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不可數行,勉自修飾,無贻後悔。
此本分語也。
新史雲,悔可及乎,語意皆非是。
蕭複嘗言事徳宗曰:陛下臨禦之初,聖徳光被,自用楊炎、盧杞,惛渎皇猷,以緻今日,此本分語也。
新史雲陛下厥初清明,自楊炎、盧杞放命,穢盛徳播越及茲。
殆不可讀。
袁髙為給事中,徳宗将起盧杞為饒州刺史,髙當草诏,見宰相盧翰、劉從曰:杞當國,矯誣陰賊,斥忠誼,傲明徳,反易天常,使宗祏失守,天下疣痏,才示貶黜,今還授大州,天下其謂何。
古人言天下傷殘,或曰瘡痍,或曰瘡痏,皆可,今言疣痏,乃聱耳,豈可與瘡類哉。
又奏曰:杞罪萬誅,陛下止貶新州,俄又内移,今複拜刺史,誠失天下望。
帝曰:杞不逮,是朕之過。
荅曰:杞天資詭險,非不逮彼固所餘。
古人但言當萬,死萬,誅字未見,其例恐是子京所改,不逮所餘,何等昏昧語也。
王琚傳雲,自傭于楊州富商家,識非庸人,以女嫁之,「識」字上當有其家其主等字,又雲太子在潞州,銅鞮令張暐性豪殖,喜賓客,弋獵事,厚奉太子數集其家,亦當重言太子,或去厚奉字,可也。
豪殖二字,亦一處不得。
又雲,琚性豪侈,其處方面,去故就新,受饋遺至數百萬,去故就新之意,昏不可曉。
豈謂車服器皿之類耶。
中間雲侍衛呵止,計将安便,公主謀益甚,語皆不成。
視日薄乃得出,賜赉接足,義皆不安也。
林藴傳雲,藴辨給嘗有姓崔者矜氏族,藴折之曰:崔抒弑齊君。
林放問禮之本優劣何如耶?其人俯首不能對。
前史中固有載口辨嘲谑者,至如此語,亦何足録哉? 李宻等贊雲,炀帝失徳,天醜其為。
吉溫傳雲,李林甫才其為。
朱桃推傳雲,人莫測其為。
溫庭筠傳雲,執政鄙其為。
馮河清傳雲,衆義其為。
崔逺傳雲,世慕其為。
此類甚多,古人言所為,有為則有之矣,單為字未嘗道也。
子京言人物相比倫之意,辄用軰字。
或曰時無軰者,或曰未有軰者,或曰古未有軰,或曰殆無其軰。
至魏征諌太宗亦雲,陛下欲逺軰唐、舜,此若非好語,而子京每喜用之,何其僻也。
韓充傳雲,乗機決策,無餘悔世,推善将餘悔。
善将字,皆道不過。
何易于為益昌令,刺史常乗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索民挽繂,易于身引舟曰:方春,百姓耕且蠶,惟令不事,可任其勞挽繂,耕且蠶皆,非史體,不事亦不成語也。
崔日用嘗謂人曰:吾平生所事,皆适時制變,不専始謀。
所事字道不得。
李績姊病,績親為煑粥,火燎其須,其姊止之,績曰:姊老績亦老,雖欲乆為姊煑粥,其可得乎?新史改之曰:雖欲數進粥,尚幾可?殊不如舊史。
隻一進字,亦别卻本意。
天後時,宰相豆盧欽望請停京官九品以上兩月俸,助軍興,王求禮奏曰:天子富有四海,何待九品俸,使宰相奪之以濟軍國用乎?後曰止。
此句道不過。
鄭權傳雲,識詣魁然。
以魁字狀識詣,固已過矣。
而盧景亮傳雲,志義崒然。
又有稱造詣嶄逺者,豈不益甚哉。
周智光傳雲,代宗命趙縦書帛内蜜丸召郭子儀。
姜公輔傳雲,朱滔以宻褁書邀朱泚。
劉季述傳雲,割帶内蜜丸告孫徳昭。
此本蠟書耳,蜜字何義也。
張薦救顔真卿疏雲,去正月中雲雲。
權徳輿貞元十九年上陳阙政曰:去十四年雲雲。
按古今言去年去歲者,前一年耳。
子京此語未見其例也。
李百藥傳雲,轉側寇亂中,數被僞署,危得不死。
張元素傳雲,切諌太子承幹,承幹夜遣戶奴伹系,危脫死。
安祿山傳雲,賊将類慓勇,無逺謀,日縱酒,嗜聲色、财利,車駕危得入蜀,終無進蹑之患。
按前史有曰危得之,危殺之,危猶參差幾及之意,俗言則險也。
子京殊不悟此,乃颠倒用之,何其悖也。
張元素谏太宗修洛陽宮,魏征名勁挺今監本作梗挺聞之,歎曰: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
予謂魏征之直,世所共聞不必雲名勁挺也。
