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四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天造,厭乎人意,而不為竒詭以駭末俗之耳目,子則雕镌粉飾,未免有侈心而馳騁乎其外,是又未可以樂天論也。
雖然其所慕在此者,其所歸必在此。
子以少年豪邁,如川之方増,而未有涯涘,則其勢固有不得。
不然者,若其加之歳年,而博以學,至于心平氣定,盡天下之變而返乎自得之場,則樂天之妙庶乎其可同矣。
姑俟他日,複為子一觀而評之。
門山縣吏隐堂記 門山之公署,舊有三老堂,蓋正寝之西,故廳之東,連甍而稍庳,今以之館賓者也。
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謂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圖志而無得,訪諸父老而不知,客或問焉,毎患其無以對也。
既乃易之為吏隐,吏隐之說始于誰乎?首陽為拙,柱下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好竒之士往往舉為羙談,而屍位苟祿者,遂因以借口,蓋古今恬不之恠。
嗟乎出處進退,君子之大緻,吏則吏,隠則隠,二者判然,其不可亂。
吏而曰隠,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則憂人之憂,抱關擊柝之職,必思自效而求其稱。
岩穴之下,畎畝之中,醫蔔釋道,何所不可隐,而頋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無取焉。
然則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謂也,謂其為吏而猶隠耳,孤城鬥大,眇乎在窮山之巅,煙火蕭然,強名曰縣,四際荒險,慘目而傷心,過客之所顧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棄置,非廹于不得已者,不至也。
始予得之,親友失色,吊而不賀。
予固戚然以憂,至則事簡俗淳,便于踈懶,頗有以自慰乎其心。
及西陲多驚,羽檄交馳,使者旁午于道路,而縣以僻阻,獨若不問者,憐邑疲于奔命,曽不得一日休,而吾常日髙而起,申申自如,冠帶鞍馬,幾成長物,由是處之益安,惟恐其去也。
或時與客幽尋而曠望,蔭長林,藉豊草,酒酣一笑,身世兩忘,不知我之屬乎官也,此其與隠者果何以異?吾聞江西筠州以民無嚚訟任其刺史者,号為守道院。
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稱之,則吾堂之榜,雖曰隐焉,其誰曰不可哉? 恒山堂記 真定,古名鎮,形勢雄壯,冠于河朔。
其府署規模适相稱副,而恒山堂宏麗特出,又為之甲焉。
堂廣七楹,其髙九仭,望之欎欎,如翚斯飛,俯瞰北潭,偹諸勝槩。
求其經始于何代,與夫主名之為誰,則圖志無傳。
近世沈括言潭園初号海子,未可觀。
逮王镕治之,遂可圖畫斯堂,或者亦出于其時乎?而呉中複詠行宮,以為宋祖征劉承鈞常駐跸于此,故老或雲,堂即宮之南門,而卒莫能詳也。
其在金國,率王侯貴戚處之,例事豪奢,務加増飾,故益以完羙。
毎府僚宴集其上,绮羅照野,絲管沸天,遊人指點咨嗟,邈在仙境,誠一邦之偉觀也。
兵火之餘,署舎盡廢,獨堂在焉,而歲月既深,寝至頺弊。
大元乙酉中,萬戶史公實來,公以妙齡貴顯而居,具慶之下,日思所以奉二親之歡,謂可以偹燕息而資觀覧者,莫若堂也。
由是特為之作新,易腐朽,補罅漏,支持欹傾,凡當營理者,靡不及之。
蓋期月而後畢,則大飨賓客,稱觞為壽,以落其成,而遣使緻書屬予為記。
噫,予去國三十年,白首歸來,時移事改,田廬鄉井殆不可複識,追惟曩昔渺如隔生,豈知尚有恒山堂耶?夫物之盛衰,其極必反,廢興成毀,相尋于無窮,蓋理之常然而不足怪,然皆有數存乎其間。
自喪亂以來,繁華共盡,崇樓傑觀莫不化為虛空,如斯堂者絶無僅有,固已幸矣,而複為有力者新之,宛然舊物,閱世自如,豈可謂偶然哉?抑此不足論也。
予聞之有非常之功者,必享非常之福。
公上将之才,膺方面之寄,定亂措安,澤被于生民甚厚,功孰大焉。
宜其窮侈羙極,尊榮快意一時無不可者,頋乃自安于儉陋,而緻羙乎其親,賢于衆人遠矣。
