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五節

關燈
加注意于培養她的心靈,才更加苛于選擇她的丈夫。

    盡管她象一個意大利女人那樣熱情,象一個英國女人那樣敏感,但她在控制她的心情和感官方面卻象一個西班牙女人那樣自尊,在尋找情人的時候很不容易找到一個她認為是配得上她的人。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意識到熱愛誠實的事物就可以使人的心靈獲得巨大的動力,意識到為人懇切和行為端正就可以使一個人從他的本身獲得巨大的力量。

    有一些人認為一切偉大高尚的事物都是空幻的,這些人的卑微和邪惡的頭腦永遠也認識不到正是因為愛道德愛得入了迷,所以才能控制人的欲念。

    對于這些人,隻能拿實際的事例去教育他們;如果他們硬不承認我所說的事例是正确的,那他們的結果是會更糟糕的。

    如果我告訴他們說蘇菲并不是一個想象出來的人物,隻不過她的名字是由我取的罷了;她所受的教育,她的脾氣和性格,甚至她的面貌,都是真真實實确有根據的,而且現在還有一個忠厚人家的人一回想到她就傷心流淚;毫無疑問,如果我這樣向他們講,他們對我所說的一切是不相信的;不過,如果我把一個同蘇菲這樣相象的女孩子的故事在這裡照實地講出來,如果大家不感到奇怪,從而把這個故事看作是她的故事,那對我有什麼妨害呢?大家相不相信這個故事是真實的,那沒有什麼關系;如果大家願意的話,就把我講的故事看作是虛構的小說好了,不過,我的意圖是在于闡述我的方法,而我的目的終究是要達到的。

     這個少女不僅具有我希望蘇菲具有的那種氣質,而且在許多方面也是那樣地象蘇菲,所以我們索性就用蘇菲這個名字叫她,她也是當之無愧的;現在我就把這個名字給她好了。

    她的父母同她談過了我在上面所記述的那一段話之後,覺得是不可能有求婚的人來到他們所居住的那個小村莊的,因此在有一年的冬天就把她送到城裡的一個姑母的家中,并且把到城裡去的目的秘密地告訴了她的姑母,因為自尊的蘇菲在心靈深處是很驕傲的,是能夠克制自己的情感的,不管她多麼地需要一個丈夫,她也甯可終生不嫁,而不願意由她去找他。

     為了滿足她的父母的願望,她的姑母帶着她去拜訪别人的家,帶着她進入社交場合和熱鬧的場所,讓她看一看各種各樣的人,或者說得更确切一點,讓各種各樣的人看到她,因為蘇菲對所有那些狂歡狂樂的事情是根本不感興趣的。

    她的姑母發現,她見到那些容貌俊秀舉止穩重的青年并不躲避。

    她那種端莊的樣子,本身就有吸引他們的魅力,其效果同撒嬌賣俏是差不多的;但是,她同他們談過兩三次話之後,便不理睬他們了。

    不久以後。

    她就改變了這種似乎是硬要人家膜拜的神氣,而代之以比較謙和的态度和冷冷淡淡的禮貌。

    她經常是十分注意自己的行為的,她決不讓他們找到一點點為她效勞的機會,這一切就充分地說明了她不願意做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的妻子。

     聰明有識的人是不喜歡鬧鬧嚷嚷、玩玩樂樂的事情的,隻有那些沒有思想的人才喜歡這種無聊的事情,才認為糊糊塗塗地過日子是幸福的。

    由于蘇菲找不到她所要尋找的人,很失望地發現她所見到的人不過如此,所以她對城市便感到厭膩。

    她深深地愛她的父母,任何東西都不能夠消除她因為見不到他們而感到的苦惱,任何東西都不能夠使她忘記他們;因此,預定的回家的日期還沒有到,她很早就提前回家了。

     當她回到父母的家裡又重新做她原來所做的那些事情時,大家就發現:盡管她還保持着她原先的作法,但是她已經改變了她的心情。

    她顯得精神喚散,急躁不安,憂憂郁郁,精神恍惚,而且還時常躲在一邊哭泣。

    起初,大家還以為她有了情人,因此才感到不好意思;可是一問她,她又極力否認。

    她說她根本就沒有看見過一個能夠打動她的心的人,蘇菲是從來不撒謊的,從來是說實話的。

     她愈來愈顯得憔悴,她的健康開始敗壞。

    她的母親對這種變化很感不安,決定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

    她把蘇菲帶到一邊,用那種隻有溫柔的母親才有的疼愛和動人的語言說:"我的女兒,我在我的腹中孕育過你,我心裡無時無刻不是想到你的,所以你要把你的秘密向你的母親訴說。

    有什麼秘密的事情不能讓母親知道的呢?除了你的父親和我以外,誰能同情你的痛苦,誰能分擔你的痛苦,誰能減輕你的痛苦?啊!我的孩子,你願意讓我為你的痛苦整天操心,而不讓我知道你的痛苦究竟是怎樣一回事情嗎?" 年輕的蘇菲不僅不隐瞞她的憂慮和痛苦,反而認為母親來安慰她和做她的知心人實在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不過,由于她感到羞怯,所以不好意思講,不知道用什麼話來描述那種同她極不相稱的情形,盡管她竭力控制自己,結果仍然是感官激動,心緒不甯。

    最後,還是她那種羞怯的樣子提醒了她的母親,她使她吐露了她心中難過的原因。

    她的母親不僅不無端地責備她,反而給她以安慰和同情,摟着她哭泣。

    她的母親極其賢明,決不會把她的痛苦看作是犯罪,因為,正是由于她本身素重道德,所以才使她這樣傷心的。

    既然要解除這種痛苦是極其容易的,而且又是合法的,那麼,我們要問,她為什麼要這樣毫無必要地忍受這種痛苦呢?她為什麼不運用他們賦予她的自由?她為什麼不接受人家的求婚?她要什麼人才中意?難道說她不知道她的命運可以由她自己獨立地掌握,而且,不管她選擇什麼人,她的父母沒有不同意的,何況她所選擇的人一定是一個誠實的人呢?她的父母把她送到城裡去,可是她不願意留在那裡;曾經有好幾個人來向她求婚,她都拒絕了。

    她還在等待什麼呢?她還有什麼要求呢?這種矛盾真是令人難以解釋! 其實,其中的道理是很簡單的。

    如果說問題隻是在于找一個年輕的夥伴,那馬上就可以選擇一個人的;不過要選擇一個終生的伴侶,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何況雙方都要互相選擇,所以必須等待,而且往往在找到一個可以終生相處的人以前,不能不白白地浪費一些青春。

    蘇菲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她需要一個情人,而且這個情人是配作她的丈夫的;不過,說到要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