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此言其儉,足矣,而又雲至霖淖則客蓋而屐以就外位,亦不必道也。
張元素起身令史,太宗嘗對衆诘問元素,大恥。
禇遂良上疏論之,而新史乃雲遂良見帝而言,非也。
遂良雲元素出合門,殆不能移歩,新史改移為徒,隻此一字,亦覺失重輕之宜。
朱泚敗,出奔失道,問野人,荅曰:天網恢恢,走将安所,此殊不成語也。
李安期傳:髙宗屢責以不能進賢。
安期曰:邑十室且有忠信,天下至廣不為無賢,比見公卿有所薦進,皆劾為朋黨,滞抑者未申,而主薦者已訾,所以人人争噤,黙以避嚣謗,若陛下忘其親雠,曠然受之,惟才是用塞讒毀路,其誰敢不竭忠以聞上乎。
子京镌改舊文,詭異僻澀,殆不可讀,甚不滿人意也。
李晟贊雲,身佩安危而氣不少衰,佩字過矣。
張柬之傳雲,武後謂狄仁滐曰:安得一竒士用之?仁傑曰:陛下求文章資歴,今宰相李峤、蘇味道足矣,豈文士龌龊不足與成天下務哉。
哉字下不得作耶乎欤等字,則安矣。
子京于此等猶不甚解,何足言文也。
王毛仲旬歲至大将軍,古人言旬月者,自十日以及月也,言旬時者自十日以及三月也,今言旬歲,未見其例也。
蕭嵩傳雲,在公慎宻,人莫見其涯際今監本無涯字。
慎宻上不當論涯際,以言胷懐宇量則可矣。
張知謇傳雲,天後竒其貎,诏工圗之,稱其兄弟容而才,謂之兩絶,容字不安。
張鎬傳雲,視經史猶漁獵然。
夫前人已有渉獵成言,便是此意,何謂複爾觧折也。
席豫出鄭州刺史,李傑出衢州刺史,于郡出杭州刺史,李朝隐出通州都督,沈傳師出江西觀察使,此等甚多,得無欠為字乎,蓋出入字不同,遷擢貶降例也。
開元中,吐蕃金城公主求文籍四種,于休烈欲勿與,裴光庭駁之,此當入光庭傳而載于休烈傳,非也。
徳宗時,官市事既詳見于張建封傳,而李锜贊又列之重複矣。
舊史?李石傳雲,延英議事,中貴必引訓注以折文臣,石嘗謂之曰:京師之亂,始自訓注,而訓注之起,始自何人?仇士良等不能對,其勢稍抑,搢紳賴之。
新史雲賴以為強,便過去了。
(重) 裴度與穆宗論劉承偕事,雲:臣素知承偕怙寵,悟不能堪,嘗以書訴,臣是時中人趙宏亮在行營知狀,欲持悟書以奏陛下,亦知之耶,耶字當作乎,帝曰:頋悟誠惡之,胡不自聞何哉,胡即何也,當去一字。
宇文士及嘗非時,被召,其妻問曰:向召何所事,何所事不成語,曷若但雲問何故耶。
陽城傳:常以木枕布衾質錢,人重其賢,争售之,售字為悖,又雲賦稅不時,時字意不足,蓋欠辨集等語也。
張巡傳:睢陽雍邱賜徭稅三年,賜字便當得蠲免之意否。
許孟容傳雲,公主子有求補崇文生者,孟容固謂帝,嘉其守。
蕭瑀傳雲,诏嘗下中書,未即行,帝譲其稽。
韋顗節儉自居,天下推其尚。
曹憲注廣雅,學者推其該。
韋表微以學者薄師道,着九經師授譜,诋其違。
守尚稽違該等字,皆道不過,必兩字然後成文。
王義方傳雲,魏征欲妻以夫人之侄,辭不取,俄而征薨,乃娶。
人問其然,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
楊慎矜傳雲,婢因史敬忠得至宮中見帝,帝素聞敬忠挾術間質其然,然字下不得。
通鑒載賈至論王去榮不當免死事,李绛論不狥同年事,蔣又論張茂宗奪服尚主事,王式破仇甫事,讀之亹亹可愛,入新史中便覺索然無意味,甚可惡也。
舊唐:隐太子與秦王有隙,玄齡謂王曰:國家患難,今古何殊,自非睿聖欽明不能安輯。
