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肆虐于建甯,衆叛之;遂奉王。
鄉官陳某複以虛實告,遂以王祁為左軍、李文垣為右軍,率兵萬人及竹溪王屯東峰。
降将于應鹄來攻,設伏大敗之;進攻建甯,王祁以計突入之(詳「閩海遺兵」),車裂簡于市。
遂入松溪,知州張朝國不降,斬之;屬邑皆附。
馬得功來攻,自潰去;屯于浦城。
王以兵複将樂,促浦城,将扼仙霞關,不克;複順昌。
得功陷松溪,知州戴應選被殺;死者千人。
王複使曾明遠、葉和、陳士良出瓯甯、政和,攻松溪,複敗得功。
自浦城圍建甯,自三月至四月,守禦百計,間出戰,勝負亦相當。
得功掘黃華山,以巨炮堕西門,梯而上;衆皆呼曰:『休矣!休矣』!王合宮自焚死。
祁以功封鄖國公;揮兵巷戰,不勝,自焚死。
得功縱殺,火三日夜不息;屍氣聞數百裡。
閱二年,故将毛明卿複起兵,戰于嚴關,獨持狼筅奮力死鬥;且以兵攻閩、浙間。
尚賢、恩印亦起兵奉永曆帝号,往來瓯甯、浦城、建陽、建甯、松溪。
久之并沒。
宗室統锠起兵光澤,頻掠福建、江西、廣東境。
使林惠、徐化、朱寅攻安溪,郎廷相敗之;招其部陳龍、施建宇、蔡淑,皆叛降。
廷相複使淑僞還,為内應;遂攻之,馮珩、朱議潛等執王以獻,廷相殺之。
義士林質起兵複德化,再攻建甯;降将蔡應科逆戰,質敗被執,死之。
舉人陳希友起兵長樂,累官給事中;從監國魯王入于海。
鄭彩殺熊汝霖,上下駭畏莫敢言;希友獨疏劾之,不納。
知必為彩所忌,上印為僧。
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吏部員外郎林垐起兵福清。
垐解官募兵千人,扼于鄭氏,郁郁甚。
至汀州,倉卒不及救,恸哭而返;匿山中,為一棺書曰「大明孤臣之柩」。
聞監國魯王至,郡邑起兵擁之為主;拜其父曰:『兒當死久矣。
作令城不守,當死;扈帝事不終,當死。
今更苟延,恐遺父母辱』!徒步荷戈,與汝翥夾攻福清;身雜伍卒。
然鄉民不習戰,馬得功以勁騎沖之,皆驚潰。
垐獨以所部戰,身被數創,猶不止;流矢中喉,乃卒。
汝翥受命總督義師;福清之役,亦被執。
除夕,飲金屑死。
記室葉子器,先被執,使作書招垐;垐書絕命詞與之,被殺死。
義士林永聚起兵于永春州。
隆武帝雖沒,汀、漳、福、建、邵、延之間義師數起,永春尤甚;結寨三百有奇,皆為馬得功所破(志乘不詳,湮沒殆盡)。
及朱成功北出永春,義兵複起;可知者,惟永聚耳。
有衆數千,襲破州城;李率泰攻之,永聚敗死。
金衢巡撫劉中藻、故蘇松道李向中起兵福甯。
中藻返自浙,朱大典薦之,召對稱旨,命撫金、衢。
中藻取苎獠、青獠諸種人,練為兵。
隆武帝沒,中藻走括蒼山中,以兵攻慶元縣,守之。
旋以衆歸監國;攻福甯、長樂,皆克之,降故将塗登華,進尚書大學士。
治軍有律,語富人佐軍食,士卒樂之;遂見嫉于鄭彩。
監國使沈荃宸解之,彩不聽;縱兵掠其地。
為得功乘之來攻,中藻善守,殺傷四、五千;相持閱七月,城中食盡。
中藻知必陷,冠帶坐堂上,為文自祭,屑金飲死。
子諸生恩沛被執,囚浦城。
聞中藻死,曰:『父死節,子可不繼乎』!亦死。
兵科給事中錢肅範(詳前)、舉人連邦琪、缪士垧、方德新、郭邦雍、陳翰迅、幕友歐甯、呂天寵、部将盧某、董世南、張先數百人皆死。
向中起兵雒容山中,藻招之;監國以向中為侍郎,巡撫福甯,且監中藻軍,以其部屯沙埕。
中藻以忠義激士氣,所戰辄勝;其部衆頗不戢,向中以法戢之。
馬得功圍福甯,向中兵少不能救;率塗覺華及襄武伯章義軍,扈監國入浙江。
取健跳、舟山,晉尚書,掌都察院。
以鄭彩橫甚,歎曰:『此何天子、何節度乎』?值其父卒,監國使以墨绖視事。
及舟山破,曰:『先帝以治行擢向中,向中不死難;華亭之役,不與沈、夏諸公死;福甯之役,不與劉公死:偷生七載,希得報先帝。
今已矣!父死在殡、母老在堂,向中可無死;然不死則辱!我死,當投我于海中以見志』!墨绖詣陳錦;曰:『召君不至,捕何至也』?則曰:『招恐谕降,捕就死者』。
翔步而出。
明日,被殺。
招讨大将軍朱成功起兵海上。
傳三世,至克塽降(詳「閩海遺兵」);部衆猶多入海者。
儒士洪有桢、楊涞起兵漳浦。
有桢工書,名溢海外,賈舶争市之。
忽以俠士數百起嘉禾裡,據漳浦,盡殺文武諸降人;監國嘉之,即以為令。
未幾,城陷被執;瞑目大罵不絕,磔之。
懸首高竿,數日不變。
一卒投之水中,夜叫号,若有擊之者;乃羅拜而瘗之。
涞亦以起兵,不屈死。
在籍禦史沈佺期、光祿寺卿林橋升、戶部主事郭符甲、推官諸葛斌起兵泉州。
符甲家居,與佺期等誓衆起兵,親身督戰;遍體皆創,鬥猶不止。
或斷其首,乃仆:暴屍七日,面如生。
鄉人義而葬之。
佺期後沒于台灣。
橋升及佺期、符甲共會監國圍漳州,斌約楊義為内應。
某夕,守者移義于他門,斌不知而往,一軍盡沒。
斌、義皆死。
郭必昌子顯,亦謀内應。
事洩,一門十三人皆死。
義士林忠起兵于南安。
居于雙溪,與陳奇、陳已相應。
馬得功攻雙溪,奇、已以鄭師來援,兩人皆死。
忠走入海,往來閩、浙者八年有奇。
及鄭師再入,忠更破德化、大田守之。
宜永貴等來攻,不克;久之,乃沒。
佥都禦史田辟起兵入衛;錦衣王之臣奉隆武帝命閱其軍,誣以冒饷,逮下獄。
然兵皆實籍,饷亦己資,官未之給也。
已而遇赦,擁衆楚、粵山谷間,崎岖不屈。
久之乃敗,抗節死(辟起兵、殉難非一地,而始于閩,故系之)。
聞之閩中義旅,數抵江、浙,其期更遠;諸人而外,匿山林、走海島至于屢歲者,殆不勝計數。
然無紀着,皆湮逸。
惟周之夔亦起兵,人以其黨阮大铖,薄之。
職方主事周師文起兵興國山中。
金聲桓複為明,師文應之;劉季礦表授今職。
複入耒陽,軍中身先士卒。
何騰蛟不之喜,乃之酃縣遇蓋遇時,使複吉安。
遇時欲降,師文涕泣,以大義止之。
遇時怒,竟被殺。
舉人郭金召起兵湖潭。
金召貌奇偉,議論風生。
流賊陷湖南,請于何騰蛟,練鄉兵以守。
已知不可為,絕口時事。
騰蛟兩薦之,卒不起。
臨終題其碣,曰「遺民郭金召墓」。
監軍禦史餘鲲、主事李春甲起兵複寶慶,值何騰蛟下長沙,遂依之。
騰蛟死,鲲、春甲重繭入桂林。
桂林破,走入山野,不食死。
諸生邱式■〈耒予〉起兵黔陽。
式■〈耒予〉倡團練,禦賊徐步。
詣行在上疏,授待诏;招撫諸鎮将,會李若符軍。
被執過沅州,褒衣大帶,見徐勇不屈;勇緻之武昌,不殺。
式■〈耒予〉誓死,為文自祭;雲以汨羅之水、首陽之薇,緻祭于邱君之神。
遂被殺。
及北京赦使至,已無及矣。
黔陽破,若符亦死。
貴溪王常彪起兵永甯。
貴溪,榮藩裔也;榮王死,王與總兵項登華擁其餘衆,招兵苗中。
出攻沅州,降将線瑨擊之,敗績;線國安複來攻,王固守。
未幾城破,王及登華、吳尚應皆戰死;苗兵死者萬人。
榮王由桢起兵辰州。
俄,敗死;貴溪王統其衆。
有遂平王者,亦起兵死(以時日、居地不能确,附之)。
義士謝照、龍尚可起兵耒陽。
屢與孔有德兵角,卒敗沒。
監紀推官聞大成起兵酃縣。
大成甫起兵,遽為兵執;在獄慷慨悲歌。
臨刑,神色不動,觀者雪涕;大成曰:『無勞諸公痛我,我亦痛諸公之生也』! 文淵閣大學士總督五省義師唐誠起兵永州。
