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雲夢傳 第01回 玩春光山塘遇美 尋秋色玄墓贈金
關燈
小
中
大
岸解手時,卻見塘上泊着一隻大座船,少停,艙中的侍婢簇擁着一位絕代的女子上岸,其美真難于形容。
人雲古之西子,未知如何為美,就是妙手的畫工,也難描其形影,真正令人想煞。
”萬鶴道:“兄可曾問他姓名,住居何方?”王雲道:“因眼目衆多,不曾問得。
”萬鶴又道:“那女子可曾留情與兄?”王雲道:“侍婢四繞而行,亦不見顧盼。
”萬鶴、張蘭道:“兄真好癡也!聰明一世,為何懵懂一時?又不知女子的姓名、居址,又不顧盼于兄,害這等沒頭緒的想思,有何益也?速将此念丢入雲霄,調養貴體為上。
弟們今日别去,遲日再來候兄。
”王雲道:“賤恙在身,恕不相送。
”張、萬道:“素叨契愛,何出此言?”二人就回去不題。
王雲自二人提醒之後,便覺病體一日好似一日,也則病有三月方得痊愈。
正是光陰迅速,又值九月中旬。
一日,王雲在夫人房中閑話畢,向夫人道:“母親,孩兒屢屢叨擾諸友,二則前卧病時,又承他們常問候,孩兒意欲設席,要候他們來坐坐,不知母親意下如何?”夫人道:“我久有此意,見孩兒病才初好,故此未曾提起。
目下也該候候他們了。
或是在舟在家,擇便罷了。
孩兒,你可酌量。
”王雲道:“孩兒聞得玄墓近日秋色可觀,可竟備席在舟,請他們去一遊,省得在家煩雜。
”夫人道:“到也罷了,可擇定日期,好去通知他們。
”王雲道:“也宜早些才好。
今日是十七,就是二十也罷。
待孩兒寫帖通知便了。
”次日,王雲就修一柬,煩張蘭邀衆友。
寫畢,命錦芳道:“可将此帖送到張秀芝相公家。
”錦芳領命,送到張家,正值張蘭在廳上,錦芳将書呈上,張蘭接書看道: 時值秋水長天,吳江楓落,紅葉漫垂,盈松林之幽谷,況清爽之遊,不減三春紅紫。
弟今擇念日,登隻舫,遨遊于玄墓之野,諒亦足下之快暢。
因叨管、鮑之契,知亦不卻也。
在春舟之三友,俱系兄之鄰右,望遣尊使通知,是日共駕邀行是感,小弟王雲頓首。
張蘭看完,向錦芳道:“你相公可為多情,既承相招,諒不能卻。
”錦芳歸來,回複了王雲。
王雲到次日,命家人停當船隻。
是日,王雲辭過母親,先至舟中,命錦芳雲邀張蘭等。
錦芳去不多時,隻見張蘭等四人已到。
王雲走到船頭上,拱手道:“請諸位長兄登舟。
”四人上船進艙,各與王雲揖畢,道:“清霓兄何又承見招?”王雲道:“屢諸叨兄厚誼,無以為敬。
今日聊借秋色一遊,兄們恕笑。
”王雲就吩咐開船,他五人在舟中你問我答,不覺日色已中,家人擺下午膳,各各用罷,大家坐下閑話。
有張蘭道:“弟聞先朝李太白鬥酒百篇,皇上大寵甚愛,後來悟識寵極必變,以至借月喪身,可為才中不足。
”萬鶴道:“凡有才者,則行狂妄,看人不入目中。
若有才而不狂,可為才中之仙。
如若醉草吓蠻書之際,若不狂,焉能結仇于力士、貴妃乎?托月之事就可免矣。
”王雲道:“雖則結仇于力士、貴妃,借捉月而亡身,千古之下,亦是才人快暢之事耳。
”李貴道:“似清霓兄之才貌,比李白又高一等,抱此才而且不狂,真為才中之仙。
”王雲道:“兄又來見笑小弟,弟焉敢與古人比肩。
”全聖笑道:“尊九兄之才,可比李白之下胡。
”衆人道:“為何?”金聖道:“他出口就蚤,非下胡而何?”衆人聞言,大笑不已。
李貴道:“這尖嘴畜生,又來咬人!”衆人說笑之間,不覺舟已到玄墓。
是日天晚,就在船安歇。
次早,衆人梳洗已畢,用過早膳,上岸到玄墓寺中遊玩。
真好一座大寺院,但見那: 殿閣峥雄世所誇,金身羅列佛前花。
