乃一六方亭子耳。
園中曲道逶迤,竹樹蔥,與唐人園亭無異(番夷稱内地人為唐人),惟屋宇不同。
園蓄雞一,大若小驢,額上有肉角,食火,即火雞也。
番人之有職者,所居牆外有黑鬼持火槍守之,隔數十步立一人。
衣以純黑,似戲中所扮朱八戒者,其冠亦似戲中孫行者之冠,胸前用白皮條寬二寸左右交纏,用以兜槍。
其人以左手插于皮條内握槍柄,槍直豎于左乳前,火槍之旁複有鐵槍。
槍雖兩用,重笨已極矣。
持槍者直立不動,宛同木偶人,過其旁但一目觑,頸不轉也。
近旁有脫帽卧地者三四,蓋即循環替代者也。
此乃番國之官兵也。
其富而無職者,門前立紅衣人,如戲中之劊子手,帽亦似孫行者而斜其一邊,執藤鞭以守門焉。
其俗有詞訟事呈于番官,番官具文列所訴狀,下于被控者,被控者複呈訴。
如此三四,葛難明,則聚訟者與被訟者于庭,列坐于地以質之。
屈伸莫定,則以經冊列地,或翻之、或踐之,理曲者不敢踐,則負矣。
其國制,和尚為尊,有犯罪者請于和尚,和尚命之殺則殺,命之宥則宥。
然和尚之尊不及女尼。
凡和尚所判,必告于尼,尼若不然則不行矣。
婦女與人有私,遇禮拜時必跪白于和尚前,蓋求和尚申天主莫之罪也。
婦人最重者兩乳,惟本夫得撫摩之,若與唐人私,和尚問以曾否撫乳,如曾撫及,即戒以下次不可,當即忏悔,其婦亦唯唯而退。
女之欲為尼者,先閉于寺樓,惟留一穴通飲食。
于是者一年。
至期,其父母問之曰:“其苦如此,能否堅受?”如不能受者,即令回家。
願苦者,再閉一年,複問之,立志堅定,即終身閉于此樓,永不與人見。
殆佛家所謂真苦修行者,故其尊莫與比并矣。
又其俗男子不得置妾,不得與外婦私,其婦約束極嚴。
而婦人随所愛私之,其夫不敢過問。
若其夫偶回本國,往來須時,必托一友主其家。
其友三四日一過宿,若逾多日不至,婦則尋至,責以疏闊。
其夫歸問友之往來疏密,密者即為好友,疏則不與之交矣。
習俗所尚,全與禮教相反。
此天之所以别華、夷也。
番婦見客,又有相抱之禮。
客至,婦先告其夫将欲行抱禮,夫可之,乃請于客,客亦允,婦出見。
乃以兩手搴其裙跳且舞,客亦跳舞,舞相近似接以吻,然後抱其腰。
此為極親近之禮也。
番國官職有文武。
文由考校而得,主文字案牍,職有六等。
武多世職,凡沒于王事者,即以其子襲其官。
其住澳門之大班,多其國之貴者。
曾有一大班病死,剖其腹,細按其五髒,某髒受病一一為圖注明,歸白其國主,屍則葬于澳門。
其墓似浮圖,與僧家葬禮無異。
其非貴人之沒于澳門者,死即埋,久之,則去其骨骸,更以埋新死者。
聞番人言,紅毛國中水火皆有專家,隻許一家賣火,一家賣水,無二肆也。
人家夜不舉火,至晚,鬻火者能令室中自明,無俟燃燭也。
欲水亦先告鬻者,屋宇皆有水法,水即自至,無俟擔桶也。
夷人多巧工,此語或不虛也。
夷船隻許進澳門,易小舟進黃埠,此外不得至也。
戊寅,有一夷船至,守口者問之,答以遭風,将整篷索而後去。
越數日,篷索不整,亦不去。
守者禀于制府,禁米菜小艇不得出口。
夷船不得食,具狀以訴,不由其大班轉禀。
阮制府令責其大班,以該船既不應到所不當到之地,乃又不訴所應當訴之人,何該國漫無統屬至此。
