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人,他在拚命地欺騙别人和愚弄自己。
在交際場所是那樣喜笑顔開的人,回到自己家裡差不多都是憂憂郁郁滿腹牢騷的,他們的仆人要代他們受他們取悅朋友時候所受的那一番苦。
真正的心滿意足是不會那樣嬉嬉鬧鬧的。
由于我們百般地愛護這樣甜蜜的一種感情,所以我們在享受的時候就會想到它,領略其中的滋味,生怕它化為烏有了。
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是很少把他的快樂形之于言笑的,可以說他是把他的喜悅儲藏在他的心裡的。
鬧鬧嚷嚷地窮歡作樂是失望和煩惱的煙幕。
憂郁和淫樂是相陪伴的,同情和眼淚是随甜蜜的快樂而來的,極端的快樂将使人哭而不會使人笑。
乍看起來,好象玩樂的次數和花樣一多就可以增加人的幸福,而平淡單調的生活将使人感到厭倦;但仔細一想,事情恰好相反,我們發現心靈的甜蜜在于享樂适度,使欲望和煩惱無由産生。
欲望一動,就必然使我們好奇和浮躁,無聊的狂歡則将給我們帶來煩惱。
當一個人不知道還有其他更美好的環境時,他不會覺得他現在的環境是可厭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類當中,野蠻人是最沒有好奇之心的,同時也是最難得遇到什麼煩惱的事情的;所有一切在他們看來都無所謂,他們所樂的不是各種各樣的東西而是他們的自身,他們一生無所事事,因之也就從來不感到煩惱。
通世故的人總是戴着假面具的,他們幾乎沒有以他們本來的面目出現過,甚至弄得自己也不認識自己,當他們不得不露出真面目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萬分的促。
在他們看來,要緊的不是他們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人,而是要在外表上看起來好象是什麼樣的人。
一看到我在前面講到的那個青年人的面貌,我不禁想到他是多麼的倨傲、油滑和做作,使世人厭惡他和責難他;而 一看到我的學生的面貌,我就不禁想到一付樸實可愛的神情,它流露出他内心的喜悅和甯靜,赢得了人們的尊重和信任,好象你到他的身邊,他就要向你傾訴他的友情。
有人認為,人的相貌隻不過是大自然所描繪的特征的簡單的發展而已。
而在我看來,我認為,除了這種發展以外,一個人的面部的特征是通過心靈的某些感情的慣常的影響而不知不覺地形成的。
在面貌上流露的這些情感是最真确不過的,它們流露慣了,就會在臉上留下持久的痕迹。
因此,我才說相貌可以顯示一個人的性格,我們用不着去聽人家拿我們不懂得的學問做一番神秘的解釋,也往往能互相看出彼此的性情。
小孩子隻有兩種很顯明的感情:高興和痛苦。
高興就笑,痛苦就哭;他沒有介于這兩者之間的情感,他不斷地時而哭時而又笑。
象這樣時哭時笑,既不會在他的臉兒上留下永恒的痕迹,也不會使他形成一定的面貌;但是,當他長到一定的年齡,變得比從前更富于感覺的時候,情感的影響就更加強烈和持久,從而便留下難以消失的深深的印痕;從心靈的習慣狀态中産生的特征,随着時間的推移就變得永不磨滅了。
然而,我們也看到不少的人的面貌是随年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我就看見過幾個人是這樣的;我往往發現,我所見到的這些人也改變了他們慣常的脾氣。
這種情形,要是能充分地加以研究,在我看來将産生重大的意義,不能不在一篇以闡述根據外部征象去判斷内心活動為重點的教育論文中占一個位置。
我不知道我所教導的這個青年是不是會由于他不懂得摹仿習俗的做法和假裝他實際上沒有的情感,就沒有那樣的可愛,我不打算在這裡論述這一點,我隻知道他将來比别人更有感情;我很難相信,一個隻愛他自己的人,為了使别人喜歡,竟能假裝得同有些人一樣,以愛别人而使自己得到一種新的快樂的感覺。
