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房子應該拆除,它們不象樣子了。
” “這就是說,你的這一部分地産給你帶來的隻是損失了?蒙特斯圖亞特一家同意把這個小村子廉價讓給你,就不足為奇了。
那些漁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 “很難說。
我覺得,我還不理解他們。
他們不象我過去接觸過的那些農民。
” “他們很不友好吧?” “除了那些有求于我的人以外。
這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太窮了,從來也沒有人關心他們。
多年來,蒙特斯圖亞特的管家,把他們最後一個銅闆也榨取出來,卻不給他們修房子。
可是使我感興趣的那些人,都無法接近,就象阿拉伯人的酋長躲避目空一切的基督徒一樣。
我也可能漸漸取得他們的信任。
如果……” 他沉默了片刻。
“如果範妮不再起破壞作用……問題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使他們受了許多苦。
” 亨利嚴肅地皺起眉頭。
“怎麼,他們是教皇主義者嗎?” “不是,他們參加的是美以美會。
” “啊,是教派分子呀!”這時,亨利的話裡流露出鄙視的口吻。
這當兒,比阿特麗斯扭轉了話題,但她丈夫剛一出去,她又回到了原來的話題上: “由于宗教信仰,他們不得不忍受些什麼呢,沃爾特?” “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在衛斯理來到康沃爾郡以前,他們大多數人實際上是多神教徒。
當然,從表面上看,他們在宣傳英國國教,但這毫無意義。
沒有神父到他們那兒去,方圓許多英裡以内,沒有一所教堂。
結婚儀式通常要拖到頭一個孩子出生以後才舉行,孩子們的洗禮也要看機會——甚至到七歲時才能舉行。
但衛斯理的傳教,在沿海一帶發生了不同尋常的影響:真正改變了當地的風俗習慣。
三十年前,這帶聲名狼藉,海盜橫行。
而現在,真正笃信宗教的人多得是。
他們沒有禮拜堂,但即使在傾盆大雨中,他們也仍然聚集在亂山叢中祈禱,唱衛斯理的贊美歌。
可是,蒙特斯圖亞特夫人卻不能容忍異教。
” “就象亨利一樣。
” “是的。
她下決心要消滅異教。
遺憾的是,她的錢多得不知怎麼用才好。
她在平原上蓋起了一座非常不象樣子的小教堂,教區神父的助手每隔一個星期日從特列南斯去一次。
漁民們當然不願意。
所以,為了強迫他們去作禮拜,她采取了某些寬容措施和各種強制手段。
” “範妮知道這些事嗎?” “問題就在這裡。
她上個月去那兒,知道了這些事,馬上就給蒙特斯圖亞特夫人去了一封信,答應幫助她去‘影響’佃戶們。
顯然,她是以一個佃戶們不交房租的新地主的妻子身份出現的。
” “是為了投靠蒙特斯圖亞特夫人嗎?” “對。
漁民們很不喜歡這一點。
他們不過是剛剛開始信任我。
” “沃爾特,不要讓她毀了你的一生。
你遲早要離開她的。
” 他轉過臉去。
“我的一生已經毀掉了,比。
可是,除我以外,她再沒有任何人了。
假設我離開她,她也……” 他臉上又流露出原先出現的那種痛苦表情。
比阿特麗斯默無一言地走出房間,叫來了格拉迪斯。
“你想和舅舅玩一會兒嗎?” 隻有格拉迪斯一個人,能驅散他心頭沉重的憂郁。
他非常喜歡孩子,最能使他眷戀生活的,是這個他一年隻能見到一次的教女。
比阿特麗斯想,如果他有親兒女,就有可能挽救他。
誠然,命運是殘酷的,但其中也有某些細微的東西。
為了有個孩子,他情願變成瞎子,但他命中注定無兒無女。