誠受父紹堯遺命,及兄誼毀家起兵,助瞿式耜守桂林,擢今職;與騰蛟相犄角。
湘潭破,誼奉母居龍虎關,誠入肇慶。
馬蛟麟執其母入粵,誠号泣上印绶,自囚贖母;蛟麟禮而釋之。
或以其名入簿牍,作詩曰:『無如世相拂,此誼不忍絕』!入秦人山以終。
其弟訪,官庶吉士,知制诰;亦奉命入楚,聯絡諸鎮。
知不可為,痛哭為僧,稱「食苦和尚」。
崇陽王起兵苗中。
入苗地,散金帛、敕印号召;土司、苗民翕然奉之。
出攻黎平,陳友龍擊之,王被執,死;連營皆潰。
興化土司某,獨擁奉國将軍晖奎入其寨,以兵千人誓守。
友龍複攻之,王及土司皆死。
湖南當黔、桂之沖,兵賊所萃。
戊子之間,義師大起,湘州人士多預其謀;事後被逮者,三百有奇。
湘陰陳之宣等其著者,其它率不可考。
寶慶、武岡、辰、永、沅、靖之墟又鄰苗寨,漢民、苗族憤起義者亦十百計。
一屠于郝永忠,再破于屯齊及諸戰守死者。
文獻無征,益不能詳矣。
大學士陳子壯、舉人杜璜、邑紳李星一起兵廣州。
子壯聞蘇觀生更立紹武,止之不可,退居九江村;永曆帝以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總督福建、江西、湖廣軍務。
未行,而廣州陷。
久之起兵,多番鬼、蛋戶民,稱善戰。
陳邦彥使來結,故知州梁若衡、指揮楊可觀、楊景晔亦招花山盜三千人約内應,期以七夕宵入廣州。
子壯喜,先二日發。
可觀聞之,曰:『死矣!可奈何。
謀必洩』。
語未畢,被執,使舉其同人;怒曰:『今日斫頭終,不圖緩死殺天下英雄』。
佟養甲殺之。
子壯走五羊驿,邦彥後至,曰:『公無再誤。
今成棟必至,我伏葦中,公以青白旗為識,以大艦陣于西;合擊之,必大克』。
成棟還至禺珠州,伏起,燒其舟;成棟驚卻西,邦彥逐之。
昏黑,子壯兵望帆樯若栉,謂皆成棟軍,陣動;子壯令未遍,後軍已走。
成棟乘勝擊之,子壯大潰,走九江;其子上庸戰死。
值禦史麥而炫來迎,子壯從之。
成棟使降盜鄭昌為導,破高明,執子壯送廣州;養甲曰:『不極刑,無以栗衆』。
召降臣何吾驺、王士俊、李覺斯、黃應華數十人,列坐觀殺子壯。
衣以赭衣,舁曆四門,子壯不可;刃之數十,大呼高皇帝、烈皇帝不絕口。
養甲以木丸塞之,坐而磔諸台訖,舉酒屬吾驺等曰:『畏乎』?皆曰:『畏;不敢異』。
複析子壯骸,投之四野。
子壯母朱氏,自缢死。
及養甲降,永曆帝贈子壯太師、番禺侯,谥「文忠」;即以養甲為祭谕使,養甲愧欲死。
養甲後為李元允所殺;将死,恍惚見子壯射之雲。
仲子士圖被獲,家童伯卿請磔己贖主孤,乃免;後以中書統舊部居于山,久之乃燼。
星一、璜攻肇慶,敗死。
巡撫張家玉、舉人韓如璜、大姓陳文豹、林洊、朱四維、指揮譚某起兵東莞。
家玉以侍讀監鄭彩軍;彩遁,家玉入新城,與知州李翺力戰。
隆武帝大怒曰:『統将入關,令文臣陷陣,何以自解』?玉乞骸,曰:『得從七旬王父母、五旬父母,死不恨』。
優诏答之。
尋以右佥都禦史,巡撫廣信;乃募軍潮、惠間,說山賊數萬,皆下之。
将赴贛州,而汀州陷。
值到窖(東莞治州)何不凡、黃子元使迎,家玉遂居之。
林如玉兵亦起,家玉與共攻東莞,克之;籍降臣李覺斯家以犒士。
甫三日,成棟兵至;如璜戰死,到窖亦破。
家玉祖母陳氏、母黎氏、妹石寶入水死;妻劉氏被執,斷體死。
家玉彷徨無所止,而文豹以西鄉兵來迎。
文豹者,大豪也;與故南海指揮安宏猷、訓導張治、舉人張恂、尹斌皆起兵入東莞,殺典史張元鼎,遣使迎家玉,期與合。
乘勝複新安,屯于赤岡;屢及成棟軍戰,殺傷相當。
及成棟兵大至,文豹及宏猷皆戰死,治、恂自缢死。
文豹死,靈爽殊異。
未幾,争廟之。
其後厘祀典,文豹廟獨存;比于江陰之閻、陳,閩之朱成功諸人矣。
家玉走鐵岡,覺斯子因覆其族,墟落皆盡;家玉恸哭過之。
緣途召集,得姚金之、陳殼子三千人取龍門諸邑而卻走(詳前)。
家玉有奇氣,少好劍術;多結豪傑士。
北都陷,被執,不殺;乃僞為文谀賊,乘間南走。
至留都,馬士英惡其出周鳳翔門,羅織之,削籍;居浙江,與蘇觀生同扈隆武帝入閩,擢官。
以鄭芝龍不可恃,請出關效死;遂令入江西,解撫州圍,戰守于新城,稱能軍。
故蹶而複起,所至奉之。
至是,更募萬餘軍,為龍、虎、犀、象四名。
攻增城,破之。
成棟使闫可義、杜永和以馬步來攻,家玉三分其軍,倚溪崖以自固。
大戰十日,力竭被困,諸将潰圍出;家玉歎曰:『矢盡炮竭,欲戰無具;将傷卒盡,欲戰無人。
烏用徘徊島嶼,以頸血濺敵人哉』?遍拜諸将,投野塘死。
兵戮其屍,送首于養甲;值諸降臣觀殺陳子壯,李覺斯恨家玉,離坐請視,曰:『無為所欺』!養甲曰:『此貌清正,固是義士;必家玉也』。
卒年三十三。
永曆帝悲悼,贈少保大學士,封增城侯;父兆龍固在,即以爵之。
從弟有光、有恒及鄧棟材、韓如璜、楊如遠十餘人皆從死。
洊為家玉師,與同謀起兵;臨刑,為詩曰:『獨憐一片忠精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四維,諸生;譚官指揮,逸其名。
陳子壯圍廣州,四維、譚自上遊起兵應之,斷飛來寺山口,攻下三水;子壯奏授主事,譚亦進秩。
子壯死,四維守清遠;城陷而死。
諸生阮大年、李子俶、鄉紳黃春榮、黃奇策、義士王興(此别一王興)起兵新會。
大年聞莊烈帝崩,哭于崖山楊太後廟,聚海舟四百,将發。
子俶亦以國變,書「大行皇帝位」于家廟,哭之曰:『生為明人,死為明鬼可乎』!旬日得五百人,又降海盜于昆侖可千餘人,毀家具艦;聞大年在崖山,赴之,相抱恸哭。
宏光帝立,攜其衆自海道入衛;飓風大作,飄沒過半。
甫至崇明而南都覆,從者亦潰,乃還。
及黎遂球在贛州,兩人赴之,曰:『從公覓一死耳』!城陷,兩人力戰死。
春榮、興得兵萬餘,李成棟使招之,春榮斬以徇;尋敗死,興亦死。
奇策,亦新會人;起兵而死(或謂即春榮雲)。
虎贲将軍王興起兵文村。
興以勳臣裔起兵;唐王聿■〈金粵〉脫出于廣州至,興奉之甚謹。
文村在萬山中,一線鳥道,人不能入;興軍守之,且耕且拒,李成棟、佟養甲無如何。
成棟為明,王及興奉表于肇慶;廣東再陷,興仍故屯曆十餘年。
尚可喜屢招之,不聽。
既而食盡,又聞永曆帝訃,乃邀可喜客金光至,飲之;揮涕曰:『吾受明恩二百八十餘年矣!天不之祚。
然興豈能為降将軍乎』?語次,一人突入,則故侍郎王應華也。
相見于邑不成聲。
飲三日,語光曰:『所以邀子來者,明吾不背故主之忱耳』。
命五子出拜,撚須裂眦而呼曰:『興不能回天,命也』!盡召其妻、妾登樓,手發連珠炮自焚死;王亦服腦子死。
光以其五子出,其部走入海者猶過半。
義士陳耀、林賢舉、蘇來、劉子葵起兵惠州。
進攻廣州,不克而還。
尋以敗死,蘇來亦死。
子葵敗為僧,複谒永曆帝于肇慶,使知龍州;扼其門使黃應傑等,不得叛(?)。
有讒之者,即日棄官去;後入于廈門。
義士賴其肖起兵潮州。
降将文貴、陳虎、餘成隆來攻,其肖斬之。
未幾,敗死。
又某寨民起義,奉宗室趙王某。
李成棟來攻,王即祝發遙光寺。
會陳子壯啟至,成棟執王缢殺之。
總兵霍師達起兵胥江。
迎陳子壯為軍主,又合陳邦彥軍三水。
李成棟來攻,師達以火舟出栅戰。
