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十一

關燈
史記辨惑三取舍不當辨 遷史之例,惟世家最無謂。

    顔師古曰:世家者,子孫為大官不絶也;諸侯有國稱君,降天子一等耳,雖不可同乎帝紀,亦豈可謂之世家。

    且既以諸侯為世家,則孔子、陳渉、将相、宗室、外戚等複何預也。

    抑又有大不安者,曰紀,曰傳,曰表,曰書,皆篇籍之目也。

    世家特門第之稱,猶強族大姓雲爾,烏得與紀傳字為類也。

    然古今未有知其非者,亦可怪矣。

    然則列國宜何稱,曰國志、國語之類,何所不可。

    在識者定之而已。

     史記諸世家,往往随年附見他國大事。

    至于列傳亦或有之,徒亂其文,無關義理。

    夫左氏編年夲紀諸國之事,或先經以始事,或後經以終義,互相發明,故可也。

    如遷史者,各有傳記,足以自見,何必爾耶?近代蘇子容嘗自言其強記之法,雲吾每以一歲中大事為目,欲記當年事則不忘矣,如某年改元,其年有某事,某年命相,其年有某事,則記事之一法也。

    太史公書恐亦此意。

    嗚呼,史書法言也,豈徒偹強記而已哉。

    蘇氏之說不足信。

    魯世家有雲,往年冬,晉殺其君厲公。

    孔子世家有雲,明歲子路死于衛。

    子路傳有雲,是時子貢為魯使于齊。

    魏世家有雲,其後十四歲而孔子相魯。

    夫當年事且不宜附,而又及徃年、明歲、同時、十數年之後者何耶。

     禹之平水土,箕子之作洪範,史但言其事目足矣,而全載二書,甚無謂。

    蓋聖經自傳不待表出,徒増冗滞耳。

    劉子元(玄)唯知孟堅地理志,全寫禹貢之非,而不譏遷史之謬,何耶? 遷采摭異聞小說,習陋傳疑,無所不有。

    許由之事既知其非矣,而又惑于箕山之冢,殆是胸中全無一物也。

     史記老子傳:訓誨孔子如門弟子,而孔子歎其猶龍者,蓋出于荘周寓言,是何足信,而遂以為寔録乎?至于成王剪葉以封唐叔,周公吐握以待士,孔子不假蓋于子夏,曽子以蒸梨而出妻,皆委巷之談,戰國諸子之所記,非聖賢之事,而一切信之。

    子由為古史,遷之妄謬去之殆盡矣,而猶有此等,蓋可恨雲 伯夷傳雲,餘悲伯夷之意,睹轶詩可異焉,傳曰雲雲。

    傳曰二字,吾所不暁。

    索隐雲,謂呂氏春秋、韓詩外傳也,信如是說,則遷所記古人事,孰非摭諸前書者,而此獨稱傳乎? 新城三老董公遮說漢王,以為兵出無名,故不成,明其為賊敵,乃可服者,此殊切于義理。

    故孟堅全載其說,而遷但雲說以義帝死故,太簡而不偹矣,且止于義帝死故,則謂之告可也,何必雲說哉。

     呂後之名既列于本紀,其事迹始末亦随處具見,而外戚世家又雲呂娥姁為髙祖正後,男為太子,及戚姬等事,恐不湏也。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