她一想到當母親,就戰栗起來——她有四個孩子……但她不敢愛他們。
啊,包比,包比…… 沒有比在家庭中對兒女不公平更壞的事了:兄弟相互嫉妒,嫉妒和憎恨毒害着孩子的心靈。
如果你不能同樣愛自己所有的孩子,那就一個也不要愛,隻從義務感出發去去關心他們。
不要讓任何一個孩子看出,當她看着包比時,她的心在收縮。
她對其他幾個孩子有責任,因為是她把他們帶到人世間來的。
當然,天天見到孩子,不可能不愛他們,但如果她失去了包比,她就活不下去。
不,孩子們沒有看出,她對待他們不一樣。
他們父親的情況就截然不同:隻要和他一起待一個星期,就能準确無誤地看出,格拉迪斯是他的掌上明珠。
幸好,這并未引起惡果。
由于她是家裡最小的,又是唯一的女孩,這種雙重的優越地位,使格拉迪斯享有特權,三個男孩也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絲毫嫉妒。
他們自己也百般溺愛小妹妹,為她的聰明和美麗而自豪,好象她是一頭純種小狗。
此外,他們愛她,有時也會從中得到好處。
闖了禍,就可以向她求援。
于是她就在像樣,車夫、瓊斯太太、或者任何生他們氣的人面前,為他們辯護。
一開始,她就成了這個小圈子裡的公主。
盡管格拉迪斯在大家寵愛的氣氛中長大,卻完全沒有被慣壞。
她是個可愛、聽話、快活而又非常懂事的小姑娘。
六歲時,象幾個哥哥一樣,就已經知道,略施詭計便可以欺騙身材高大、聲若洪鐘、脾氣暴躁的父親;可是,卻應當絕對服從從不大聲喊叫、從不罵人、從不盛氣淩人的母親的命令。
這絲毫也不會影響孩子們對比阿特麗斯的信任和熱愛。
她有權威,同時她也公正,能保護孩子。
他們有了不幸和痛苦,都向她訴說。
吵架了,他們來找她。
他們清楚,她會仔細而耐心地聽完他們的話,然後分析誰是誰非;如果他們表現得不好,她也會理解,為什麼會這樣的。
她知道,他們本人并不願意這樣,所以事後感到很難為情。
” “這就是說,你的這一部分地産給你帶來的隻是損失了?蒙特斯圖亞特一家同意把這個小村子廉價讓給你,就不足為奇了。
那些漁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 “很難說。
我覺得,我還不理解他們。
他們不象我過去接觸過的那些農民。
” “他們很不友好吧?” “除了那些有求于我的人以外。
這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太窮了,從來也沒有人關心他們。
多年來,蒙特斯圖亞特的管家,把他們最後一個銅闆也榨取出來,卻不給他們修房子。
可是使我感興趣的那些人,都無法接近,就象阿拉伯人的酋長躲避目空一切的基督徒一樣。
我也可能漸漸取得他們的信任。
如果……” 他沉默了片刻。
“如果範妮不再起破壞作用……問題是,他們的宗教信仰使他們受了許多苦。
” 亨利嚴肅地皺起眉頭。
“怎麼,他們是教皇主義者嗎?” “不是,他們參加的是美以美會。
” “啊,是教派分子呀!”這時,亨利的話裡流露出鄙視的口吻。
這當兒,比阿特麗斯扭轉了話題,但她丈夫剛一出去,她又回到了原來的話題上: “由于宗教信仰,他們不得不忍受些什麼呢,沃爾特?” “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問題。
在衛斯理來到康沃爾郡以前,他們大多數人實際上是多神教徒。
當然,從表面上看,他們在宣傳英國國教,但這毫無意義。
沒有神父到他們那兒去,方圓許多英裡以内,沒有一所教堂。
結婚儀式通常要拖到頭一個孩子出生以後才舉行,孩子們的洗禮也要看機會——甚至到七歲時才能舉行。
