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四節
關燈
小
中
大
即使說我們所有的教義都是同樣的真實,但不能因此就說它們是同樣的重要。
是不是在任何事物上都要看出上帝的榮耀,這關系不大;對人類社會和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來說,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要認識到上帝的法律要求他必須對他的鄰人和他自己盡種種的義務。
我們彼此之間應當時時刻刻互教的,就是這一點,尤其是做父母的人更應當拿這一點來教育他們的子女。
是不是一個處女做了造物主的母親,是不是她生的上帝,或者是她單單生了那麼一個男人,而上帝進入了這個男人的身體同他合而為一;聖父和聖子的本質是相同的還是相似的;聖靈是來自聖父還是來自聖子,或者是來自他們兩者;所有這些問題,在表面上看起來盡管是很重要,但是我認為,對人類來說,能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其重要性并不是就超過了他們是不是知道哪一天該紀念複活節,是不是知道應該做禱告、守大齋和小齋,在教堂裡是說拉丁語還是說法語,在牆壁上是不是要挂聖人的畫像,是不是要做彌撒或聽彌撒,是不是要娶妻子。
對以上這些問題,一個人愛抱怎樣的看法就抱怎樣的看法,别人是一點也管不着的;至于我,我對它們是一點也不感到興趣的。
對我和跟我相同的人來說,重要的是每一個人都應當知道人類的命運有一個主宰,我們大家都是這個主宰的兒子,他要求我們為人公正,彼此相愛,而且對人要善良和仁慈,要遵守我們同一切人的信約,即使同敵人訂立的信約,我們也應當遵守;我們今生的表面的幸福是虛假的,我們過了今生還有來生,在來生中,至高的存在對善良的人要給予獎賞,對惡人要給予懲罰。
應當拿這些教義和類似的教義來教育年輕人和勸導公民。
毫無疑問,誰要是違反這些教義,就應當受到懲罰;這樣的人将擾亂整個秩序,成為社會的敵人。
誰要是鄙棄這些教義,硬要我們拿他個人的看法作為我們的看法,其結果也是一樣的;為了要按照他的方式建立秩序,他就要擾亂和平;他妄自尊大,自命為上帝的代言人,以上帝的名義硬要人們對他表示服從和尊敬,從而把他自己放在上帝的地位。
這樣的人,即使我們不把他當作一個不容異說的人而處罰他,也應當把他當作一個亵渎上帝的人來懲辦的。
因此,你要把那些神秘的教義束之高閣,因為它們對我們來說隻不過是一些沒有意義的空話;白白地費一陣力氣去研究那些荒唐無稽的教義,就會使研究的人忽略道德的修養,結果,不僅沒有使他們變成好人,反而使他們都成了瘋子。
必須使你的孩子們始終隻學那幾條涉及道德修養的教義,必須使他們相信,隻有那些教導我們行為端正的教義才對我們有所裨益,值得學習。
切不可把你的女兒培養成什麼神學家和詭辯家;關于天上的事情,你隻把其中可以增進人類智慧的部分告訴她們就行了;要使她們經常意識到上帝就在她們的面前,要她們以上帝作為她們的行為、思想、美德和歡樂的見證;要使她們因上帝愛善而誠心為善,要使她們因為上帝将補償她們所受的痛苦而毫無怨言地忍受痛苦;總之,要使她們在一生當中都要保持她們将來出現在上帝面前的那種快樂的心情。
這才是真正的宗教,有了這樣的信仰,才不會産生邪惡和狂妄的弊病。
别人要傳布什麼崇高的信仰就讓他們去傳布好了;至于我,我的信仰就隻有以上闡述的幾點。
此外,需要提到的是,隻要女孩子們還不能夠運用她們的理智,隻要她們日益增長的情感還未啟發她們的道德心,隻要她們還沒有長到這樣的年歲,對她們來說,是好是壞就全看她們周圍的人是不是這樣做的。
吩咐她們做的事情都要是好事情,禁止她們做的事情都要是壞事情,她們對那些事情不應當知道得太多。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對她們周圍的人和管教她們的人進行選擇,比選擇男孩子周圍的人和管教男孩子的人,還重要得多。
