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剿。
捷音即日可至。
○是日、駐跸煙郊行宮。
○辛醜。
上詣永慕寺行禮。
○谕軍機大臣曰、周樽奏、密赴陶煙鄰近村莊。
逐加查究。
陶煙自缢身死屬實等語。
所奏殊不可信。
陶煙一犯。
前據陶興供稱、于上年十月十五日。
在太和縣。
親見陶煙被營弁拏獲去送縣。
是陶煙系拏獲在官之人。
何能自尋短見。
即使自缢屬實。
亦必在該縣監内。
乘間缢死。
此次周樽所奏、并無捏飾之語。
祇系空言。
顯有回護。
現陶煙之子陶兆安、陶兆甯、及劉榮先、已經解京。
俟解到時。
與陶興質審。
無難得實。
倘究出前項情弊。
惟周樽是問。
将此谕令知之。
○是日、駐跸舊衙門行宮。
○壬寅。
谕軍機大臣曰、和琳奏、現飛催前調漢屯各兵到齊。
先将屯聚賊衆。
痛加剿殺。
以清後路。
酌留弁兵。
由孫士毅派撥分守營卡。
旋即挑選精銳。
直抵松桃會剿等語。
一切運籌布置。
俱與福康安意見适相符合。
深中窾要。
進兵後路。
最宜防範嚴密。
自先應廓清賊匪。
帶兵前進。
可免後顧之虞。
惟該處路徑分歧。
勢不能于所有隘口處所。
逐一安兵分布。
轉緻進剿之兵。
勢形單弱。
此等後路賊匪。
自必亦有為首逆匪。
占踞要隘。
祇須将其首惡團聚之處。
設法殲擒。
其黨夥自必紛紛潰散。
和琳等務須熟籌妥辦。
并遵照昨降谕旨。
令孫士毅、觀成、在秀山後路守禦。
以期放心直前會剿。
現在福康安、已将嗅腦賊苗殺散。
進攻松桃。
和琳再帶川兵。
與福康安會合。
則聲威更為壯盛。
自當勢如破竹。
直趨楚境。
與福甯合兵夾攻。
無難一鼓集事。
其續調屯土官兵。
并着傳谕觀成、迅速催趱到齊。
以便迅速進剿。
計和琳此時。
或已将秀山苗匪。
悉力剿除。
與福康安會合一處。
由松桃進抵楚境。
将苗匪痛加殲戮。
亦未可定。
至後路一帶軍行糧饷。
均關緊要。
現據孫士毅奏請留駐秀山。
就近督辦。
随時應付。
孫士毅惟當留心妥辦。
以期源源接濟。
又昨據福康安奏、攻殺嗅腦賊匪。
自高珑坡至桐木寨。
兵丁乘勢追趕。
至于刻不暇食等語。
兵丁等奮勇殺賊。
甚屬可嘉。
并着福康安于剿散松桃賊匪後。
将此次出力兵丁查明。
各賞給一月錢糧。
以示獎勵。
○是日、駐跸新衙門行宮。
○癸卯。
谕、泰甯鎮總兵員缺。
着特清額補授。
仍着兼内務府大臣。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蔣兆奎所奏該省雨雪情形。
未經另繕清單。
降旨申饬。
令其查明分晰具奏。
茲閱該撫奏到補開各屬雨雪清單。
仍未明晰。
如甯武、澤州、遼州、代州等屬。
俱開二月十六七、至二十五六等日。
得雪均有五六寸不等。
現屆春令。
麥苗正當長發之時。
如得雨澤滋培。
自為有益。
若得雪過厚。
弗能消融。
則麥苗轉緻凍壓。
京城于本月十二日。
所得之雪亦有六寸。
但旋落旋融。
并無積壓。
是以沾濡入土。
即與雨澤無異。
現在跸路所經。
土膏滋潤。
麥苗青蔥。
是其明驗。
今山西省得雪六寸地方。
若積而不化。
麥苗恐不免凍壓。
督撫等往往以雪于麥無礙為言。
殊不足信。
乃蔣兆奎此次摺内。
仍未将得雪處所。
是否旋即消融。
于麥苗有無妨礙之處。
詳悉奏明。
殊屬含混。
着再傳旨申饬。
并将該省得雪六寸地方。
是否即時消化。
麥苗不緻凍壓。
及閏二月得雨澤之處。
另行查明據實具奏。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山陽縣民徐錦剛妹徐氏。
