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明紀事本末卷之十
關燈
小
中
大
兩廣之亂
崇祯十七年秋八月,宏光帝命楊鹗總督川、湖、雲、貴、廣西軍務。
冬十月,命丁魁楚總督兩廣;貪庸無狀,遂為亡粵之本。
十一月,加廣西總兵劉承允右都督。
十二月,召楊鹗回,以何騰蛟總督川、廣、雲、貴軍務;以瞿式耜巡撫廣西。
宏光元年春,土賊陷全州;靖江王亨嘉以聞。
三月,以黃斌卿挂印總兵,鎮廣西;未行。
秋八月,亨嘉反。
以其黨楊國威為大将軍、推官顧奕等為心腹,檄廣西四十五洞狼兵标勇奉之。
亨嘉,朱文正裔;襲封靖江。
聞宏光帝被執,謀自立;自是稱監國。
隆武帝诏至,不受命;舉兵将東。
巡撫瞿式耜自梧州書責之,檄陳邦傅及狼兵毋受命。
亨嘉至梧州,式耜不朝;挾入小舟,索印敕。
曹升刃脅之,式耜不予;拽逾數舟,卒不予。
坐定,複斥之。
隆武帝诏丁魁楚讨之,乃挾式耜走桂林,閉之府中。
式耜不食;标将徐高之子竊饘粥進,乃食之。
進表閩中,隆武帝聞之喜。
邦傅時受檄讨亨嘉,亨嘉拒戰,敗績。
改饋式耜衣食,瞑不視;乃遷之劉仙岩。
檄狼兵,并不至。
邦傅急攻之,亨嘉複迎式耜,還其敕印。
焦琏為楊國威旗鼓,密輸款于式耜;使夜入邦傅軍,複缒邦傅入,擒亨嘉械送福州。
順治三年(隆武二年。
是年永曆帝立于粵)春三月,亨嘉至福州,貸弗誅,廢為庶人;國威、顧奕、吳之琮等伏誅。
擢式耜兵部侍郎;辭曰:『國家構禍,豈臣子稱功地耶』!會曾櫻薦其才,隆武帝命晏日曙巡撫廣西,诏式耜入行在;式耜乃東至肇慶。
夏,丁魁楚使吳之蕃、張國詳援贛州(詳「江西之亂」)。
蘇觀生奉命至南安募兵。
再命尚書黃錦至潮州,計議援贛州。
廣西土司侬國琦作亂,晏日曙平之;獲國琦,命散其衆,毋獻俘,示仁恤。
秋八月,丁魁楚再遣兵援贛州。
土寇黃元吉降複叛,破永定;張家玉斬之。
又降鎮平賊陳靖衆十餘萬。
冬十月丙戌,永曆帝監國于肇慶。
時惟兩廣不及兵,丁魁楚、瞿式耜諸人共立之。
十一月,蘇觀生複立紹武帝于廣州。
肇慶立君,觀生欲與共;丁魁楚叱其非甲科,不許。
觀生憤走廣州,值唐王聿■〈金粵〉浮海至,觀生曰:『此吾君之弟也;兄終弟及,不亦可乎』?關捷先、梁朝宗和之,及巡撫何吾驺、布政司顧元鏡、侍郎王元華、曾道唯、總兵林察奉王監國。
越五日,即位;改元紹武。
以都司署為行宮。
封觀生建明伯,守兵部尚書;捷先以下各授職。
招四姓海蛟,降之(鄭、石、馬、徐四姓)。
制鹵簿,宮室除授千計。
永曆帝使給事中彭耀來诘,耀謂觀生:『今上神宗嫡嗣,奕葉重光;大統已定,誰敢複争?且虔、閩既失,強寇日增;公不協力同心以衛社稷,而操戈同室,此袁氏卒并于曹瞞也』。
觀生忿,殺之。
及陳嘉猷、陳邦彥至,再以永曆帝冊印授觀生,譬說利害;不從。
使林察攻廣西。
永曆帝以林佳鼎為兵部侍郎,督師;陳子壯為中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節制兩廣、江西、福建軍務。
子壯在廣州通書瞿式耜,言兵事;故有是命。
佳鼎使李明忠擊察将陳際泰于三水,敗之。