成棟敗走,追之;風忽反,舟挂于栅,師達戰死。
大姓陳順簡起兵韶州。
敗死。
義士賴熊起兵建陽。
複其城,尋敗沒。
義民某某起兵光山廠。
地在湘、粵之交,自英德之滄光廠逆流而上,為陽山、為連州、為連山縣,達于湖廣;深邃險峭。
人工于铳,背發之無不中。
弋陽王某避亂其中,土人戴之。
李成棟屢攻,不能入。
反正後,使洪士鵬往,亦不得入。
宣忠伯王承恩自請往,遇王陽山;衆共留之,不得出。
其将彭鳴京、锺某、羅某願以其部随承恩出,圖自效;亦不果。
指揮白常燦起兵清遠。
奉陳邦彥,守之。
矢盡援絕,常燦力戰死(或曰:常燦即白榮,守清遠。
陳邦傅衆至,衣服皆明制;常燦不知而迎之。
已知其降,大怒,呼其名而詈之不絕口,遂死亂刃之下。
清遠屢被攻,榮與常燦疑兩人,俟考)。
給事中陳邦彥、大姓崔良槚(一作良先)起兵高州。
邦彥為蘇觀生使桂林,夜二鼓,永曆帝召入舟,太妃垂簾西向坐,丁魁楚侍;語以觀生立君事,邦彥謝不知,且請急返肇慶系人心。
永曆帝悅,授給事中;使還谕旨。
聞彭耀死,入高明山中。
李成棟陷廣州,邦彥在山中晝夜哭;曰:『禁旅弱,南甯又遠;獨以奇兵襲廣州,此孫膑所以救趙也』。
聞萬元吉部餘龍在甘竹灘,潰卒赴之,至二萬人;使攻廣州,己督高明軍來會。
移書張家玉曰:『桂林累卵,得牽制之,使無西逞,則浔、平之間可以安輯;是緻力于此、收效于彼也』。
家玉然之。
李成棟急還救,聲攻甘竹;龍卒内震,各引還。
已使其門生馬應芳會龍攻順德,取之。
未幾,敗;應芳赴水死。
龍戰于黃連江,舟師三百皆被焚;龍亦走。
邦彥棄高明,攻龍門而守之。
佟養甲得降人,知攻廣州策出邦彥;掩執其子妾,使招之。
報曰:『妾辱之、子殺之,身為忠臣,義不顧妻子』。
養甲壯其節;會李星一等兵又起,乃殺之。
邦彥使約陳子壯伏禺珠州擊成棟敗之,子壯敗而走;邦彥收其軍攻廣州,城中揭楊可觀、楊景晔首示之,皆内應者也。
邦彥哭而祭,退軍三水。
霍師達、白常燦、麥而炫各使以城邑奉邦彥,曰:『清遠,廣州咽喉也』。
引其軍赴之,橫江樹栅絕嶺北道。
成棟水陸二萬衆攻之,師達首戰,邦彥逐北;風返,成棟乘之,師達死,邦彥衆大潰。
成棟攻之,邦彥及諸生朱學熙固守十日,不拔;穴城轟之,藥發而陷。
邦彥自起兵,日或一食、夜則坐寐,與士卒共甘苦;故其兵銳,常分援諸将。
至是,以數人巷戰。
肩被刃三,不死;走朱氏園,見學熙先缢死,哭拜之。
将入水,兵鈎出之;與總兵曾天奇同被執,養甲磔之。
談笑就刑,神色不變;為絕命歌曰:『天造兮多艱!臣也江之浒。
書生談兵,時哉不我與!我後兮何之?我躬兮獨苦。
崖山多忠魂,先後照千古』!既死,其肝猶躍起,直擊監刑者之面;其人怖,立死。
天奇亦死,良槚死于高州。
湖南巡道黃公輔起兵入新會及新甯。
張家玉思用之,既而敗死。
禦史麥而炫起兵高明。
迎陳子壯,以故主事朱實蓮攝縣事。
城破,實蓮戰死。
而炫被執至廣州,不屈;被磔而死。
漳平伯周金湯起兵于雷、廉州。
金湯自滇至廣東,聚兵雷、廉海中;龍門鄧耀、王興之将王懋德及李玉、黃确、鄭球皆結之。
為尚可喜所敗,懋德、玉、确、球皆敗死;金湯被執,死。
總兵黃海如起兵雷州。
殺知府趙最、推官李宣國以守。
使結朱成功攻廣州,不克死。
推官張孝起起兵廉州,人多應之。
為李成棟所敗,妻妾入海死;羁孝起于軍中。
成棟再降,孝起得脫走。
永曆帝征之,自給事中擢撫南甯及高、雷、廉、瓊四府。
四州沒,孝起走龍門島,絕粒七日死。
總兵鄧耀起兵于龍門,圖恢複;周金湯結之。
金湯敗,可喜急攻龍門,耀出搏戰,大敗;走交趾,交人擊其部,死者被海。
耀走廣西,入土司;被縛而死。
有蕭圖隆者,既降,複與洪彪、周祥、勞來、陳啟新攻恩平、開平、陽春、陽江諸山寨,為尚可喜所擊;圖隆赴海死,彪等被殺。
分巡道陳武起兵瓊州。
拔臨高、昌化,黎人響應,儋、崖道絕。
高進庫告急,尚可喜使張國柱擊滅之。
其諸别部英六吉、劉良機、張興龍、揭結、陳志良并起兵,據山險以守。
志良戰尤銳,尚可喜屢攻之,不能克。
已知不敵,使其部薙發,免屠戮;已盡其室自焚死。
部卒多走入海,不從其命。
六吉諸部亦入于海。
廣西巡撫方震儒起兵桂林。
震儒聞宏光帝立,即遣兵入衛。
俄受代去,兵以潰還。
宗室(封爵、宗派遺)朱盛濃起兵富川,及豐城侯李茂先屯黔、廣、楚交界之山中,招緻猺獞,攻拔郡邑,與李定國遙相應。
線國安擊之,寨多破;其弟盛添臨陣死。
明年,茂先敗績于融縣,死之。
盛濃輾轉兵間,為期最久;自粵入川。
至康熙元年,始被獲;抗節而死。
貢生何複圖起兵楚、粵間,結寨自固,以衛堵允錫。
為曹志建所攻,被磔死。
廣西自李成棟、曹志建、陳邦傅、李赤心、郝永忠、孔有德、孫可望交躏不已,忠節之志錯出其間。
桂林既亡,率猶據守。
故定國再至,義兵四起,數且累百,争複為明。
卒以邊徼無征,失之。
舉人賈锺鬥、諸生劉士恺、龍明新起兵仁壽。
先後拒戰;城陷,皆力戰死。
義士雷應奇起兵井研。
聞賊至,曰:『奈何郡州無一殺賊者』!糾義勇拒于高境關;返至桑園,力殺叛賊,死。
給事中吳宇英起兵新都。
賊授宇英以禦史,不從;盡散其财,募兵三千入神仙洞,以待勤王。
劉文秀圍之三月,食盡,盡室自缢;義兵皆死。
遊擊曾英起兵重慶。
英為陳士奇所制,屯白帝,兵不及千。
進次涪州,大募士卒。
值貢金十萬至,英曰:『此進必資賊,不如留之』。
旬日,得衆十萬,遂大振。
既而敗死(見前)。
分巡道劉長麟起兵涪州。
曾英邀之,與擊劉文秀、白文選,大敗之。
及英敗,長麟亦死。
時兵部侍郎侯思恂、提學道王芝瑞亦先後起兵,思恂旋卒。
諸生董克治起兵合州。
擊賊不勝,保其峒不下。
賊誘以官,不從。
經一月,賊以火熏峒,凡三千人無肯降者;時比諸田橫雲。
義民蔣士铉起兵永川。
集衆二百,守州城。
戰于東門,被執;瞠目大呼曰:『速殺我,不降也』!賊磔之。
鄉紳刁化龍起兵江津。
獻賊招之,不聽。
既而敗死。
順慶道葉可緒、知府史觐宸及李從彥、歐永祚起兵順慶,圖恢複。
觐宸為賊所執,大罵而死。
可緒等亦殁。
諸生樊明善起兵南充。
明善聞北都破,喪服詣巡按龍文光曰:『鼎湖今逝,臣子不共戴天。
公聞變三日矣,乃無所為耶』?文光深謝之。
明善自集兵,禦賊而死。
郎中李含乙起兵廣安。
含乙方居憂,賊陷其邑,募兵數千克之。
其黨馬元利來攻,方戰,被執。
邑人王樹從含乙為裨将,已潰圍出,慮含乙被獲,反戈殺數十人,與俱。
不屈死。
諸生熊兆桂、李師武、魚嘉鵬起兵叙州。
兆桂首舉義,師武附之。
被擒,曰:『天運至此,任爾戮我』!賊褫其革冒鼓,懸諸城。
嘉鵬為僞官拷訊,厲聲曰:『自我為之,恨不斬逆獻耳』。
與師武皆被磔死。
進士王啟歲起兵安嶽。
得萬餘人,戰死于陣。
石泉王聿锵起兵叙州、馬湖間(聿锵作聿鋡,似誤),克其城,土夷服從;李國英為徙鎮重慶以備之。
其死也,距永曆帝已亡後;蓋義兵之殿矣。
巡撫馬幹起兵達州。
賊陷重慶,謂官軍不足懼,以少衆守之。
幹起攻賊,敗走;遂複重慶。
後死于難(見前)。
副将朱化龍、通判萬文相起兵龍安。
克茂州,與詹天顔守之。
獻賊毒四川,屠戮無甯宇;惟龍、茂間以化龍諸人屢創賊,禍少戢。