劉仁軌為陳倉尉,有折沖都尉魯寕,坐事系獄,自恃髙班,慢(謾)罵仁軌,仁軌杖
此本分語也。
新史雲,悔可及乎,語意皆非是。
蕭複嘗言事徳宗曰:陛下臨禦之初,聖徳光被,自用楊炎、盧杞,惛渎皇猷,以緻今日,此本分語也。
新史雲陛下厥初清明,自楊炎、盧杞放命,穢盛徳播越及茲。
殆不可讀。
袁髙為給事中,徳宗将起盧杞為饒州刺史,髙當草诏,見宰相盧翰、劉從曰:杞當國,矯誣陰賊,斥忠誼,傲明徳,反易天常,使宗祏失守,天下疣痏,才示貶黜,今還授大州,天下其謂何。
古人言天下傷殘,或曰瘡痍,或曰瘡痏,皆可,今言疣痏,乃聱耳,豈可與瘡類哉。
又奏曰:杞罪萬誅,陛下止貶新州,俄又内移,今複拜刺史,誠失天下望。
帝曰:杞不逮,是朕之過。
荅曰:杞天資詭險,非不逮彼固所餘。
古人但言當萬,死萬,誅字未見,其例恐是子京所改,不逮所餘,何等昏昧語也。
王琚傳雲,自傭于楊州富商家,識非庸人,以女嫁之,「識」字上當有其家其主等字,又雲太子在潞州,銅鞮令張暐性豪殖,喜賓客,弋獵事,厚奉太子數集其家,亦當重言太子,或去厚奉字,可也。
豪殖二字,亦一處不得。
又雲,琚性豪侈,其處方面,去故就新,受饋遺至數百萬,去故就新之意,昏不可曉。
豈謂車服器皿之類耶。
中間雲侍衛呵止,計将安便,公主謀益甚,語皆不成。
視日薄乃得出,賜赉接足,義皆不安也。
林藴傳雲,藴辨給嘗有姓崔者矜氏族,藴折之曰:崔抒弑齊君。
林放問禮之本優劣何如耶?其人俯首不能對。
前史中固有載口辨嘲谑者,至如此語,亦何足録哉? 李宻等贊雲,炀帝失徳,天醜其為。
吉溫傳雲,李林甫才其為。
朱桃推傳雲,人莫測其為。
溫庭筠傳雲,執政鄙其為。
馮河清傳雲,衆義其為。
崔逺傳雲,世慕其為。
此類甚多,古人言所為,有為則有之矣,單為字未嘗道也。
子京言人物相比倫之意,辄用軰字。
或曰時無軰者,或曰未有軰者,或曰古未有軰,或曰殆無其軰。
至魏征諌太宗亦雲,陛下欲逺軰唐、舜,此若非好語,而子京每喜用之,何其僻也。
韓充傳雲,乗機決策,無餘悔世,推善将餘悔。
善将字,皆道不過。
何易于為益昌令,刺史常乗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索民挽繂,易于身引舟曰:方春,百姓耕且蠶,惟令不事,可任其勞挽繂,耕且蠶皆,非史體,不事亦不成語也。
崔日用嘗謂人曰:吾平生所事,皆适時制變,不専始謀。
所事字道不得。
李績姊病,績親為煑粥,火燎其須,其姊止之,績曰:姊老績亦老,雖欲乆為姊煑粥,其可得乎?新史改之曰:雖欲數進粥,尚幾可?殊不如舊史。
隻一進字,亦别卻本意。
天後時,宰相豆盧欽望請停京官九品以上兩月俸,助軍興,王求禮奏曰:天子富有四海,何待九品俸,使宰相奪之以濟軍國用乎?後曰止。
此句道不過。
鄭權傳雲,識詣魁然。
以魁字狀識詣,固已過矣。
而盧景亮傳雲,志義崒然。
又有稱造詣嶄逺者,豈不益甚哉。
周智光傳雲,代宗命趙縦書帛内蜜丸召郭子儀。
姜公輔傳雲,朱滔以宻褁書邀朱泚。
劉季述傳雲,割帶内蜜丸告孫徳昭。
此本蠟書耳,蜜字何義也。
張薦救顔真卿疏雲,去正月中雲雲。
權徳輿貞元十九年上陳阙政曰:去十四年雲雲。
按古今言去年去歲者,前一年耳。
子京此語未見其例也。
李百藥傳雲,轉側寇亂中,數被僞署,危得不死。
張元素傳雲,切諌太子承幹,承幹夜遣戶奴伹系,危脫死。
安祿山傳雲,賊将類慓勇,無逺謀,日縱酒,嗜聲色、财利,車駕危得入蜀,終無進蹑之患。
按前史有曰危得之,危殺之,危猶參差幾及之意,俗言則險也。
子京殊不悟此,乃颠倒用之,何其悖也。
張元素谏太宗修洛陽宮,魏征名勁挺今監本作梗挺聞之,歎曰:張公論事,有回天之力。
予謂魏征之直,世所共聞不必雲名勁挺也。
劉仁軌為陳倉尉,有折沖都尉魯寕,坐事系獄,自恃髙班,慢(謾)罵仁軌,仁軌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