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四川之亂
崇祯十七年夏四月,參将曾英在忠州,賊張獻忠攻之。
英以水師逆擊,焚其舟百艘,賊死千計;遂屯忠州。
賊亦屯忠州之葫蘆壩。
英得黔、滇饷金數十萬,大募士卒,旬日十萬,拔其豪餘仲、李占春、于大海、張天相為稗将;刁化龍以士兵助之,壘于塗山。
五月,宏光帝命趙光遠鎮四川。
時光遠屯陽平關,趙榮貴屯梁山,都司王祥在遵義,總兵屠龍在納溪,及侯天錫、馬應試、餘朝宗、楊赓、莫宗文各擁兵立。
賊攻梁山,榮貴望風遁。
曾英次江口戰,敗績,退軍五裡,至于望江關。
賊斫其頰,英殺數人跳而免。
六月,晉趙光遠提督四川。
光遠已降賊,龍文光卻守,餘衆二萬人。
秋七月,賊黨朱朝臣犯保甯。
家居主事郭獻珂召故将張成擊之杜勝集,大破之;斬朝臣。
八月,命楊鹗總督川、湖等處軍務。
先是,總督樊一蘅受莊烈帝命,總川、陝軍;分巡道馬幹以賊陷成都,撫按皆死,幹遂自為巡撫:然皆不能定賊。
乃命大學士王應熊為督師兵部尚書,總督川、廣、雲、貴軍務,賜劍,便宜行事;命兵部侍郎俞思恂、提學道王芝瑞輯兵食,巡道劉鱗左右之。
思恂旋卒。
冬,王應熊承制治蜀軍;旋言重慶、成都二府小民敲骨吸髓,所供七、八十萬并歸于賊。
佥事張一甲言張獻忠自夔門入忠、萬,北則李自成逼漢中,廣元、昭化以南已降賊;巴、通之際,又為諸賊所掠。
時獻賊僭号于成都,屠戮郡縣無虛日;馬科、劉進忠輩分附闖、獻,姚、黃賊又布于川西。
姚、黃者,漢中土賊姚天動、黃龍長之;趙榮貴擒其黨一鬥麻代王等,天動等穴蓬州、儀隴、南部間,衆數十萬,以人為食。
久之,分十三家營:袁韬為首,其次呼九思、馬潮、王昌、陳林、王友進、王興、楊正宗、張顯、劉惟靈、白蛟龍、楊炳英、李世傑,流劫及保甯,殺戮所及,千裡為墟。
已更相貳,十三家目多非舊,而作賊如故。
酆城、金簡間,别有胡明道、姚玉麟等皆作賊;有土暴子者,屠戮不異于賊,民尤畏之。
朝廷兵力不能及,惟遵義得完。
王應熊、樊一蘅止其地,因以命之。
巡按禦史米壽圖奉命擇能任監司者與偕行,亦至。
乃發喪,大舉傳檄讨賊。
朱化龍擊賊龍鹳山,大破之;追至成都,互戰屢月,還守大山關。
複以勁卒敗賊,複榮經縣;俄陷于賊。
化龍軍小山關,賀珍往來興、漢之間。
十二月,召楊鹗還;命何騰蛟以原官總督川、陝、雲、貴軍務,使賈聯登為四川總兵官。
宏光元年春正月,賀珍擊賊黨于廣元,敗績。
時川北兵數,不能及賊之少半。
劉道貞、朱化龍擊賊于小山關,大敗。
道貞攻邛州,不克(詳「義旅」)。
二月,賀珍以兵趨漢中,賊黨馬科拒之;珍不克,科踞保甯如故。
曾英取鹽于遂甯,以食其軍。
三月,王應熊疏:『四川北接鄖陽、西次彜陵,南自建昌道雲南,東南自遵義道貴州。
今賊踞成都,蜀無人迹。
闖賊劫保甯、順慶之民,而為獻賊所驅。
宜令川陝總督複保甯,臣合黔、滇之力批其虛。
廣西、鄖陽許臣節制,則緩急可以呼應』。
從之;以應熊節制雲、貴、湖廣、廣西、鄖陽、偏沅巡撫。
應熊以曾英兵無律,多劫紳賈;不重其秩。
