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武力點評(5) -- 排名原則五:全面考量武将戰績
關燈
小
中
大
所謂“全面考量武将戰績”,指的是這種情況:武将即使在較為正常、公平的情景下也會出現武力發揮忽高忽低的現象,因此,我們既不能将視線隻集中在某武将表現最牛的一個戰例上,也不應牢牢盯住他表現最爛的一個戰例,因為前者容易高估武将的武力,而後者則相反。正确的做法是考察他的全部戰績然後再判定其武力。
舉個例子,關羽最輝煌最牛掰的戰績是1合陣斬華雄,最為人诟病的是20合沒能拿下紀靈(張飛不10合挑于馬下),還有對朱然3合戰平(而趙雲卻能1合挑于馬下);捧關派隻注意前面那兩個戰例,而貶關派則總拿後兩個戰例來說事兒。
[注:關羽兩戰夏侯總計40餘合未能搶得上風那場,概因關羽不願傷害曹操手足,因此我們無法知曉其是否真地發揮出10成武力。因此不應計算在内。]
再舉個例子:張合10數合敗于趙雲,3合敗于馬超,卻能與張遼大戰40~50合平分秋色,還能在趙雲武力發揮不佳時10數合逼退趙雲,尤其是與張飛大戰110餘合未緻全敗;如果隻看前兩個戰例,則會認為張合隻能算是二流(與李典、樂進、于禁一個檔次),如果隻看中間那個戰例,會認為他屬一流(張遼、徐晃、夏侯敦那個檔次),如果隻看最後那個戰例,則甚至會懷疑他能晉身超一流與張飛列同一檔次。
煮酒以為,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全面考量這些戰績,取一個感覺上的均值。(這種思維實際上與統計學中計算ExpectedValue相同,即将某武将的全部戰績視作一個樣本集合,将每一個戰績視作一個樣本,然後求出該樣本集合的均值。)
有這樣一種武力評定思維,就是看每一位武将所表現出的最高武力水準:誰的最佳戰例最輝煌,就認為他的武力最高。本文不苟同這種思維,原因是,在一個武将的所有戰績中,最佳表現隻有一次,而這一次最佳表現卻不能代表該武将的真實水平;如果我們認為這一次最佳表現能代表該武将的真實水平,那豈不是說其他10幾次20幾次戰績都不代表他的真實水平了麼?這顯然是非常荒謬的。
另外,前文提到“要充分考慮到武将在較為正常、公平的情景下也會出現武力發揮忽高忽低現象的情況”,這句話裡特意注明“較為正常、公平的情景下”,具體說明後文會有詳述,本文僅舉例略述一下:
1當武将遭受來自正面、側面和背後突如其來的襲擊時而卒不及防的情景,被視為非公平情景,具體如關羽斬顔良、趙雲挑高覽、黃忠斬夏侯、魏延斬王雙、姜維挑徐質等;2當武将突然遇襲時被迫倉促應戰因而武力發揮大打折扣,這種情景也被視作非公平情景,具體如文醜遇關羽、冷苞首戰黃忠、魏延遇龐德、關興首戰越吉等;(如果該武将雖武力表現不佳但還是表現出了基本武力的話,則不被視作非公平情景,具體如魏延之突遇冷苞、孫堅被迫與華雄交鋒等,對這一類戰例将繼續視為較公平戰例,但在分析時将具體考慮該武将所處的不利形勢)
3武将因酒醉、疲憊、傷病緻使武力發揮明顯欠佳的情景,被視為非正常情景,具體如張飛酒後戰溫侯而速退、許褚酒後戰張飛不數合被挑傷肩部、關羽右臂少力戰徐晃80合堪堪不敵等。
本文的主旨是,武将在極其不公平、不正常的情景下武力發揮往往會大打折扣,但即使将這些特殊情景下發生的交鋒排除掉,隻考慮較為正常和公平情景下的交鋒情況,我們依然不能排除武将武力發揮上下起伏的情況。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隻關注某武将的某次極端表現而據此為其武力進行定位,而是應該全面考量其全部戰例。
舉個例子,關羽最輝煌最牛掰的戰績是1合陣斬華雄,最為人诟病的是20合沒能拿下紀靈(張飛不10合挑于馬下),還有對朱然3合戰平(而趙雲卻能1合挑于馬下);捧關派隻注意前面那兩個戰例,而貶關派則總拿後兩個戰例來說事兒。
[注:關羽兩戰夏侯總計40餘合未能搶得上風那場,概因關羽不願傷害曹操手足,因此我們無法知曉其是否真地發揮出10成武力。因此不應計算在内。]
再舉個例子:張合10數合敗于趙雲,3合敗于馬超,卻能與張遼大戰40~50合平分秋色,還能在趙雲武力發揮不佳時10數合逼退趙雲,尤其是與張飛大戰110餘合未緻全敗;如果隻看前兩個戰例,則會認為張合隻能算是二流(與李典、樂進、于禁一個檔次),如果隻看中間那個戰例,會認為他屬一流(張遼、徐晃、夏侯敦那個檔次),如果隻看最後那個戰例,則甚至會懷疑他能晉身超一流與張飛列同一檔次。
煮酒以為,正确合理的做法,是全面考量這些戰績,取一個感覺上的均值。(這種思維實際上與統計學中計算ExpectedValue相同,即将某武将的全部戰績視作一個樣本集合,将每一個戰績視作一個樣本,然後求出該樣本集合的均值。)
有這樣一種武力評定思維,就是看每一位武将所表現出的最高武力水準:誰的最佳戰例最輝煌,就認為他的武力最高。本文不苟同這種思維,原因是,在一個武将的所有戰績中,最佳表現隻有一次,而這一次最佳表現卻不能代表該武将的真實水平;如果我們認為這一次最佳表現能代表該武将的真實水平,那豈不是說其他10幾次20幾次戰績都不代表他的真實水平了麼?這顯然是非常荒謬的。
另外,前文提到“要充分考慮到武将在較為正常、公平的情景下也會出現武力發揮忽高忽低現象的情況”,這句話裡特意注明“較為正常、公平的情景下”,具體說明後文會有詳述,本文僅舉例略述一下:
1當武将遭受來自正面、側面和背後突如其來的襲擊時而卒不及防的情景,被視為非公平情景,具體如關羽斬顔良、趙雲挑高覽、黃忠斬夏侯、魏延斬王雙、姜維挑徐質等;2當武将突然遇襲時被迫倉促應戰因而武力發揮大打折扣,這種情景也被視作非公平情景,具體如文醜遇關羽、冷苞首戰黃忠、魏延遇龐德、關興首戰越吉等;(如果該武将雖武力表現不佳但還是表現出了基本武力的話,則不被視作非公平情景,具體如魏延之突遇冷苞、孫堅被迫與華雄交鋒等,對這一類戰例将繼續視為較公平戰例,但在分析時将具體考慮該武将所處的不利形勢)
3武将因酒醉、疲憊、傷病緻使武力發揮明顯欠佳的情景,被視為非正常情景,具體如張飛酒後戰溫侯而速退、許褚酒後戰張飛不數合被挑傷肩部、關羽右臂少力戰徐晃80合堪堪不敵等。
本文的主旨是,武将在極其不公平、不正常的情景下武力發揮往往會大打折扣,但即使将這些特殊情景下發生的交鋒排除掉,隻考慮較為正常和公平情景下的交鋒情況,我們依然不能排除武将武力發揮上下起伏的情況。正因為如此,我們不能隻關注某武将的某次極端表現而據此為其武力進行定位,而是應該全面考量其全部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