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八

關燈
及郭毓卿、李明忠、陳良各以百人伏山谷。

    己僞走,聲桓逐之,毓卿等四擊,家玉反軍鬥殺其步卒五千人,騎軍溺死亦過半,撫州複立。

    又使永甯王襲聲桓壘,自以兵夾擊之金家坡,斬首五百;還婦女、收酒米,給免死牌以生薙發之民,民競饷之。

    遣使告捷,且請鄉民能複州縣者即官之,而斬逃将許象幹以徇,軍聲大振:為江西戰功第一。

     順治三年(隆武二年。

    是年永曆帝即位)春正月,江西巡撫劉廣久招土寇閻某降之,楊廷麟亦招張安等。

    聞隆武帝幸贛州,疏迎迓;诏廷麟如行在,以萬元吉城守。

    時吉安有民兵、峒丁凡六萬,廣東援軍亦數千,中書張同敞征趙印選、胡一青兵四千。

    元吉申定軍制,諸将不樂。

    張安前從廷麟複吉安、撫州有功,賜「龍虎新軍」号,元吉倚以戰。

    然安盜賊,居贛淫掠;使援湖西,所至殘破,亦不用其命。

    元吉苦之,别募土練以戰,諸将益解體。

     是月,聲桓陷甯州,圍奉鄉不下;使李士元攻吉安,敗去。

    王友才繼至,趙印選斬之。

    元〔吉〕故識聲桓,勸反正;及其受總制七省命,聲桓亦心動。

    得其仆菁華,宵脫其桎,詢元吉起居;昧爽縱之。

    及友才死,問乃絕。

     蘇觀生至南安大征兵而乏食,不能進。

     三月,命大學士傅冠恢複江西;賜劍,便宜行事。

    以冠無将才,使揭重熙、傅鼎铨監其軍,以張安、邱華兵隸之。

    重熙方與徐祖绶等援撫州,擊聲桓兵于許灣,敗績;主事王兆熊劾之。

    大學士曾櫻薦其才,隆武帝亦知之,各兼給事中;與鼎铨偕。

    冠至五福關,不敢前。

    聞泸溪警,反檄其兵歸。

    已而,凡警皆然;人共谏之,不聽。

    惟乞罷,疏十二上。

    江随、重熙皆劾之,乃罷冠,以重熙統其軍。

     是月,金聲桓兵陷奉鄉;又攻吉安,胡長蔭違節制,總兵邱龍、張魁皆戰死。

    張安在湖西不能救,吉安軍自潰。

    元吉退皂口,所部惟安遠軍三百;欲入水死,知縣林全春止之。

    蘇觀生助以兵,名「新威軍」;亦三百人。

    元吉使監紀陳亮督守綿津灘;高進庫至,新威軍先遁,安遠繼之。

    元吉入贛州,城中大擾;其妾已出署,斬之,衆乃定。

    張安軍一至,走湖西;趙印選憤元吉诋其罪,擁兵遁,城中岌岌。

    值給事中楊文薦使湖南至,以事急,自請助守;綜理研密,晝夜不息,元吉倚之。

    進庫并陷萬安縣。

     夏四月,命包象幹籍石城、瑞金、甯都、建昌無賴民為兵,汰其老弱,備福建。

     鄭彩聞博托兵出江西,棄廣信、杉關。

    永甯王固以蠻峒兵守撫州,金聲桓更圍之,乞師于彩;張家玉以三營援之,圍解複合。

    至是彩遁,蠻兵亦潰,撫州遂沒。

    聲桓兵攻鉛山,陷之;又陷貴溪,總兵汪碩畫敗死。

    遂攻廣信,周定礽擊之連湖,卻之;再戰于箬渡及師口,敗績。

    諸軍皆潰,廣信遂沒。

    詹兆恒收其衆,屯玉山。

    彩遁至新城,衆猶數萬;将複走,張家玉止之曰:『新城,杉關之障、福京之門戶也;必不可棄』。

