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3回 辭月老春園計會 懇冰人繡戶佳期
關燈
小
中
大
,遂打一恭道:“但不知年兄怎生得收養小女?”楊淩将臧新假扮強盜搶去,神仙救送到庵,細說了一遍。
吳斌大怒道:“臧瑛之子有這等獸行的事,年兄何不上他一本?”楊淩道:“小弟頗有此意,是令愛勸免,恐聖上聞知,又惹風波,所以待後。
”吳斌聞言點首道:“小女可在後堂?”楊淩遂喚侍婢清吳小姐出來,丫環領命來請。
夢雲聞說父親在外,喜從天降,就三步做兩步移,急忙走到前廳,拜見父親。
父女二人悲喜交集,吳斌道:“為父的隻道與兒無會期了,誰知還能相見,可稱萬幸!”夢雲道:“孩兒久離膝下,使父母懸念,是孩兒之罪。
家中母親、兄弟俱各好麼?”吳斌道:“你母與哥哥、兄弟俱一同在京。
”夢雲道:“如此,孩兒就要去看母親。
”楊淩道:“真乃天性。
”遂叫家人将轎來送吳小姐,家人領命。
夢雲進内别了楊夫人和英娘,出來又别楊淩,上轎去看他母親不題。
楊淩又向吳斌道:“令愛于歸将近,自然在府上出閣了。
有妝奁家飾,小弟俱已齊備,不消年兄費心。
”吳斌道:“小女承年兄三載養膳之恩,尚未報答,怎敢再領妝奁?”楊淩道:“年兄不必過謙。
王雲所來之禮,系小弟收受,些些薄奁。
何足戒意。
”吳斌道:“年兄所言小女已受過王雲之聘,可是征寇得功的王雲麼?”楊淩道:“正是。
”吳斌道:“從前受聘,小弟卻倒不知。
”楊淩遂接口道:“此言出于令愛。
”吳斌想起吳璧曾請過王雲做西席,那時在府,私與夢雲訂約亦未可知。
遂自轉口道:“是小弟出使外國之時,舍下受聘的。
”楊淩曉得吳斌是遮掩,亦不再言,吳斌遂就謝别楊淩回來。
有夢雲到府,夫人見了,渾如夢裡,母女二人抱頭大哭。
夫人道:“我兒一向卻在何方,使做娘的碎心終日?”夢雲道:“孩兒自被盜劫去。
以至母親傷懷。
”遂将始末根由細述一遍,夫人甚喜。
夢雲遂與兄嫂相見,單獨不見繡珠,問夫人道:“母親,繡珠因何不見?”夫人垂淚道:“繡珠死于非命,是那年孩兒被盜劫去,料你必死,他也投江而死。
”夢雲聞言,感傷不已。
少頃,吳斌回來,向夫人道:“夢雲孩兒隻道今生不能得見,誰知倒有好處安身,豈能測料。
”夫人道:“此是神天保。
”吳斌道:“楊淩還将夢雲孩兒許配王雲,就在本月望日迎娶。
”夫人驚道:“老楊為何如此猛浪?雖然是承他收留,到底是我家女兒,要擇配人,也該預先送個信來,如今知道配與何等樣人?況且妝奁未備。
”吳斌道:“夫人不必驚慌,諒楊淩擇婿無差,孩兒所配之婚,出于孩兒之口。
”夫人道:“王雲官居何職?”吳斌道:“他是平南侯兼理兵部尚書事,說起來夫人也該曉得的,向年大孩兒請來訓文郎的先生,就是他。
”夫人喜道:“原來就是這個王雲,真正也是天緣。
當年原有此心,因見他落魄之際,未曾言及,天從人願。
就是妝奁措手不及。
”吳斌道:“不勞夫人費心,楊淩俱已齊備。
” 不題吳府中之事,且說王雲知吳斌欽诏進京,吉期在即,不得不去一拜。
是日來至吳府,家人通報,吳斌出來接到廳,道:“老夫應當奉拜,因聞楊年兄言已聘小女,故敢鬥膽。
