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十三

關燈
懷宗端皇帝(十三) 崇祯十三年春正月癸亥,申辨文武章服。

     丁卯,夜東方黑氣彌空——連三夕。

     丙子,以陳新甲為兵部尚書。

     庚辰,下阮震亨于鎮撫司獄,論死。

    先是,東廠獲通賄籍,詞連吏科都給事中阮震亨;吏部尚書謝陞又劾之。

     閏月癸未朔,命巡城禦史煮粥赈饑,發帑八千金赈真定。

     庚寅,浙江永康知縣朱露上言:『有司恣言科罰,俱借禦寇攫取;各撫按容隐,不以上聞』。

    上命申饬各官;令露入朝,授吏科給事中,改名統鐼。

     甲午,中書舍人沈廷揚請試海運;從之——既而巡撫登萊都禦史徐人龍又以成山道險,不便;請罷議。

     谕戶部以永清、保定等處糧刍給畿南饑民,抵秋以償。

     楊嗣昌薦推官萬元吉、楊卓然、胡平表等;各授監軍道佥事。

     甲辰,發帑六千金赈山東。

     丙午,浙、直大風霾。

     己酉,召兵部尚書陳新甲于平台;新甲上「保邦十策」。

     二月壬子朔,杭州城門夜鳴。

     平賊将軍左良玉大破張獻忠于太平縣之瑪瑙山,斬二千八百八十七級。

     甲子,給楊嗣昌萬金,賜鬥牛服。

    嗣昌駐襄陽調度會剿,以陝西興安一路失期,斬其監軍殷太白。

     流寇掠泌陽。

     叙甘鎮功,複洪承疇太保,賜金四十、绯蟒一襲。

     辛未,羅汝才掠信陽——尋陷光州。

     癸酉,禮部請增祀北鬥于星辰壇;許之。

     丁醜,令會試貢士先廷對日校射。

     戊寅,谕曰:『日者風霾大作,土田亢早,麥苗将槁;甚至傷折南郊樹木。

    天心仁愛,警示頻仍。

    非政事之多失,即奸貪之縱肆;或刑獄之失平,抑豪右之侵虐:諸如此類,皆幹天和。

    茲許文武人等直言無隐,悉陳利弊,以裨時政。

    庚辰,又谕曰:『朕于三月三日,始深居齋禱;大小臣工,痛加修省』。

    遣成國公朱純臣、鎮遠侯顧肇迹祭告南北郊,禮部尚書林欲楫告社稷,侍郎王铎告風雷等壇。

     三月壬午朔,永安廠災。

     丁亥,楊嗣昌報捷;上益發銀牌五百、紵絲三百、帑金五千犒戰士及陣沒吏卒。

     清兵至義州,欲入錦州;總督洪承疇同遼東巡撫方一藻以前鋒祖大壽、團練吳三桂先扼錦州、松山,禦之。

     各鎮監盡行撤還。

     壬辰,免畿郡十一年料匠等銀。

     甲午,赈京城貧民各二百錢。

     乙未,戶科給事中左懋第言:『去歲彗星見,下诏停刑而彗即夕消;何今日之不應也!臣又思之,皇上停刑之诏,特其具也;今之齋禱,猶其文也。

    臣□皇上先以文,即繼以實;此時得毋實尚未見,而天下不之信乎!臣敢直以實進:練饷之派以益軍實,不得已之事也。

    皇上減兵省饷,天下已識加惠之意。

    兵減而饷未減,恐貪者藉以饷其私;乞皇上下诏寬練饷加派之數。

    刑獄以待有罪,亦不得已之事也。

    捧讀诏傳,殷殷刑獄是矣;乞皇上取獄之輕重一一審之。

    停刑可以消彗,豈明刑不足以返風乎!如此而天變不止,臣不信也』。

     戊戌,賜貢士魏藻德以下三百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先是,召貢士三十餘人于文華殿,上問「内外交讧,何以報仇雪恥」?通州魏藻德進,對曰:『以臣所見,不離明問;使大小諸臣皆知所恥,則才能自生,功業自建』。

    娓娓數百言;更自叙戊寅守城功。

    上心識之,故遂首拔。

    辛亥,進士姚宗衡等四人授檢讨、黃雲師等五人授給事中、馮垣登等五人授監察禦史、顔渾等二人授吏部主事、張朝延等七人授兵部主事——皆召對稱旨,特授是官;前此未有也。

    進士張璘然亦與召對,面藍,上惡之,不用;璘然心甚不平。

     分赈畿南三萬金。

    是日雨。

     壬寅,嘉興天鳴。

     丙午,免兩河積逋。

    其災甚者,緩征之餘,免八年、九年十之三。

     夏四月戊午,巡撫江西右佥都禦史解學龍薦舉佐領官及布政司都事黃道周;以道周黨邪亂政、學龍藐法徇私,俱逮下刑部獄,廷杖、論戍。

     浙西大水。

     庚申,命撫按薦舉分治兵、治饷才幹實迹,如失實連坐;至考選大典須科、貢兼收,以收人才用之,違者罪之。

     以宿州等三十州縣荒災,免其八年逋賦。

     丙寅,上以吏部考選不列舉貢,遂命貢士并歲貢士共二百六十三人俱于六部諸司及推官、知縣通行察補;并谕吏部:『此系特用,後不為例』。

     癸酉,南安、惠安、同安地震。

     令朝臣及撫、按各舉将才。

     己卯,以吏部尚書謝陞為禮部尚書、禮部右侍郎陳演為禮部左侍郎,各兼東閣大學士,直文淵閣。

     五月癸未,上北郊。

     丁亥,減商州等今年田租。

     戊子,量免湖廣田租。

     庚寅,命洪承疇出山海關。

     丙申,以傅永淳為吏部尚書。

     以上諸省直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各處饑,命有司官設法赈濟、招徕流徙;令巡撫、巡按躬行州縣,定殿最以聞。

     召九卿科道于平台,問禦清、救荒、安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