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三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時公已被酒于翰苑中,乃命髙将軍扶以登舟,杜詩蓋用此事。
而夏彥剛謂,蜀人以襟領為船,不知何所據。
苕溪叢話亦兩存之。
予謂襟領之說,定是謬妄,正使有據,亦豈詞人通用之語,此特以船字生疑,故爾委曲。
然範氏所記白被酒于翰苑,而少陵之稱乃市上酒家則又不同矣,大抵一時之事,不盡可考。
不知太白凡幾醉,明皇凡幾召,而千載之後必于傳記求其證邪?且此等不知,亦何害也? 老杜北征詩雲,“見耶背面啼吾舅”,周君謂耶當為即字之誤,其說甚當。
前人詩中亦或用耶娘字,而此詩之體不應爾也。
近代詩話雲,杜詩雲“皁鵰寒始急”,白氏歌雲“千呼萬喚始出來”,人皆以為語病,其實非也。
事之終始則音上聲,有所宿留則音去聲。
予謂不然。
古人淳緻,初無俗忌之嫌,蓋亦不必辨也。
荊公雲李白歌詩豪放飄逸,人同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變也;至于杜甫則發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蓋其緒宻而思深,非淺近者所能窺,斯其所以光掩前人,而後來無繼也。
而歐公雲,甫之于白得其一節而精強過之,是何其相反欤?然則荊公之論,天下之公言也。
退之雪詩有雲,“随車翻缟帶,逐馬散銀杯”,世皆以為工。
予謂雪者,其先所有缟帯,銀杯因車馬而見耳,随逐二字甚不妥。
歐永叔“江鄰幾以坳中初,蓋底垤處遂成堆”之句當勝此聨,而或者曰:未知退之真得意否?以予觀之,二公之評論,寔當不必問退之意也。
退之谒衡嶽詩雲“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吉字不安,但言靈應之意,可也。
退之詩雲“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居諸,語辭耳,遂以為日月之名,旣已無謂,而樂天複雲“廢興相催逼,日月互居諸”,“恩光未報荅,日月空居諸,”老杜又有“童卯聨居諸“之句,何也? 退之詩雲“泥盆淺小讵成池,夜半青蛙聖得知”,言初不成池,而蛙已知之,速如聖耳。
山谷詩雲“羅帏翠幕深調護,已被遊蜂聖得知”,此知字何所屬耶?若以屬蜂,則被字不可用矣。
孔毅父雜說譏退之“笑長安富兒,不觧文字飲”,而晚年有聲伎;罪李于軰諸人服金石而自餌流黃。
陳後山亦有此論。
甚矣,其妄議人也。
紅裙之謂亦曰:惟知彼而不知此,蓋詞人一時之戲言,非遂以近婦人為諱也,且詩詞豈當如是論,而遽以為口實邪?其罪李于軰特斥其燒煉丹砂,而祈長生耳,病而服藥,豈所禁哉。
樂天固雲,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全,則公亦因病而出于不得已,初不如于軰有所冀幸,以緻斃也。
抑前詩複有“盤馔羅膻軰”之句,以二子繩之,則又當不敢食肉矣。
崔獲詩雲“去年今日此門中”,又雲“人面祗今何處去”,沈存中曰:唐人工詩,大率如此,雖兩今字不恤也。
劉禹錫詩雲,“雪裡髙山頭白早”又雲“于公必有髙門慶”,自注雲,髙山本髙于門,使之髙二義殊。
三山老人曰:唐人忌重疊用字,如此二說何其相反欤?予謂此皆不足論也。
(重疊) 宋之問詩有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或曰:此之問甥劉希夷句也,之問酷愛,知其未之傳人,懇乞之,不與,之問怒乃以土袋壓殺之。
此殆妄耳,之問固小人,然亦不應有是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何等陋語,而以至殺其所親乎?大抵詩話所載不足盡信,“池塘生春草”有何可嘉,而品題者百端不已。
荊公金牛洞六言詩初亦常語,而晁無咎附之楚辝,以為二十四字而有六籍羣言之遺味,書生之口何所不有哉? 樂天詩雲,“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晉朝輕髙士,林下棄劉伶。
一人常獨醉,一人常獨醒,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歡情,歡情信獨善,苦志竟何成?”夫屈子所謂獨醒者,特以為孤潔不同俗之喻耳,非真言飲酒也。
詞人往往作寔事,用豈不誤哉? 樂天之詩,情緻曲盡,入人肝脾,随物賦形,所在充滿,殆與元氣相侔,至長韻大篇,動數百千言,而順适惬當,句句如一無争張牽強之态,此豈撚斷吟須、悲鳴口吻者之所能至哉?而世或以淺易輕之,蓋不足與言矣。