十二月,林察使盜僞降于佳鼎,信之;乘勝追逐至三江口伏發,炮碎其舟,佥事夏四敷、遊擊管燦皆死。
明忠軍于岸,淖深三尺;察攻之,一軍盡殁,明忠僅以身免。
行在大震,使瞿式耜視師峽口;以王化澄代佳鼎督師。
觀生亦使陳邦彥來議和,未決。
觀生清勵無才略,既總大事,苦瞀亂;日議郊祀、學校。
有楊明山者,大言有精兵十萬在潮、惠;即擢撫其地。
謂梁鍙才,授吏科給事中,大納賄賂。
所招海盜,白晝殺人,懸于門;觀生不能問。
降将李成棟在福建,固無入廣志;在籍巡撫辜朝薦與何吾驺隙,叛投之,獻入廣策,期兩月至桂林。
成棟從之,以兵入惠州,守者遁;潮州亦降。
即其印為牒告無事,陰自花山小徑薄廣州。
先使數騎作洋舶長年狀,闌入城,露辮發呼殺,擊傷一人,廣州悉潰。
或告觀生以敵至,叱斬之。
俄,騎兵至,倉卒召兵不及,觀生死。
顧元鏡首椎髻号于市,令軍民降;又張示谕陳威德。
人疑成棟之來,元鏡實召之。
紹武帝出走,匿于王永華家;尋如洛城裡,衆挽之。
時成棟騎纔數十人;又數日,前鋒杜永和至;又半月,成棟始至。
元鏡仆以紹武帝告,永和執之。
與之食,弗禦;曰:『飲汝杯水,何以見先人于地下』!成棟殺之;又執周、益、遼、惠二十四王及宗室世子皆殺之。
梁鍙诳觀生死,而舉其屍降;何吾驺等皆降。
成棟徇東莞、香山諸縣,盡下。
遣将掠南安、韶州,自攻肇慶。
永曆帝走梧州,并棄峽口,不之守;瞿式耜争之不得。
使朱治■〈目簡〉總督兩廣。
順治四年(永曆元年)春正月,李成棟至肇慶,朱治■〈目簡〉棄城走;成棟遣楊大用、張月、闫可義徇高、雷、廉諸州。
張家玉、陳子壯起兵攻廣州,降臣佟養甲呼救,成棟還軍,聲攻甘竹灘,子壯、家玉軍皆潰。
成棟複西(詳「義旅」);至梧州,巡撫曹烨肉袒牽羊降。
丁魁楚遁岑溪,亦降;成棟殺之,而有其孥賄,東趨平樂。
湖南副使陳象明以所征饷金無所止,盡以招土兵,約陳邦傅于榕樹潭;及成棟大戰旬日,土兵盡潰。
邦傅走,成棟從之;邦傅走南甯。
布政司耿獻忠以平樂降,總兵李明忠、李成志以浔州降,行在大震。
二月,征劉承允兵于全州,使入衛。
永曆帝複棄桂林如全州(詳「奔亡」);瞿式耜力谏,不聽。
請留守桂林,許之;以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賜劍,便宜行事。
以焦琏兵隸之,屯于黃沙。
晉承允安國公,使陳邦傅守昭平。
承允恃膂力,兇橫無臣禮;邦傅亦如之。
永曆帝倚任,遂增其焰,以緻于敗。
陳邦彥使馬應芳督舟師會餘龍攻順德,再複之;遂取高州,入龍門。
三月,李成棟還軍陷順德,邦彥屯下江門(詳「義旅」)。
更攻廣州,入清遠;十日城陷,邦彥死,成棟謂無慮。
聞永曆帝走,急趨桂林;總督朱盛濃、巡按禦史辜朝泰、布政司朱盛□皆先遁。
永曆帝聞之,以丁元華代盛濃、魯可藻代朝泰;未至,而成棟兵已至。
四廂民皆去發,惟留守大學士瞿式耜、通判鄭國藩、都司林運昌、李當瑞、沈煌誓守;檄焦琏來救。
琏以三百騎先,山水驟漲,士卒浮行百餘裡,深及馬腹;至榕江,無舟濟,散搜村落,得魚艇二,乃更番渡畢,琏乃濟。
式耜迎勞如父子,苦無食,縻粥以飼。