已與天顔複龍安府,斬賊将王運行;擢化龍總兵官,屯茂州。
李國英攻之屢年,不克。
及川中諸将降潰,化龍猶固守。
已而城破,被執;不屈死。
其馬見之,亦悲鳴踯躅而死。
同知詹天顔起兵松潘,與朱化龍相結。
松潘之間不大被賊者,天顔之力也。
尋及化龍複龍安府,擢撫其地。
及李國英攻石泉,天顔力戰,被執死。
長沙知州高明起兵建昌衛。
劉文秀再至,明拒之焦家屯;敗,自焚死。
戶部員外郎範文光、舉人劉道貞、蘆山舉人程鳳翔、雅州諸生傅元修、傅元覽、張士麟、唐默、锺之俊、胡大生、溫其仁、溫其信起兵雅州。
文光及鳳翔等奉鎮國将軍平■〈木鼎〉為蜀王,推黎州參将曹勳為副總兵,己監其軍,與劉道貞相結。
及楊展死,文光憤入山。
劉文秀入雅州,文光賦詩一章,仰藥死;鳳翔等多敗沒。
道貞自邛州走雅黎,與曹勳起兵;賊至,擊之小山關,大敗之,斬首千級。
賊還據邛州,道貞使其子揆度攻之。
賊搜道貞妻王氏,環手械頸,使招揆度;大罵不從,賊支解之,遺骼皆盡。
揆度亦沒于陣。
而沈道已南不被兵。
諸生葉大賓為賊脅為令,乃即與紳士密檄賊分守浦江、大邑;已矯賊令殺其酋,帥州民萬餘奪西門去,亦奇士也。
通判王懋烈起兵松陽。
俄而敗,舉室死之。
參将曹勳起兵黎州。
居數日,宗室平■〈木鼎〉至,勳及範文光、程鳳翔等共奉之。
賊黨來攻,勳大敗之。
其後屢創賊(見前),範文光字其境曰「忠孝路」;複偕諸将攻川南。
及楊展死,勳失勢,遂被執。
武進士楊展起兵犍為。
展負材武,與曹勳共守成都;兵少不足用。
城陷,賊縛之;未殺,展斷其索,躍入江泳遊而下。
至嘉定,賊已改州為府,使其黨守之。
乃複至犍為起兵。
其後名大着,川中諸将恃若長城。
時共推曾英為上将;然英軍律、材武皆不及展。
獻賊棄成都,亦隐畏展;獨李幹德惡之,使殺展,急攻嘉定而沒其赀,蜀事益裂。
指揮王萬春起兵泸州衛。
萬春憤多降賊者,以屯兵數百拒戰;被執,合門死之。
貢生黎應大起兵夾江。
應大潛結鄉鄰,倡義恢複。
事洩,賊支解之。
子照鬥、照達、照鸾,皆死之。
千總周鼎昌起兵鎮安。
為木城,以拒賊;劉文秀為橋于青衣之夾江以圍之。
鼎昌潛斷之,沉其士卒甚衆。
文秀走還,鼎昌蹙之南岸,斬獲無算。
文秀出不意,覆之。
千總廖佐(峨眉人)、楊世泰起兵羅徽堡(峨眉治也)。
佐、世泰以堡兵、義勇千人入峨眉守之,與楊展相應。
已而敗死。
義民餘登皞起兵眉州。
賊将狄三品驅民于道姑庵原田壩盡殺之,凡五千有奇。
皞裂衣為旗,集遺民栅于醴泉河;賊至,衆以耰鋤、白棓殺之。
賊走東館,皞使僞獻酒米,賊納之;夜半襲之,内外夾擊,複斬數百級,遂名「鐵勝營」,起兵者多歸之。
相持二年,賊不能勝。
後為向成功所殺;成功亦為吳三桂所破(見前)。
川中義旅異他省,往往自賊;故楊展死于袁韬、花漢鬥于湯國聘、登皞覆于成功,蓋無能節制之者。
宗室朱盛濃兵巴東。
輾轉數四,後入于小尖寨。
寨破,被執而死。
諸生餘飛起兵花溪。
地枕飛仙關,青衣水又阻之。
飛伏谷中,使誘劉文秀入;伏發,不得出,斬級三千。
及文秀再入川,屯于天生城;飛攻之,單騎被圍,力殺數人死。
中江、射洪之民聞賊至,結砦阻守,賊不能破。
使人僞為藩王子某至,民競戴之;賊兵突至,其人内應,民寨皆破。
以不得其主名者,附志之。
總兵王祥起兵于遵義(于蜀為枝附)。
祥以九子隘官起,出師綦江,聲望并曾英;王應熊尤任之。
後死。
僧晞容起兵于豹子峒。
晞容,七寶寺僧也。
賊攻豹子峒,晞容曰:『峒中數十萬生靈,可坐視死乎』?糾義勇五百,身先沖賊,大敗之;圍解。
相持久之,複殺賊千餘。
一日賊突至,遂為所殺。
六番招讨楊之明起兵天全。
與宗室禦史朱統■〈金尹〉、舉人鄭廷爵擊賊雅州之飛仙關,兵敗被殺。
廷爵收兵再戰,沒于陣。
統■〈金尹〉劾丁啟睿疏,脍炙人口。
卒起兵死。
宣慰使馬京、土千戶李華宇起兵于黎州。
賊惟懼土司難服,鑄金印四出招誘。
京年纔十六,擲印不降;僞将苗甲至,京及弟亭密攻之,擒其黨數千人,殺以禡旗。
遂讨獻賊,使白翠寰招富莊頭人姜、黃、奈、李、張、包、蔡七姓助之。
華宇時八十矣,亦以土司起兵,即七姓衆将之。
而海崇堡指揮丁應選、甯越營守備楊起泰固受巡道胡恒檄,以兵入援;聞恒死,遂與京、華宇合,凡兵萬人。
與賊大戰于雅州之龍觀川,殺數千人,擒僞總兵方甲。
賊不敢逼,沈、黎之間不被兵者數年。
及劉文秀再入川,京先卒,亭猶死守;被執,不屈而死。
華宇苦戰,賊擒而磔之。
應選老矣,亦沒于陣;并七姓頭人無一降者。
總督李若星起兵雲、貴。
若星聞北都□,使胡一青、趙印選兵入衛;宏光帝立止之,曰:『果至常德,即隸何騰蛟』。
命下,而一青、印選已入江西矣。
若星旋受代,後以尚書死滇難(或曰死武岡州)。
鄉官顧人龍起兵定番。
孫可望入,人龍率土兵拒戰殺賊。
知州吳子麒起兵新甯。
可望至,子麒謂在籍主事劉绾、楊元瀛曰:『吾侪,明老臣也;坐視賊黨屠戮鄉戮,何以見先帝』!因起兵扼賊要路,敗之。
嗣賊益衆,為所擒;各不屈死。
舉人段伯美、諸生餘繼善、耿希哲起兵晉甯。
推昆陽人程師孔為軍師。
李定國攻之,師孔遽遁;伯美、繼善兄弟知弗敵,自刎死。
知州夏訓祖起兵呈貢。
俄,敗死;祖訓蓋與伯美等共事者。
知縣周柔強起兵江川。
拒李定國于撫仙湖,敗績;死之,一軍皆燼。
舉人席上珍、金世鼎、晉甯知州何思大起兵于姚安。
賊至,上珍謂思大、世鼎曰:『城尚可守,曷起兵拒之』!各散家财,募士二萬為固守計。
事未竟,而賊張虎至,一戰而敗;世鼎自殺。
上珍、思大被執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厲聲曰:『我大明忠臣,肯為若屈耶』!罵不絕口。
可望褫其革,自頂及踝,罵聲猶隐隐也。
思大亦合室死。
時雲南義兵大起,孫可望、李定國解鶴慶之圍,争昆明、呈貢、晉甯、歸化間,富民死者無藝。
忠義之士,悉為所燼。
守備張倫起兵于鐵索營。
可望屠之,倫亦死。
土知府那嵩起兵于沅江。
那氏世襲土知府,嵩亦循法,聚書千卷,甲于滇中。
永曆帝過其地,嵩帥子熹出谒,供帳卑謹;筵列金銀飲器,宴畢以獻。
曰:『此行上供少,聊供乏耳』。
及李定國在緬,以敕印召土司,無或應;嵩與故将高應鳳起兵,傳檄遠近,總兵許名臣、土司龍贊陽皆與台,将偕定國攻緬甸,迎永曆帝。
吳三桂攻之,嵩戰不勝,入城守。
遣使告急于定國,定國将救之,為孟艮土司所擊。
三桂掘濠困之踰月,應鳳戰死,嵩盡室登樓縱火自焚。
土民皆巷戰死,沅江如洗矣。
土司龍吉兆、龍吉佐起兵于馬乃。
馬寶等攻之,兆、佐誓死守七十餘日,栅破被執。
吳三桂問何為反?兩人曰:『我受國恩三百年,仗義而死,何為反』!又曰:『獨不畏死耶』?曰:『我兩人以忠義死,不愈于爾不忠、不孝而生乎』?同聲大罵。
三桂怒,截其舌而殺之。
以其地為普安州。
道人梅某與尹士表、張琦謀興複,假沐罕忠書,使甯州土司祿昌賢起兵;事洩,皆死。
罕忠,沐天波子也;将死,語妻龍氏曰:『吾且不測,汝妊脫生子,可無絕先人嗣』!使内官滕九德、仆白君愛匿之滕飛熊所,龍氏得代不死。
其後新興土司王耀祖等兵起,知龍氏生子曰新保,檄告諸蠻,以滇邊土司續,重沐氏也。