至于說到這種感覺的本身,我認為我在這方面所做的闡述已足以使一個有頭腦的讀者明了這個問題,同時表明我前後的話并不矛盾。
現在,回過頭來談我所采用的方法。
我認為,當年輕人快要達到懂事的年齡時,我們就隻能夠讓他們看到一些可以克制而不刺激其欲念的情景,就應當拿一些不僅不刺激他們的感官,而且還能遏制他們想象力的活動的事物給他們看,以便把他們日益成長的想象力從那些刺激欲念的事情上加以轉移。
必須使他們遠離大城市,因為在大城市裡,婦女們的穿扮和不正經的行為将加速和提早使他們受到自然的教育;同時,在大城市裡,所有一切在他們看來都是享樂,然而那樣的享樂是隻有在他們有選擇的能力的時候才應該知道的。
把他們又帶回到他們最初住的地方,在那裡,鄉村的樸素生活将使他們那個年齡的欲念不至于那樣迅速地發展;如果他們愛好藝術,因而使他們不能不留在城市,我們就必須預先防止他們由于這種愛好而産生一種嚴重的懶惰的習性。
要仔細替他們挑選交往的人,挑選日常的活動和愛好。
拿給他們看的圖畫必須是動人而雅淡的,以便感動他們的心而不誘惑他們的欲念,培養他們的情感而不刺激他們的感官。
還須注意的是,到處都有一些放蕩的行為需要我們加以提防,欲念不加節制就一定會造成我們無法避免的損害。
問題并不在于硬要你的學生去做看護或做慈善會的會員,不在于硬要他去受那些使人無限悲傷的事情的折磨,不在于硬要他探望了這個病人又去探望那個病人,走了這家醫院又走那家醫院,看了刑場又看監獄;問題是,我們之所以使他看到人間的悲傷景象,是使他感動,而不是使他的心腸變為鐵石。
同樣的景象看得多了,對它們就覺得無所謂了,對一切事物都是見慣不驚的;我們老是看到某一樣東西,我們的心裡就不會去想象那一樣東西,然而使我們能夠感覺到别人的痛苦的,恰恰就是我們的想象。
所以,正是由于看慣了死人和病人,教士和醫生的心才一個個都變得那樣的硬。
因此,要使你的學生能看到人的命運和他周圍的人的痛苦,但是不可使他看到的次數太多。
隻要好好地選擇一件事情,在适當的時候告訴他去看,就足以使他在一個月裡心懷恻隐,常常思考那件事情。
他之所以能夠對他看見的事情做出判斷,不是由于他看見的時候多,而是由于他對他所看到的情景有所思索;他之所以對一件事情有持久不滅的印象,不是由于那件事情的本身,而是由于我們使他按
在交際場所是那樣喜笑顔開的人,回到自己家裡差不多都是憂憂郁郁滿腹牢騷的,他們的仆人要代他們受他們取悅朋友時候所受的那一番苦。
真正的心滿意足是不會那樣嬉嬉鬧鬧的。
由于我們百般地愛護這樣甜蜜的一種感情,所以我們在享受的時候就會想到它,領略其中的滋味,生怕它化為烏有了。
一個真正快樂的人是很少把他的快樂形之于言笑的,可以說他是把他的喜悅儲藏在他的心裡的。
鬧鬧嚷嚷地窮歡作樂是失望和煩惱的煙幕。
憂郁和淫樂是相陪伴的,同情和眼淚是随甜蜜的快樂而來的,極端的快樂将使人哭而不會使人笑。
乍看起來,好象玩樂的次數和花樣一多就可以增加人的幸福,而平淡單調的生活将使人感到厭倦;但仔細一想,事情恰好相反,我們發現心靈的甜蜜在于享樂适度,使欲望和煩惱無由産生。
欲望一動,就必然使我們好奇和浮躁,無聊的狂歡則将給我們帶來煩惱。
當一個人不知道還有其他更美好的環境時,他不會覺得他現在的環境是可厭的。
在世界上所有的人類當中,野蠻人是最沒有好奇之心的,同時也是最難得遇到什麼煩惱的事情的;所有一切在他們看來都無所謂,他們所樂的不是各種各樣的東西而是他們的自身,他們一生無所事事,因之也就從來不感到煩惱。
通世故的人總是戴着假面具的,他們幾乎沒有以他們本來的面目出現過,甚至弄得自己也不認識自己,當他們不得不露出真面目的時候,他們就會感到萬分的促。
在他們看來,要緊的不是他們實際上是什麼樣的人,而是要在外表上看起來好象是什麼樣的人。
一看到我在前面講到的那個青年人的面貌,我不禁想到他是多麼的倨傲、油滑和做作,使世人厭惡他和責難他;而 一看到我的學生的面貌,我就不禁想到一付樸實可愛的神情,它流露出他内心的喜悅和甯靜,赢得了人們的尊重和信任,好象你到他的身邊,他就要向你傾訴他的友情。