大班乃實訴,其船系為提取軍饷六十萬而來,非數日所能卒辦,俟饷齊即去。
乃不禁米艇,越半月果去。
蓋紅毛時為雁雕戰敗而提饷也。
紅毛善水戰,雁雕善弓矢,引以登陸,以強弩毒矢射之,大喪其師。
紅毛近漸強,橫遭此損折,是亦天挫其鋒也。
《辍耕錄》載宋戲曲院本有五花爨弄。
院本五人,一曰副淨,一曰副末,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又謂之五花爨弄。
或曰宋徽宗見爨國人來朝,衣裝鞋履巾裹傅粉墨舉動如此,使優人效之,以為戲。
于是諸雜院爨有“人參腦子爨”、“斷朱溫爨”、“變二郎爨”等名。
其地在漢為地。
南新出《爨龍顔碑》,南北朝宋太始二年九月刻。
書之以補爨字注之漏。
國學内有俄羅斯學。
康熙間,許俄羅斯通中國,始遣其子弟入學,十年一更。
子弟若寄信于其國,皆露函交理藩院。
理藩院譯其文進呈,無私語方為寄之。
嘉慶己巳忽寄書一本,皆漢字。
其書卷前二頁有圓圖如太極狀,圖内黑白雜錯,若畫雲氣者。
其解以為陰陽二氣,有此二氣是生一男一女,男女自為配,是生天主,反複辨論,大意似隻知有母而不知有父。
書奏,仁宗令察其書所自來,得其刻闆毀之。
案俄羅斯,古丁零國也。
人狡而狠,好利。
其國教宗耶蘇。
海船敬奉天妃外,有尚書、拿公二神。
按尚書姓陳名文龍,福建興化人,宋鹹淳五年廷試第一,官參知政事,《宋史》有傳。
明永樂中以救護海舟,封水部尚書。
拿公,閩之拿口村人,姓蔔名偃,唐末書生,因晨起恍惚見二豎投蛇蠍于井,因阻止汲者,自飲井水以救一鄉,因而成神,五代時即著靈異。
二神亦海舟所最敬者。
南土司,惟宣慰司最大,秩□品。
其地隸版圖而為南掌老撾所奴隸,每蹂躏索饋獻,有喀魚拉者為尤甚。
宣慰司初尚富,今已敝,則不勝其擾,而喀魚拉之來更頻。
思茅同知轄是境也,能為之逐喀魚拉,即為稱職。
蓋南掌諸國皆瘠而窮,又為緬甸附庸,意者供億不足,不免旁索。
嘉慶己卯,南掌入貢,其從者所過,雖辦差之草簾亦取而留之,鄙可知矣。
滇、粵多蠱,有以藥成者,有自生者。
熊編修常钅享典試南,偶與内監試某觀察談及。
某曰:“此易見耳。
”翼日告曰:“蠱起矣。
”熊出室望之,如放洋燈者然。
某曰:“貴人指之則落,星使何不試之。
”熊指之,果墜。
熊曰:“觀察亦貴矣,何獨屬我?”某曰:“非欽使不應也。
省中惟巡撫、學政乃可耳。
考官天使,故請試之。
“此理殊不可解。
雲、貴邊境常有瘟氣。
氣之至也,鼠必先災,鼠災必吐血而死。
人家或見梁上鼠奔突堕地吐血者,其人即奔,莫回顧,出門或橫走,或直馳,竭其力奔數十裡,或可免。
人有中之者,吐血一口即死。
此氣之災,時或一條,時或一段。
如一村分南北街,竟有街南居室一空而街北完然者。
如下村數十百家,竟有中間數十家一空而村兩頭完然者。
初聞此災不禍有功名之人,凡生監皆可免。
近今生監亦不免矣。
此理亦不可解。
南掌,古越裳地,自周以後不通中國。
明有刁線歹始通貢。
雍正七年,遣頭目叭猛花貢象。
乾隆十年以該國遠,定為十年一貢。
五十九年始賜敕印。
彼時國王召溫猛不克自振,逃赴越南。