”王雲道:“嶽父大人請上,小婿有一拜。
”吳斌道:“不消,常禮為妙。
”王雲從命,揖罷坐下,茶畢,王雲打一恭道:“小婿未曾面請大人,因令愛寄居楊老師府中,故此過聘楊府,兼他令愛亦要同歸,所以小婿罪深無地,望大人寬恕。
”吳斌看王雲之相貌,俨似向年記室雲生,此時不好就問。
因答道:“賢婿不棄蓬門,小女得托絲蘿,老夫沾光多矣。
”王雲道:“二位舅翁何不請來相見?”吳斌道:“大小兒适出拜客未回,向年大小兒所請西席,可就是賢契麼?”王雲道:“正是小婿。
目今二令郎文才自然大進。
”吳斌道:“年幼無知,也算不得甚麼。
”遂喚家人請出二相公來,相見了先生。
家人領命,遂請那吳珍到廳拜見,王雲挽起揖罷,坐于下首。
王雲見吳珍長成,相貌端方,向吳斌道:“二令郎真是少年英俊,他年一定是紫衣之客。
”吳斌道:“蠢子豈能有望。
老夫有一敝友,亦是貴鄉人氏,姓雲名章,賢婿可曾會過?”王雲打一恭道:“向年在府記室雲主,就是小婿改名。
”吳斌聞言笑道:“老夫想來天下那有這般相象的!請教為何移名改性,進身記室?乞試言之。
”王雲道:“《詩》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婿在蘇。
因遇令愛小姐,故此托為記室,後義引為西席,皆為小姐姻事,并後令愛失去,使小婿馳于四方,無意功名,豈料天緣有在,皆因兒女之情,祈大人見諒。
”吳斌道:“老夫尚在夢中。
”王雲要請見夫人,吳斌道:“在後少不得要相見,今日無暇。
”王雲遂辭别回府,打點親迎之事。
且說聖上聞得王雲親迎,欽賜金蓮寶炬,彩緞黃金。
在朝大小官員,無有不來趨奉,到了那日,楊府送來妝奁,十分富麗,人人欽羨。
次日十五,王雲命備兩隊役人職事,新轎件件皆雙。
王雲不便自己迎親,就請了錢、萬二人來迎親,役人起程,笙箫鼓樂,花炮連聲,二路分開。
一起役人到吳府,卻是錢祿迎親。
吳斌迎入,叙禮畢,錢祿打一恭道:“令婿命小侄緻意老年伯,本該親到,因是兩宅不便。
凡有不到處,望乞海涵。
”吳斌道:“豈敢。
”少頃,排下席面,相邀入座,錢祿飲酒不題。
内庭夫人打點夢雲上轎,俱悲喜交集。
夢雲道:“孩兒受母親劬勞撫養,一旦竟離膝下。
”說罷大哭,夫人亦哭,說道:“我兒不必悲傷,相會有期。
孩兒也是聰慧之人,餘言無可囑咐。
”正說之間,笙歌合奏,傧相已請新人,夢雲拜别父親、兄嫂,吳斌抱他上轎,一片樂聲,役人簇擁起身,吳璧相送不題。
卻說萬鶴到楊府中來,楊淩迎接到廳,叙禮畢,遂就坐席不題。
卻說英娘垂淚别了繼父母,來上花轎。
楊淩親自随送,卻好兩處新轎一齊進府。
那王雲在京卻無多親,惟有鄭天昆新任刑部侍郎,請他夫妻二人在府中,又請了幾位在朝元老,幾個同年,以作陪客。
衆人遂将楊淩、吳璧一同迎入,叙禮畢,然後傧相請兩位新人出轎,二女一男參拜天地祖先,後拜親長畢,才入洞房,夫妻交拜,以成合卺之歡。
正是: 翠繞珠圍,看鴛鴦對半,花燭交輝。
屏開孔雀,雙女于歸,香煙透戶扉。
齊奏合歡會,有笙箫鼓樂相催。
成合卺,似仙娥滴滴,羞舉霞懷。
今宵團圓明月,赴繡帳春風,玉貌微微。
笑向銀燈,佳人遂願,可喜才郎相依。