她們開始自己判斷事物的時刻終于要到來的,因此,現在是改變她們的教育計劃的時候了。
到現在為止,也許我在這方面所說的話是說得太多了。
如果我們不拿一般人的偏見作為婦女們應該遵守的法律,我們怎麼會降低她們的地位呢?女性是管理我們的人,如果我們不敗壞她們,她們會增加我們的光榮的,因此我們不應當把她們貶低到這種地步。
就全人類來說,在還沒有産生人類的偏見以前就是存在着一條法則的,所有一切其他的法則都應當以這條法則一定不移的方向為依歸,因為它對人類的偏見要進行裁判,而人類的看法隻有在同它相吻合的時候,才能得到我們的尊重。
這個法則就是内在的良知。
我在前面講過的話,就不再重複了;現在我隻提出這一點,如果不同時從這兩方面去教育婦女,則她們所受的教育始終是有缺陷的。
僅僅有良知而不尊重他人的評論,就不可能使她們産生善良的心靈,以自己美好的行為去赢得世人的稱譽;僅僅尊重他人的評論而不聽從自己的良知,結果便會造成一些虛僞和不體面的婦女,這樣的婦女是愛外表而不愛美德的。
因此,她們應當培養一種能夠平衡這兩方面的影響的才能,這種才能既可以不讓她們的良知走入歧途,又可以糾正偏見的謬誤,這種才能就是理性。
可是,一提到理性二字,就會引起多麼多的問題啊!婦女們有沒有健全的推理能力呢?她們需不需要培養理性呢?她們能不能把理性培養得好呢?培養理性是不是有助于她們去承擔她們所負的任務呢?培養理性同她們應當具有天真的心是不是相符合呢? 由于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兩個相反的極端,有些人主張女人隻能夠督促女仆紡紗和縫紉,從而把她們變成男人的第一個仆人;另外一些人則覺得她們現有的權利還不夠,因此還要使她們來奪取我們的權利;在一切适合于女性具有的身分方面讓她們占我們的上風,而在其他方面又使她們同我們相等,這豈不是把大自然賦予丈夫的優勢轉交給婦女了嗎? 男人雖然是因為有了理性才認識到他的天職,但他的理性并不是十分健全的;女人也是因為有了理性才認識到她的天職的,而她的理性則比較單純。
她對丈夫的服從和忠實,她對子女的愛和關懷,是這樣自然和這樣明顯地因她的地位而産生的,所以,隻要她沒有什麼壞心眼,就不能不聽從良知的支配,隻要她的天性沒有敗壞,就不可能對她的天職産生不正确的理解。
我決不毫無區别地責備一個婦女僅僅做她女性的工作,也不責備人們讓她除了女性的工作以外,對其他一切就一無所知;要做到一無所知,還需要有很樸實和健康的風俗,或同人很少往來的生活方式哩。
在大城市中,因周圍有許多德性敗壞的男人,所以一個婦女是很容易受到引誘的;她能否保持她的美德,往往要看她所處的環境。
在這個哲學的世紀,她必須具備一種經得住考驗的美德,她必須事先知道人們可能對她說些什麼,和她對人們所說的話應當抱怎樣的看法。
此外,她的為人既然要由男人來評判,她就應當取得男人的尊重,而且,特别是要取得她的丈夫的尊重;她不僅應當使他愛她這個人,而且還應當使他認可她的行為;她應當在公衆面前證明她無負于他的選擇,她應當通過人們給予婦女的光榮而替她的丈夫增光。
如果她對我們的社會一無所知,如果她不懂得我們的習慣和禮數,不明白人們做評判的依據,不明白是哪些情緒在左右他們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評判,她又怎能做到上面所說的那幾點呢?她既然要按照她自己的良心又要按照人們的輿論行事,她就應當懂得怎樣把這兩者加以比較和調和,而且要懂得隻有在它們互相沖突的時候她才應當按照她自己的良心去做。
對于他人的評判,她應當有所取舍,她必須知道什麼時候應當接受,什麼時候應當反對。
在拒絕或接受他人的偏見以前,她應當把它們加以衡量,找出它們産生的根源,預見它們的後果,使它們有利于她自己;當她盡她的天職的時候,她就可以避免人們的責難,所以她應當注意,千萬不要給人以責難的口實。
