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唐武氏事迹猥多,記中所不可悉,故再入後妃傳,其例自别。
呂後紀末雲,代王立為天子,二十三年崩,谥為孝文皇帝。
按此言代王為天子但,以終誅呂之事耳。
其崩與谥,則本紀自具,何必及之耶? 呂後紀先雲,封呂嬃為臨光侯,不言嬃之為誰,而後乃雲太後女弟呂嬃,失其次矣,豈前所稱者别為一人耶? 漢文諸诏,班固皆書诏而遷稱上曰,按其文意當以诏字為是。
窦嬰傳雲,景帝欲用嬰,嬰固辭。
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孫寕可讓耶?王孫,嬰之字也。
班氏着之傳首,是矣。
今遷不着,讀者何以知之,始既不着,則當雲字謂耳。
然嬰貴戚大臣,非他附見者,亦不宜用此法也。
義縱傳雲甯成家居,上欲以為郡守,禦史大夫弘曰:臣居山東為小吏時,甯成為濟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
上乃拜成為關都尉,歲餘,關東吏隸郡國,号曰:寕見乳虎,無值甯成之怒。
此正當入本傳,而書于縱傳,何耶?雖下有破碎其家事,亦不湏也。
張湯傳雲,趙禹為人亷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絶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見文法輙取,亦不覆案求官屬陰罪。
此叚與湯事非必相湏,亦止當并于禹傳。
至亷頗、趙奢、張蒼、周昌、魏其、武安等傳,皆是類也。
律書之首,以為律為萬事根本,而其于兵械尤重。
武王伐纣,吹律聽聲,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殺氣相并而音尚宮,同聲相從,乃物之自然,此固可矣。
乃複偹論帝王以來用兵之事,而終于漢文獻共百姓樂業,幾七百言,何關于律意哉?斯寔無謂之甚,而邵氏極稱之,以為此其髙古雄深,非他人拘窘所能到者。
嗚呼,文章必有規矩凖繩,雖六經不能廢,頋乃以疎闊為髙深,緻宻為拘窘,何等謬論也。
又有謂此本為兵書者,若果兵書,複安用許多律呂事,大都皆出于畏遷,而不敢議其非,故妄雲雲耳。
史之立傳,自忠義、孝友、循吏、烈女、儒學、文苑與夫酷吏、佞幸、隐逸、方術之類,或以善惡示勸戒,或以技能偹見聞,皆可也至。
于滑稽、遊俠、刺客之屬,既已幾于無謂矣。
若乃貨殖之事,特市井鄙人所為,是何足以污編録而遷特記之乎?班固徒譏遷之稱述,崇勢利而羞賤貧,然亦不知其傳之不必立也。
是故襲而存之,範晔而下皆無此目,得其體矣。
史記索隐謂,司馬相如傳不宜在西南夷下;大宛傳不宜在酷吏、遊俠之間,此論固當。
然凡諸夷狄當以類相附,則匃奴亦豈得在李廣、衛青之間乎?循吏、儒林而下,一節之人皆居列傳之末,蓋得體矣。
及至刺客乃獨第之李斯之上,循吏則第之汲鄭之上,複何意哉。
呂後紀末雲,代王立為天子,二十三年崩,谥為孝文皇帝。
按此言代王為天子但,以終誅呂之事耳。
其崩與谥,則本紀自具,何必及之耶? 呂後紀先雲,封呂嬃為臨光侯,不言嬃之為誰,而後乃雲太後女弟呂嬃,失其次矣,豈前所稱者别為一人耶? 漢文諸诏,班固皆書诏而遷稱上曰,按其文意當以诏字為是。
窦嬰傳雲,景帝欲用嬰,嬰固辭。
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孫寕可讓耶?王孫,嬰之字也。
班氏着之傳首,是矣。
今遷不着,讀者何以知之,始既不着,則當雲字謂耳。
然嬰貴戚大臣,非他附見者,亦不宜用此法也。
義縱傳雲甯成家居,上欲以為郡守,禦史大夫弘曰:臣居山東為小吏時,甯成為濟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成不可使治民。
上乃拜成為關都尉,歲餘,關東吏隸郡國,号曰:寕見乳虎,無值甯成之怒。
此正當入本傳,而書于縱傳,何耶?雖下有破碎其家事,亦不湏也。
張湯傳雲,趙禹為人亷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絶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見文法輙取,亦不覆案求官屬陰罪。
此叚與湯事非必相湏,亦止當并于禹傳。
至亷頗、趙奢、張蒼、周昌、魏其、武安等傳,皆是類也。
律書之首,以為律為萬事根本,而其于兵械尤重。
武王伐纣,吹律聽聲,推孟春以至于季冬,殺氣相并而音尚宮,同聲相從,乃物之自然,此固可矣。
乃複偹論帝王以來用兵之事,而終于漢文獻共百姓樂業,幾七百言,何關于律意哉?斯寔無謂之甚,而邵氏極稱之,以為此其髙古雄深,非他人拘窘所能到者。
嗚呼,文章必有規矩凖繩,雖六經不能廢,頋乃以疎闊為髙深,緻宻為拘窘,何等謬論也。
又有謂此本為兵書者,若果兵書,複安用許多律呂事,大都皆出于畏遷,而不敢議其非,故妄雲雲耳。
史之立傳,自忠義、孝友、循吏、烈女、儒學、文苑與夫酷吏、佞幸、隐逸、方術之類,或以善惡示勸戒,或以技能偹見聞,皆可也至。
于滑稽、遊俠、刺客之屬,既已幾于無謂矣。
若乃貨殖之事,特市井鄙人所為,是何足以污編録而遷特記之乎?班固徒譏遷之稱述,崇勢利而羞賤貧,然亦不知其傳之不必立也。
是故襲而存之,範晔而下皆無此目,得其體矣。
史記索隐謂,司馬相如傳不宜在西南夷下;大宛傳不宜在酷吏、遊俠之間,此論固當。
然凡諸夷狄當以類相附,則匃奴亦豈得在李廣、衛青之間乎?循吏、儒林而下,一節之人皆居列傳之末,蓋得體矣。
及至刺客乃獨第之李斯之上,循吏則第之汲鄭之上,複何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