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六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六十年。
乙卯。
春。
正月。
甲申朔。
日食。
○上詣奉先殿行禮。
○詣堂子行禮。
○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
○免諸王百官朝賀。
○遣官祭太廟後殿。
○乙酉。
上禦乾清宮賜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親王等宴 ○谕曰朱圭奏、翰林院檢讨謝啟祚、現年一百二歲視履從容等語。
謝啟祚年逾百齡。
精神矍铄。
曾元繞膝。
五代同堂。
洵為昇平人瑞。
着加賞編修銜。
禦書扁額以賜。
并賞給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四個。
所有應行建坊旌賞之處。
仍着該部照例辦理。
○禦書扁曰壽<宀禹>昌文。
○又谕、上年直隸春間被旱。
夏秋之間。
近畿通州、涿州一帶、及保定、正定、河間、天津、廣平、大名、遵化等府州屬。
因雨水較多。
河流漲發。
地畝被淹。
業經節次降旨。
各加兩倍賞恤。
并豁免秋糧、及該年漕糧。
蠲赈兼施。
俾無失所。
第念該州縣自撫恤以來。
戶口雖俱完聚。
而現屆始和方布。
宿麥初萌。
正在青黃不接之時。
恐民力未能接濟。
所有被災最重之天津、景州、河間、獻縣、任邱、武清、寶坻、薊州、正定、藳城、清苑、清河、十二州縣。
八分災極貧。
展赈兩個月。
八分災次貧、及七分災極貧。
展赈一個月。
被災次重之通州、涿州、良鄉、甯河、豐潤、玉田、大名、元城、八州縣。
八分災極貧。
并霸州、文安、武邑、衡水之八分災極貧。
亦俱展赈一個月。
以資補助。
該督其矢誠饬屬。
宣惠有孚。
毋任官侵吏蝕。
俾窮檐胥沾實惠。
以示三輔班春。
敷錫新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上年河南之衛輝、彰德、懷慶、三府屬。
因衛河水發。
秋禾多有被淹。
節經降旨加倍賞恤。
并豁免秋糧。
分别蠲緩。
以示體恤。
第念該府縣正赈已畢。
此時甫屆春和。
麥秋尚遠。
青黃不接之時。
恐民力不無拮據。
所有汲縣、新鄉、獲嘉、輝縣、淇縣、浚縣、河内、武陟、修武等九縣内、成災十分九分者。
無論極次貧民。
展赈一個月。
其該九縣内成災八分、及成災僅止八分七分之延津、安陽、湯陰、臨漳、内黃等五縣。
酌為借粜。
俾資接濟。
該撫務須嚴饬所屬。
實心經理。
毋任官吏侵蝕滋弊。
使闾閻均沾恺澤。
以副朕敷錫春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上年山東之東昌、臨清等屬。
俱因衛河水發。
秋禾多有被淹。
業經節降谕旨。
各加兩倍賞恤。
并豁免秋糧、及該年漕糧。
令該撫實力查辦。
以示體恤。
第念該州縣正赈已竣。
大田宿麥。
甫茁新苗。
距麥收尚遠。
正在青黃不接之時。
民力不無拮據。
所有臨清、德州、館陶、恩縣、冠縣、邱縣、夏津、武城等八州縣、及臨清、德州、二衛。
着再加恩。
将上年被災九分十分之極次貧民。
俱展赈兩個月。
被災七分之極次貧民。
俱展赈一個月。
以資接濟。
該撫務須嚴饬所屬。
實心經理。
毋任官侵吏蝕。
俾闾閻均沾恺澤。
以副朕普錫春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丙戌。
谕曰、蘇淩阿自署理兩江總督以來。
辦理事務。
尚無贻誤。
但念伊年已八十。
兩江事務殷繁。
精神究恐不能周到。
兩江總督員缺。
着福甯調補。
畢沅前因竹溪縣邪教奪犯毆差一案。
降補山東巡撫。
咎在失察。
尚非不可原宥之過。
着加恩仍補授湖廣總督。
畢沅當感激朕恩。
倍加認真奮勉。
以贖前愆。
所遺山東巡撫員缺。
着玉德補授。
其刑部左侍郎員缺。
諾穆親、着給都統銜調補。
都統而為侍郎者。
向所有也。
富綱前在雲貴總督任内。
于銅務錢法。
未能整頓。
其咎較重。
姑念其咎止因循無能。
尚無别項情弊。
所有吏部右侍郎員缺。
加恩着富綱降補。
仍帶革職留任之案。
玉德着即馳往山東接印任事畢沅于交卸撫篆後。
再赴湖廣之任。
福甯俟畢沅到楚交代後。
即赴兩江之任。
以便蘇淩阿回京供職。
朕辦理庶務。
一秉大公至正。
今已八旬有五。
日理萬幾。
無微不照。
于諸臣功過重輕。
黜陟從公。
