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六節
關燈
小
中
大
體是在繼續不斷地鍛煉着的,而這兩種人,對心靈的培養當然都很少注意,這兩種人就是農民和野蠻人。
前者是很健壯、鹵魯和笨拙的,而後者的感覺敏銳和心思細緻是人人都知道的;一般地說,農民是最遲鈍不過的人,而野蠻人則是最狡黠不過的人。
這種差别從何産生的呢?這是由于農民總是别人叫他怎麼樣做,他就怎麼樣做;或者他看見他父親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或者他自己小時候做哪些事,以後也就一直做那些事,每天都是那麼一套,從無變化;他一生差不多都是象機械似的,做的總是那些事情,在他身上,習慣和服從代替了理性。
至于野蠻人,情況就不同了,他們不定居于一個地方,沒有規定要辦的事情,不服從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的意志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法律;他對他生活中的每一個行動都不得不加以考慮,他不事先斟酌一下結果,他就一動也不動,一步也不走。
這樣,他的身體愈活動,他的心思也就愈靈敏;他的體力和智力同時成長,互相增益。
博學的老師,讓我們看一下,在我們的兩個學生當中哪一個象野蠻人,哪一個象農民。
你的學生事事都聽命于一個成天教訓他的權威,所以,别人說什麼他才做什麼,他肚子餓了不敢吃東西,心裡高興不敢笑,心裡悲傷不敢哭,伸了這隻手就不敢換那隻手,你說什麼地方可以去,他的腳才敢到什麼地方;不久以後,他連呼吸也要照你的規定呼吸了。
當你事事都在替他着想的時候,他還動什麼腦筋呢?既然可以依靠你的深謀遠慮,他何必事先考慮呢?他看見你在照顧他的生命和幸福,他就覺得自己用不着操什麼心;他的判斷依賴于你的判斷,凡是你未曾禁止過他做的事情,他就放心去做,因為他知道做了之後不會出亂子。
他知道你會替他觀看天色,他無需去猜是下雨還是不下雨。
他既然放心你不會讓他錯過吃飯的時間,他又為什麼要計劃散多久的步?隻要你不制止他吃,他就吃;隻要你一制止,他就不吃;他不聽他的胃的話,而聽你的話。
所以,你徒然使他的身體呆笨,而沒有使他的心思靈活。
而且,由于你叫他把僅有的一點理解力用之于對他沒有用處的事物,結果反而損害了理智在他心目中的價值。
由于他未發現過理智對他有什麼好處,所以他終于認為它是一無用處的。
更糟糕的是,他一弄錯了,就要被你抓着把柄,而他被抓着的次數是如此之多,以至他心中滿不在乎,不再驚呀了。
你認為你的學生也很機靈,也能用我在前面所講的那種風度同婦女們聊天;但是,一遇到必須犧牲個人,必須在某種困難的情況下拿出主張的時候,你将發現,他比最笨拙的農民的兒子還愚蠢一百倍。
至于我的學生,或者說得更确切一點,自然的學生,他從小就鍛煉自己盡可能地依靠自己,所以沒有經常去求助他人的習慣,更不善于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學問。
不僅如此,他對所有一切同他有直接關系的事物都要進行判斷,考慮其後果和分析它的道理。
他不誇誇其談,他要實際行動;他對世上的事情是一無所知,但是他非常懂得他應該做的是哪些事情。
由于他經常不斷地在活動,所以他不能不對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好好地考慮其影響;他從小就獲得了許多的經驗,他的經驗是取之于自然而不是取之于人;正因他不知道教育的意圖,他所受的教育愈能發揮良好的效果。
這樣,他的身體和頭腦同時都得到了鍛煉。
他始終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進行活動的,所以他能不斷地把身體和頭腦的作用結合起來;他的身體愈健壯,他就變得愈加聰明和愈有見識。
這個方法可以使他将來獲得一般人認為不能同時具有的東西,獲得大多數偉大的人物都具有的智力和體力,獲得哲人的理解力和力士的精力。
年輕的老師,我勸你采取的方法,在你看來是難以實施的,那就是:不按照成規來管教你的學生,要放任無為才能一切有為。
我承認,這個辦法不适合于你的年齡,而且在開始的時候既不能顯示你的才華,也不能提高你在他們父親的心目中的身價,但這是唯一能夠取得成功的方法。
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
這是斯巴達人的教育方法,他們在開頭并不是教孩子們去啃書本,而是教他們去掠奪他們的食物。
斯巴達人到長大的時候是不是因此就非常的愚魯呢?誰不知道他們說話有力,巧于辯駁?他們戰無不勝,在各種各樣的戰争中把敵人都打得落花流水;賣弄嘴舌的雅典人既害怕同他們說話,也害怕同他們打架。
采取規規矩矩的教育方法,老師發号施令,以為這樣就管住了孩子;然而實際上是孩子在管老師。