如果不使她的心靈和理智得到陶冶,她是不能夠把以上幾點做得很好的。
我經常想到我的第一個原理,它可以幫我解決一切困難。
我對目前的情況進行研究,我要尋求它們的原因,我最後發現目前的情況是很好的。
我去拜訪一些男主人和女主人都同樣是十分好客的人家。
他們兩個人都受過同樣的教育,對人都同樣地彬彬有禮,都同樣地興緻勃勃,談笑風生,都同樣地希望好好地款待客人,要使每一個人回去的時候都對他們感到滿意。
男主人對所有一切都經管得十分周到:他來來往往地招待客人,一點不嫌麻煩;事無巨細,他都是十分注意的。
女主人坐在她的位子上,盡管有一些人在她的周圍繞成一個圓圈,好象是不讓她看見其餘的人,然而屋子裡的事情沒有一件她不知道;離開屋子的客人,沒有一個她沒有同他談過心;所有一切能夠使客人高興的事,她絕無一些疏漏;她沒有向任何人說過一句不愉快的話;她一方面既不打亂尊卑的次序,另一方面還做到了使客人當中最小的人也要和最大的人一樣受到同等的款待。
主人請客人進餐,大家到餐桌就座。
男主人因為懂得誰和誰坐在一起最合适,就按照他所知道的情況去安排客人的席位;女主人雖然不懂得這些,但也不會弄出差錯;她已經從大家的臉色和舉動上看出應該怎樣安排才對,所以每一個人都覺得他的座位很合他的心。
送菜的時候,從來沒有遺漏過任何一個人。
男主人依次給大家送菜,當然不會漏送;而女主人則能看出客人喜歡吃什麼菜,就把那份菜給客人送去;當她同她身邊的人談話的時候,她的眼睛還同時注視着坐在桌子的另一端的客人;她看得出哪一個客人是因為肚子不餓,所以一點東西也不吃,哪一個人是因為手腳笨拙或靦觍害羞而不敢自己取菜或向主人要東西。
在離開桌子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覺得她對他是特别地照顧,每一個人都覺得她忙得連一口飲食都沒有吃,而實際上,她比誰都吃得多。
客人們走了以後,兩位主人就談起當天經過的情形。
男主人談到客人向他講了些什麼事情,談到同他聊天的人說了些什麼話和做了些什麼事。
女主人雖說在這方面不很留心,但她卻猜得出客人們在大廳的另一端低聲細語地說些什麼,看得出某一個人心裡在
是不是在任何事物上都要看出上帝的榮耀,這關系不大;對人類社會和社會的每一個成員來說,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要認識到上帝的法律要求他必須對他的鄰人和他自己盡種種的義務。
我們彼此之間應當時時刻刻互教的,就是這一點,尤其是做父母的人更應當拿這一點來教育他們的子女。
是不是一個處女做了造物主的母親,是不是她生的上帝,或者是她單單生了那麼一個男人,而上帝進入了這個男人的身體同他合而為一;聖父和聖子的本質是相同的還是相似的;聖靈是來自聖父還是來自聖子,或者是來自他們兩者;所有這些問題,在表面上看起來盡管是很重要,但是我認為,對人類來說,能不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其重要性并不是就超過了他們是不是知道哪一天該紀念複活節,是不是知道應該做禱告、守大齋和小齋,在教堂裡是說拉丁語還是說法語,在牆壁上是不是要挂聖人的畫像,是不是要做彌撒或聽彌撒,是不是要娶妻子。
對以上這些問題,一個人愛抱怎樣的看法就抱怎樣的看法,别人是一點也管不着的;至于我,我對它們是一點也不感到興趣的。
對我和跟我相同的人來說,重要的是每一個人都應當知道人類的命運有一個主宰,我們大家都是這個主宰的兒子,他要求我們為人公正,彼此相愛,而且對人要善良和仁慈,要遵守我們同一切人的信約,即使同敵人訂立的信約,我們也應當遵守;我們今生的表面的幸福是虛假的,我們過了今生還有來生,在來生中,至高的存在對善良的人要給予獎賞,對惡人要給予懲罰。
應當拿這些教義和類似的教義來教育年輕人和勸導公民。
毫無疑問,誰要是違反這些教義,就應當受到懲罰;這樣的人将擾亂整個秩序,成為社會的敵人。
