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四十二

關燈
千戶賈侯父墓銘 保塞賈侯甞識予于東垣。

    丁酉夏六月,不逺八舎,緻書見招,至則館其家,禮意甚厚。

    已而言曰:“某也不天生,六歲而失怙恃,今四十年矣,而未有紀,述而不朽之托,負媿良深,雖不及志諸幽,猶得以表其隧。

    某既幼孤,家譜世系不複能知,而先君之事幸存其大畧,敢丐一言以傳信。

    ”嗚呼,墓有碑,碑有文,所從來尚矣。

    且禮不忘其本,而孝莫大于顯親。

    親有善而揄揚之,大書深刻以申其追慕尊崇之意,此天道之自然,人情之同欲,而子職之所當盡者也,不亦務乎?吾觀近世,自一介之微阿跻貴顯者,争先樹建以為華榮,螭首龜趺,亭亭相望,宜我侯之不敢緩也。

    既辱侯知能,勿成其羙。

    按公諱仝,字巨平,祁之蒲陰人,其先皆隐徳不仕。

    公長身羙風姿,賦性淳笃,事父母以孝悌聞,待友朋以忠信稱,鄉黨宗族莫服其徳,而又重氣節急。

    患難有貸其錢者,雖至百萬,不問傥(償)期,議者以為難。

    初長兄儀,次兄成,憐公生父母屬念,且公等幹蠱可嘉,故曲極友愛,儀子弗嗣,屢請析居,儀辄绐曰:二親既有命書矣。

    卒舉赀産付公,州貳髙君亦謂其可妻也,以女歸焉。

    承安丁已春三月以疾終于家,享年五十九,即以其月葬于裡之先茔。

    公凡四娶,皆同郡巨室子,而最後為李氏尤賢,淑備婦徳。

    男一人曰輔,李所出,即侯也。

    一女适宋氏。

    男孫三,女孫二人,當貞佑兵火之餘,城邑幾廢,遺黎無依,侯以完複,安輯之功為衆所推,由本縣尉至為州刺史。

    及歸聖朝,勲績益着,自招撫使累遷河北東西等路左副都元帥,甲午中,朝廷更定官稱,選充行軍千戶雲,侯儀度魁傑,胷次灑落,其才術器識,類皆不凡,而愛民喜士,為河朔稱首,蓋一代之偉人也。

    嗚呼,源深則流長,本根固則枝葉茂,物有常理,君子毎以為積善獲福之喻。

    視履考祥以人占天,如影響之敏,符契之不可無也。

    昔有預髙闾門俾容軒,蓋手植庭槐,期生三公者初若妄意,已而果然,冥冥之中,昭昭者存焉。

    是故即其所享,可以推其始之所自來,由其所為可以蔔其終之所必至。

    夫何疑哉?侯以妙年遭遇,驟至顯榮富貴,功名無不如志,諸子岐嶷,稱其佳兒,此決非出于偶然者。

    固足以知其世積之善矣,而躬行之實,不替益隆,于先有光。

    又可見其方來之報,則賈氏之餘慶殊未艾也。

    是宜書故書之,而系以銘曰: 厥土惟腴,厥木惟敷。

    有崇其丘于城之隅,閟之深封之固。

     過者必恭,賈公之墓。

     太一三代度師蕭公墓表 太一之數,興于金朝。

    天眷閑,衛郡蕭真人,其始祖也。

    靈異之迹,上動至尊,勅賜觀名“太一”,萬壽世嗣。

    其法一再傳而得師焉,師諱志沖,字用道,博州堂邑人。

    本姓王氏,祖某、父某,并受真人法箓。

    師幼颕悟,誦書日千言,而沉靜寡言,不好戲弄。

    年十六,父兄議婚,師曰:性喜出家,不願娶也。

    強之不可,因而逃去,隐于冠氏李守竒家,遂與守竒詣衛州,參二代師為門弟子,始事尊宿霍子華。

    子華故有淹疾,師侍奉惟謹,前後十年無懈倦之色,或衣不觧帶者數月,人以為難。

    大定十六年,朝廷普試僧道,師初宻誦經文,人人不知,一旦中選,侪類甚驚。

    及當給據,言于考官曰:師兄蕭道宗累被黜落,年過四十,乞以據授道宗,某方壯,徐為後圖未晚也。

    考官不許而多其讓。

    十七年,授度保,充衛州管内威儀領教門事。

    二代師将退席,宻語道宗曰:吾門徒數萬,而試經具戒者,完顔志寕及王某而已,志寕資雖明敏而頗輕肆,非主教之才,不如王某純粹亷潔,為可屬,乃以為法嗣而改姓。

    凡法嗣皆從蕭氏,蓋祖師之訓也。

    師素不為辭章,及升堂谕衆,随意而言,悉成文理,(當是宣傳)勸戒深切,聴者聳然,内外相慶,以為宗門得人矣。

    居無何,有司選奏四方髙德之士,補住中都天長觀,師首應之。

    既而河犯郡城,居人往往他徙,而本觀道衆亦旅寓于蘓門。

    師聞而還,聲望既隆,求教者接迹而至,歳所傳無慮數千人。

    先是汲縣閻村有觀曰“朝元”,荒廢已乆,而額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