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六

關燈
禮服。

    奉旨俱用金黃。

    不必更改。

    冠帶亦着照舊。

    理合遵照。

    一、會典内載有皇太子儀仗。

    現遵谕旨。

    冊立典禮。

    既未舉行。

    其儀仗亦毋庸制備。

    謹拟皇太子出入内朝。

    于現例所有導從侍衛二員外。

    加添二員。

    并随班輪派乾清門侍衛二員。

    導從出入。

    如出外朝、及城市内外。

    除例随散秩大臣一員。

    侍衛十員外。

    添派乾清門侍衛四員。

    領侍衛内大臣一員。

    帶領前設虎槍三對。

    後設豹尾槍八杆。

    并令步軍統領衙門饬屬除避。

    一、皇太子妃所乘車。

    亦用金黃色。

    凡進城出城。

    與内庭主位同行。

    一、皇太子、暨皇太子妃。

    應得月費飯食分例等項。

    均照現在諸皇子、皇子福晉、應得分例加倍支領。

    報聞。

     ○又奏、皇太子恭谒兩陵。

    诹吉于本月十二日啟程。

    二十六日回京。

    乘用車轎。

    遵旨俱用金黃色。

    轎夫四人。

    于奉旨派出領侍衛内大臣内谙達随往外。

    拟派禮部堂官一員。

    護軍統領一員。

    總管内務府大臣一員。

    散秩大臣二員。

    詹事府堂官一員。

    乾清門侍衛四員。

    前設虎槍三對。

    後設豹尾槍八杆。

    共用侍衛三十員。

    其内務府、武備院、上驷院、及茶膳房、各該處應行派往随從官員兵丁。

    請照皇子向例增添。

    至該地方官迎送豫備之處。

    遵旨查照雍正八年。

    和親王赴阙裡告祭之例。

    行知直隸總督遵辦。

    報聞。

     ○乙卯。

    上幸靜明園。

     ○遣官祭曆代帝王廟。

     ○谕、刑部題秋審官犯一本。

    内有蒙古台吉圖巴紮布一起。

    閱其情節。

    圖巴紮布因圖承襲伊侄公爵。

    商令喇嘛吹達爾、将伊侄形容圖畫咒詛。

    經伊妻杭圖、屢次勸阻。

    該犯恐杭圖、并喇嘛吹達爾、向人告知敗露。

    捏稱伊妻與吹達爾通奸。

    商令伊屬下人齊博克、紮木巴拉齊丹紮布、幫同下手謀害。

    并恐伊子巴雅爾圖、及家奴都噶爾洩露。

    欲一并殺死。

    齊博克等應允。

    圖巴紮布乘夜偕同齊博克等、将伊妻伊子并喇嘛、及家奴四命。

    一并砍斃。

    情節殘忍已極。

    向來殺妻案件。

    如果其妻實有悍潑淫妒情事。

    勾到時本不予勾。

    若本夫因有他愛。

    謀故殺斃妻命者。

    則皆酌核案情。

    仍予勾決。

    今圖巴紮布謀襲侄爵。

    私令喇嘛咒詛。

    伊妻杭圖屢次勸阻。

    則伊妻尚知理法。

    并無不是。

    而圖巴紮布既不聽從。

    轉加殺害。

    已非尋常殺妻之案可比。

    況律例内、祖父殺子孫一條。

    如并無違犯教令。

    而非理毆殺者。

    雖罪止杖徒。

    但伊父設有謀反叛逆情事。

    而伊子勸阻不從。

    轉将緻死滅口。

    亦豈得照常例科斷乎。

    令圖巴紮布因欲将杭圖等殺死。

    恐伊子告知别人。

    遂一并殺害。

    緻斃四命。

    是人理滅絕。

    何得依謀殺已妻之律拟絞。

    僅因四命、加重拟斬候入于情實而已耶。

    再齊博克等、系圖巴紮布家奴。

    而本内又稱屬下人。

    已屬牽混。

    且齊博克等、于圖巴紮布與之商謀時。

    并不勸阻。

    即聽從下手。

    辄将伊主之妻及子。

    同時砍斃。

    其主之妻及子。

    非其主乎。

    又豈得僅依罪坐主使。

    以尋常為從加功之例。

    問拟絞候耶。

    夫謀殺一命之為從。

    與謀殺四命之為從。

    可同一例乎。

    即不敢如此。

    何不請旨。

    種種辦理。

    實屬錯謬。

    朕因本年明年。

    皆當停勾年分。

    前在熱河早降谕旨。

    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另行查明案情最重者摘出、奏請仍勾決者。

    原因其情節兇慘。

    死者含冤。

    未便任其久稽刑戮。

    本非有意欲嚴也。

    七月間刑部侍郎張若渟、前至行在複命時。

    朕曾詢及此等情重之犯。

    共有若幹。

    據奏約有十之三四。

    朕尚以為人數較多。

    谕令再加斟酌核減。

    不過存十之一二已足示儆。

    嗣尚書胡季堂、至密雲接駕。

    複将此意申谕再三。

    可見朕于此事。

    意本從寬。

    該堂官辦理秋審時。

    自應将情節最重應勾之犯。

    先行摘案具奏。

    方為允當。