但衛斯理的傳教,在沿海一帶發生了不同尋常的影響:真正改變了當地的風俗習慣。
三十年前,這帶聲名狼藉,海盜橫行。
而現在,真正笃信宗教的人多得是。
他們沒有禮拜堂,但即使在傾盆大雨中,他們也仍然聚集在亂山叢中祈禱,唱衛斯理的贊美歌。
可是,蒙特斯圖亞特夫人卻不能容忍異教。
” “就象亨利一樣。
” “是的。
她下決心要消滅異教。
遺憾的是,她的錢多得不知怎麼用才好。
她在平原上蓋起了一座非常不象樣子的小教堂,教區神父的助手每隔一個星期日從特列南斯去一次。
漁民們當然不願意。
所以,為了強迫他們去作禮拜,她采取了某些寬容措施和各種強制手段。
” “範妮知道這些事嗎?” “問題就在這裡。
她上個月去那兒,知道了這些事,馬上就給蒙特斯圖亞特夫人去了一封信,答應幫助她去‘影響’佃戶們。
顯然,她是以一個佃戶們不交房租的新地主的妻子身份出現的。
” “是為了投靠蒙特斯圖亞特夫人嗎?” “對。
漁民們很不喜歡這一點。
他們不過是剛剛開始信任我。
” “沃爾特,不要讓她毀了你的一生。
你遲早要離開她的。
” 他轉過臉去。
“我的一生已經毀掉了,比。
可是,除我以外,她再沒有任何人了。
假設我離開她,她也……” 他臉上又流露出原先出現的那種痛苦表情。
比阿特麗斯默無一言地走出房間,叫來了格拉迪斯。
“你想和舅舅玩一會兒嗎?” 隻有格拉迪斯一個人,能驅散他心頭沉重的憂郁。
他非常喜歡孩子,最能使他眷戀生活的,是這個他一年隻能見到一次的教女。
比阿特麗斯想,如果他有親兒女,就有可能挽救他。
誠然,命運是殘酷的,但其中也有某些細微的東西。
為了有個孩子,他情願變成瞎子,但他命中注定無兒無女。
她一想到當母親,就戰栗起來——她有四個孩子……但她不敢愛他們。
啊,包比,包比…… 沒有比在家庭中對兒女不公平更壞的事了:兄弟相互嫉妒,嫉妒和憎恨毒害着孩子的心靈。
如果你不能同樣愛自己所有的孩子,那就一個也不要愛,隻從義務感出發去去關心他們。
不要讓任何一個孩子看出,當她看着包比時,她的心在收縮。
她對其他幾個孩子有責任,因為是她把他們帶到人世間來的。
當然,天天見到孩子,不可能不愛他們,但如果她失去了包比,她就活不下去。
不,孩子們沒有看出,她對待他們不一樣。
他們父親的情況就截然不同:隻要和他一起待一個星期,就能準确無誤地看出,格拉迪斯是他的掌上明珠。
幸好,這并未引起惡果。
由于她是家裡最小的,又是唯一的女孩,這種雙重的優越地位,使格拉迪斯享有特權,三個男孩也總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絲毫嫉妒。
他們自己也百般溺愛小妹妹,為她的聰明和美麗而自豪,好象她是一頭純種小狗。
此外,他們愛她,有時也會從中得到好處。
闖了禍,就可以向她求援。
于是她就在像樣,車夫、瓊斯太太、或者任何生他們氣的人面前,為他們辯護。
一開始,她就成了這個小圈子裡的公主。
盡管格拉迪斯在大家寵愛的氣氛中長大,卻完全沒有被慣壞。
她是個可愛、聽話、快活而又非常懂事的小姑娘。
六歲時,象幾個哥哥一樣,就已經知道,略施詭計便可以欺騙身材高大、聲若洪鐘、脾氣暴躁的父親;可是,卻應當絕對服從從不大聲喊叫、從不罵人、從不盛氣淩人的母親的命令。
這絲毫也不會影響孩子們對比阿特麗斯的信任和熱愛。
她有權威,同時她也公正,能保護孩子。
他們有了不幸和痛苦,都向她訴說。
吵架了,他們來找她。
他們清楚,她會仔細而耐心地聽完他們的話,然後分析誰是誰非;如果他們表現得不好,她也會理解,為什麼會這樣的。
她知道,他們本人并不願意這樣,所以事後感到很難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