他利用你強迫他做的事情,反過來要你做他所喜歡的事情,他非常清楚,他勤勤懇懇地用一個小時的功,你就要順他八天的心意。
你每時每刻都要同他講條件。
這些條件,你是按照你的方式提出來的,而他卻按照他的方式去實行,因此總是有利于他的荒唐的行
前者是很健壯、鹵魯和笨拙的,而後者的感覺敏銳和心思細緻是人人都知道的;一般地說,農民是最遲鈍不過的人,而野蠻人則是最狡黠不過的人。
這種差别從何産生的呢?這是由于農民總是别人叫他怎麼樣做,他就怎麼樣做;或者他看見他父親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或者他自己小時候做哪些事,以後也就一直做那些事,每天都是那麼一套,從無變化;他一生差不多都是象機械似的,做的總是那些事情,在他身上,習慣和服從代替了理性。
至于野蠻人,情況就不同了,他們不定居于一個地方,沒有規定要辦的事情,不服從任何一個人,除了自己的意志以外,就沒有其他的法律;他對他生活中的每一個行動都不得不加以考慮,他不事先斟酌一下結果,他就一動也不動,一步也不走。
這樣,他的身體愈活動,他的心思也就愈靈敏;他的體力和智力同時成長,互相增益。
博學的老師,讓我們看一下,在我們的兩個學生當中哪一個象野蠻人,哪一個象農民。
你的學生事事都聽命于一個成天教訓他的權威,所以,别人說什麼他才做什麼,他肚子餓了不敢吃東西,心裡高興不敢笑,心裡悲傷不敢哭,伸了這隻手就不敢換那隻手,你說什麼地方可以去,他的腳才敢到什麼地方;不久以後,他連呼吸也要照你的規定呼吸了。
當你事事都在替他着想的時候,他還動什麼腦筋呢?既然可以依靠你的深謀遠慮,他何必事先考慮呢?他看見你在照顧他的生命和幸福,他就覺得自己用不着操什麼心;他的判斷依賴于你的判斷,凡是你未曾禁止過他做的事情,他就放心去做,因為他知道做了之後不會出亂子。
他知道你會替他觀看天色,他無需去猜是下雨還是不下雨。
他既然放心你不會讓他錯過吃飯的時間,他又為什麼要計劃散多久的步?隻要你不制止他吃,他就吃;隻要你一制止,他就不吃;他不聽他的胃的話,而聽你的話。
所以,你徒然使他的身體呆笨,而沒有使他的心思靈活。
而且,由于你叫他把僅有的一點理解力用之于對他沒有用處的事物,結果反而損害了理智在他心目中的價值。
由于他未發現過理智對他有什麼好處,所以他終于認為它是一無用處的。
更糟糕的是,他一弄錯了,就要被你抓着把柄,而他被抓着的次數是如此之多,以至他心中滿不在乎,不再驚呀了。
你認為你的學生也很機靈,也能用我在前面所講的那種風度同婦女們聊天;但是,一遇到必須犧牲個人,必須在某種困難的情況下拿出主張的時候,你将發現,他比最笨拙的農民的兒子還愚蠢一百倍。
至于我的學生,或者說得更确切一點,自然的學生,他從小就鍛煉自己盡可能地依靠自己,所以沒有經常去求助他人的習慣,更不善于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學問。
不僅如此,他對所有一切同他有直接關系的事物都要進行判斷,考慮其後果和分析它的道理。
他不誇誇其談,他要實際行動;他對世上的事情是一無所知,但是他非常懂得他應該做的是哪些事情。
由于他經常不斷地在活動,所以他不能不對事物進行仔細的觀察,好好地考慮其影響;他從小就獲得了許多的經驗,他的經驗是取之于自然而不是取之于人;正因他不知道教育的意圖,他所受的教育愈能發揮良好的效果。
這樣,他的身體和頭腦同時都得到了鍛煉。
他始終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進行活動的,所以他能不斷地把身體和頭腦的作用結合起來;他的身體愈健壯,他就變得愈加聰明和愈有見識。
這個方法可以使他将來獲得一般人認為不能同時具有的東西,獲得大多數偉大的人物都具有的智力和體力,獲得哲人的理解力和力士的精力。
年輕的老師,我勸你采取的方法,在你看來是難以實施的,那就是:不按照成規來管教你的學生,要放任無為才能一切有為。
我承認,這個辦法不适合于你的年齡,而且在開始的時候既不能顯示你的才華,也不能提高你在他們父親的心目中的身價,但這是唯一能夠取得成功的方法。
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
這是斯巴達人的教育方法,他們在開頭并不是教孩子們去啃書本,而是教他們去掠奪他們的食物。
斯巴達人到長大的時候是不是因此就非常的愚魯呢?誰不知道他們說話有力,巧于辯駁?他們戰無不勝,在各種各樣的戰争中把敵人都打得落花流水;賣弄嘴舌的雅典人既害怕同他們說話,也害怕同他們打架。
采取規規矩矩的教育方法,老師發号施令,以為這樣就管住了孩子;然而實際上是孩子在管老師。
他利用你強迫他做的事情,反過來要你做他所喜歡的事情,他非常清楚,他勤勤懇懇地用一個小時的功,你就要順他八天的心意。
你每時每刻都要同他講條件。
這些條件,你是按照你的方式提出來的,而他卻按照他的方式去實行,因此總是有利于他的荒唐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