寫鸾箋绫錦,都勾去從前是非。
好佳期,□一窗瑞彩,郁郁蘭飛。
吳斌大怒道:“臧瑛之子有這等獸行的事,年兄何不上他一本?”楊淩道:“小弟頗有此意,是令愛勸免,恐聖上聞知,又惹風波,所以待後。
”吳斌聞言點首道:“小女可在後堂?”楊淩遂喚侍婢清吳小姐出來,丫環領命來請。
夢雲聞說父親在外,喜從天降,就三步做兩步移,急忙走到前廳,拜見父親。
父女二人悲喜交集,吳斌道:“為父的隻道與兒無會期了,誰知還能相見,可稱萬幸!”夢雲道:“孩兒久離膝下,使父母懸念,是孩兒之罪。
家中母親、兄弟俱各好麼?”吳斌道:“你母與哥哥、兄弟俱一同在京。
”夢雲道:“如此,孩兒就要去看母親。
”楊淩道:“真乃天性。
”遂叫家人将轎來送吳小姐,家人領命。
夢雲進内别了楊夫人和英娘,出來又别楊淩,上轎去看他母親不題。
楊淩又向吳斌道:“令愛于歸将近,自然在府上出閣了。
有妝奁家飾,小弟俱已齊備,不消年兄費心。
”吳斌道:“小女承年兄三載養膳之恩,尚未報答,怎敢再領妝奁?”楊淩道:“年兄不必過謙。
王雲所來之禮,系小弟收受,些些薄奁。
何足戒意。
”吳斌道:“年兄所言小女已受過王雲之聘,可是征寇得功的王雲麼?”楊淩道:“正是。
”吳斌道:“從前受聘,小弟卻倒不知。
”楊淩遂接口道:“此言出于令愛。
”吳斌想起吳璧曾請過王雲做西席,那時在府,私與夢雲訂約亦未可知。
遂自轉口道:“是小弟出使外國之時,舍下受聘的。
”楊淩曉得吳斌是遮掩,亦不再言,吳斌遂就謝别楊淩回來。
有夢雲到府,夫人見了,渾如夢裡,母女二人抱頭大哭。
夫人道:“我兒一向卻在何方,使做娘的碎心終日?”夢雲道:“孩兒自被盜劫去。
以至母親傷懷。
”遂将始末根由細述一遍,夫人甚喜。
夢雲遂與兄嫂相見,單獨不見繡珠,問夫人道:“母親,繡珠因何不見?”夫人垂淚道:“繡珠死于非命,是那年孩兒被盜劫去,料你必死,他也投江而死。
”夢雲聞言,感傷不已。
少頃,吳斌回來,向夫人道:“夢雲孩兒隻道今生不能得見,誰知倒有好處安身,豈能測料。
”夫人道:“此是神天保。
”吳斌道:“楊淩還将夢雲孩兒許配王雲,就在本月望日迎娶。
”夫人驚道:“老楊為何如此猛浪?雖然是承他收留,到底是我家女兒,要擇配人,也該預先送個信來,如今知道配與何等樣人?況且妝奁未備。
”吳斌道:“夫人不必驚慌,諒楊淩擇婿無差,孩兒所配之婚,出于孩兒之口。
”夫人道:“王雲官居何職?”吳斌道:“他是平南侯兼理兵部尚書事,說起來夫人也該曉得的,向年大孩兒請來訓文郎的先生,就是他。
”夫人喜道:“原來就是這個王雲,真正也是天緣。
當年原有此心,因見他落魄之際,未曾言及,天從人願。
就是妝奁措手不及。
”吳斌道:“不勞夫人費心,楊淩俱已齊備。
” 不題吳府中之事,且說王雲知吳斌欽诏進京,吉期在即,不得不去一拜。
是日來至吳府,家人通報,吳斌出來接到廳,道:“老夫應當奉拜,因聞楊年兄言已聘小女,故敢鬥膽。
”王雲道:“嶽父大人請上,小婿有一拜。
”吳斌道:“不消,常禮為妙。
”王雲從命,揖罷坐下,茶畢,王雲打一恭道:“小婿未曾面請大人,因令愛寄居楊老師府中,故此過聘楊府,兼他令愛亦要同歸,所以小婿罪深無地,望大人寬恕。