越南國将其敕印收繳,其國乃為其胞兄召蛇榮代理。
嘉慶十八年召溫猛死于越南之南雅,其國遂為蛇榮子召蟒塔度脂所有。
每貢用蒲葉金字表文。
其貢使稱曰“大怕”(音近怕字之上聲,不知其字,聊記其音耳),從者稱曰“後生”。
曰“大怕”者,蓋其貴者尊稱也。
大怕衣紅袍帽,則若官轎前劊子手之式,其内衣布,緊纏其身,亦著靴。
聞在其地則赤足,且不著褲也。
後生或衣藍布袍,或葛布,不帶領,暑日亦戴騷鼠帽,其狀不文。
大怕之服當亦如此。
今所服者,蓋入南境後,地方取戲中衣帽使著之,非其國服也。
安南國,嘉慶九年錫号越南,古交趾也。
其随貢使來者,衣紅短襖,束綠帶,以藍布纏頭,出兩角,若戲中之扮漁婆者。
貢使則寬袍紗帽,帽上加一鑿花銅片,若女子之翠圍。
其地東南界南。
人無尊卑,皆赤足。
見有以繩作絡,人坐絡中扛而行,則其長官出也。
俨若中國之擡豬者矣。
廣東香山屬有地曰澳門,為通夷舶之所。
其地隔海,廣東人及客廣者多未至其地。
餘嘗往遊之。
夷屋鱗次,番鬼雜邏,俨然一外國也。
明代許西洋租地,交市隻一千三百八十人耳。
今所侵殆數倍矣。
其人皆樓居,高樓峻宇,窗扇悉以玻璃,軒敞宏深,令人意爽。
樓下多如城之甕洞,賤者處之。
其屋用白石攢灰垩之,宛如白粉,潔淨可玩。
其俗,有尊客至,當家老翁出迎,禮以脫帽為恭,以婦女出見為敬,男子無少長則避之。
客至,款留酒果,設大橫案,鋪以白布,列果品茶酒于其上。
近門處為尊客座,排列依次而北,其婦坐于案之橫頭。
女子環案坐,客西向則坐于客右,東向則坐于客左。
案前各置磁盤,盤内置刀一、叉一,疊白布于上,布即飯單也。
飲以熬茶,以和白糖,一女斟茶,則一女調糖,令鬼奴按客座以進。
食果,則女子切片置盤内,鬼奴遞送客前,取客前之盤返于主人,别置他果,往複傳送。
酒貯以玻璃罂,紅黃白各色俱備。
杯亦玻璃,大小羅列,以酒之貴賤分杯之大小。
飲時則主翁自酌,鬼奴傳送,客飲愈多、食愈多則主人愈樂。
婦人妝束悉與洋畫同,其髻式與内地無異,但無尾耳。
囟前留垂發長二寸許,被于額上,如内地未嫁女子之看毛,發卷如畫獅,即《詩》所謂“卷發如虿”也。
生于其國者,發淺绛色而目光綠。
生于澳門者與内地同,淺绛者天然卷毛,黑者則盤束而成矣。
女之大者,兩肩被以水紅細及乳,如雲肩而無瓣,聞富者仍加金繡,胸俱露而不蔽,裙亦束于衣外。
女之幼者,垂以褲腳,布之細如蟬翼。
有必也花園者,園中以銅絲結網蒙之。
内有大樹一株,小樹數株,有假山,有水池。
壁上多插以樹枝,蓄各種鳥,紅黃白綠,五色燦然。
鳥之上下飛鳴,宛如在園林中也。
或巢于樹,或巢于山間水旁,或巢于檐壁及所插枝上,名曰百鳥巢。
又有曰八角巢者,别一家之園也。
巢乃一六方亭子耳。
園中曲道逶迤,竹樹蔥,與唐人園亭無異(番夷稱内地人為唐人),惟屋宇不同。
園蓄雞一,大若小驢,額上有肉角,食火,即火雞也。
番人之有職者,所居牆外有黑鬼持火槍守之,隔數十步立一人。
衣以純黑,似戲中所扮朱八戒者,其冠亦似戲中孫行者之冠,胸前用白皮條寬二寸左右交纏,用以兜槍。
其人以左手插于皮條内握槍柄,槍直豎于左乳前,火槍之旁複有鐵槍。