有人認為,人的相貌隻不過是大自然所描繪的特征的簡單的發展而已。
而在我看來,我認為,除了這種發展以外,一個人的面部的特征是通過心靈的某些感情的慣常的影響而不知不覺地形成的。
在面貌上流露的這些情感是最真确不過的,它們流露慣了,就會在臉上留下持久的痕迹。
因此,我才說相貌可以顯示一個人的性格,我們用不着去聽人家拿我們不懂得的學問做一番神秘的解釋,也往往能互相看出彼此的性情。
小孩子隻有兩種很顯明的感情:高興和痛苦。
高興就笑,痛苦就哭;他沒有介于這兩者之間的情感,他不斷地時而哭時而又笑。
象這樣時哭時笑,既不會在他的臉兒上留下永恒的痕迹,也不會使他形成一定的面貌;但是,當他長到一定的年齡,變得比從前更富于感覺的時候,情感的影響就更加強烈和持久,從而便留下難以消失的深深的印痕;從心靈的習慣狀态中産生的特征,随着時間的推移就變得永不磨滅了。
然而,我們也看到不少的人的面貌是随年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的,我就看見過幾個人是這樣的;我往往發現,我所見到的這些人也改變了他們慣常的脾氣。
這種情形,要是能充分地加以研究,在我看來将産生重大的意義,不能不在一篇以闡述根據外部征象去判斷内心活動為重點的教育論文中占一個位置。
我不知道我所教導的這個青年是不是會由于他不懂得摹仿習俗的做法和假裝他實際上沒有的情感,就沒有那樣的可愛,我不打算在這裡論述這一點,我隻知道他将來比别人更有感情;我很難相信,一個隻愛他自己的人,為了使别人喜歡,竟能假裝得同有些人一樣,以愛别人而使自己得到一種新的快樂的感覺。
至于說到這種感覺的本身,我認為我在這方面所做的闡述已足以使一個有頭腦的讀者明了這個問題,同時表明我前後的話并不矛盾。
現在,回過頭來談我所采用的方法。
我認為,當年輕人快要達到懂事的年齡時,我們就隻能夠讓他們看到一些可以克制而不刺激其欲念的情景,就應當拿一些不僅不刺激他們的感官,而且還能遏制他們想象力的活動的事物給他們看,以便把他們日益成長的想象力從那些刺激欲念的事情上加以轉移。
必須使他們遠離大城市,因為在大城市裡,婦女們的穿扮和不正經的行為将加速和提早使他們受到自然的教育;同時,在大城市裡,所有一切在他們看來都是享樂,然而那樣的享樂是隻有在他們有選擇的能力的時候才應該知道的。
把他們又帶回到他們最初住的地方,在那裡,鄉村的樸素生活将使他們那個年齡的欲念不至于那樣迅速地發展;如果他們愛好藝術,因而使他們不能不留在城市,我們就必須預先防止他們由于這種愛好而産生一種嚴重的懶惰的習性。
要仔細替他們挑選交往的人,挑選日常的活動和愛好。
拿給他們看的圖畫必須是動人而雅淡的,以便感動他們的心而不誘惑他們的欲念,培養他們的情感而不刺激他們的感官。
還須注意的是,到處都有一些放蕩的行為需要我們加以提防,欲念不加節制就一定會造成我們無法避免的損害。
問題并不在于硬要你的學生去做看護或做慈善會的會員,不在于硬要他去受那些使人無限悲傷的事情的折磨,不在于硬要他探望了這個病人又去探望那個病人,走了這家醫院又走那家醫院,看了刑場又看監獄;問題是,我們之所以使他看到人間的悲傷景象,是使他感動,而不是使他的心腸變為鐵石。
同樣的景象看得多了,對它們就覺得無所謂了,對一切事物都是見慣不驚的;我們老是看到某一樣東西,我們的心裡就不會去想象那一樣東西,然而使我們能夠感覺到别人的痛苦的,恰恰就是我們的想象。
所以,正是由于看慣了死人和病人,教士和醫生的心才一個個都變得那樣的硬。
因此,要使你的學生能看到人的命運和他周圍的人的痛苦,但是不可使他看到的次數太多。
隻要好好地選擇一件事情,在适當的時候告訴他去看,就足以使他在一個月裡心懷恻隐,常常思考那件事情。
他之所以能夠對他看見的事情做出判斷,不是由于他看見的時候多,而是由于他對他所看到的情景有所思索;他之所以對一件事情有持久不滅的印象,不是由于那件事情的本身,而是由于我們使他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