新史雲,國患世有惟聖人克之,克字何足盡其意。
髙铢為太常卿,嘗罰禮生博士李悫,折其非
張元素起身令史,太宗嘗對衆诘問元素,大恥。
禇遂良上疏論之,而新史乃雲遂良見帝而言,非也。
遂良雲元素出合門,殆不能移歩,新史改移為徒,隻此一字,亦覺失重輕之宜。
朱泚敗,出奔失道,問野人,荅曰:天網恢恢,走将安所,此殊不成語也。
李安期傳:髙宗屢責以不能進賢。
安期曰:邑十室且有忠信,天下至廣不為無賢,比見公卿有所薦進,皆劾為朋黨,滞抑者未申,而主薦者已訾,所以人人争噤,黙以避嚣謗,若陛下忘其親雠,曠然受之,惟才是用塞讒毀路,其誰敢不竭忠以聞上乎。
子京镌改舊文,詭異僻澀,殆不可讀,甚不滿人意也。
李晟贊雲,身佩安危而氣不少衰,佩字過矣。
張柬之傳雲,武後謂狄仁滐曰:安得一竒士用之?仁傑曰:陛下求文章資歴,今宰相李峤、蘇味道足矣,豈文士龌龊不足與成天下務哉。
哉字下不得作耶乎欤等字,則安矣。
子京于此等猶不甚解,何足言文也。
王毛仲旬歲至大将軍,古人言旬月者,自十日以及月也,言旬時者自十日以及三月也,今言旬歲,未見其例也。
蕭嵩傳雲,在公慎宻,人莫見其涯際今監本無涯字。
慎宻上不當論涯際,以言胷懐宇量則可矣。
張知謇傳雲,天後竒其貎,诏工圗之,稱其兄弟容而才,謂之兩絶,容字不安。
張鎬傳雲,視經史猶漁獵然。
夫前人已有渉獵成言,便是此意,何謂複爾觧折也。
席豫出鄭州刺史,李傑出衢州刺史,于郡出杭州刺史,李朝隐出通州都督,沈傳師出江西觀察使,此等甚多,得無欠為字乎,蓋出入字不同,遷擢貶降例也。
開元中,吐蕃金城公主求文籍四種,于休烈欲勿與,裴光庭駁之,此當入光庭傳而載于休烈傳,非也。
徳宗時,官市事既詳見于張建封傳,而李锜贊又列之重複矣。
舊史?李石傳雲,延英議事,中貴必引訓注以折文臣,石嘗謂之曰:京師之亂,始自訓注,而訓注之起,始自何人?仇士良等不能對,其勢稍抑,搢紳賴之。
新史雲賴以為強,便過去了。
(重) 裴度與穆宗論劉承偕事,雲:臣素知承偕怙寵,悟不能堪,嘗以書訴,臣是時中人趙宏亮在行營知狀,欲持悟書以奏陛下,亦知之耶,耶字當作乎,帝曰:頋悟誠惡之,胡不自聞何哉,胡即何也,當去一字。
宇文士及嘗非時,被召,其妻問曰:向召何所事,何所事不成語,曷若但雲問何故耶。
陽城傳:常以木枕布衾質錢,人重其賢,争售之,售字為悖,又雲賦稅不時,時字意不足,蓋欠辨集等語也。
張巡傳:睢陽雍邱賜徭稅三年,賜字便當得蠲免之意否。
許孟容傳雲,公主子有求補崇文生者,孟容固謂帝,嘉其守。
蕭瑀傳雲,诏嘗下中書,未即行,帝譲其稽。
韋顗節儉自居,天下推其尚。
曹憲注廣雅,學者推其該。
韋表微以學者薄師道,着九經師授譜,诋其違。
守尚稽違該等字,皆道不過,必兩字然後成文。
王義方傳雲,魏征欲妻以夫人之侄,辭不取,俄而征薨,乃娶。
人問其然,曰:初不附宰相,今感知已故也。
楊慎矜傳雲,婢因史敬忠得至宮中見帝,帝素聞敬忠挾術間質其然,然字下不得。
通鑒載賈至論王去榮不當免死事,李绛論不狥同年事,蔣又論張茂宗奪服尚主事,王式破仇甫事,讀之亹亹可愛,入新史中便覺索然無意味,甚可惡也。
舊唐:隐太子與秦王有隙,玄齡謂王曰:國家患難,今古何殊,自非睿聖欽明不能安輯。
新史雲,國患世有惟聖人克之,克字何足盡其意。
髙铢為太常卿,嘗罰禮生博士李悫,折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