○是日、駐跸黃新莊行宮。
○甲辰。
谕軍機大臣等、楚省被難民苗。
既經畢沅等妥為安頓。
其壯健丁男。
自當招募團練。
依台灣義民之例。
用示獎勵。
該民苗等、踴躍争先。
藉資防堵。
可期得力。
其各寨熟苗。
被脅聽從者固多。
而安分良苗、被其侵掠者亦複不少。
勢難一律殲除。
畢沅等出示曉谕。
設法招徕。
俾其效命前驅。
離散餘黨。
辦理正當其時。
惟是逆苗等肆行不法。
恃衆鸱張。
其夥黨甚多。
良莠不一。
現當行軍緊要之時。
自不得不權宜招撫。
以苗攻苗。
将來事定後。
仍須留心查察。
如果實在出力自效。
奮勇殺賊。
自應酌為獎賞。
俾其安居複業。
倘有陽為歸順。
心懷叵測者。
必須加意防範。
分别辦理。
此事着福康安、和琳、于剿捕告竣後。
務須熟籌妥辦。
以期綏靖苗疆。
又張廷仲所請殺賊自效。
諒系實情。
畢沅等令其分投募集鄉兵。
奮勇殺賊。
于剿苗事務。
亦屬有益。
将來張廷仲父子、如果能剿殺逆苗。
擒獻賊首。
不妨奏明賞給頂戴。
量加鼓勵。
即或以張廷仲究難深信。
可于事竣後送京。
另行安插。
以杜後患。
再福甯等因在鎮筸日久。
毫無展布。
今見德楞泰到彼。
欲思抽撥兵丁。
攻打接仗。
以為塞責之計。
但福甯等既因兵力未齊。
不通進取。
若輕于嘗試。
未能大加剿殺。
使賊匪等見欽差到彼。
亦未能大振兵威。
轉啟其輕視之心。
自莫若養精蓄銳。
俟福康安、和琳、前抵楚境。
會合攻擊。
可期一鼓集事。
○是日、駐跸半壁店行宮。
○乙巳。
谕軍機大臣等、據福康安奏、于殺散嗅腦賊匪後。
即乘兵威勝勢。
攻克石城。
并連夜進兵。
将旁路後路苗寨岩洞賊匪。
悉行焚燒痛剿。
盡數殲除。
實屬可嘉。
特解小荷包一個以賜。
用昭優眷。
黔楚苗匪。
經此番痛加剿殺。
自已望風膽落。
其松桃屯聚之賊。
無難即日殲除。
而秀
捷音即日可至。
○是日、駐跸煙郊行宮。
○辛醜。
上詣永慕寺行禮。
○谕軍機大臣曰、周樽奏、密赴陶煙鄰近村莊。
逐加查究。
陶煙自缢身死屬實等語。
所奏殊不可信。
陶煙一犯。
前據陶興供稱、于上年十月十五日。
在太和縣。
親見陶煙被營弁拏獲去送縣。
是陶煙系拏獲在官之人。
何能自尋短見。
即使自缢屬實。
亦必在該縣監内。
乘間缢死。
此次周樽所奏、并無捏飾之語。
祇系空言。
顯有回護。
現陶煙之子陶兆安、陶兆甯、及劉榮先、已經解京。
俟解到時。
與陶興質審。
無難得實。
倘究出前項情弊。
惟周樽是問。
将此谕令知之。
○是日、駐跸舊衙門行宮。
○壬寅。
谕軍機大臣曰、和琳奏、現飛催前調漢屯各兵到齊。
先将屯聚賊衆。
痛加剿殺。
以清後路。
酌留弁兵。
由孫士毅派撥分守營卡。
旋即挑選精銳。
直抵松桃會剿等語。
一切運籌布置。
俱與福康安意見适相符合。
深中窾要。
進兵後路。
最宜防範嚴密。
自先應廓清賊匪。
帶兵前進。
可免後顧之虞。
惟該處路徑分歧。
勢不能于所有隘口處所。
逐一安兵分布。
轉緻進剿之兵。
勢形單弱。
此等後路賊匪。
自必亦有為首逆匪。
占踞要隘。
祇須将其首惡團聚之處。
設法殲擒。
其黨夥自必紛紛潰散。
和琳等務須熟籌妥辦。
并遵照昨降谕旨。
令孫士毅、觀成、在秀山後路守禦。
以期放心直前會剿。
現在福康安、已将嗅腦賊苗殺散。
進攻松桃。
和琳再帶川兵。
與福康安會合。
則聲威更為壯盛。
自當勢如破竹。
直趨楚境。
與福甯合兵夾攻。
無難一鼓集事。
其續調屯土官兵。
并着傳谕觀成、迅速催趱到齊。
以便迅速進剿。
計和琳此時。
或已将秀山苗匪。