”吳斌看王雲之相貌,俨似向年記室雲生,此時不好就問。
因答道:“賢婿不棄蓬門,小女得托絲蘿,老夫沾光多矣。
”王雲道:“二位舅翁何不請來相見?”吳斌道:“大小兒适出拜客未回,向年大小兒所請西席,可就是賢契麼?”王雲道:“正是小婿。
目今二令郎文才自然大進。
”吳斌道:“年幼無知,也算不得甚麼。
”遂喚家人請出二相公來,相見了先生。
家人領命,遂請那吳珍到廳拜見,王雲挽起揖罷,坐于下首。
王雲見吳珍長成,相貌端方,向吳斌道:“二令郎真是少年英俊,他年一定是紫衣之客。
”吳斌道:“蠢子豈能有望。
老夫有一敝友,亦是貴鄉人氏,姓雲名章,賢婿可曾會過?”王雲打一恭道:“向年在府記室雲主,就是小婿改名。
”吳斌聞言笑道:“老夫想來天下那有這般相象的!請教為何移名改性,進身記室?乞試言之。
”王雲道:“《詩》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婿在蘇。
因遇令愛小姐,故此托為記室,後義引為西席,皆為小姐姻事,并後令愛失去,使小婿馳于四方,無意功名,豈料天緣有在,皆因兒女之情,祈大人見諒。
”吳斌道:“老夫尚在夢中。
”王雲要請見夫人,吳斌道:“在後少不得要相見,今日無暇。
”王雲遂辭别回府,打點親迎之事。
且說聖上聞得王雲親迎,欽賜金蓮寶炬,彩緞黃金。
在朝大小官員,無有不來趨奉,到了那日,楊府送來妝奁,十分富麗,人人欽羨。
次日十五,王雲命備兩隊役人職事,新轎件件皆雙。
王雲不便自己迎親,就請了錢、萬二人來迎親,役人起程,笙箫鼓樂,花炮連聲,二路分開。
一起役人到吳府,卻是錢祿迎親。
吳斌迎入,叙禮畢,錢祿打一恭道:“令婿命小侄緻意老年伯,本該親到,因是兩宅不便。
凡有不到處,望乞海涵。
”吳斌道:“豈敢。
”少頃,排下席面,相邀入座,錢祿飲酒不題。
内庭夫人打點夢雲上轎,俱悲喜交集。
夢雲道:“孩兒受母親劬勞撫養,一旦竟離膝下。
”說罷大哭,夫人亦哭,說道:“我兒不必悲傷,相會有期。
孩兒也是聰慧之人,餘言無可囑咐。
”正說之間,笙歌合奏,傧相已請新人,夢雲拜别父親、兄嫂,吳斌抱他上轎,一片樂聲,役人簇擁起身,吳璧相送不題。
卻說萬鶴到楊府中來,楊淩迎接到廳,叙禮畢,遂就坐席不題。
卻說英娘垂淚别了繼父母,來上花轎。
楊淩親自随送,卻好兩處新轎一齊進府。
那王雲在京卻無多親,惟有鄭天昆新任刑部侍郎,請他夫妻二人在府中,又請了幾位在朝元老,幾個同年,以作陪客。
衆人遂将楊淩、吳璧一同迎入,叙禮畢,然後傧相請兩位新人出轎,二女一男參拜天地祖先,後拜親長畢,才入洞房,夫妻交拜,以成合卺之歡。
正是: 翠繞珠圍,看鴛鴦對半,花燭交輝。
屏開孔雀,雙女于歸,香煙透戶扉。
齊奏合歡會,有笙箫鼓樂相催。
成合卺,似仙娥滴滴,羞舉霞懷。
今宵團圓明月,赴繡帳春風,玉貌微微。
笑向銀燈,佳人遂願,可喜才郎相依。
寫鸾箋绫錦,都勾去從前是非。
好佳期,□一窗瑞彩,郁郁蘭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