議使取大墟谷,未至;成棟兵已入,飛矢四射及式耜巾;琏急引弓入,控弦一發,射一人颠;再發再颠,矢無虛彀;頃刻殺數十人。
餘騎下城鬥,琏以一騎躏之,繞城奔逐,又殺數十人;軍士以外兵入,盡合四門,故成棟兵不得出,黠者棄馬逾城遁。
琏即麾騎自文昌門出,成棟兵方駭愕,琏直馳入其軍,左右沖擊;三百騎翼之,所至洞潰,斷其軍為三。
俄複合,琏益大呼入;部将白貴、白玉亦開門出,追奔數十裡,斬首數千級。
是役也,琏以三百騎破成棟衆數萬,桂林得全。
成棟遁昆陽,旋走陽朔。
賴熊複建陽;張家玉再攻東莞,複之(詳「義旅」)。
夏四月,以張家玉總督嶺東軍務。
劉承允雖重瞿式耜,遣兵衛之,而恣睢甚。
以長沙陷,請罷何騰蛟為戶部尚書;不許。
張光璧請讨之,亦不許。
承允起小校,受騰蛟薦為大将;屯溪之捷,怨張光璧、郝永忠擢将軍,己不得與。
馳入黎平,執騰蛟妻子以索饷;騰蛟無如何,使章纩慰之,為請伯爵,與聯姻。
比至全州,加公爵,賜尚方劍,權勢逾騰蛟而猶惡之;至是,徑請罷騰蛟,諸鎮皆怒。
永曆帝亦憤,使召騰蛟入圖之;騰蛟自白牙曆全州、道州,朝行在。
五月,李成棟兵陷和平。
劉承允兵嘩饷于桂林,瞿式耜竭公私财賄與之,猶不止;夫人邵氏出簪珥以佐,猶不止。
與焦琏軍鬥,擊傷琏;式耜劾承允,兵掠而去。
孔有德聞之,急以兵陷興安,突攻桂林;大雨城壞,吏士失色。
焦琏入守,矢貫于肘,憤呼拒敵;式耜躬立矢石中,以西洋炮轟擊,敵少卻。
乃大戰,自辰至午,不及食;式耜親持飯哺之,士益奮,以大雨止。
明日再戰,琏奮長刀砍除,步騎從之,左右沖擊;有德大敗,收餘兵走。
琏軍逐北,日數十裡。
有德望虞山草木,皆以為兵,幾為追騎所得。
其别将出栗
冬十月,命丁魁楚總督兩廣;貪庸無狀,遂為亡粵之本。
十一月,加廣西總兵劉承允右都督。
十二月,召楊鹗回,以何騰蛟總督川、廣、雲、貴軍務;以瞿式耜巡撫廣西。
宏光元年春,土賊陷全州;靖江王亨嘉以聞。
三月,以黃斌卿挂印總兵,鎮廣西;未行。
秋八月,亨嘉反。
以其黨楊國威為大将軍、推官顧奕等為心腹,檄廣西四十五洞狼兵标勇奉之。
亨嘉,朱文正裔;襲封靖江。
聞宏光帝被執,謀自立;自是稱監國。
隆武帝诏至,不受命;舉兵将東。
巡撫瞿式耜自梧州書責之,檄陳邦傅及狼兵毋受命。
亨嘉至梧州,式耜不朝;挾入小舟,索印敕。
曹升刃脅之,式耜不予;拽逾數舟,卒不予。
坐定,複斥之。
隆武帝诏丁魁楚讨之,乃挾式耜走桂林,閉之府中。
式耜不食;标将徐高之子竊饘粥進,乃食之。
進表閩中,隆武帝聞之喜。
邦傅時受檄讨亨嘉,亨嘉拒戰,敗績。
改饋式耜衣食,瞑不視;乃遷之劉仙岩。
檄狼兵,并不至。
邦傅急攻之,亨嘉複迎式耜,還其敕印。
焦琏為楊國威旗鼓,密輸款于式耜;使夜入邦傅軍,複缒邦傅入,擒亨嘉械送福州。
順治三年(隆武二年。
是年永曆帝立于粵)春三月,亨嘉至福州,貸弗誅,廢為庶人;國威、顧奕、吳之琮等伏誅。
擢式耜兵部侍郎;辭曰:『國家構禍,豈臣子稱功地耶』!會曾櫻薦其才,隆武帝命晏日曙巡撫廣西,诏式耜入行在;式耜乃東至肇慶。
夏,丁魁楚使吳之蕃、張國詳援贛州(詳「江西之亂」)。
蘇觀生奉命至南安募兵。
再命尚書黃錦至潮州,計議援贛州。
