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13回 辭月老春園計會 懇冰人繡戶佳期

關燈
你是請茶,問他怎的?”王雲見小童說話蹊跷,端的要問,小童道:“不瞞王老爺說,我家二位小姐瞞着老爺到園中遊玩,不知王老爺在此,是家小姐問及管園的方知,故遣小人送茶來,是盡園主之誼。

    ”王雲見小童語言伶俐,甚喜,想道:“小姐命你送茶來,好生奇怪。

    楊老爺既曉得下官要到園中,怎肯又放女兒出來?這是擇婿未遂,将此動我心耳。

    ”又問小童道:“你家老爺在那裡?”小童道:“我家老爺今日在府中宴客。

    ”王雲将壺香茗飲完,道:“小哥,借重你将茶杯收了回去,可緻謝小姐。

    ”這小童拿了茶壺,笑一笑,跑進去了。

    王雲起身想道:“楊老師不知何等樣兩個女兒,擅自送茶與我吃,甚覺可笑。

    待我進去偷觑他一眼,也無妨礙。

    不知可得看見?”依着小童的去徑,走到一廳中,上有一扁,三個大字乃是“悟雲堂”,兩壁詩畫都是古人名筆,又看到一首蘭詩,大驚道:“此詩乃夢雲小姐贈我之蘭詩,并無他人曉得,如何錄貼于此處?真為怪異!難道小姐落迹楊府不成?”心上疑疑惑惑,走出廳來,又往裡行,見一座高樓,畫梁雕鬥,花牆曲曲,那知裡面的菊花更比外盛些。

    王雲看了多時,反眼間見假山後綠樹陰中站着一位女子,頗有傾城之色,左右有二三侍婢。

    王雲細看一會,驚道:“這女子儀容分明是夢雲小姐,何能至此?意欲闖進去細認一認,想道:“倘然不是,如何使得?”正想之間,一個丫環看見王雲,遂道:“小姐,外面有人偷觑,我們進去罷。