無邊楓葉無人掃,大衆-藜誦《法華》。
大衆上岸遊玩了一番,王雲就邀至舟中坐席,傳杯換盞。
飲了多時,衆人起身徹席。
王雲命家人将桌盒移在山上幽雅之處。
衆人岸上望着山上林木森森,秋光清朗,慢慢的走到跟前,席地而坐。
正是: 風翻丹葉秋光滿,酒泛金樽野興濃。
衆人正飲到開懷之際,隻見上下一人趕一乞丐直跑上山來。
王雲叫錦芳上前問他二人為何,錦芳就走去問那人道:“你趕這乞丐為何?”那人道:“不瞞兄說,小弟是武林人氏,姓朱名壽,就在這山左路口開一酒館,才有一位客人在小館吃了酒,稱銀還我。
這乞丐站在跟前,那客人去夾銀子,他就将客人銀包搶了來。
”衆人聽見,走來問這乞丐道:“你為何将客人銀包搶來?”那乞丐道:“我何曾搶他甚麼銀子?他的銀子現在算盤底下,如何是我拿的?”衆人向朱壽道:“客人的銀子在算盤底下,為何賴他?”朱壽道:“衆位相公不要信他造言。
明明的搶了來,還要抵賴!”乞丐道:“你不會回去看看來,我又不走。
”衆人道:“說得有理。
朱兄,你回去尋尋,我們與你看着。
如銀不見,再來與他講話。
”朱壽聽了衆人的言語,隻得回去不題。
衆人見朱壽去了一會不來,諒情銀子有了,複坐下飲酒。
王雲問乞丐道:“你是何方人氏?如此壯年,不習生理,卻做此賤業?”乞丐道:“奉告相公得知:我姓雲,就在這山左近居住。
因家中還有一位老母,又無本錢做生理,無及奈何,隻得權入其流。
”王雲聞言,就起了恻隐之心,向乞丐道:“我若贈汝白銀幾兩,汝可改業否?”乞丐道:“若蒙相公提拔,豈有不習上之理?”王雲囊中帶有十二金,就拿出來分了一半,命錦芳拿去贈與乞丐。
這乞丐接了銀子,也不謝一聲,竟跑下山去了。
隻因這一贈金,有分教:士子□無邊之福,金仙有救難之恩。
正是: 雲仙為汝降凡塵,探取文星身後身。
刻下贈金皆夙契,将來富貴滿堂新。
畢竟王雲贈了乞丐之金,衆人的酒情詩興,且看下回分解——
人雲古之西子,未知如何為美,就是妙手的畫工,也難描其形影,真正令人想煞。
”萬鶴道:“兄可曾問他姓名,住居何方?”王雲道:“因眼目衆多,不曾問得。
”萬鶴又道:“那女子可曾留情與兄?”王雲道:“侍婢四繞而行,亦不見顧盼。
”萬鶴、張蘭道:“兄真好癡也!聰明一世,為何懵懂一時?又不知女子的姓名、居址,又不顧盼于兄,害這等沒頭緒的想思,有何益也?速将此念丢入雲霄,調養貴體為上。
弟們今日别去,遲日再來候兄。
”王雲道:“賤恙在身,恕不相送。
”張、萬道:“素叨契愛,何出此言?”二人就回去不題。
王雲自二人提醒之後,便覺病體一日好似一日,也則病有三月方得痊愈。
正是光陰迅速,又值九月中旬。
一日,王雲在夫人房中閑話畢,向夫人道:“母親,孩兒屢屢叨擾諸友,二則前卧病時,又承他們常問候,孩兒意欲設席,要候他們來坐坐,不知母親意下如何?”夫人道:“我久有此意,見孩兒病才初好,故此未曾提起。
目下也該候候他們了。
或是在舟在家,擇便罷了。
孩兒,你可酌量。
”王雲道:“孩兒聞得玄墓近日秋色可觀,可竟備席在舟,請他們去一遊,省得在家煩雜。
”夫人道:“到也罷了,可擇定日期,好去通知他們。
”王雲道:“也宜早些才好。
今日是十七,就是二十也罷。
待孩兒寫帖通知便了。
”次日,王雲就修一柬,煩張蘭邀衆友。
寫畢,命錦芳道:“可将此帖送到張秀芝相公家。
”錦芳領命,送到張家,正值張蘭在廳上,錦芳将書呈上,張蘭接書看道: 時值秋水長天,吳江楓落,紅葉漫垂,盈松林之幽谷,況清爽之遊,不減三春紅紫。
弟今擇念日,登隻舫,遨遊于玄墓之野,諒亦足下之快暢。
因叨管、鮑之契,知亦不卻也。