劾馬幹淫掠;诏逮幹,以耿廷箓代。
值沙定洲亂,廷箓不果行(詳「黔滇之亂」)。
何騰蛟亦不克至(詳前),幹為巡撫如故。
都司楊展自賊中泳出至于嘉定,乘間入犍為,殺僞令;進攻嘉定,遺民開城納之。
其地險阻而近賊,展工撫馭,遠近歸之。
羅徽堡千總廖佐及楊世泰起兵峨嵋,餘登皞勝賊于眉州,朱化龍及同知詹天顔複龍安、茂州(詳「義旅」)。
樊一蘅亦至,乃共起舊将甘良臣為總統,副以侯天錫、馬應試、屠龍、餘朝宗,凡三萬人,攻叙州。
楊、屠軍幹溪,馬應試夜濟;及旦,展軍亦濟。
賊方敗應試軍,展斷其橋,賊大驚遁;展、應試逐北,生獲二千、溺死過半。
其酋張化龍遁去,遂入叙州;一蘅犒軍江上。
賊黨馮雙禮再攻叙州,陷之。
展使蘇寶以猓兵擊之,自攻其白塔山屯。
半濟而令:『今日必死戰』;盡沉其舟。
使張勝、餘朝宗攻山左,曹章、郭崇烈攻山右,姚之桢、李朝貴軍其後,自當其前。
曹章先登,之桢敗而更勝;賊大潰遁。
蘇寶戰雙禮而敗,展以勝軍至,又破之;逐北三十裡,再複叙州守之。
賊黨孫可望衆又至,一蘅軍江上,相持一月;糧盡,退屯蔺州。
展軍屯江津,賊易楊展,謂『重慶不可失』,使二萬賊水陸攻合州,屯于多功城;别以精銳道佛圖關,将夾擊馬幹軍。
曾英、劉麟長救之,使遺民下涪州避賊;使于大海拒水軍、張天相陣于陸,戒勿戰,自以精卒五百往擊多功賊,大敗之。
即其幟萆山出賊後,大破之亭候。
賊怒,坑降卒三千于大儀;英遂屯重慶。
賊又截朱化龍及佥事蔡肱明于羊子嶺,化龍以蕃騎數百直沖之,賊大潰,屍蔽山谷;别将複敗賊于摩泥滴水。
又其時範文光在洪縣,詹天顔在松潘,權演在廣元,譚洪、譚詣、譚文在夔州,皆舉城邑奉征調。
宣慰使馬京、守備楊起泰又大破賊于觀川,文光亦使黎武勳擊艾能奇走之(詳「義旅」)。
于是四川之民,大殺賊官;或刺于庭、或付諸水火。
凡賊所設守牧令,判死者無算。
惟雅州知州王國臣固通賊,至是與下南道胡寅隙,将執寅畀諸賊;寅走,國臣遂降賊。
夏五月,王應熊檄楊展入遵義,及侯天錫、張熊攻永甯,克之;軍于魚腹阙。
秋七月,楊展大破賊梁一訓于納溪,溺死數萬。
鎮安千總周鼎昌被圍,賊聚諸舟鎖困之;鼎昌斷其索,賊大敗走。
孟喬芳擊姚、黃賊,屢破之;袁韬走川南。
八月,甘良臣、餘從奎、楊展以千舟擊賊于蔡壩,不勝。
越五日,又敗;賊追之納溪,士卒皆入舟,餘從奎走江津,良臣、展以數百人入永甯。
賊陷樂用寨,奢香之故穴也;羅從文以兵五千拒囤守。
孫可望圍之屢月,不能克;乃誘之降,盡坑之。
良臣、展聞之,退于懷仁。
賊蹑之懷仁,土城不能守,軍于小山關;賊又陷之,良臣、展居山中,殺馬而食。
良臣及王祥謀自籌中走遵義,曹章曰:『我棄大營入遵義,大軍若退,進退棘矣!曷自間道入江津乎』?祥及良臣不從,遂走遵義;展、章及向成功、黃國美竊出賊後,渡合江歸。
九月,李巽德在西充,奉隆武帝号;降将嚴自明敗之,張定邦降。
賀珍以兵攻陽平關,自明複拒之;孟喬芳使自明等以諸降軍争興安、漢中及川東北。
冬,賀珍、孫守法自漢中攻長安,不克而還(詳「義旅」)。
馬科自保甯攻漢中,賀珍大敗之。
