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南遺老集卷之三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拟議?夫笑而呵呵,歎而唧唧,皆天籁也,豈有擇呵呵聲而笑擇唧唧聲而歎者哉?慵夫曰:鄭厚此論似乎太髙,然次韻寔作詩之大病也。
詩道至宋人已自衰弊,而又専以此相尚,才識如東坡亦不免波蕩而從之,集中次韻者幾三之一,雖窮極伎巧,傾動一時,而害于天全,多矣。
使蘓公而無此,其去古人何逺哉? 東坡薄薄酒二篇,皆安分知足之語,而山谷稱其憤世嫉邪,過矣。
或言山谷所拟勝東坡,此皮膚之見也,彼雖力加竒險,要出第二,何足多貴哉?且東坡後篇自破前說,此乃眼目,而山谷兩篇隻是東坡前篇意,吾未見其勝之也。
東坡雁詞雲,揀盡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雲爾,蓋激詭之緻,詞人正貴其如此,而或者以為語病,是尚可與言哉?近日張吉甫複以鴻漸于木為辨,而怪昔人之寡聞,此益可笑。
易象之言,不當援引為證也,其寔雁何嘗捿木哉? 東坡送王緘詞雲,“坐上别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此未别時語也,而言歸來則不順矣;欲斷無腸亦恐難道。
贈陳公宻侍児雲,夜來倚席,曽親見此本,即席所賦,而下夜來字卻是隔一日。
王直方詩話稱晁以道見東坡梅詞雲,便知道此老須過海,隻為古今人不曽道,到此須罰教去苕溪。
漁隠曰:此言鄙俚,近于忌人之長,幸人之禍,直方無識,載之詩話,寕不畏人之訊诮乎?慵夫曰:此詞意屬朝雲也,以道之言特戲雲爾,蓋世俗所謂放不過者,豈有他意哉?苕溪譏直方之無識,而不知己之不通也。
陳後山雲子瞻以詩為詞,雖工非本色,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
予謂後山以子瞻詞如詩似矣,而以山谷為得體複不可曉。
晁無咎雲東坡詞多不諧律呂,蓋橫放傑出,曲子中縛不住者,其評山谷則曰詞固髙妙,然不是當行家。
語乃着腔子唱如詩耳,此言得之。
晁無咎雲眉山公之詞短于情,蓋不更此境耳。
陳後山曰:宋玉不識巫山、神女而能賦之,豈待更而後知,是直以公為不及于情也。
嗚呼,風韻如東坡而謂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才,正當如是,其溢為小詞而間及于脂粉之閑,所謂滑稽玩戲聊複爾爾者也。
若乃纎艶淫媟入人骨髄,如田中行、栁耆卿輩,豈公之雅趣也哉? 陳後山謂子瞻以詩為詞,大是妄論,而世皆信之。
獨茅荊産辨其不然,謂公詞為古今第一。
今翰林趙公亦雲,此與人意暗同。
蓋詩詞隻是一理,不容異觀,自世之未作,習為纎艶柔脆以投流俗之好,髙人勝士亦或以是相勝,而日趍于委靡,遂謂其體當然,而不知流弊之至此也。
文伯起曰:先生慮其不幸而溺于彼,故援而止之,特立新意寓以詩人句法,是亦不然。
公雄文大手,樂府乃其遊戲,顧豈與流俗争勝哉?蓋其天資不凡,辭氣邁往,故落筆皆絶塵耳。
東坡南行唱和詩序雲,昔人之文,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雲,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欎而見于外,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故予為文至多而未嘗敢有作文之意。
時公年始冠耳,而所有如此,其肯與江西諸子終身争句律哉? 東坡,文中龍也,理妙萬物,氣吞九州島,縱橫奔放若遊戲,然莫可測其端倪。