廣西土司侬國琦作亂,晏日曙平之;獲國琦,命散其衆,毋獻俘,示仁恤。
秋八月,丁魁楚再遣兵援贛州。
土寇黃元吉降複叛,破永定;張家玉斬之。
又降鎮平賊陳靖衆十餘萬。
冬十月丙戌,永曆帝監國于肇慶。
時惟兩廣不及兵,丁魁楚、瞿式耜諸人共立之。
十一月,蘇觀生複立紹武帝于廣州。
肇慶立君,觀生欲與共;丁魁楚叱其非甲科,不許。
觀生憤走廣州,值唐王聿■〈金粵〉浮海至,觀生曰:『此吾君之弟也;兄終弟及,不亦可乎』?關捷先、梁朝宗和之,及巡撫何吾驺、布政司顧元鏡、侍郎王元華、曾道唯、總兵林察奉王監國。
越五日,即位;改元紹武。
以都司署為行宮。
封觀生建明伯,守兵部尚書;捷先以下各授職。
招四姓海蛟,降之(鄭、石、馬、徐四姓)。
制鹵簿,宮室除授千計。
永曆帝使給事中彭耀來诘,耀謂觀生:『今上神宗嫡嗣,奕葉重光;大統已定,誰敢複争?且虔、閩既失,強寇日增;公不協力同心以衛社稷,而操戈同室,此袁氏卒并于曹瞞也』。
觀生忿,殺之。
及陳嘉猷、陳邦彥至,再以永曆帝冊印授觀生,譬說利害;不從。
使林察攻廣西。
永曆帝以林佳鼎為兵部侍郎,督師;陳子壯為中極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節制兩廣、江西、福建軍務。
子壯在廣州通書瞿式耜,言兵事;故有是命。
佳鼎使李明忠擊察将陳際泰于三水,敗之。
十二月,林察使盜僞降于佳鼎,信之;乘勝追逐至三江口伏發,炮碎其舟,佥事夏四敷、遊擊管燦皆死。
明忠軍于岸,淖深三尺;察攻之,一軍盡殁,明忠僅以身免。
行在大震,使瞿式耜視師峽口;以王化澄代佳鼎督師。
觀生亦使陳邦彥來議和,未決。
觀生清勵無才略,既總大事,苦瞀亂;日議郊祀、學校。
有楊明山者,大言有精兵十萬在潮、惠;即擢撫其地。
謂梁鍙才,授吏科給事中,大納賄賂。
所招海盜,白晝殺人,懸于門;觀生不能問。
降将李成棟在福建,固無入廣志;在籍巡撫辜朝薦與何吾驺隙,叛投之,獻入廣策,期兩月至桂林。
成棟從之,以兵入惠州,守者遁;潮州亦降。
即其印為牒告無事,陰自花山小徑薄廣州。
先使數騎作洋舶長年狀,闌入城,露辮發呼殺,擊傷一人,廣州悉潰。
或告觀生以敵至,叱斬之。
俄,騎兵至,倉卒召兵不及,觀生死。
顧元鏡首椎髻号于市,令軍民降;又張示谕陳威德。
人疑成棟之來,元鏡實召之。
紹武帝出走,匿于王永華家;尋如洛城裡,衆挽之。
時成棟騎纔數十人;又數日,前鋒杜永和至;又半月,成棟始至。
元鏡仆以紹武帝告,永和執之。
與之食,弗禦;曰:『飲汝杯水,何以見先人于地下』!成棟殺之;又執周、益、遼、惠二十四王及宗室世子皆殺之。
梁鍙诳觀生死,而舉其屍降;何吾驺等皆降。
成棟徇東莞、香山諸縣,盡下。
遣将掠南安、韶州,自攻肇慶。
永曆帝走梧州,并棄峽口,不之守;瞿式耜争之不得。
使朱治■〈目簡〉總督兩廣。
順治四年(永曆元年)春正月,李成棟至肇慶,朱治■〈目簡〉棄城走;成棟遣楊大用、張月、闫可義徇高、雷、廉諸州。
張家玉、陳子壯起兵攻廣州,降臣佟養甲呼救,成棟還軍,聲攻甘竹灘,子壯、家玉軍皆潰。
成棟複西(詳「義旅」);至梧州,巡撫曹烨肉袒牽羊降。