及敗,匿新保;三桂弋殺之。
耀祖等多死。
而水西安坤亦總兵,皮熊聳之起雲(存以待考)。
鄉官陳某複以虛實告,遂以王祁為左軍、李文垣為右軍,率兵萬人及竹溪王屯東峰。
降将于應鹄來攻,設伏大敗之;進攻建甯,王祁以計突入之(詳「閩海遺兵」),車裂簡于市。
遂入松溪,知州張朝國不降,斬之;屬邑皆附。
馬得功來攻,自潰去;屯于浦城。
王以兵複将樂,促浦城,将扼仙霞關,不克;複順昌。
得功陷松溪,知州戴應選被殺;死者千人。
王複使曾明遠、葉和、陳士良出瓯甯、政和,攻松溪,複敗得功。
自浦城圍建甯,自三月至四月,守禦百計,間出戰,勝負亦相當。
得功掘黃華山,以巨炮堕西門,梯而上;衆皆呼曰:『休矣!休矣』!王合宮自焚死。
祁以功封鄖國公;揮兵巷戰,不勝,自焚死。
得功縱殺,火三日夜不息;屍氣聞數百裡。
閱二年,故将毛明卿複起兵,戰于嚴關,獨持狼筅奮力死鬥;且以兵攻閩、浙間。
尚賢、恩印亦起兵奉永曆帝号,往來瓯甯、浦城、建陽、建甯、松溪。
久之并沒。
宗室統锠起兵光澤,頻掠福建、江西、廣東境。
使林惠、徐化、朱寅攻安溪,郎廷相敗之;招其部陳龍、施建宇、蔡淑,皆叛降。
廷相複使淑僞還,為内應;遂攻之,馮珩、朱議潛等執王以獻,廷相殺之。
義士林質起兵複德化,再攻建甯;降将蔡應科逆戰,質敗被執,死之。
舉人陳希友起兵長樂,累官給事中;從監國魯王入于海。
鄭彩殺熊汝霖,上下駭畏莫敢言;希友獨疏劾之,不納。
知必為彩所忌,上印為僧。
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吏部員外郎林垐起兵福清。
垐解官募兵千人,扼于鄭氏,郁郁甚。
至汀州,倉卒不及救,恸哭而返;匿山中,為一棺書曰「大明孤臣之柩」。
聞監國魯王至,郡邑起兵擁之為主;拜其父曰:『兒當死久矣。
作令城不守,當死;扈帝事不終,當死。
今更苟延,恐遺父母辱』!徒步荷戈,與汝翥夾攻福清;身雜伍卒。
然鄉民不習戰,馬得功以勁騎沖之,皆驚潰。
垐獨以所部戰,身被數創,猶不止;流矢中喉,乃卒。
汝翥受命總督義師;福清之役,亦被執。
除夕,飲金屑死。
記室葉子器,先被執,使作書招垐;垐書絕命詞與之,被殺死。
義士林永聚起兵于永春州。
隆武帝雖沒,汀、漳、福、建、邵、延之間義師數起,永春尤甚;結寨三百有奇,皆為馬得功所破(志乘不詳,湮沒殆盡)。
及朱成功北出永春,義兵複起;可知者,惟永聚耳。
有衆數千,襲破州城;李率泰攻之,永聚敗死。
金衢巡撫劉中藻、故蘇松道李向中起兵福甯。
中藻返自浙,朱大典薦之,召對稱旨,命撫金、衢。
中藻取苎獠、青獠諸種人,練為兵。
隆武帝沒,中藻走括蒼山中,以兵攻慶元縣,守之。
旋以衆歸監國;攻福甯、長樂,皆克之,降故将塗登華,進尚書大學士。
治軍有律,語富人佐軍食,士卒樂之;遂見嫉于鄭彩。
監國使沈荃宸解之,彩不聽;縱兵掠其地。
為得功乘之來攻,中藻善守,殺傷四、五千;相持閱七月,城中食盡。
中藻知必陷,冠帶坐堂上,為文自祭,屑金飲死。
子諸生恩沛被執,囚浦城。
聞中藻死,曰:『父死節,子可不繼乎』!亦死。
兵科給事中錢肅範(詳前)、舉人連邦琪、缪士垧、方德新、郭邦雍、陳翰迅、幕友歐甯、呂天寵、部将盧某、董世南、張先數百人皆死。
向中起兵雒容山中,藻招之;監國以向中為侍郎,巡撫福甯,且監中藻軍,以其部屯沙埕。
中藻以忠義激士氣,所戰辄勝;其部衆頗不戢,向中以法戢之。
馬得功圍福甯,向中兵少不能救;率塗覺華及襄武伯章義軍,扈監國入浙江。
取健跳、舟山,晉尚書,掌都察院。
以鄭彩橫甚,歎曰:『此何天子、何節度乎』?值其父卒,監國使以墨绖視事。
及舟山破,曰:『先帝以治行擢向中,向中不死難;華亭之役,不與沈、夏諸公死;福甯之役,不與劉公死:偷生七載,希得報先帝。
今已矣!父死在殡、母老在堂,向中可無死;然不死則辱!我死,當投我于海中以見志』!墨绖詣陳錦;曰:『召君不至,捕何至也』?則曰:『招恐谕降,捕就死者』。
翔步而出。
明日,被殺。
招讨大将軍朱成功起兵海上。
傳三世,至克塽降(詳「閩海遺兵」);部衆猶多入海者。
儒士洪有桢、楊涞起兵漳浦。
有桢工書,名溢海外,賈舶争市之。
忽以俠士數百起嘉禾裡,據漳浦,盡殺文武諸降人;監國嘉之,即以為令。
未幾,城陷被執;瞑目大罵不絕,磔之。
懸首高竿,數日不變。
一卒投之水中,夜叫号,若有擊之者;乃羅拜而瘗之。
涞亦以起兵,不屈死。
在籍禦史沈佺期、光祿寺卿林橋升、戶部主事郭符甲、推官諸葛斌起兵泉州。
符甲家居,與佺期等誓衆起兵,親身督戰;遍體皆創,鬥猶不止。
或斷其首,乃仆:暴屍七日,面如生。
鄉人義而葬之。
佺期後沒于台灣。
橋升及佺期、符甲共會監國圍漳州,斌約楊義為内應。
某夕,守者移義于他門,斌不知而往,一軍盡沒。
斌、義皆死。
郭必昌子顯,亦謀内應。
事洩,一門十三人皆死。
義士林忠起兵于南安。
居于雙溪,與陳奇、陳已相應。
馬得功攻雙溪,奇、已以鄭師來援,兩人皆死。
忠走入海,往來閩、浙者八年有奇。
及鄭師再入,忠更破德化、大田守之。
宜永貴等來攻,不克;久之,乃沒。
佥都禦史田辟起兵入衛;錦衣王之臣奉隆武帝命閱其軍,誣以冒饷,逮下獄。
然兵皆實籍,饷亦己資,官未之給也。
已而遇赦,擁衆楚、粵山谷間,崎岖不屈。
久之乃敗,抗節死(辟起兵、殉難非一地,而始于閩,故系之)。
聞之閩中義旅,數抵江、浙,其期更遠;諸人而外,匿山林、走海島至于屢歲者,殆不勝計數。
然無紀着,皆湮逸。
惟周之夔亦起兵,人以其黨阮大铖,薄之。
職方主事周師文起兵興國山中。
金聲桓複為明,師文應之;劉季礦表授今職。
複入耒陽,軍中身先士卒。
何騰蛟不之喜,乃之酃縣遇蓋遇時,使複吉安。
遇時欲降,師文涕泣,以大義止之。
遇時怒,竟被殺。
舉人郭金召起兵湖潭。
金召貌奇偉,議論風生。
流賊陷湖南,請于何騰蛟,練鄉兵以守。
已知不可為,絕口時事。
騰蛟兩薦之,卒不起。
臨終題其碣,曰「遺民郭金召墓」。
監軍禦史餘鲲、主事李春甲起兵複寶慶,值何騰蛟下長沙,遂依之。
騰蛟死,鲲、春甲重繭入桂林。
桂林破,走入山野,不食死。
諸生邱式■〈耒予〉起兵黔陽。
式■〈耒予〉倡團練,禦賊徐步。
詣行在上疏,授待诏;招撫諸鎮将,會李若符軍。
被執過沅州,褒衣大帶,見徐勇不屈;勇緻之武昌,不殺。
式■〈耒予〉誓死,為文自祭;雲以汨羅之水、首陽之薇,緻祭于邱君之神。
遂被殺。
及北京赦使至,已無及矣。
黔陽破,若符亦死。
貴溪王常彪起兵永甯。
貴溪,榮藩裔也;榮王死,王與總兵項登華擁其餘衆,招兵苗中。
出攻沅州,降将線瑨擊之,敗績;線國安複來攻,王固守。
未幾城破,王及登華、吳尚應皆戰死;苗兵死者萬人。
榮王由桢起兵辰州。
俄,敗死;貴溪王統其衆。
有遂平王者,亦起兵死(以時日、居地不能确,附之)。
義士謝照、龍尚可起兵耒陽。
屢與孔有德兵角,卒敗沒。
監紀推官聞大成起兵酃縣。
大成甫起兵,遽為兵執;在獄慷慨悲歌。
臨刑,神色不動,觀者雪涕;大成曰:『無勞諸公痛我,我亦痛諸公之生也』! 文淵閣大學士總督五省義師唐誠起兵永州。
