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二十三

關燈
铢,歎曰:吾老不能退,乃為小兒所辱卒,卒字如何定得。

     薛元賞傳雲,都市多俠少年,以黛墨镵膚,誇詭力剽,敓坊闾夫。

    镵膚者,針也,黛墨所以為色耳,而雲以黛墨镵膚,則不可舍文身不道而艱詭若此,其亦勞甚矣乎。

     李夷簡元和中為相,李師道方叛,裴度當國,帝倚以平賊,夷簡自謂才不能有以過度,乃求外遷,言不能過,或無以過,則可不能有以,則不成語矣。

     康子元傳:明皇時議封禅事,趙冬曦駁之子元議,挺不徙。

    蘇珦傳亦雲,嘗按訊韓、魯諸王,天後诘之,挺議無所撓,使他人書之,不過曰固執不移,或雲堅守前議而已,豈必如此詭異。

     鄠縣令崔發系獄,遇赦不原,張仲方訟之曰:鴻恩将布于天下,而不行禦前;霈澤始被于昆蟲,而獨遺崔發。

    新史仲方傳并為一句,雲:恩被天下流昆蟲而不行禦前乎?田令孜專權恣橫,孟昭圗論之曰:天下者,髙祖、太宗之天下,非北司之天下;天子者,四海九州島之天子,非北司之天子。

    新史改其下句雲,陛下固九州島天子。

    武後恠有司多失出人罪,徐有功對曰:失出,人臣之小過;好生,聖人之大徳。

    新史則雲,失出,臣小過;好生,陛下大德。

    子京意以舊文類骈不古,故變亂以就已作,而不知其反謬也。

     馬周嘗寓新豊逆旅。

    逆旅者,客邸也。

    科舉子遂謂周為新豊逆旅,以對洛陽年少,予嘗笑之。

    而新唐稱劉從谏命甄戈殺定州戍将,戈因為逆旅上谒斬其首,何耶? 李晟與張延賞有隙,謂人曰:文士難犯,雖修睦乎外,而蓄怨于内。

    新史改為儒者。

    儒者與文士自别,止當從舊。

     蔣俨進蒲州刺史,發隐禁奸,号良二千石。

    案二千石,漢之職名,豈可通為長史之稱? 王孝傑為吐蕃所執,贊普見之曰:貎類吾父,故不死歸之。

    死字下不得。

     呂元膺傳雲,居官始終無訾缺。

    予謂訾者,人所譏也;缺者,已所少也。

    二字并用不得。

     史傳稱人讀書敏速,雲五行俱下者,蓋甚言之耳,實無此理也。

    而唐史謂歐陽詢毎讀輙數行同盡,尤不可也。

     太宗稱薛仁貴曰: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

    此乃本分語,而子京改雲喜得虓将,可惡之甚。

     禇遂良與太宗論舜造漆器事,以為诤臣必谏其漸,及其滿盈無所複谏,此真語也。

    新史則雲必救其源,既以漸為源,因并易其下文,曰及夫橫流無複事矣,義理雖同,然當時豈有橫流之語。

     張柬之初與楊元琰共乘舻江中,私語外家革命事,柬之執政引為右羽林将軍,謂曰江上之言,君叵忘之。

    蕭複言于徳宗曰:自艱難以來,始用宦者監軍,此曹止可委宮掖事,兵要政機叵使參領。

    古人言叵信、叵測、叵量之類,叵字固訓不可,然施于戒辭,則不順矣。

    安祿山反诏,切責許自歸,祿山答書慢,甚叵可忍。

    葉法善以術髙卒叵之測,此正作不字用,則益不安。

    至蘇颋傳雲,司馬皇甫恂使蜀,檄取庫錢,市不急物,颋不肯予。

    或謂曰:明公在逺,叵得忤上意。

    呂才蔔宅篇雲,世有五姓,謂宮、商、角、征、羽也。

    按黃帝時,獨姬姜數姓耳,後世賜族者寝多,至因官命氏,因邑賜族,本同末異,叵為配宮商哉。

    此又作豈字用,尤乖戾也。

    蓋子京初不詳其義,故毎至謬誤焉。

     武後問狄仁傑曰:朕要一好漢,任使有乎?仁傑乃薦張柬之。

    通鑒改好漢為佳士,新史複作竒士,好漢字誠為渉俗,然佳士不足以當之,矧曰竒乎,寕存本語可也。

     李光弼傳雲,史思明攻太原,使卒于城下仰而侮罵,光弼令穿地道擒之。

    新史改為隧地,固簡而文,然隧字作得暗地道否。

    且本傳先有雲,穴地頹土山者,後又雲令郝廷玉由地道入懐州,何獨為此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