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實錄卷之三

關燈
懷宗端皇帝(三) 崇祯三年春正月辛巳朔,京師大風霾,晝晦。

     命恤故都督滿桂、孫祖壽、趙率教、彭守印、李标及故副總兵申甫。

     清兵東趨永平。

     甲申,召戶、兵、工諸給事中于會極門,令注銷案牍;各委給事中一人查理六曹,勒期奏報。

     谕兵部:『傳梁廷棟遣偵騎遠探,如尚留昌平,即當合□;如果絕迹,當督各将截于薊東。

    約樞輔孫承宗督同祖大壽于三屯營、豐潤間聯絡掎角,四面蹴之,毋令間道繞掣我後』。

     清兵入永平府。

    先有人伏文廟承塵上,晨登城,守将楊春導之;兵備道副使鄭國昌、知府張鳳奇、推官盧成功等死之。

    國昌先令諸生擊楊春死,中書舍人廖汝欽、故副總兵焦延慶、守備趙國忠、諸生韓原洞等俱力戰沒,中軍程應琦被殺。

     命瘗城外戰士遺骸。

     戊子,灤州陷,知州楊濂迫于兵,自刎。

     總兵官陳洪範入援;以洪範東人,止之。

     清兵攻撫甯,不克;轉攻昌黎,還永平。

     己醜,劉之綸報□兵分往永平、遵化,屯遵化三千餘騎,自東門連營至汗兒莊;臣駐薊州,俟兵到,移三河,求催通州糧以濟。

    總理馬世龍亦至。

     庚寅,逮薊遼總督劉策、總兵張士顯。

     辛卯,陝西邊盜王子順、苗美連逃兵掠綏德,敗參将石在廊,衆至三、四千,南下圍韓城;總督楊鶴會劉廣生調兵讨之。

    丙申,鶴至合陽,解韓城圍,斬三千級;賊遁。

    複犯清澗,官兵追逐數十,王子順以百十二人降,總兵杜文煥受之;苗美分二部走西川、安定,官兵斬七十級,更降三百十二人,餘大奔。

    苗美叔苗登霧複殺差官褚國恩等,嘯聚于安定,仍掠鄜州、中部、宜君。

    分巡河西道蔣士忠并文煥擊賊,敗之。

    副總兵李卑、都司艾穆等兵大集,賊黨黃虎複乞降。

     清兵東向,遣二騎持幟緻書祖大壽通和,孫承宗殺之,兵遂西;承宗令遊擊劉天祿設伏以待。

     廣東西洋澳人陸若漢進大铳。

     劉之綸屯遵化娘娘廟山,忽飛矢中之死;總兵馬世龍在薊門不援,全軍俱沒。

    初,巡按直隸禦史董羽宸言之綸不任戰,上責之。

    而之綸領新兵,初募四萬出彰義門,已佚其半;烏合無紀律,以及于敗。

     清兵攻昌黎三日,知縣左應選、守備甚至石柱國力拒,乃退。

     大學士韓爌緻仕,賜金、币。

     巡撫河南右佥都禦史範景文入援,命守涿州。

     己酉,議中外七品以上官捐俸助饷;上不許。

    時廷臣俱進;獨順天尹劉宗周謂「養廉不可廢」,獨無所進。

     命順天撫、按令各屬課農,其殘破處仍勸相給種。

     巡撫梅之煥、劉廣生及楊鶴遣五路總兵吳自勉、尤世祿、楊麒、王承恩、楊嘉谟等先後率兵萬七千人入衛。

     延綏總兵吳自勉沿途征馬,又逗留縱兵掠;巡撫張鲸遂忿死。

     邊盜王嘉胤陷府谷縣。

     插漢虎墩兔憨以十萬騎抵宣府脅舊賞四十萬金;止括十八萬予之。

     二月辛亥朔,予故都督滿桂、孫祖壽、趙率教祭葬,并立祠祀之。

     壬子,進祖大壽太子太保。

     丙辰,制皇太子寶冊。

     庚申,冊立皇太子慈烺,頒诏中外。

     癸亥,進李标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進孫承宗太子太保,廕子中書舍人。

    已馳谕承宗曰:『朕念卿與諸将吏折沖勞苦,日廑于懷。

    卿須間道飛報情形,以便彼此策應』。

    又遣鴻胪寺寺丞董用極渡海敕勞祖大壽等,并發甲紵之屬千餘賞功。

     司禮太監宗晉、王永祚、李鳳祥、曹化淳各廕錦衣衛指揮佥事,内官太監李承芳廕正千戶。

     清兵又至建昌。

     皇次子殇。

     禮部上言:請定官吏士庶、内外宮室器用衣飾之制,一從節儉;诏從之。

     三月辛巳朔,大學士李标罷。

     工部主事陸澄源密劾左都禦史曹于汴。

    于汴免,以闵洪學為左都禦史。

     壬午,清兵抵房山,令二人呼城下——乃則良鄉萬戶子及千戶弟,持檄招降。

    已又一騎大呼曰:『房山是金大定年設縣以護祖陵,爾官吏宜出迎』。

    知縣楊齋芳力拒之。

    李元勳、曹耿源下城入請,曰:『既近祖陵,人民不宜加害』!遂引去,命辛卯祭陵。

    及期,詣城北,令諸生陪祭——九龍岡,蓋金章宗陵也。

    申刻,兵退。

     禮部請正文體;從之。

     孫承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