十一月,郝孟旅在雅州佯為賊,上川南道;
英以水師逆擊,焚其舟百艘,賊死千計;遂屯忠州。
賊亦屯忠州之葫蘆壩。
英得黔、滇饷金數十萬,大募士卒,旬日十萬,拔其豪餘仲、李占春、于大海、張天相為稗将;刁化龍以士兵助之,壘于塗山。
五月,宏光帝命趙光遠鎮四川。
時光遠屯陽平關,趙榮貴屯梁山,都司王祥在遵義,總兵屠龍在納溪,及侯天錫、馬應試、餘朝宗、楊赓、莫宗文各擁兵立。
賊攻梁山,榮貴望風遁。
曾英次江口戰,敗績,退軍五裡,至于望江關。
賊斫其頰,英殺數人跳而免。
六月,晉趙光遠提督四川。
光遠已降賊,龍文光卻守,餘衆二萬人。
秋七月,賊黨朱朝臣犯保甯。
家居主事郭獻珂召故将張成擊之杜勝集,大破之;斬朝臣。
八月,命楊鹗總督川、湖等處軍務。
先是,總督樊一蘅受莊烈帝命,總川、陝軍;分巡道馬幹以賊陷成都,撫按皆死,幹遂自為巡撫:然皆不能定賊。
乃命大學士王應熊為督師兵部尚書,總督川、廣、雲、貴軍務,賜劍,便宜行事;命兵部侍郎俞思恂、提學道王芝瑞輯兵食,巡道劉鱗左右之。
思恂旋卒。
冬,王應熊承制治蜀軍;旋言重慶、成都二府小民敲骨吸髓,所供七、八十萬并歸于賊。
佥事張一甲言張獻忠自夔門入忠、萬,北則李自成逼漢中,廣元、昭化以南已降賊;巴、通之際,又為諸賊所掠。
時獻賊僭号于成都,屠戮郡縣無虛日;馬科、劉進忠輩分附闖、獻,姚、黃賊又布于川西。
姚、黃者,漢中土賊姚天動、黃龍長之;趙榮貴擒其黨一鬥麻代王等,天動等穴蓬州、儀隴、南部間,衆數十萬,以人為食。
久之,分十三家營:袁韬為首,其次呼九思、馬潮、王昌、陳林、王友進、王興、楊正宗、張顯、劉惟靈、白蛟龍、楊炳英、李世傑,流劫及保甯,殺戮所及,千裡為墟。
已更相貳,十三家目多非舊,而作賊如故。
酆城、金簡間,别有胡明道、姚玉麟等皆作賊;有土暴子者,屠戮不異于賊,民尤畏之。
朝廷兵力不能及,惟遵義得完。
王應熊、樊一蘅止其地,因以命之。
巡按禦史米壽圖奉命擇能任監司者與偕行,亦至。
乃發喪,大舉傳檄讨賊。
朱化龍擊賊龍鹳山,大破之;追至成都,互戰屢月,還守大山關。
複以勁卒敗賊,複榮經縣;俄陷于賊。
化龍軍小山關,賀珍往來興、漢之間。
十二月,召楊鹗還;命何騰蛟以原官總督川、陝、雲、貴軍務,使賈聯登為四川總兵官。
宏光元年春正月,賀珍擊賊黨于廣元,敗績。
時川北兵數,不能及賊之少半。
劉道貞、朱化龍擊賊于小山關,大敗。
道貞攻邛州,不克(詳「義旅」)。
二月,賀珍以兵趨漢中,賊黨馬科拒之;珍不克,科踞保甯如故。
曾英取鹽于遂甯,以食其軍。
三月,王應熊疏:『四川北接鄖陽、西次彜陵,南自建昌道雲南,東南自遵義道貴州。
今賊踞成都,蜀無人迹。
闖賊劫保甯、順慶之民,而為獻賊所驅。
宜令川陝總督複保甯,臣合黔、滇之力批其虛。
廣西、鄖陽許臣節制,則緩急可以呼應』。
從之;以應熊節制雲、貴、湖廣、廣西、鄖陽、偏沅巡撫。
應熊以曾英兵無律,多劫紳賈;不重其秩。
劾馬幹淫掠;诏逮幹,以耿廷箓代。
值沙定洲亂,廷箓不果行(詳「黔滇之亂」)。
何騰蛟亦不克至(詳前),幹為巡撫如故。