誰要是鄙棄這些教義,硬要我們拿他個人的看法作為我們的看法,其結果也是一樣的;為了要按照他的方式建立秩序,他就要擾亂和平;他妄自尊大,自命為上帝的代言人,以上帝的名義硬要人們對他表示服從和尊敬,從而把他自己放在上帝的地位。
這樣的人,即使我們不把他當作一個不容異說的人而處罰他,也應當把他當作一個亵渎上帝的人來懲辦的。
因此,你要把那些神秘的教義束之高閣,因為它們對我們來說隻不過是一些沒有意義的空話;白白地費一陣力氣去研究那些荒唐無稽的教義,就會使研究的人忽略道德的修養,結果,不僅沒有使他們變成好人,反而使他們都成了瘋子。
必須使你的孩子們始終隻學那幾條涉及道德修養的教義,必須使他們相信,隻有那些教導我們行為端正的教義才對我們有所裨益,值得學習。
切不可把你的女兒培養成什麼神學家和詭辯家;關于天上的事情,你隻把其中可以增進人類智慧的部分告訴她們就行了;要使她們經常意識到上帝就在她們的面前,要她們以上帝作為她們的行為、思想、美德和歡樂的見證;要使她們因上帝愛善而誠心為善,要使她們因為上帝将補償她們所受的痛苦而毫無怨言地忍受痛苦;總之,要使她們在一生當中都要保持她們将來出現在上帝面前的那種快樂的心情。
這才是真正的宗教,有了這樣的信仰,才不會産生邪惡和狂妄的弊病。
别人要傳布什麼崇高的信仰就讓他們去傳布好了;至于我,我的信仰就隻有以上闡述的幾點。
此外,需要提到的是,隻要女孩子們還不能夠運用她們的理智,隻要她們日益增長的情感還未啟發她們的道德心,隻要她們還沒有長到這樣的年歲,對她們來說,是好是壞就全看她們周圍的人是不是這樣做的。
吩咐她們做的事情都要是好事情,禁止她們做的事情都要是壞事情,她們對那些事情不應當知道得太多。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對她們周圍的人和管教她們的人進行選擇,比選擇男孩子周圍的人和管教男孩子的人,還重要得多。
她們開始自己判斷事物的時刻終于要到來的,因此,現在是改變她們的教育計劃的時候了。
到現在為止,也許我在這方面所說的話是說得太多了。
如果我們不拿一般人的偏見作為婦女們應該遵守的法律,我們怎麼會降低她們的地位呢?女性是管理我們的人,如果我們不敗壞她們,她們會增加我們的光榮的,因此我們不應當把她們貶低到這種地步。
就全人類來說,在還沒有産生人類的偏見以前就是存在着一條法則的,所有一切其他的法則都應當以這條法則一定不移的方向為依歸,因為它對人類的偏見要進行裁判,而人類的看法隻有在同它相吻合的時候,才能得到我們的尊重。
這個法則就是内在的良知。
我在前面講過的話,就不再重複了;現在我隻提出這一點,如果不同時從這兩方面去教育婦女,則她們所受的教育始終是有缺陷的。
僅僅有良知而不尊重他人的評論,就不可能使她們産生善良的心靈,以自己美好的行為去赢得世人的稱譽;僅僅尊重他人的評論而不聽從自己的良知,結果便會造成一些虛僞和不體面的婦女,這樣的婦女是愛外表而不愛美德的。
因此,她們應當培養一種能夠平衡這兩方面的影響的才能,這種才能既可以不讓她們的良知走入歧途,又可以糾正偏見的謬誤,這種才能就是理性。
可是,一提到理性二字,就會引起多麼多的問題啊!婦女們有沒有健全的推理能力呢?她們需不需要培養理性呢?她們能不能把理性培養得好呢?培養理性是不是有助于她們去承擔她們所負的任務呢?培養理性同她們應當具有天真的心是不是相符合呢? 由于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兩個相反的極端,有些人主張女人隻能夠督促女仆紡紗和縫紉,從而把她們變成男人的第一個仆人;另外一些人則覺得她們現有的權利還不夠,因此還要使她們來奪取我們的權利;在一切适合于女性具有的身分方面讓她們占我們的上風,而在其他方面又使她們同我們相等,這豈不是把大自然賦予丈夫的優勢轉交給婦女了嗎? 男人雖然是因為有了理性才認識到他的天職,但他的理性并不是十分健全的;女人也是因為有了理性才認識到她的天職的,而她的理性則比較單純。