權衡悉當。
内外大小臣工。
各宜恪共職守。
交相儆勉。
以期無負朕宥過施恩至意。
○丁亥。
上詣雍和宮行禮。
○谕曰、回部郡王伊斯堪達爾、着賞用黃缰。
敖漢郡王德親、土爾扈特郡王巴
乙卯。
春。
正月。
甲申朔。
日食。
○上詣奉先殿行禮。
○詣堂子行禮。
○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
○免諸王百官朝賀。
○遣官祭太廟後殿。
○乙酉。
上禦乾清宮賜皇子皇孫、皇曾孫、皇元孫、親王等宴 ○谕曰朱圭奏、翰林院檢讨謝啟祚、現年一百二歲視履從容等語。
謝啟祚年逾百齡。
精神矍铄。
曾元繞膝。
五代同堂。
洵為昇平人瑞。
着加賞編修銜。
禦書扁額以賜。
并賞給大荷包一對。
小荷包四個。
所有應行建坊旌賞之處。
仍着該部照例辦理。
○禦書扁曰壽<宀禹>昌文。
○又谕、上年直隸春間被旱。
夏秋之間。
近畿通州、涿州一帶、及保定、正定、河間、天津、廣平、大名、遵化等府州屬。
因雨水較多。
河流漲發。
地畝被淹。
業經節次降旨。
各加兩倍賞恤。
并豁免秋糧、及該年漕糧。
蠲赈兼施。
俾無失所。
第念該州縣自撫恤以來。
戶口雖俱完聚。
而現屆始和方布。
宿麥初萌。
正在青黃不接之時。
恐民力未能接濟。
所有被災最重之天津、景州、河間、獻縣、任邱、武清、寶坻、薊州、正定、藳城、清苑、清河、十二州縣。
八分災極貧。
展赈兩個月。
八分災次貧、及七分災極貧。
展赈一個月。
被災次重之通州、涿州、良鄉、甯河、豐潤、玉田、大名、元城、八州縣。
八分災極貧。
并霸州、文安、武邑、衡水之八分災極貧。
亦俱展赈一個月。
以資補助。
該督其矢誠饬屬。
宣惠有孚。
毋任官侵吏蝕。
俾窮檐胥沾實惠。
以示三輔班春。
敷錫新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上年河南之衛輝、彰德、懷慶、三府屬。
因衛河水發。
秋禾多有被淹。
節經降旨加倍賞恤。
并豁免秋糧。
分别蠲緩。
以示體恤。
第念該府縣正赈已畢。
此時甫屆春和。
麥秋尚遠。
青黃不接之時。
恐民力不無拮據。
所有汲縣、新鄉、獲嘉、輝縣、淇縣、浚縣、河内、武陟、修武等九縣内、成災十分九分者。
無論極次貧民。
展赈一個月。
其該九縣内成災八分、及成災僅止八分七分之延津、安陽、湯陰、臨漳、内黃等五縣。
酌為借粜。
俾資接濟。
該撫務須嚴饬所屬。
實心經理。
毋任官吏侵蝕滋弊。
使闾閻均沾恺澤。
以副朕敷錫春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又谕、上年山東之東昌、臨清等屬。
俱因衛河水發。
秋禾多有被淹。
業經節降谕旨。
各加兩倍賞恤。
并豁免秋糧、及該年漕糧。
令該撫實力查辦。
以示體恤。
第念該州縣正赈已竣。
大田宿麥。
甫茁新苗。
距麥收尚遠。
正在青黃不接之時。
民力不無拮據。
所有臨清、德州、館陶、恩縣、冠縣、邱縣、夏津、武城等八州縣、及臨清、德州、二衛。
着再加恩。
将上年被災九分十分之極次貧民。
俱展赈兩個月。
被災七分之極次貧民。
俱展赈一個月。
以資接濟。
該撫務須嚴饬所屬。
實心經理。
毋任官侵吏蝕。
俾闾閻均沾恺澤。
以副朕普錫春祺至意。
該部即遵谕行。
○丙戌。
谕曰、蘇淩阿自署理兩江總督以來。
辦理事務。
尚無贻誤。
但念伊年已八十。
兩江事務殷繁。
精神究恐不能周到。
兩江總督員缺。
着福甯調補。
畢沅前因竹溪縣邪教奪犯毆差一案。
降補山東巡撫。
咎在失察。
尚非不可原宥之過。
着加恩仍補授湖廣總督。
畢沅當感激朕恩。
倍加認真奮勉。
以贖前愆。
所遺山東巡撫員缺。
着玉德補授。
其刑部左侍郎員缺。
諾穆親、着給都統銜調補。
都統而為侍郎者。
向所有也。
富綱前在雲貴總督任内。
于銅務錢法。
未能整頓。
其咎較重。
姑念其咎止因循無能。
尚無别項情弊。
所有吏部右侍郎員缺。
加恩着富綱降補。
仍帶革職留任之案。
玉德着即馳往山東接印任事畢沅于交卸撫篆後。
再赴湖廣之任。
福甯俟畢沅到楚交代後。
即赴兩江之任。
以便蘇淩阿回京供職。
朕辦理庶務。
一秉大公至正。
今已八旬有五。
日理萬幾。
無微不照。
于諸臣功過重輕。
黜陟從公。
權衡悉當。
内外大小臣工。
各宜恪共職守。
交相儆勉。
以期無負朕宥過施恩至意。
○丁亥。
上詣雍和宮行禮。
○谕曰、回部郡王伊斯堪達爾、着賞用黃缰。
敖漢郡王德親、土爾扈特郡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