丁魁楚遁岑溪,亦降;成棟殺之,而有其孥賄,東趨平樂。
湖南副使陳象明以所征饷金無所止,盡以招土兵,約陳邦傅于榕樹潭;及成棟大戰旬日,土兵盡潰。
邦傅走,成棟從之;邦傅走南甯。
布政司耿獻忠以平樂降,總兵李明忠、李成志以浔州降,行在大震。
二月,征劉承允兵于全州,使入衛。
永曆帝複棄桂林如全州(詳「奔亡」);瞿式耜力谏,不聽。
請留守桂林,許之;以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賜劍,便宜行事。
以焦琏兵隸之,屯于黃沙。
晉承允安國公,使陳邦傅守昭平。
承允恃膂力,兇橫無臣禮;邦傅亦如之。
永曆帝倚任,遂增其焰,以緻于敗。
陳邦彥使馬應芳督舟師會餘龍攻順德,再複之;遂取高州,入龍門。
三月,李成棟還軍陷順德,邦彥屯下江門(詳「義旅」)。
更攻廣州,入清遠;十日城陷,邦彥死,成棟謂無慮。
聞永曆帝走,急趨桂林;總督朱盛濃、巡按禦史辜朝泰、布政司朱盛□皆先遁。
永曆帝聞之,以丁元華代盛濃、魯可藻代朝泰;未至,而成棟兵已至。
四廂民皆去發,惟留守大學士瞿式耜、通判鄭國藩、都司林運昌、李當瑞、沈煌誓守;檄焦琏來救。
琏以三百騎先,山水驟漲,士卒浮行百餘裡,深及馬腹;至榕江,無舟濟,散搜村落,得魚艇二,乃更番渡畢,琏乃濟。
式耜迎勞如父子,苦無食,縻粥以飼。
議使取大墟谷,未至;成棟兵已入,飛矢四射及式耜巾;琏急引弓入,控弦一發,射一人颠;再發再颠,矢無虛彀;頃刻殺數十人。
餘騎下城鬥,琏以一騎躏之,繞城奔逐,又殺數十人;軍士以外兵入,盡合四門,故成棟兵不得出,黠者棄馬逾城遁。
琏即麾騎自文昌門出,成棟兵方駭愕,琏直馳入其軍,左右沖擊;三百騎翼之,所至洞潰,斷其軍為三。
俄複合,琏益大呼入;部将白貴、白玉亦開門出,追奔數十裡,斬首數千級。
是役也,琏以三百騎破成棟衆數萬,桂林得全。
成棟遁昆陽,旋走陽朔。
賴熊複建陽;張家玉再攻東莞,複之(詳「義旅」)。
夏四月,以張家玉總督嶺東軍務。
劉承允雖重瞿式耜,遣兵衛之,而恣睢甚。
以長沙陷,請罷何騰蛟為戶部尚書;不許。
張光璧請讨之,亦不許。
承允起小校,受騰蛟薦為大将;屯溪之捷,怨張光璧、郝永忠擢将軍,己不得與。
馳入黎平,執騰蛟妻子以索饷;騰蛟無如何,使章纩慰之,為請伯爵,與聯姻。
比至全州,加公爵,賜尚方劍,權勢逾騰蛟而猶惡之;至是,徑請罷騰蛟,諸鎮皆怒。
永曆帝亦憤,使召騰蛟入圖之;騰蛟自白牙曆全州、道州,朝行在。
五月,李成棟兵陷和平。
劉承允兵嘩饷于桂林,瞿式耜竭公私财賄與之,猶不止;夫人邵氏出簪珥以佐,猶不止。
與焦琏軍鬥,擊傷琏;式耜劾承允,兵掠而去。
孔有德聞之,急以兵陷興安,突攻桂林;大雨城壞,吏士失色。
焦琏入守,矢貫于肘,憤呼拒敵;式耜躬立矢石中,以西洋炮轟擊,敵少卻。
乃大戰,自辰至午,不及食;式耜親持飯哺之,士益奮,以大雨止。
明日再戰,琏奮長刀砍除,步騎從之,左右沖擊;有德大敗,收餘兵走。
琏軍逐北,日數十裡。
有德望虞山草木,皆以為兵,幾為追騎所得。
其别将出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