悉力剿除。
與福康安會合一處。
由松桃進抵楚境。
将苗匪痛加殲戮。
亦未可定。
至後路一帶軍行糧饷。
均關緊要。
現據孫士毅奏請留駐秀山。
就近督辦。
随時應付。
孫士毅惟當留心妥辦。
以期源源接濟。
又昨據福康安奏、攻殺嗅腦賊匪。
自高珑坡至桐木寨。
兵丁乘勢追趕。
至于刻不暇食等語。
兵丁等奮勇殺賊。
甚屬可嘉。
并着福康安于剿散松桃賊匪後。
将此次出力兵丁查明。
各賞給一月錢糧。
以示獎勵。
○是日、駐跸新衙門行宮。
○癸卯。
谕、泰甯鎮總兵員缺。
着特清額補授。
仍着兼内務府大臣。
○谕軍機大臣等、前因蔣兆奎所奏該省雨雪情形。
未經另繕清單。
降旨申饬。
令其查明分晰具奏。
茲閱該撫奏到補開各屬雨雪清單。
仍未明晰。
如甯武、澤州、遼州、代州等屬。
俱開二月十六七、至二十五六等日。
得雪均有五六寸不等。
現屆春令。
麥苗正當長發之時。
如得雨澤滋培。
自為有益。
若得雪過厚。
弗能消融。
則麥苗轉緻凍壓。
京城于本月十二日。
所得之雪亦有六寸。
但旋落旋融。
并無積壓。
是以沾濡入土。
即與雨澤無異。
現在跸路所經。
土膏滋潤。
麥苗青蔥。
是其明驗。
今山西省得雪六寸地方。
若積而不化。
麥苗恐不免凍壓。
督撫等往往以雪于麥無礙為言。
殊不足信。
乃蔣兆奎此次摺内。
仍未将得雪處所。
是否旋即消融。
于麥苗有無妨礙之處。
詳悉奏明。
殊屬含混。
着再傳旨申饬。
并将該省得雪六寸地方。
是否即時消化。
麥苗不緻凍壓。
及閏二月得雨澤之處。
另行查明據實具奏。
○旌表守正捐軀江蘇山陽縣民徐錦剛妹徐氏。
○是日、駐跸黃新莊行宮。
○甲辰。
谕軍機大臣等、楚省被難民苗。
既經畢沅等妥為安頓。
其壯健丁男。
自當招募團練。
依台灣義民之例。
用示獎勵。
該民苗等、踴躍争先。
藉資防堵。
可期得力。
其各寨熟苗。
被脅聽從者固多。
而安分良苗、被其侵掠者亦複不少。
勢難一律殲除。
畢沅等出示曉谕。
設法招徕。
俾其效命前驅。
離散餘黨。
辦理正當其時。
惟是逆苗等肆行不法。
恃衆鸱張。
其夥黨甚多。
良莠不一。
現當行軍緊要之時。
自不得不權宜招撫。
以苗攻苗。
将來事定後。
仍須留心查察。
如果實在出力自效。
奮勇殺賊。
自應酌為獎賞。
俾其安居複業。
倘有陽為歸順。
心懷叵測者。
必須加意防範。
分别辦理。
此事着福康安、和琳、于剿捕告竣後。
務須熟籌妥辦。
以期綏靖苗疆。
又張廷仲所請殺賊自效。
諒系實情。
畢沅等令其分投募集鄉兵。
奮勇殺賊。
于剿苗事務。
亦屬有益。
将來張廷仲父子、如果能剿殺逆苗。
擒獻賊首。
不妨奏明賞給頂戴。
量加鼓勵。
即或以張廷仲究難深信。
可于事竣後送京。
另行安插。
以杜後患。
再福甯等因在鎮筸日久。
毫無展布。
今見德楞泰到彼。
欲思抽撥兵丁。
攻打接仗。
以為塞責之計。
但福甯等既因兵力未齊。
不通進取。
若輕于嘗試。
未能大加剿殺。
使賊匪等見欽差到彼。
亦未能大振兵威。
轉啟其輕視之心。
自莫若養精蓄銳。
俟福康安、和琳、前抵楚境。
會合攻擊。
可期一鼓集事。
○是日、駐跸半壁店行宮。
○乙巳。
谕軍機大臣等、據福康安奏、于殺散嗅腦賊匪後。
即乘兵威勝勢。
攻克石城。
并連夜進兵。
将旁路後路苗寨岩洞賊匪。
悉行焚燒痛剿。
盡數殲除。
實屬可嘉。
特解小荷包一個以賜。
用昭優眷。
黔楚苗匪。
經此番痛加剿殺。
自已望風膽落。
其松桃屯聚之賊。
無難即日殲除。
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