誠受父紹堯遺命,及兄誼毀家起兵,助瞿式耜守桂林,擢今職;與騰蛟相犄角。
湘潭破,誼奉母居龍虎關,誠入肇慶。
馬蛟麟執其母入粵,誠号泣上印绶,自囚贖母;蛟麟禮而釋之。
或以其名入簿牍,作詩曰:『無如世相拂,此誼不忍絕』!入秦人山以終。
其弟訪,官庶吉士,知制诰;亦奉命入楚,聯絡諸鎮。
知不可為,痛哭為僧,稱「食苦和尚」。
崇陽王起兵苗中。
入苗地,散金帛、敕印号召;土司、苗民翕然奉之。
出攻黎平,陳友龍擊之,王被執,死;連營皆潰。
興化土司某,獨擁奉國将軍晖奎入其寨,以兵千人誓守。
友龍複攻之,王及土司皆死。
湖南當黔、桂之沖,兵賊所萃。
戊子之間,義師大起,湘州人士多預其謀;事後被逮者,三百有奇。
湘陰陳之宣等其著者,其它率不可考。
寶慶、武岡、辰、永、沅、靖之墟又鄰苗寨,漢民、苗族憤起義者亦十百計。
一屠于郝永忠,再破于屯齊及諸戰守死者。
文獻無征,益不能詳矣。
大學士陳子壯、舉人杜璜、邑紳李星一起兵廣州。
子壯聞蘇觀生更立紹武,止之不可,退居九江村;永曆帝以為東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總督福建、江西、湖廣軍務。
未行,而廣州陷。
久之起兵,多番鬼、蛋戶民,稱善戰。
陳邦彥使來結,故知州梁若衡、指揮楊可觀、楊景晔亦招花山盜三千人約内應,期以七夕宵入廣州。
子壯喜,先二日發。
可觀聞之,曰:『死矣!可奈何。
謀必洩』。
語未畢,被執,使舉其同人;怒曰:『今日斫頭終,不圖緩死殺天下英雄』。
佟養甲殺之。
子壯走五羊驿,邦彥後至,曰:『公無再誤。
今成棟必至,我伏葦中,公以青白旗為識,以大艦陣于西;合擊之,必大克』。
成棟還至禺珠州,伏起,燒其舟;成棟驚卻西,邦彥逐之。
昏黑,子壯兵望帆樯若栉,謂皆成棟軍,陣動;子壯令未遍,後軍已走。
成棟乘勝擊之,子壯大潰,走九江;其子上庸戰死。
值禦史麥而炫來迎,子壯從之。
成棟使降盜鄭昌為導,破高明,執子壯送廣州;養甲曰:『不極刑,無以栗衆』。
召降臣何吾驺、王士俊、李覺斯、黃應華數十人,列坐觀殺子壯。
衣以赭衣,舁曆四門,子壯不可;刃之數十,大呼高皇帝、烈皇帝不絕口。
養甲以木丸塞之,坐而磔諸台訖,舉酒屬吾驺等曰:『畏乎』?皆曰:『畏;不敢異』。
複析子壯骸,投之四野。
子壯母朱氏,自缢死。
及養甲降,永曆帝贈子壯太師、番禺侯,谥「文忠」;即以養甲為祭谕使,養甲愧欲死。
養甲後為李元允所殺;将死,恍惚見子壯射之雲。
仲子士圖被獲,家童伯卿請磔己贖主孤,乃免;後以中書統舊部居于山,久之乃燼。
星一、璜攻肇慶,敗死。
巡撫張家玉、舉人韓如璜、大姓陳文豹、林洊、朱四維、指揮譚某起兵東莞。
家玉以侍讀監鄭彩軍;彩遁,家玉入新城,與知州李翺力戰。
隆武帝大怒曰:『統将入關,令文臣陷陣,何以自解』?玉乞骸,曰:『得從七旬王父母、五旬父母,死不恨』。
優诏答之。
尋以右佥都禦史,巡撫廣信;乃募軍潮、惠間,說山賊數萬,皆下之。
将赴贛州,而汀州陷。
值到窖(東莞治州)何不凡、黃子元使迎,家玉遂居之。
林如玉兵亦起,家玉與共攻東莞,克之;籍降臣李覺斯家以犒士。
甫三日,成棟兵至;如璜戰死,到窖亦破。
家玉祖母陳氏、母黎氏、妹石寶入水死;妻劉氏被執,斷體死。
家玉彷徨無所止,而文豹以西鄉兵來迎。
文豹者,大豪也;與故南海指揮安宏猷、訓導張治、舉人張恂、尹斌皆起兵入東莞,殺典史張元鼎,遣使迎家玉,期與合。
乘勝複新安,屯于赤岡;屢及成棟軍戰,殺傷相當。
及成棟兵大至,文豹及宏猷皆戰死,治、恂自缢死。
文豹死,靈爽殊異。
未幾,争廟之。
其後厘祀典,文豹廟獨存;比于江陰之閻、陳,閩之朱成功諸人矣。
家玉走鐵岡,覺斯子因覆其族,墟落皆盡;家玉恸哭過之。
緣途召集,得姚金之、陳殼子三千人取龍門諸邑而卻走(詳前)。
家玉有奇氣,少好劍術;多結豪傑士。
北都陷,被執,不殺;乃僞為文谀賊,乘間南走。
至留都,馬士英惡其出周鳳翔門,羅織之,削籍;居浙江,與蘇觀生同扈隆武帝入閩,擢官。
以鄭芝龍不可恃,請出關效死;遂令入江西,解撫州圍,戰守于新城,稱能軍。
故蹶而複起,所至奉之。
至是,更募萬餘軍,為龍、虎、犀、象四名。
攻增城,破之。
成棟使闫可義、杜永和以馬步來攻,家玉三分其軍,倚溪崖以自固。
大戰十日,力竭被困,諸将潰圍出;家玉歎曰:『矢盡炮竭,欲戰無具;将傷卒盡,欲戰無人。
烏用徘徊島嶼,以頸血濺敵人哉』?遍拜諸将,投野塘死。
兵戮其屍,送首于養甲;值諸降臣觀殺陳子壯,李覺斯恨家玉,離坐請視,曰:『無為所欺』!養甲曰:『此貌清正,固是義士;必家玉也』。
卒年三十三。
永曆帝悲悼,贈少保大學士,封增城侯;父兆龍固在,即以爵之。
從弟有光、有恒及鄧棟材、韓如璜、楊如遠十餘人皆從死。
洊為家玉師,與同謀起兵;臨刑,為詩曰:『獨憐一片忠精骨,不死沙場死法場』! 四維,諸生;譚官指揮,逸其名。
陳子壯圍廣州,四維、譚自上遊起兵應之,斷飛來寺山口,攻下三水;子壯奏授主事,譚亦進秩。
子壯死,四維守清遠;城陷而死。
諸生阮大年、李子俶、鄉紳黃春榮、黃奇策、義士王興(此别一王興)起兵新會。
大年聞莊烈帝崩,哭于崖山楊太後廟,聚海舟四百,将發。
子俶亦以國變,書「大行皇帝位」于家廟,哭之曰:『生為明人,死為明鬼可乎』!旬日得五百人,又降海盜于昆侖可千餘人,毀家具艦;聞大年在崖山,赴之,相抱恸哭。
宏光帝立,攜其衆自海道入衛;飓風大作,飄沒過半。
甫至崇明而南都覆,從者亦潰,乃還。
及黎遂球在贛州,兩人赴之,曰:『從公覓一死耳』!城陷,兩人力戰死。
春榮、興得兵萬餘,李成棟使招之,春榮斬以徇;尋敗死,興亦死。
奇策,亦新會人;起兵而死(或謂即春榮雲)。
虎贲将軍王興起兵文村。
興以勳臣裔起兵;唐王聿■〈金粵〉脫出于廣州至,興奉之甚謹。
文村在萬山中,一線鳥道,人不能入;興軍守之,且耕且拒,李成棟、佟養甲無如何。
成棟為明,王及興奉表于肇慶;廣東再陷,興仍故屯曆十餘年。
尚可喜屢招之,不聽。
既而食盡,又聞永曆帝訃,乃邀可喜客金光至,飲之;揮涕曰:『吾受明恩二百八十餘年矣!天不之祚。
然興豈能為降将軍乎』?語次,一人突入,則故侍郎王應華也。
相見于邑不成聲。
飲三日,語光曰:『所以邀子來者,明吾不背故主之忱耳』。
命五子出拜,撚須裂眦而呼曰:『興不能回天,命也』!盡召其妻、妾登樓,手發連珠炮自焚死;王亦服腦子死。
光以其五子出,其部走入海者猶過半。
義士陳耀、林賢舉、蘇來、劉子葵起兵惠州。
進攻廣州,不克而還。
尋以敗死,蘇來亦死。
子葵敗為僧,複谒永曆帝于肇慶,使知龍州;扼其門使黃應傑等,不得叛(?)。
有讒之者,即日棄官去;後入于廈門。
義士賴其肖起兵潮州。
降将文貴、陳虎、餘成隆來攻,其肖斬之。
未幾,敗死。
又某寨民起義,奉宗室趙王某。
李成棟來攻,王即祝發遙光寺。
會陳子壯啟至,成棟執王缢殺之。
總兵霍師達起兵胥江。
迎陳子壯為軍主,又合陳邦彥軍三水。
李成棟來攻,師達以火舟出栅戰。
成棟敗走,追之;風忽反,舟挂于栅,師達戰死。
大姓陳順簡起兵韶州。
敗死。
義士賴熊起兵建陽。
複其城,尋敗沒。