    ”那小姐不慌不忙,似花枝袅娜轉秋波,将王雲一視,上樓去了。

    那丫環走到門首道:“你是那裡來的遊人,直闖到這個所在來?我家小姐在此,隻是張頭探腦,成何體統!若是不念斯文,叫你不得好回去,快些外面去,免得告訴老爺。

    ”王雲被丫環搶白了幾句,無奈何隻得出來。

    才轉身,隻聽得樓上吟道:“空齋日落留明月,猶恐嫦娥誤少年。

    ”王雲想道,“此句是我當年複夢雲小姐之詩,楊小姐何以得知?我想面睹是實,其人真夢雲小姐無疑矣。

    且回府中,再作商議。

    ”行至外邊,尋着錦芳道:“可喚轎來。

    ”錦芳道:“轎已在園外等候老爺。

    ”王雲遂出來上轎回府,心中不釋其疑,癡癡的想道:“夢雲小姐必然楊老師收得,故意來說親,雲他有二女,許雙栖之事,自然一個是他女兒,一個是夢雲無辭。

    明日請錢、萬二兄去求婚,看他怎麼說。

    ”主意已定,次日王雲差人去請了錢、萬二人來。

    叙禮畢,王雲道:“小弟今日請二位長兄來,非為别事,就是前日錢年兄所說楊老師家親事,小弟一時執性,未曾相允。

    近日聞得他隻有一位令愛,那一位就是夢雲小姐,故此相懇二位年兄到楊府中作伐。

    ”錢祿道:“小弟前日來說,年兄隻是推三阻四,話已回絕,今番怎好去求他。

    年兄所言吳小姐在楊府,也恐人傳訛。

    他父兄在浙,何得他在楊府,其中還恐差錯。

    ”王雲道:“年兄之論卻是,但是小弟訪得實在,敢勞二位年兄一往。

    成與不成,由他便了。

    ”錢、萬二人道:“謹領年兄之命。

    若是好事不成。

    休要見責。

    ”說罷,二人辭别王雲,到楊府中來。

     卻說楊淩見王雲不允親,故設此計,開園與人遊玩,引動王雲。

    知他是清高之人,必不與俗人并行,自然來此園,管園家人亦是吩咐下的。

    料定王雲必有此遊,故将夢雲預藏園中,叫小童送茶,錄詩貼壁,使夢雲會面吟詩,打動王雲。

    英娘蹤迹不與其聞。

    誰知王雲陷入其計。

    當日夢雲在園中回來,言及王雲上計,楊淩喜道:“明日必有求媒的來也。

    ” 卻至次日,家人進來禀道:“啟上老爺,外邊錢、萬二位老爺有事求見。

    ”楊淩已知為王雲親事而來,出廳叙禮坐下,萬鶴打一恭道:“前日王年兄有罪于老師,今日特着門生來,一則請罪,二則還求老師完全姻好。

    ”楊淩正色道:“婚姻大事,豈可反複。

    日前老夫卻欲高攀,不料王賢契見卻,老夫就不敢相強。

    今日忽又言起,豈非出乎爾,反乎爾。

    老夫也是在朝一老臣,豈肯與小兒播弄!”錢祿打一恭道:“門生有一言奉告:前日王雲過執,實有罪于老師,自然要來請罪。

    但是王年兄言其中還有隐情,要求老師明示其由。

    ”楊淩笑道:“并無一些隐情,賢契亦從其謬。

    ”錢祿道:“門生卻也不知其細。

    據王年兄言,老師隻有一位令愛,那一位就是吳小姐。

    未識可有此事?”楊淩笑着道:“那有此事?”萬鶴道:“若是果有此事,真正天下極美之事。

    ”楊淩道:“事雖有因,隻是要二位賢契向王雲說,吳小姐卻是老夫收養,但是與小女在閨中同起居,竟成刎頸之交,誓願同歸一人。

    如王賢契不從,由他自便。

    ”錢、萬二人道:“不料果有佳音。

    門生等聽王年兄之言為莫須有之事,今卻是實,乃天從人願,一不負老師擇婿之心,二來不負王年兄真誠之意。

    天公造下這樣美姻緣,王年兄豈有不從之理?隻是便宜了他。

    ”又叙了收留夢雲的一番說話,二人遂起身來回複王雲。

     且說王雲眼巴巴望得二人回來,就急忙相問,他二人笑着作耍王雲道:“楊老師雲并無此事,說年兄傳錯。

    ”王雲見二人笑得有因,遂道:“二位年兄何必作耍小弟,其事真假若何?”萬鶴道:“我說來隻是造化了年兄,吳小姐果是楊老師收留在府,與他令愛知契同心,誓嫁一郎。

    年兄若願雙栖,小弟們就去說,料想這樣美事天下也少有,何推托之理。

    ”王雲聽說果是夢雲,喜之欲狂,說道:“就多楊小姐。

    ”一番議論,這也無可奈何,當下隻得應允。

    錢、萬二人次日去回複,楊淩命王雲擇吉行聘。

    是日行聘到楊府去,好不富麗,一邊就擇小春望日迎親,楊淩整備妝奁不題。

     卻說聖上想起吳斌已今告假三年,着禮部抄诏,诏吳斌速速到京赴任。

    禮部領旨,着人星夜去诏。

    且說吳斌在家,甚得山水之趣,安享林泉之樂,有吳璧到科舉之期,偶患病在身,故未上京。

    一日聖旨到來,開讀畢,方知欽诏進京複任,心中反為不樂,隻得就收拾起程,遂命家人雇好船隻,帶領家眷,一同次日登舟,沿途官員迎送,也不說途中風景,一日到京,已是十月初旬,原住于舊時府第。

    次早面聖,山呼已畢,謝恩出朝回來,拜望同僚。

    及至拜候楊淩,二人叙罷寒溫,楊淩道:“有件喜事奉告老年兄。

    ”吳斌道:“小弟何喜之有?”楊淩道:“令愛那年失去,小弟收留在舍,帶至京中。

    小料年兄又往南去,欲送到府中,又恐路途他變,弟欲與令愛覓一佳婿,一同送到府上,方成快事。

    不期令愛已曾受過王雲之聘,前日小弟錯主,已經受過了大禮。

    ”吳斌聞言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