魯直區區持斤斧準繩之說,随其後而與之争,至謂未知句法,東坡而未知句法,世豈複有詩人?而渠所謂法者,果安出哉?老蘓論揚雄以為使有孟轲之書,必不作太玄,魯直欲為東坡之邁往,而不能于是髙談句律,旁出様度,務以自立而相抗,然不免居其下也,彼其勞亦甚哉。
向使無坡壓之,其措意未必至是。
世以坡之過海為魯直不幸
詩道至宋人已自衰弊,而又専以此相尚,才識如東坡亦不免波蕩而從之,集中次韻者幾三之一,雖窮極伎巧,傾動一時,而害于天全,多矣。
使蘓公而無此,其去古人何逺哉? 東坡薄薄酒二篇,皆安分知足之語,而山谷稱其憤世嫉邪,過矣。
或言山谷所拟勝東坡,此皮膚之見也,彼雖力加竒險,要出第二,何足多貴哉?且東坡後篇自破前說,此乃眼目,而山谷兩篇隻是東坡前篇意,吾未見其勝之也。
東坡雁詞雲,揀盡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雲爾,蓋激詭之緻,詞人正貴其如此,而或者以為語病,是尚可與言哉?近日張吉甫複以鴻漸于木為辨,而怪昔人之寡聞,此益可笑。
易象之言,不當援引為證也,其寔雁何嘗捿木哉? 東坡送王緘詞雲,“坐上别愁君未見,歸來欲斷無腸”,此未别時語也,而言歸來則不順矣;欲斷無腸亦恐難道。
贈陳公宻侍児雲,夜來倚席,曽親見此本,即席所賦,而下夜來字卻是隔一日。
王直方詩話稱晁以道見東坡梅詞雲,便知道此老須過海,隻為古今人不曽道,到此須罰教去苕溪。
漁隠曰:此言鄙俚,近于忌人之長,幸人之禍,直方無識,載之詩話,寕不畏人之訊诮乎?慵夫曰:此詞意屬朝雲也,以道之言特戲雲爾,蓋世俗所謂放不過者,豈有他意哉?苕溪譏直方之無識,而不知己之不通也。
陳後山雲子瞻以詩為詞,雖工非本色,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
予謂後山以子瞻詞如詩似矣,而以山谷為得體複不可曉。
晁無咎雲東坡詞多不諧律呂,蓋橫放傑出,曲子中縛不住者,其評山谷則曰詞固髙妙,然不是當行家。
語乃着腔子唱如詩耳,此言得之。
晁無咎雲眉山公之詞短于情,蓋不更此境耳。
陳後山曰:宋玉不識巫山、神女而能賦之,豈待更而後知,是直以公為不及于情也。
嗚呼,風韻如東坡而謂不及于情,可乎?彼高人逸才,正當如是,其溢為小詞而間及于脂粉之閑,所謂滑稽玩戲聊複爾爾者也。
若乃纎艶淫媟入人骨髄,如田中行、栁耆卿輩,豈公之雅趣也哉? 陳後山謂子瞻以詩為詞,大是妄論,而世皆信之。
獨茅荊産辨其不然,謂公詞為古今第一。
今翰林趙公亦雲,此與人意暗同。
蓋詩詞隻是一理,不容異觀,自世之未作,習為纎艶柔脆以投流俗之好,髙人勝士亦或以是相勝,而日趍于委靡,遂謂其體當然,而不知流弊之至此也。
文伯起曰:先生慮其不幸而溺于彼,故援而止之,特立新意寓以詩人句法,是亦不然。
公雄文大手,樂府乃其遊戲,顧豈與流俗争勝哉?蓋其天資不凡,辭氣邁往,故落筆皆絶塵耳。
東坡南行唱和詩序雲,昔人之文,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雲,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欎而見于外,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故予為文至多而未嘗敢有作文之意。
時公年始冠耳,而所有如此,其肯與江西諸子終身争句律哉? 東坡,文中龍也,理妙萬物,氣吞九州島,縱橫奔放若遊戲,然莫可測其端倪。
魯直區區持斤斧準繩之說,随其後而與之争,至謂未知句法,東坡而未知句法,世豈複有詩人?而渠所謂法者,果安出哉?老蘓論揚雄以為使有孟轲之書,必不作太玄,魯直欲為東坡之邁往,而不能于是髙談句律,旁出様度,務以自立而相抗,然不免居其下也,彼其勞亦甚哉。
向使無坡壓之,其措意未必至是。
世以坡之過海為魯直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