    彩不顧去。

    張家玉、徐伯昌會李翺痛哭守之,以鄉兵三百乘城守、親兵百人戰,蕩決數十,殺其軍累百。

    聲桓兵縱圍之,家玉中流矢隕絕;都司林雄蒙絮入,殺一将,挾家玉走,伯昌、翺皆死,新城遂失。

    家玉血書召閻龍兵于廣昌,不及;安仁諸縣先後沒。

     進庫乘勝至贛州,巡撫劉遠生出要張琮于雩都,贛人誣之,火其舟,拘捉及妻子。

    俄,遠生以琮至,贛人悔還其孥。

    遠生忿,以琮渡;陷于伏,大敗;及河,争舟死者甚衆。

    遠生益忿。

    五月朔,再渡河戰,身先士卒,竟不勝;遠生被執。

    俄脫歸,屯于雩都以拒吉安、障贛州。

    楊廷麟檄狼兵于廣西,自以張安及諸軍再戰于默林,皆敗。

    乃散其軍,入城守;聲桓圍之。

    隆武帝加元吉尚書、文薦佥都禦史,令尚書郭維經總理江西、湖南六省軍事,與禦史姚奇允緣道募兵以助守常山。

    急诏朱大典、顧應勳兵入援,以其距關近也。

    大典已被圍(見前),惟揭重熙以傅冠軍克金溪,再複撫州,有衆十萬;隆武帝嘉之,擢撫江西,代劉遠生。

    以諸将專進止,不得已退軍泸溪。

    嘗擊聲桓兵于銅鋪隘、師姑嶺及高田、孔坊,皆大捷。

    是為湖東之師。

    聲桓使王得仁逐鄧雲龍軍于餘于、樂平,遂自水口入光澤;還入撫州,掠東鄉、安仁諸縣。

     六月,吳之蕃、張國祥以廣東兵五千至,大戰于李家山、牛頭山,擊斬千計,贛州圍解。

    已複合,城中易子析骸以守。

    隆武帝嘉歎,賜名「忠誠府」。

    然勢益棘,元吉斷指入函中,乞救于湖南、廣東,何騰蛟、堵允錫、蘇觀生、丁魁楚不能救。

     秋八月,傅鼎铨軍複宜黃,駐于樂安;以閩事急,援之不及。

    揭重熙在泸溪,将以兵援福州。

    聞隆武帝趣贛州,倍道趨行在。

    降将某要擊之,重熙大潰;急收散卒攻撫州,入之。

    其将洪深沒于陣;遺卒千人次于玉洞,間行安仁、東鄉、金溪、貴溪諸寨,使聚兵;己為日者裝,躬入南昌觇焉。

    郭維經、姚奇允以兵八千至贛州,胡一青、趙印選複以滇兵至,丁魁楚遣廣東兵四千至,蘇觀生募南安兵五千至,楊廷麟召其潰卒,而元吉舊将汪起龍亦至;惟中書袁從鹗募沙兵,主事龔芬、黎遂球督舟師屯南安不及至。

    諸将欲戰,元吉期水師;主事王其■〈穴上弘下〉曰:『羅明受,海盜也;芬、遂球奉若驕子,不可恃。

    且水竭,巨舟難入』。

    不聽。

    及師至,聲桓使郭天才截諸江,盡焚其艘,死者無藝;明受遁,諸軍駭潰。

    萬六吉以廣西兵八千至南安,聞之,亦不戰潰。

    降寇謝志良在雩都不敢進,城中惟郭維經部四千、舟師二千列以守。

    及汀州耗至,贛人益懸。

     冬十月,奸人黃震象、黃鼎象自城中潛通于聲桓,請為應;散卒助之。

    丙子,夜雺雪,聲桓兵攀堞入;鄉兵巷戰。

    及旦,兵大至,守者爇炮皆自裂;乃共擁元吉去,死于東關。

    廷麟以下,文武殉者數十人(詳「殉節」);惟曾應遴為廷麟招兵閩、粵,郭應铨駐兵于龍泉,久乃死之(應铨,維經之子也)。

    元吉監楊嗣昌軍,敏練多奇畫,号知兵;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