郊寒白俗,詩人類鄙薄之。
然鄭厚評詩,荊公、蘇、黃軰曽不比數,而雲樂天如栁陰春莺,東野如草根秋蟲,皆造化中一妙,何哉?哀樂之真發乎情性,此詩之正理也。
皮日休詠房杜詩雲,“黃閣三十年,清風一萬古”,此言十古、萬古春者,皆是無窮之意,今下一字便有所止矣。
而夏彥剛謂,蜀人以襟領為船,不知何所據。
苕溪叢話亦兩存之。
予謂襟領之說,定是謬妄,正使有據,亦豈詞人通用之語,此特以船字生疑,故爾委曲。
然範氏所記白被酒于翰苑,而少陵之稱乃市上酒家則又不同矣,大抵一時之事,不盡可考。
不知太白凡幾醉,明皇凡幾召,而千載之後必于傳記求其證邪?且此等不知,亦何害也? 老杜北征詩雲,“見耶背面啼吾舅”,周君謂耶當為即字之誤,其說甚當。
前人詩中亦或用耶娘字,而此詩之體不應爾也。
近代詩話雲,杜詩雲“皁鵰寒始急”,白氏歌雲“千呼萬喚始出來”,人皆以為語病,其實非也。
事之終始則音上聲,有所宿留則音去聲。
予謂不然。
古人淳緻,初無俗忌之嫌,蓋亦不必辨也。
荊公雲李白歌詩豪放飄逸,人同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變也;至于杜甫則發斂抑揚,疾徐縱橫,無施不可,蓋其緒宻而思深,非淺近者所能窺,斯其所以光掩前人,而後來無繼也。
而歐公雲,甫之于白得其一節而精強過之,是何其相反欤?然則荊公之論,天下之公言也。
退之雪詩有雲,“随車翻缟帶,逐馬散銀杯”,世皆以為工。
予謂雪者,其先所有缟帯,銀杯因車馬而見耳,随逐二字甚不妥。
歐永叔“江鄰幾以坳中初,蓋底垤處遂成堆”之句當勝此聨,而或者曰:未知退之真得意否?以予觀之,二公之評論,寔當不必問退之意也。
退之谒衡嶽詩雲“手持杯珓導我擲,雲此最吉餘難同”,吉字不安,但言靈應之意,可也。
退之詩雲“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居諸,語辭耳,遂以為日月之名,旣已無謂,而樂天複雲“廢興相催逼,日月互居諸”,“恩光未報荅,日月空居諸,”老杜又有“童卯聨居諸“之句,何也? 退之詩雲“泥盆淺小讵成池,夜半青蛙聖得知”,言初不成池,而蛙已知之,速如聖耳。
山谷詩雲“羅帏翠幕深調護,已被遊蜂聖得知”,此知字何所屬耶?若以屬蜂,則被字不可用矣。
孔毅父雜說譏退之“笑長安富兒,不觧文字飲”,而晚年有聲伎;罪李于軰諸人服金石而自餌流黃。
陳後山亦有此論。
甚矣,其妄議人也。
紅裙之謂亦曰:惟知彼而不知此,蓋詞人一時之戲言,非遂以近婦人為諱也,且詩詞豈當如是論,而遽以為口實邪?其罪李于軰特斥其燒煉丹砂,而祈長生耳,病而服藥,豈所禁哉。
樂天固雲,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全,則公亦因病而出于不得已,初不如于軰有所冀幸,以緻斃也。
抑前詩複有“盤馔羅膻軰”之句,以二子繩之,則又當不敢食肉矣。
崔獲詩雲“去年今日此門中”,又雲“人面祗今何處去”,沈存中曰:唐人工詩,大率如此,雖兩今字不恤也。
劉禹錫詩雲,“雪裡髙山頭白早”又雲“于公必有髙門慶”,自注雲,髙山本髙于門,使之髙二義殊。
三山老人曰:唐人忌重疊用字,如此二說何其相反欤?予謂此皆不足論也。
(重疊) 宋之問詩有雲,“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或曰:此之問甥劉希夷句也,之問酷愛,知其未之傳人,懇乞之,不與,之問怒乃以土袋壓殺之。
此殆妄耳,之問固小人,然亦不應有是年年歲歲歲歲年年,何等陋語,而以至殺其所親乎?大抵詩話所載不足盡信,“池塘生春草”有何可嘉,而品題者百端不已。
荊公金牛洞六言詩初亦常語,而晁無咎附之楚辝,以為二十四字而有六籍羣言之遺味,書生之口何所不有哉? 樂天詩雲,“楚王疑忠臣,江南放屈平;晉朝輕髙士,林下棄劉伶。
一人常獨醉,一人常獨醒,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歡情,歡情信獨善,苦志竟何成?”夫屈子所謂獨醒者,特以為孤潔不同俗之喻耳,非真言飲酒也。
詞人往往作寔事,用豈不誤哉? 樂天之詩,情緻曲盡,入人肝脾,随物賦形,所在充滿,殆與元氣相侔,至長韻大篇,動數百千言,而順适惬當,句句如一無争張牽強之态,此豈撚斷吟須、悲鳴口吻者之所能至哉?而世或以淺易輕之,蓋不足與言矣。
郊寒白俗,詩人類鄙薄之。
然鄭厚評詩,荊公、蘇、黃軰曽不比數,而雲樂天如栁陰春莺,東野如草根秋蟲,皆造化中一妙,何哉?哀樂之真發乎情性,此詩之正理也。
皮日休詠房杜詩雲,“黃閣三十年,清風一萬古”,此言十古、萬古春者,皆是無窮之意,今下一字便有所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