她對丈夫的服從和忠實,她對子女的愛和關懷,是這樣自然和這樣明顯地因她的地位而産生的,所以,隻要她沒有什麼壞心眼,就不能不聽從良知的支配,隻要她的天性沒有敗壞,就不可能對她的天職産生不正确的理解。
我決不毫無區别地責備一個婦女僅僅做她女性的工作,也不責備人們讓她除了女性的工作以外,對其他一切就一無所知;要做到一無所知,還需要有很樸實和健康的風俗,或同人很少往來的生活方式哩。
在大城市中,因周圍有許多德性敗壞的男人,所以一個婦女是很容易受到引誘的;她能否保持她的美德,往往要看她所處的環境。
在這個哲學的世紀,她必須具備一種經得住考驗的美德,她必須事先知道人們可能對她說些什麼,和她對人們所說的話應當抱怎樣的看法。
此外,她的為人既然要由男人來評判,她就應當取得男人的尊重,而且,特别是要取得她的丈夫的尊重;她不僅應當使他愛她這個人,而且還應當使他認可她的行為;她應當在公衆面前證明她無負于他的選擇,她應當通過人們給予婦女的光榮而替她的丈夫增光。
如果她對我們的社會一無所知,如果她不懂得我們的習慣和禮數,不明白人們做評判的依據,不明白是哪些情緒在左右他們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評判,她又怎能做到上面所說的那幾點呢?她既然要按照她自己的良心又要按照人們的輿論行事,她就應當懂得怎樣把這兩者加以比較和調和,而且要懂得隻有在它們互相沖突的時候她才應當按照她自己的良心去做。
對于他人的評判,她應當有所取舍,她必須知道什麼時候應當接受,什麼時候應當反對。
在拒絕或接受他人的偏見以前,她應當把它們加以衡量,找出它們産生的根源,預見它們的後果,使它們有利于她自己;當她盡她的天職的時候,她就可以避免人們的責難,所以她應當注意,千萬不要給人以責難的口實。
如果不使她的心靈和理智得到陶冶,她是不能夠把以上幾點做得很好的。
我經常想到我的第一個原理,它可以幫我解決一切困難。
我對目前的情況進行研究,我要尋求它們的原因,我最後發現目前的情況是很好的。
我去拜訪一些男主人和女主人都同樣是十分好客的人家。
他們兩個人都受過同樣的教育,對人都同樣地彬彬有禮,都同樣地興緻勃勃,談笑風生,都同樣地希望好好地款待客人,要使每一個人回去的時候都對他們感到滿意。
男主人對所有一切都經管得十分周到:他來來往往地招待客人,一點不嫌麻煩;事無巨細,他都是十分注意的。
女主人坐在她的位子上,盡管有一些人在她的周圍繞成一個圓圈,好象是不讓她看見其餘的人,然而屋子裡的事情沒有一件她不知道;離開屋子的客人,沒有一個她沒有同他談過心;所有一切能夠使客人高興的事,她絕無一些疏漏;她沒有向任何人說過一句不愉快的話;她一方面既不打亂尊卑的次序,另一方面還做到了使客人當中最小的人也要和最大的人一樣受到同等的款待。
主人請客人進餐,大家到餐桌就座。
男主人因為懂得誰和誰坐在一起最合适,就按照他所知道的情況去安排客人的席位;女主人雖然不懂得這些,但也不會弄出差錯;她已經從大家的臉色和舉動上看出應該怎樣安排才對,所以每一個人都覺得他的座位很合他的心。
送菜的時候,從來沒有遺漏過任何一個人。
男主人依次給大家送菜,當然不會漏送;而女主人則能看出客人喜歡吃什麼菜,就把那份菜給客人送去;當她同她身邊的人談話的時候,她的眼睛還同時注視着坐在桌子的另一端的客人;她看得出哪一個客人是因為肚子不餓,所以一點東西也不吃,哪一個人是因為手腳笨拙或靦觍害羞而不敢自己取菜或向主人要東西。
在離開桌子的時候,每一個人都覺得她對他是特别地照顧,每一個人都覺得她忙得連一口飲食都沒有吃,而實際上,她比誰都吃得多。
客人們走了以後,兩位主人就談起當天經過的情形。
男主人談到客人向他講了些什麼事情,談到同他聊天的人說了些什麼話和做了些什麼事。
女主人雖說在這方面不很留心,但她卻猜得出客人們在大廳的另一端低聲細語地說些什麼,看得出某一個人心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