槍雖兩用,重笨已極矣。
持槍者直立不動,宛同木偶人,過其旁但一目觑,頸不轉也。
近旁有脫帽卧地者三四,蓋即循環替代者也。
此乃番國之官兵也。
其富而無職者,門前立紅衣人,如戲中之劊子手,帽亦似孫行者而斜其一邊,執藤鞭以守門焉。
其俗有詞訟事呈于番官,番官具文列所訴狀,下于被控者,被控者複呈訴。
如此三四,葛難明,則聚訟者與被訟者于庭,列坐于地以質之。
屈伸莫定,則以經冊列地,或翻之、或踐之,理曲者不敢踐,則負矣。
其國制,和尚為尊,有犯罪者請于和尚,和尚命之殺則殺,命之宥則宥。
然和尚之尊不及女尼。
凡和尚所判,必告于尼,尼若不然則不行矣。
婦女與人有私,遇禮拜時必跪白于和尚前,蓋求和尚申天主莫之罪也。
婦人最重者兩乳,惟本夫得撫摩之,若與唐人私,和尚問以曾否撫乳,如曾撫及,即戒以下次不可,當即忏悔,其婦亦唯唯而退。
女之欲為尼者,先閉于寺樓,惟留一穴通飲食。
于是者一年。
至期,其父母問之曰:“其苦如此,能否堅受?”如不能受者,即令回家。
願苦者,再閉一年,複問之,立志堅定,即終身閉于此樓,永不與人見。
殆佛家所謂真苦修行者,故其尊莫與比并矣。
又其俗男子不得置妾,不得與外婦私,其婦約束極嚴。
而婦人随所愛私之,其夫不敢過問。
若其夫偶回本國,往來須時,必托一友主其家。
其友三四日一過宿,若逾多日不至,婦則尋至,責以疏闊。
其夫歸問友之往來疏密,密者即為好友,疏則不與之交矣。
習俗所尚,全與禮教相反。
此天之所以别華、夷也。
番婦見客,又有相抱之禮。
客至,婦先告其夫将欲行抱禮,夫可之,乃請于客,客亦允,婦出見。
乃以兩手搴其裙跳且舞,客亦跳舞,舞相近似接以吻,然後抱其腰。
此為極親近之禮也。
番國官職有文武。
文由考校而得,主文字案牍,職有六等。
武多世職,凡沒于王事者,即以其子襲其官。
其住澳門之大班,多其國之貴者。
曾有一大班病死,剖其腹,細按其五髒,某髒受病一一為圖注明,歸白其國主,屍則葬于澳門。
其墓似浮圖,與僧家葬禮無異。
其非貴人之沒于澳門者,死即埋,久之,則去其骨骸,更以埋新死者。
聞番人言,紅毛國中水火皆有專家,隻許一家賣火,一家賣水,無二肆也。
人家夜不舉火,至晚,鬻火者能令室中自明,無俟燃燭也。
欲水亦先告鬻者,屋宇皆有水法,水即自至,無俟擔桶也。
夷人多巧工,此語或不虛也。
夷船隻許進澳門,易小舟進黃埠,此外不得至也。
戊寅,有一夷船至,守口者問之,答以遭風,将整篷索而後去。
越數日,篷索不整,亦不去。
守者禀于制府,禁米菜小艇不得出口。
夷船不得食,具狀以訴,不由其大班轉禀。
阮制府令責其大班,以該船既不應到所不當到之地,乃又不訴所應當訴之人,何該國漫無統屬至此。
大班乃實訴,其船系為提取軍饷六十萬而來,非數日所能卒辦,俟饷齊即去。
乃不禁米艇,越半月果去。
蓋紅毛時為雁雕戰敗而提饷也。
紅毛善水戰,雁雕善弓矢,引以登陸,以強弩毒矢射之,大喪其師。
紅毛近漸強,橫遭此損折,是亦天挫其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