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三節

關燈
暑熱和寒冷的時候,既不感到吃力,也沒有什麼危險。

    為此,我希望他們在長大的時候,要慢慢養成這樣的習慣:有時候,身體受得住多熱,就用多熱的水洗,而且常常在盡可能寒冷的水中沐浴。

    這樣一來,由于水是一種密度更大的流體,使我們受到影響的地方比較多,而且作用也大,所以隻要習慣于忍受不同溫度的水之後,對于空氣的溫度差不多就沒有什麼感覺了。

     當嬰兒脫離衣胞,開始呼吸的時候,就不要把他裹在比衣胞還包得緊的襁褓裡了。

    不要給他戴什麼帽子,不要給他系什麼帶子,也不要給他包什麼襁褓;給他穿上肥大的衣服,讓他的四肢能夠自由,既不沉重到妨害他的活動,也不暖和到使他感覺不出空氣的作用。

    把他放在一個墊得好好的搖籃裡,讓他在裡面沒有危險地随意活動。

    當他的體質開始增強的時候,就讓他在屋子裡爬來爬去,讓他發展,讓他運動他小小的四肢;這樣,你将看到他一天一天地強壯起來。

    把他跟一個用襁褓包得緊緊的同年的孩子一比,你将對他們的發育的差異之大,感到驚奇。

     應當估計到,乳母是會提出強烈的反對的,因為,把手足捆得緊緊的孩子,比需要經常加以看管的孩子所給她的麻煩少得多。

    此外,穿着寬大的衣服,也容易使人看出孩子的肮髒樣兒來,因此就必須常常洗滌。

    最後,她們還可以用風俗習慣來作為反對的論據,因為這在有些地方,無論什麼地位的人都是不能随便加以反對的。

     你不要同乳母講什麼道理,你命令她做,看着她做就行了,為了使你規定的事項做起來很順利,你必須不辭勞苦。

    你為什麼不分擔這些事情呢?在平常的教養方面,大家隻關心孩子的體格,隻要他活着,身體不衰弱下去,其他就無關緊要了;可是這裡所說的,教育是随生命的開始而開始的,孩子在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學生,不過他不是老師的學生,而是大自然的學生罷了,老師隻是在大自然的安排之下進行研究,防止别人阻礙它對孩子的關心。

    他照料着孩子,他觀察他,跟随他,象穆斯林在上弦到來的時候守候月亮上升的時刻那樣,他極其留心地守候着他薄弱的智力所顯露的第一道光芒。

     我們生來就是有學習的能力的,不過在生下來的時候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不明白罷了。

    我們的心靈被束縛在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器官裡,甚至對它本身的存在也感覺不出來,初生的嬰兒的動作和啼哭,純粹是出于機械的效果,其中是沒有什麼意識和意志的。

     假使一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就具有成人的身材和體力,假使他出生的時候,比方說,就從母腹中帶來了種種的裝備,宛如帕拉斯從丘必特的腦殼裡跳出來就帶着武器似的,那麼,這個小大人将是一個十足的傻瓜。

    一個機器似的人,一個不活動和差不多沒有知覺的鑄像:他什麼也看不見,什麼也聽不到,一個人也不認識,也不知道把眼睛轉過去看他需要看的東西,他不僅看不見他身子以外的任何物件,甚至感覺器官促使他觀看的東西,他也不能把它反映到感覺器官裡去;他的眼睛不能辨别顔色,耳朵不能辨别聲音,身體接觸到任何物體也沒有感覺,他甚至不知道他有一個身體;他的手接觸到什麼東西,他腦子裡才知道有什麼東西;他的一切知覺都集合在一點上,而且隻是存在共同的"感覺中摳"裡;他隻有一個觀念,即"我"的觀念,他使他的知覺都要符合這個觀念;而這個觀念,或者說得更确切一點,這個感覺,也許就是他比一個普通兒童具備得多些的唯一的東西。

     這個人由于一下子就長大了,所以也不會用兩腳站立;他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學習怎樣才能站得平穩,也許他連試站一下也不知道怎樣試法,你們将看到,這個高大強壯的身軀隻能象一塊石頭似地呆在原地不動,或者象一隻小狗似地爬行。

     身體的需要将使他感到難受,然而他又不知道究竟需要些什麼,也想不出用什麼方法去滿足。

    在胃和手足的肌肉之間沒有任何直接的聯系,因此,即使周圍都是食物,他也不知道向前邁一步或伸出手去拿取;由于他的身子已經成長,他的四肢已經充分發達,而且不象嬰兒那樣地動個不停,所以,也許他還沒有做任何尋找食物的行動以前,就已經餓死了。

    隻要稍稍回想一下我們獲得知識的次序和進度,我們就不能否認,一個人在沒有獲得自己的經驗或學會他人的經驗以前,他天然的無知和愚昧的原始狀态大概就是如此。

     人們知道,或者說,人們可以認識到,我們當中每一個人都應該從頭一點做起,方才可以達到通常的理解程度;但是,誰知道終點在哪裡呢?每一個人的進步是多一點還是少一點,這要看他的天資、他的興趣、他的需要、他的才能、他的熱情以及他所抓緊的機會。

    我還不知道哪一個哲學家竟敢這樣大膽地說:"一個人隻能達到這個極限,他再也不能超過了。

    "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天性許可我們成為怎樣的人,我們當中誰也沒有測量過這個人和另一個人之間有多大的距離。

    人的靈魂竟卑賤到永遠也激發不起這樣的思想,而且有時候不敢驕傲地對自己說:"我已經超過那個盡頭多麼遠了!我還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為什麼讓同我相等的人比我走得更遠呢?" 我再說一次: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時候就開始了,在能夠說話和聽别人說話以前,他已經就受到教育了。

    經驗是先于教育的;在他認識他的乳母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很多的經驗了。

    如果我們追溯一下最粗野的人從出生一直到他長到目前為止的進步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