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第一節

關燈
需要的時候才加以發揮。

    隻有在這種原始的狀态中,能力和欲望才獲得平衡,人才不感到痛苦。

    一旦潛在的能力開始起作用的時候,在一切能力中最為活躍的想象力就覺醒過來,領先發展。

    正是這種想象力給我們展現了可能達到的或好或壞的境界,使我們有滿足欲望的希望,從而使我們的欲望更為滋長。

    不過,起初看來似乎是伸手可及的那個目标,卻迅速地向前逃遁,使我們無法追趕;當我們以為追上的時候,它又變了一個樣子,遠遠地出現在我們的前面。

    我們再也看不到我們已經走過的地方,我們也不再去想它了;尚待跋涉的原野又在不斷地擴大。

    因此,我們弄得精疲力竭也達不到盡頭;我們愈接近享受的時候,幸福愈遠遠地離開我們。

     相反地,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狀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達到幸福的路程就沒有那樣遙遠。

    隻有在他似乎是一無所有的時候,他的痛苦才最為輕微,因為,痛苦的成因不在于缺乏什麼東西,而在于對那些東西感到需要。

    真實的世界是有界限的,想象的世界則沒有止境; 我們既不能擴大一個世界,就必須限制另一個世界;因為,正是由于它們之間的唯一的差别,才産生了使我們感到極為煩惱的種種痛苦。

    除了體力、健康和良知以外,人生的幸福是随着各人的看法不同而不同的;除了身體的痛苦和良心的責備以外,我們的一切痛苦都是想象的。

    人們也許會說,這個原理是人所共知的;我同意這種說法;不過,這個原理的實際運用就不一樣了,而這裡所談的,完全是運用問題。

     我們說人是柔弱的,這是什麼意思呢?"柔弱"這個辭指的是一種關系,指我們用它來表達的生存的關系。

    凡是其體力超過需要的,即使是一隻昆蟲,也是很強的;凡是其需要超過體力的,即使是一隻象、是一隻獅子,或者是一個戰勝者、是一個英雄、是一個神,也是很弱的。

    不了解自己的天性而任意蠻幹的天使,比按照自己的天性和平安祥地生活的快樂的凡人還弱。

    對自己現在的力量感到滿足的人,就是強者;如果想超出人的力量行事,就會變得很柔弱。

    因此,不要以為擴大了你的官能,就可以增大你的體力;如果你的驕傲心大過了你的體力的話,你反而會使你的體力因而減少的。

    我們要量一量我們的活動範圍,我們要象蜘蛛呆在網子的中央似地呆在那個範圍的中央,這樣,我們就始終能滿足我們自己的需要,就不會抱怨我們的柔弱,因為我們根本沒有柔弱的感覺。

     一切動物都隻有保存它自己所必需的能力,唯有人的能力才有多餘的。

    可是,正因為他有多餘的能力,才使他遭遇了種種不幸,這豈不是一件怪事?在各個地方,一個人的雙手生産的物資都超過他自己的需要。

    如果他是相當的賢明,不計較是不是有多餘,則他就會始終覺得他的需要是滿足了的,因為他根本不想有太多的東西。

    法沃蘭說:"巨大的需要産生于巨大的财富,而且,一個人如果想獲得他所缺少的東西,最好的辦法還是把他已有的東西都加以舍棄。

    "正是由于我們力圖增加我們的幸福,才使我們的幸福變成了痛苦。

    一個人隻要能夠生活就感到滿足的話,他就會生活得很愉快,從而也生活得很善良,因為,做壞事對他有什麼好處呢? 如果我們永遠不死,我們反而會成為十分不幸的人。

    當然,死是很痛苦的,但是,當我們想到我們不能永遠活下去,想到還有一種更美好的生活将結束今生的痛苦,我們就會感到輕松的。

    如果有人允許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長生不死,請問誰願意接受這不祥的禮物?我們還有什麼辦法、什麼希望和什麼安慰可以用來對付那命運的嚴酷和人的不公不正的行為?愚人是沒有遠見的,他不知道生命的價值,所以也就不怕丢失他的生命;智者可以看到更貴重的财富,所以他甯願要那種财富而不要生命。

    隻有不求甚解和假聰明的人才使我們隻看到死,而看不到死以後的情景,因而使我們把死看作是最大的痛苦。

    在明智的人看來,正是因為必然要死,所以才有理由忍受生活中的痛苦。

    如果我們不相信人生終究要一死的話,我們就要花太多的代價去保存它的。

     我們精神上的痛苦,全都是由個人的偏見造成的,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犯罪;而犯不犯罪全在于我們自己,我們身體上的痛苦如果不自行消滅,就會消滅我們。

    時間或死亡是醫治我們痛苦的良藥;我們愈不知道忍受,我們就愈感到痛苦;我們為了醫治我們的疾病而遭到的折磨,遠比我們在忍受疾病的過程中所遭受的折磨來得多。

    要按照自然而生活,要有耐心,要把醫生都通通趕走,你是免不了要死的,但是你對死亡的感覺隻不過一次而已,可是醫生卻使你在自己混亂不清的想象中每天都有死亡的感覺;他們騙人的醫術不僅不延長你的生命,反而剝奪了你對生命的享受。

    我始終懷疑醫術究竟給人類帶來了什麼真正的好處。

    誠然,有些要死的人被它治好了,但是,有成千上萬可以保全生命的人卻遭到了它的殺害。

    聰明的人啊,不要去碰這種彩券了,因為這樣去碰,你十之九是要輸的。

    所以,不論患病也罷,死也罷,或是醫治也罷,總之,特别要緊的是,你必須要生活到你最後的一點鐘。

     在人的習俗中,盡是些荒唐和矛盾的事情。

    我們的生命愈失去它的價值,我們對它愈覺憂慮。

    老年人比年輕人對它更感到依戀,他們舍不得抛棄他們為享受而做的種種準備;到了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