是則不可以不着,且予平生欲一登堂臨眺,而竟不果。
今既辱公,知當得預賓席之末,因之寓目以償夙心,亦殘年之一适也,于是乎書。
雖然其所慕在此者,其所歸必在此。
子以少年豪邁,如川之方増,而未有涯涘,則其勢固有不得。
不然者,若其加之歳年,而博以學,至于心平氣定,盡天下之變而返乎自得之場,則樂天之妙庶乎其可同矣。
姑俟他日,複為子一觀而評之。
門山縣吏隐堂記 門山之公署,舊有三老堂,蓋正寝之西,故廳之東,連甍而稍庳,今以之館賓者也。
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謂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圖志而無得,訪諸父老而不知,客或問焉,毎患其無以對也。
既乃易之為吏隐,吏隐之說始于誰乎?首陽為拙,柱下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好竒之士往往舉為羙談,而屍位苟祿者,遂因以借口,蓋古今恬不之恠。
嗟乎出處進退,君子之大緻,吏則吏,隠則隠,二者判然,其不可亂。
吏而曰隠,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則憂人之憂,抱關擊柝之職,必思自效而求其稱。
岩穴之下,畎畝之中,醫蔔釋道,何所不可隐,而頋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無取焉。
然則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謂也,謂其為吏而猶隠耳,孤城鬥大,眇乎在窮山之巅,煙火蕭然,強名曰縣,四際荒險,慘目而傷心,過客之所顧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棄置,非廹于不得已者,不至也。
始予得之,親友失色,吊而不賀。
予固戚然以憂,至則事簡俗淳,便于踈懶,頗有以自慰乎其心。
及西陲多驚,羽檄交馳,使者旁午于道路,而縣以僻阻,獨若不問者,憐邑疲于奔命,曽不得一日休,而吾常日髙而起,申申自如,冠帶鞍馬,幾成長物,由是處之益安,惟恐其去也。
或時與客幽尋而曠望,蔭長林,藉豊草,酒酣一笑,身世兩忘,不知我之屬乎官也,此其與隠者果何以異?吾聞江西筠州以民無嚚訟任其刺史者,号為守道院。
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稱之,則吾堂之榜,雖曰隐焉,其誰曰不可哉? 恒山堂記 真定,古名鎮,形勢雄壯,冠于河朔。
其府署規模适相稱副,而恒山堂宏麗特出,又為之甲焉。
堂廣七楹,其髙九仭,望之欎欎,如翚斯飛,俯瞰北潭,偹諸勝槩。
求其經始于何代,與夫主名之為誰,則圖志無傳。
近世沈括言潭園初号海子,未可觀。
逮王镕治之,遂可圖畫斯堂,或者亦出于其時乎?而呉中複詠行宮,以為宋祖征劉承鈞常駐跸于此,故老或雲,堂即宮之南門,而卒莫能詳也。
其在金國,率王侯貴戚處之,例事豪奢,務加増飾,故益以完羙。
毎府僚宴集其上,绮羅照野,絲管沸天,遊人指點咨嗟,邈在仙境,誠一邦之偉觀也。
兵火之餘,署舎盡廢,獨堂在焉,而歲月既深,寝至頺弊。
大元乙酉中,萬戶史公實來,公以妙齡貴顯而居,具慶之下,日思所以奉二親之歡,謂可以偹燕息而資觀覧者,莫若堂也。
由是特為之作新,易腐朽,補罅漏,支持欹傾,凡當營理者,靡不及之。
蓋期月而後畢,則大飨賓客,稱觞為壽,以落其成,而遣使緻書屬予為記。
噫,予去國三十年,白首歸來,時移事改,田廬鄉井殆不可複識,追惟曩昔渺如隔生,豈知尚有恒山堂耶?夫物之盛衰,其極必反,廢興成毀,相尋于無窮,蓋理之常然而不足怪,然皆有數存乎其間。
自喪亂以來,繁華共盡,崇樓傑觀莫不化為虛空,如斯堂者絶無僅有,固已幸矣,而複為有力者新之,宛然舊物,閱世自如,豈可謂偶然哉?抑此不足論也。
予聞之有非常之功者,必享非常之福。
公上将之才,膺方面之寄,定亂措安,澤被于生民甚厚,功孰大焉。
宜其窮侈羙極,尊榮快意一時無不可者,頋乃自安于儉陋,而緻羙乎其親,賢于衆人遠矣。
是則不可以不着,且予平生欲一登堂臨眺,而竟不果。
今既辱公,知當得預賓席之末,因之寓目以償夙心,亦殘年之一适也,于是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