在春舟之三友,俱系兄之鄰右,望遣尊使通知,是日共駕邀行是感,小弟王雲頓首。
張蘭看完,向錦芳道:“你相公可為多情,既承相招,諒不能卻。
”錦芳歸來,回複了王雲。
王雲到次日,命家人停當船隻。
是日,王雲辭過母親,先至舟中,命錦芳雲邀張蘭等。
錦芳去不多時,隻見張蘭等四人已到。
王雲走到船頭上,拱手道:“請諸位長兄登舟。
”四人上船進艙,各與王雲揖畢,道:“清霓兄何又承見招?”王雲道:“屢諸叨兄厚誼,無以為敬。
今日聊借秋色一遊,兄們恕笑。
”王雲就吩咐開船,他五人在舟中你問我答,不覺日色已中,家人擺下午膳,各各用罷,大家坐下閑話。
有張蘭道:“弟聞先朝李太白鬥酒百篇,皇上大寵甚愛,後來悟識寵極必變,以至借月喪身,可為才中不足。
”萬鶴道:“凡有才者,則行狂妄,看人不入目中。
若有才而不狂,可為才中之仙。
如若醉草吓蠻書之際,若不狂,焉能結仇于力士、貴妃乎?托月之事就可免矣。
”王雲道:“雖則結仇于力士、貴妃,借捉月而亡身,千古之下,亦是才人快暢之事耳。
”李貴道:“似清霓兄之才貌,比李白又高一等,抱此才而且不狂,真為才中之仙。
”王雲道:“兄又來見笑小弟,弟焉敢與古人比肩。
”全聖笑道:“尊九兄之才,可比李白之下胡。
”衆人道:“為何?”金聖道:“他出口就蚤,非下胡而何?”衆人聞言,大笑不已。
李貴道:“這尖嘴畜生,又來咬人!”衆人說笑之間,不覺舟已到玄墓。
是日天晚,就在船安歇。
次早,衆人梳洗已畢,用過早膳,上岸到玄墓寺中遊玩。
真好一座大寺院,但見那: 殿閣峥雄世所誇,金身羅列佛前花。
無邊楓葉無人掃,大衆-藜誦《法華》。
大衆上岸遊玩了一番,王雲就邀至舟中坐席,傳杯換盞。
飲了多時,衆人起身徹席。
王雲命家人将桌盒移在山上幽雅之處。
衆人岸上望着山上林木森森,秋光清朗,慢慢的走到跟前,席地而坐。
正是: 風翻丹葉秋光滿,酒泛金樽野興濃。
衆人正飲到開懷之際,隻見上下一人趕一乞丐直跑上山來。
王雲叫錦芳上前問他二人為何,錦芳就走去問那人道:“你趕這乞丐為何?”那人道:“不瞞兄說,小弟是武林人氏,姓朱名壽,就在這山左路口開一酒館,才有一位客人在小館吃了酒,稱銀還我。
這乞丐站在跟前,那客人去夾銀子,他就将客人銀包搶了來。
”衆人聽見,走來問這乞丐道:“你為何将客人銀包搶來?”那乞丐道:“我何曾搶他甚麼銀子?他的銀子現在算盤底下,如何是我拿的?”衆人向朱壽道:“客人的銀子在算盤底下,為何賴他?”朱壽道:“衆位相公不要信他造言。
明明的搶了來,還要抵賴!”乞丐道:“你不會回去看看來,我又不走。
”衆人道:“說得有理。
朱兄,你回去尋尋,我們與你看着。
如銀不見,再來與他講話。
”朱壽聽了衆人的言語,隻得回去不題。
衆人見朱壽去了一會不來,諒情銀子有了,複坐下飲酒。
王雲問乞丐道:“你是何方人氏?如此壯年,不習生理,卻做此賤業?”乞丐道:“奉告相公得知:我姓雲,就在這山左近居住。
因家中還有一位老母,又無本錢做生理,無及奈何,隻得權入其流。
”王雲聞言,就起了恻隐之心,向乞丐道:“我若贈汝白銀幾兩,汝可改業否?”乞丐道:“若蒙相公提拔,豈有不習上之理?”王雲囊中帶有十二金,就拿出來分了一半,命錦芳拿去贈與乞丐。
這乞丐接了銀子,也不謝一聲,竟跑下山去了。
隻因這一贈金,有分教:士子□無邊之福,金仙有救難之恩。
正是: 雲仙為汝降凡塵,探取文星身後身。
刻下贈金皆夙契,将來富貴滿堂新。
畢竟王雲贈了乞丐之金,衆人的酒情詩興,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