義民某某起兵光山廠。
地在湘、粵之交,自英德之滄光廠逆流而上,為陽山、為連州、為連山縣,達于湖廣;深邃險峭。
人工于铳,背發之無不中。
弋陽王某避亂其中,土人戴之。
李成棟屢攻,不能入。
反正後,使洪士鵬往,亦不得入。
宣忠伯王承恩自請往,遇王陽山;衆共留之,不得出。
其将彭鳴京、锺某、羅某願以其部随承恩出,圖自效;亦不果。
指揮白常燦起兵清遠。
奉陳邦彥,守之。
矢盡援絕,常燦力戰死(或曰:常燦即白榮,守清遠。
陳邦傅衆至,衣服皆明制;常燦不知而迎之。
已知其降,大怒,呼其名而詈之不絕口,遂死亂刃之下。
清遠屢被攻,榮與常燦疑兩人,俟考)。
給事中陳邦彥、大姓崔良槚(一作良先)起兵高州。
邦彥為蘇觀生使桂林,夜二鼓,永曆帝召入舟,太妃垂簾西向坐,丁魁楚侍;語以觀生立君事,邦彥謝不知,且請急返肇慶系人心。
永曆帝悅,授給事中;使還谕旨。
聞彭耀死,入高明山中。
李成棟陷廣州,邦彥在山中晝夜哭;曰:『禁旅弱,南甯又遠;獨以奇兵襲廣州,此孫膑所以救趙也』。
聞萬元吉部餘龍在甘竹灘,潰卒赴之,至二萬人;使攻廣州,己督高明軍來會。
移書張家玉曰:『桂林累卵,得牽制之,使無西逞,則浔、平之間可以安輯;是緻力于此、收效于彼也』。
家玉然之。
李成棟急還救,聲攻甘竹;龍卒内震,各引還。
已使其門生馬應芳會龍攻順德,取之。
未幾,敗;應芳赴水死。
龍戰于黃連江,舟師三百皆被焚;龍亦走。
邦彥棄高明,攻龍門而守之。
佟養甲得降人,知攻廣州策出邦彥;掩執其子妾,使招之。
報曰:『妾辱之、子殺之,身為忠臣,義不顧妻子』。
養甲壯其節;會李星一等兵又起,乃殺之。
邦彥使約陳子壯伏禺珠州擊成棟敗之,子壯敗而走;邦彥收其軍攻廣州,城中揭楊可觀、楊景晔首示之,皆内應者也。
邦彥哭而祭,退軍三水。
霍師達、白常燦、麥而炫各使以城邑奉邦彥,曰:『清遠,廣州咽喉也』。
引其軍赴之,橫江樹栅絕嶺北道。
成棟水陸二萬衆攻之,師達首戰,邦彥逐北;風返,成棟乘之,師達死,邦彥衆大潰。
成棟攻之,邦彥及諸生朱學熙固守十日,不拔;穴城轟之,藥發而陷。
邦彥自起兵,日或一食、夜則坐寐,與士卒共甘苦;故其兵銳,常分援諸将。
至是,以數人巷戰。
肩被刃三,不死;走朱氏園,見學熙先缢死,哭拜之。
将入水,兵鈎出之;與總兵曾天奇同被執,養甲磔之。
談笑就刑,神色不變;為絕命歌曰:『天造兮多艱!臣也江之浒。
書生談兵,時哉不我與!我後兮何之?我躬兮獨苦。
崖山多忠魂,先後照千古』!既死,其肝猶躍起,直擊監刑者之面;其人怖,立死。
天奇亦死,良槚死于高州。
湖南巡道黃公輔起兵入新會及新甯。
張家玉思用之,既而敗死。
禦史麥而炫起兵高明。
迎陳子壯,以故主事朱實蓮攝縣事。
城破,實蓮戰死。
而炫被執至廣州,不屈;被磔而死。
漳平伯周金湯起兵于雷、廉州。
金湯自滇至廣東,聚兵雷、廉海中;龍門鄧耀、王興之将王懋德及李玉、黃确、鄭球皆結之。
為尚可喜所敗,懋德、玉、确、球皆敗死;金湯被執,死。
總兵黃海如起兵雷州。
殺知府趙最、推官李宣國以守。
使結朱成功攻廣州,不克死。
推官張孝起起兵廉州,人多應之。
為李成棟所敗,妻妾入海死;羁孝起于軍中。
成棟再降,孝起得脫走。
永曆帝征之,自給事中擢撫南甯及高、雷、廉、瓊四府。
四州沒,孝起走龍門島,絕粒七日死。
總兵鄧耀起兵于龍門,圖恢複;周金湯結之。
金湯敗,可喜急攻龍門,耀出搏戰,大敗;走交趾,交人擊其部,死者被海。
耀走廣西,入土司;被縛而死。
有蕭圖隆者,既降,複與洪彪、周祥、勞來、陳啟新攻恩平、開平、陽春、陽江諸山寨,為尚可喜所擊;圖隆赴海死,彪等被殺。
分巡道陳武起兵瓊州。
拔臨高、昌化,黎人響應,儋、崖道絕。
高進庫告急,尚可喜使張國柱擊滅之。
其諸别部英六吉、劉良機、張興龍、揭結、陳志良并起兵,據山險以守。
志良戰尤銳,尚可喜屢攻之,不能克。
已知不敵,使其部薙發,免屠戮;已盡其室自焚死。
部卒多走入海,不從其命。
六吉諸部亦入于海。
廣西巡撫方震儒起兵桂林。
震儒聞宏光帝立,即遣兵入衛。
俄受代去,兵以潰還。
宗室(封爵、宗派遺)朱盛濃起兵富川,及豐城侯李茂先屯黔、廣、楚交界之山中,招緻猺獞,攻拔郡邑,與李定國遙相應。
線國安擊之,寨多破;其弟盛添臨陣死。
明年,茂先敗績于融縣,死之。
盛濃輾轉兵間,為期最久;自粵入川。
至康熙元年,始被獲;抗節而死。
貢生何複圖起兵楚、粵間,結寨自固,以衛堵允錫。
為曹志建所攻,被磔死。
廣西自李成棟、曹志建、陳邦傅、李赤心、郝永忠、孔有德、孫可望交躏不已,忠節之志錯出其間。
桂林既亡,率猶據守。
故定國再至,義兵四起,數且累百,争複為明。
卒以邊徼無征,失之。
舉人賈锺鬥、諸生劉士恺、龍明新起兵仁壽。
先後拒戰;城陷,皆力戰死。
義士雷應奇起兵井研。
聞賊至,曰:『奈何郡州無一殺賊者』!糾義勇拒于高境關;返至桑園,力殺叛賊,死。
給事中吳宇英起兵新都。
賊授宇英以禦史,不從;盡散其财,募兵三千入神仙洞,以待勤王。
劉文秀圍之三月,食盡,盡室自缢;義兵皆死。
遊擊曾英起兵重慶。
英為陳士奇所制,屯白帝,兵不及千。
進次涪州,大募士卒。
值貢金十萬至,英曰:『此進必資賊,不如留之』。
旬日,得衆十萬,遂大振。
既而敗死(見前)。
分巡道劉長麟起兵涪州。
曾英邀之,與擊劉文秀、白文選,大敗之。
及英敗,長麟亦死。
時兵部侍郎侯思恂、提學道王芝瑞亦先後起兵,思恂旋卒。
諸生董克治起兵合州。
擊賊不勝,保其峒不下。
賊誘以官,不從。
經一月,賊以火熏峒,凡三千人無肯降者;時比諸田橫雲。
義民蔣士铉起兵永川。
集衆二百,守州城。
戰于東門,被執;瞠目大呼曰:『速殺我,不降也』!賊磔之。
鄉紳刁化龍起兵江津。
獻賊招之,不聽。
既而敗死。
順慶道葉可緒、知府史觐宸及李從彥、歐永祚起兵順慶,圖恢複。
觐宸為賊所執,大罵而死。
可緒等亦殁。
諸生樊明善起兵南充。
明善聞北都破,喪服詣巡按龍文光曰:『鼎湖今逝,臣子不共戴天。
公聞變三日矣,乃無所為耶』?文光深謝之。
明善自集兵,禦賊而死。
郎中李含乙起兵廣安。
含乙方居憂,賊陷其邑,募兵數千克之。
其黨馬元利來攻,方戰,被執。
邑人王樹從含乙為裨将,已潰圍出,慮含乙被獲,反戈殺數十人,與俱。
不屈死。
諸生熊兆桂、李師武、魚嘉鵬起兵叙州。
兆桂首舉義,師武附之。
被擒,曰:『天運至此,任爾戮我』!賊褫其革冒鼓,懸諸城。
嘉鵬為僞官拷訊,厲聲曰:『自我為之,恨不斬逆獻耳』。
與師武皆被磔死。
進士王啟歲起兵安嶽。
得萬餘人,戰死于陣。
石泉王聿锵起兵叙州、馬湖間(聿锵作聿鋡,似誤),克其城,土夷服從;李國英為徙鎮重慶以備之。
其死也,距永曆帝已亡後;蓋義兵之殿矣。
巡撫馬幹起兵達州。
賊陷重慶,謂官軍不足懼,以少衆守之。
幹起攻賊,敗走;遂複重慶。
後死于難(見前)。
副将朱化龍、通判萬文相起兵龍安。
克茂州,與詹天顔守之。
獻賊毒四川,屠戮無甯宇;惟龍、茂間以化龍諸人屢創賊,禍少戢。
已與天顔複龍安府,斬賊将王運行;擢化龍總兵官,屯茂州。
李國英攻之屢年,不克。
及川中諸将降潰,化龍猶固守。