都司楊展自賊中泳出至于嘉定,乘間入犍為,殺僞令;進攻嘉定,遺民開城納之。
其地險阻而近賊,展工撫馭,遠近歸之。
羅徽堡千總廖佐及楊世泰起兵峨嵋,餘登皞勝賊于眉州,朱化龍及同知詹天顔複龍安、茂州(詳「義旅」)。
樊一蘅亦至,乃共起舊将甘良臣為總統,副以侯天錫、馬應試、屠龍、餘朝宗,凡三萬人,攻叙州。
楊、屠軍幹溪,馬應試夜濟;及旦,展軍亦濟。
賊方敗應試軍,展斷其橋,賊大驚遁;展、應試逐北,生獲二千、溺死過半。
其酋張化龍遁去,遂入叙州;一蘅犒軍江上。
賊黨馮雙禮再攻叙州,陷之。
展使蘇寶以猓兵擊之,自攻其白塔山屯。
半濟而令:『今日必死戰』;盡沉其舟。
使張勝、餘朝宗攻山左,曹章、郭崇烈攻山右,姚之桢、李朝貴軍其後,自當其前。
曹章先登,之桢敗而更勝;賊大潰遁。
蘇寶戰雙禮而敗,展以勝軍至,又破之;逐北三十裡,再複叙州守之。
賊黨孫可望衆又至,一蘅軍江上,相持一月;糧盡,退屯蔺州。
展軍屯江津,賊易楊展,謂『重慶不可失』,使二萬賊水陸攻合州,屯于多功城;别以精銳道佛圖關,将夾擊馬幹軍。
曾英、劉麟長救之,使遺民下涪州避賊;使于大海拒水軍、張天相陣于陸,戒勿戰,自以精卒五百往擊多功賊,大敗之。
即其幟萆山出賊後,大破之亭候。
賊怒,坑降卒三千于大儀;英遂屯重慶。
賊又截朱化龍及佥事蔡肱明于羊子嶺,化龍以蕃騎數百直沖之,賊大潰,屍蔽山谷;别将複敗賊于摩泥滴水。
又其時範文光在洪縣,詹天顔在松潘,權演在廣元,譚洪、譚詣、譚文在夔州,皆舉城邑奉征調。
宣慰使馬京、守備楊起泰又大破賊于觀川,文光亦使黎武勳擊艾能奇走之(詳「義旅」)。
于是四川之民,大殺賊官;或刺于庭、或付諸水火。
凡賊所設守牧令,判死者無算。
惟雅州知州王國臣固通賊,至是與下南道胡寅隙,将執寅畀諸賊;寅走,國臣遂降賊。
夏五月,王應熊檄楊展入遵義,及侯天錫、張熊攻永甯,克之;軍于魚腹阙。
秋七月,楊展大破賊梁一訓于納溪,溺死數萬。
鎮安千總周鼎昌被圍,賊聚諸舟鎖困之;鼎昌斷其索,賊大敗走。
孟喬芳擊姚、黃賊,屢破之;袁韬走川南。
八月,甘良臣、餘從奎、楊展以千舟擊賊于蔡壩,不勝。
越五日,又敗;賊追之納溪,士卒皆入舟,餘從奎走江津,良臣、展以數百人入永甯。
賊陷樂用寨,奢香之故穴也;羅從文以兵五千拒囤守。
孫可望圍之屢月,不能克;乃誘之降,盡坑之。
良臣、展聞之,退于懷仁。
賊蹑之懷仁,土城不能守,軍于小山關;賊又陷之,良臣、展居山中,殺馬而食。
良臣及王祥謀自籌中走遵義,曹章曰:『我棄大營入遵義,大軍若退,進退棘矣!曷自間道入江津乎』?祥及良臣不從,遂走遵義;展、章及向成功、黃國美竊出賊後,渡合江歸。
九月,李巽德在西充,奉隆武帝号;降将嚴自明敗之,張定邦降。
賀珍以兵攻陽平關,自明複拒之;孟喬芳使自明等以諸降軍争興安、漢中及川東北。
冬,賀珍、孫守法自漢中攻長安,不克而還(詳「義旅」)。
馬科自保甯攻漢中,賀珍大敗之。
十一月,郝孟旅在雅州佯為賊,上川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