已而城破,被執;不屈死。
其馬見之,亦悲鳴踯躅而死。
同知詹天顔起兵松潘,與朱化龍相結。
松潘之間不大被賊者,天顔之力也。
尋及化龍複龍安府,擢撫其地。
及李國英攻石泉,天顔力戰,被執死。
長沙知州高明起兵建昌衛。
劉文秀再至,明拒之焦家屯;敗,自焚死。
戶部員外郎範文光、舉人劉道貞、蘆山舉人程鳳翔、雅州諸生傅元修、傅元覽、張士麟、唐默、锺之俊、胡大生、溫其仁、溫其信起兵雅州。
文光及鳳翔等奉鎮國将軍平■〈木鼎〉為蜀王,推黎州參将曹勳為副總兵,己監其軍,與劉道貞相結。
及楊展死,文光憤入山。
劉文秀入雅州,文光賦詩一章,仰藥死;鳳翔等多敗沒。
道貞自邛州走雅黎,與曹勳起兵;賊至,擊之小山關,大敗之,斬首千級。
賊還據邛州,道貞使其子揆度攻之。
賊搜道貞妻王氏,環手械頸,使招揆度;大罵不從,賊支解之,遺骼皆盡。
揆度亦沒于陣。
而沈道已南不被兵。
諸生葉大賓為賊脅為令,乃即與紳士密檄賊分守浦江、大邑;已矯賊令殺其酋,帥州民萬餘奪西門去,亦奇士也。
通判王懋烈起兵松陽。
俄而敗,舉室死之。
參将曹勳起兵黎州。
居數日,宗室平■〈木鼎〉至,勳及範文光、程鳳翔等共奉之。
賊黨來攻,勳大敗之。
其後屢創賊(見前),範文光字其境曰「忠孝路」;複偕諸将攻川南。
及楊展死,勳失勢,遂被執。
武進士楊展起兵犍為。
展負材武,與曹勳共守成都;兵少不足用。
城陷,賊縛之;未殺,展斷其索,躍入江泳遊而下。
至嘉定,賊已改州為府,使其黨守之。
乃複至犍為起兵。
其後名大着,川中諸将恃若長城。
時共推曾英為上将;然英軍律、材武皆不及展。
獻賊棄成都,亦隐畏展;獨李幹德惡之,使殺展,急攻嘉定而沒其赀,蜀事益裂。
指揮王萬春起兵泸州衛。
萬春憤多降賊者,以屯兵數百拒戰;被執,合門死之。
貢生黎應大起兵夾江。
應大潛結鄉鄰,倡義恢複。
事洩,賊支解之。
子照鬥、照達、照鸾,皆死之。
千總周鼎昌起兵鎮安。
為木城,以拒賊;劉文秀為橋于青衣之夾江以圍之。
鼎昌潛斷之,沉其士卒甚衆。
文秀走還,鼎昌蹙之南岸,斬獲無算。
文秀出不意,覆之。
千總廖佐(峨眉人)、楊世泰起兵羅徽堡(峨眉治也)。
佐、世泰以堡兵、義勇千人入峨眉守之,與楊展相應。
已而敗死。
義民餘登皞起兵眉州。
賊将狄三品驅民于道姑庵原田壩盡殺之,凡五千有奇。
皞裂衣為旗,集遺民栅于醴泉河;賊至,衆以耰鋤、白棓殺之。
賊走東館,皞使僞獻酒米,賊納之;夜半襲之,内外夾擊,複斬數百級,遂名「鐵勝營」,起兵者多歸之。
相持二年,賊不能勝。
後為向成功所殺;成功亦為吳三桂所破(見前)。
川中義旅異他省,往往自賊;故楊展死于袁韬、花漢鬥于湯國聘、登皞覆于成功,蓋無能節制之者。
宗室朱盛濃兵巴東。
輾轉數四,後入于小尖寨。
寨破,被執而死。
諸生餘飛起兵花溪。
地枕飛仙關,青衣水又阻之。
飛伏谷中,使誘劉文秀入;伏發,不得出,斬級三千。
及文秀再入川,屯于天生城;飛攻之,單騎被圍,力殺數人死。
中江、射洪之民聞賊至,結砦阻守,賊不能破。
使人僞為藩王子某至,民競戴之;賊兵突至,其人内應,民寨皆破。
以不得其主名者,附志之。
總兵王祥起兵于遵義(于蜀為枝附)。
祥以九子隘官起,出師綦江,聲望并曾英;王應熊尤任之。
後死。
僧晞容起兵于豹子峒。
晞容,七寶寺僧也。
賊攻豹子峒,晞容曰:『峒中數十萬生靈,可坐視死乎』?糾義勇五百,身先沖賊,大敗之;圍解。
相持久之,複殺賊千餘。
一日賊突至,遂為所殺。
六番招讨楊之明起兵天全。
與宗室禦史朱統■〈金尹〉、舉人鄭廷爵擊賊雅州之飛仙關,兵敗被殺。
廷爵收兵再戰,沒于陣。
統■〈金尹〉劾丁啟睿疏,脍炙人口。
卒起兵死。
宣慰使馬京、土千戶李華宇起兵于黎州。
賊惟懼土司難服,鑄金印四出招誘。
京年纔十六,擲印不降;僞将苗甲至,京及弟亭密攻之,擒其黨數千人,殺以禡旗。
遂讨獻賊,使白翠寰招富莊頭人姜、黃、奈、李、張、包、蔡七姓助之。
華宇時八十矣,亦以土司起兵,即七姓衆将之。
而海崇堡指揮丁應選、甯越營守備楊起泰固受巡道胡恒檄,以兵入援;聞恒死,遂與京、華宇合,凡兵萬人。
與賊大戰于雅州之龍觀川,殺數千人,擒僞總兵方甲。
賊不敢逼,沈、黎之間不被兵者數年。
及劉文秀再入川,京先卒,亭猶死守;被執,不屈而死。
華宇苦戰,賊擒而磔之。
應選老矣,亦沒于陣;并七姓頭人無一降者。
總督李若星起兵雲、貴。
若星聞北都□,使胡一青、趙印選兵入衛;宏光帝立止之,曰:『果至常德,即隸何騰蛟』。
命下,而一青、印選已入江西矣。
若星旋受代,後以尚書死滇難(或曰死武岡州)。
鄉官顧人龍起兵定番。
孫可望入,人龍率土兵拒戰殺賊。
知州吳子麒起兵新甯。
可望至,子麒謂在籍主事劉绾、楊元瀛曰:『吾侪,明老臣也;坐視賊黨屠戮鄉戮,何以見先帝』!因起兵扼賊要路,敗之。
嗣賊益衆,為所擒;各不屈死。
舉人段伯美、諸生餘繼善、耿希哲起兵晉甯。
推昆陽人程師孔為軍師。
李定國攻之,師孔遽遁;伯美、繼善兄弟知弗敵,自刎死。
知州夏訓祖起兵呈貢。
俄,敗死;祖訓蓋與伯美等共事者。
知縣周柔強起兵江川。
拒李定國于撫仙湖,敗績;死之,一軍皆燼。
舉人席上珍、金世鼎、晉甯知州何思大起兵于姚安。
賊至,上珍謂思大、世鼎曰:『城尚可守,曷起兵拒之』!各散家财,募士二萬為固守計。
事未竟,而賊張虎至,一戰而敗;世鼎自殺。
上珍、思大被執至昆明,可望呵之;上珍厲聲曰:『我大明忠臣,肯為若屈耶』!罵不絕口。
可望褫其革,自頂及踝,罵聲猶隐隐也。
思大亦合室死。
時雲南義兵大起,孫可望、李定國解鶴慶之圍,争昆明、呈貢、晉甯、歸化間,富民死者無藝。
忠義之士,悉為所燼。
守備張倫起兵于鐵索營。
可望屠之,倫亦死。
土知府那嵩起兵于沅江。
那氏世襲土知府,嵩亦循法,聚書千卷,甲于滇中。
永曆帝過其地,嵩帥子熹出谒,供帳卑謹;筵列金銀飲器,宴畢以獻。
曰:『此行上供少,聊供乏耳』。
及李定國在緬,以敕印召土司,無或應;嵩與故将高應鳳起兵,傳檄遠近,總兵許名臣、土司龍贊陽皆與台,将偕定國攻緬甸,迎永曆帝。
吳三桂攻之,嵩戰不勝,入城守。
遣使告急于定國,定國将救之,為孟艮土司所擊。
三桂掘濠困之踰月,應鳳戰死,嵩盡室登樓縱火自焚。
土民皆巷戰死,沅江如洗矣。
土司龍吉兆、龍吉佐起兵于馬乃。
馬寶等攻之,兆、佐誓死守七十餘日,栅破被執。
吳三桂問何為反?兩人曰:『我受國恩三百年,仗義而死,何為反』!又曰:『獨不畏死耶』?曰:『我兩人以忠義死,不愈于爾不忠、不孝而生乎』?同聲大罵。
三桂怒,截其舌而殺之。
以其地為普安州。
道人梅某與尹士表、張琦謀興複,假沐罕忠書,使甯州土司祿昌賢起兵;事洩,皆死。
罕忠,沐天波子也;将死,語妻龍氏曰:『吾且不測,汝妊脫生子,可無絕先人嗣』!使内官滕九德、仆白君愛匿之滕飛熊所,龍氏得代不死。
其後新興土司王耀祖等兵起,知龍氏生子曰新保,檄告諸蠻,以滇邊土司續,重沐氏也。
及敗,匿新保;三桂弋殺之。
耀祖等多死。
而水西安坤亦總兵,皮熊聳之起雲(存以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