    及轉将停勾之本先進。

    而此等情重各犯。

    俟各省秋審本進完後、續行摘出辦理。

    竟似該堂官等、業已辦定。

    内閣票拟停勾。

    而朕轉欲從嚴。

    複于此内挑出予以勾決。

    是以朕矜恤之恩。

    轉類嚴苛之舉。

    有是理乎。

    刑部理藩院堂官、俱着交部嚴加議處。

    所有此案之圖巴紮布、着該部照謀殺四命之例改拟斬決。

    其問拟絞候之齊博克等、俱着照同謀殺四命、并其主之例。

    改拟絞決。

    以昭平允而示懲創。

    朕辦理庶獄。

    六十年來。

    凡遇命盜重案。

    無不悉心斟酌。

    期無枉縱。

    即蒙古喀爾喀等、久為臣仆。

    其兇殺案件。

    亦必準情酌理。

    不緻畸重畸輕豈肯因歸政在即。

    本年又系停勾。

    稍不經意。

    竟任颟顸混過。

    且書此旨之軍機大臣有意回護。

    始終未肯書明。

    俱着嚴加議處。

     ○谕軍機大臣曰、長麟等奏、福建鹽務。

    有湊送經費一款。

    自乾隆四十四年起。

    曆任總督、收受銀二萬兩、至五萬兩不等。

    伍拉納任内、共收過銀十五萬兩。

    巡撫浦霖、于五十七年索銀二萬兩。

    均系按引攤派等語。

    如何、果不出朕所料。

    此事前據長麟等奏到。

    朕即以伍拉納浦霖、若無通同分肥情事。

    豈肯代人擔此重大幹系。

    乃該署督撫意存将就。

    一味颟顸并不切實根究。

    倘非朕疊次降旨嚴饬。

    長麟、魁倫、竟思卸罪于周經。

    将該犯正法滅口。

    而伍拉納、浦霖、惟自認糊塗失察。

    遂可了事。

    有是理乎。

    試思朕為何如主。

    長麟、魁倫、辄敢以此等伎倆。

    巧為嘗試。

    今既查出伍拉納得受經費十五萬兩之多。

    而浦霖亦得銀二萬兩。

    該署督撫前此未經究明。

    顯系有意瞻徇。

    罪無可辭。

    乃本日摺内并無一字引咎。

    尤屬非是。

    況伍拉納、浦霖、身任封圻。

    得受贓私至于累萬。

    實出情理之外。

    俟審明從重辦理。

    現已另派大臣。

    及傳谕吉慶、将伊家财嚴密查抄。

    其任所赀财。

    該署督撫何以未經查辦。

    種種疎漏。

    實不可解。

    長麟、魁倫、着再傳旨嚴行申饬。

    并将伊二人從前因何未經查出、及此次何以未自請罪之處。

    據實明白回奏。

    仍覆訊周經以期水落石出。

    勿再支飾。

    及有不實不盡緻幹重戾。

    又據另摺奏、訪聞漳州府屬民人薛林二姓械鬥、傷斃林茁等一案。

    五十九年五月間解省。

    臬司發交首府審訊。

    尚非正兇。

    錢受椿并不親提究審。

    辄向督撫商同換卷。

    并将人犯發回。

    以緻前後監斃十命等語。

    閩省民風剽悍。

    遇有械鬥頂兇重案。

    該司自應親提嚴訊。

    秉公定拟。

    以儆刁風。

    錢受椿何以并不親訊。

    私自抽卷。

    遽将人犯發回。

    以緻監斃多命。

    而該督撫又何以聽從錢受椿、準其抽換。

    可見錢受椿、為伍拉納等私人。

    随同弊混。

    情節顯然。

    此案必有聽受賄囑等事。

    并着長麟等、即将該府全士潮、知縣顧掞、一并革職。

    提同案證詳細研鞫。

    務将錢受椿如何有意消弭。

    串同伍拉納、浦霖、私換案卷。

    玩祖民命之處。

    徹底究明。

    從重定拟具奏。

    将此由六百裡谕令知之。

    仍着速行回奏。

     ○丙辰。

    谕、昨據長麟等奏、查富勒渾前在閩浙總督任内。

    亦曾索取鹽商等銀五萬五千兩等語。

    富勒渾身為總督。

    乃向鹽商等索取銀兩。

    甚屬不堪。

    理應從重治罪。

    若仍令伊在家安居。

    太覺徼幸。

    但富勒渾家産業經查抄。

    且已年老。

    着加恩發往熱河效力贖罪。

    即令起身前往。

     ○谕軍機大臣等、昨據長麟等參奏錢受椿、于漳州民人林薛二姓械鬥斃命一案。

    私向伍拉納、浦霖、抽換案卷。

    以緻監斃十命一案。

    已降旨将府縣革職。

    交長麟等徹底究訊。

    從重定拟矣。

    此案系上年四月間之事。

    該府縣于上年五月獲犯解省。

    既經審明并非正兇。

    即應一面将人犯分别保釋。

    一面另緝正犯。

    并将承審不實之府縣揭報請參。

    錢受椿系好事取巧之人。

    如果伊秉公揭參。

    朕必加之嘉獎。

    何以轉為抽換案卷。

    緻要案延擱年餘之久。

    監斃十命之多。

    此必該府縣有賄求錢受椿情事。

    否則錢受椿平日與該府縣、有夤緣交結之處。

    以緻為其所制。

    不得不為擔此幹系。

    抽卷舞弊。

    情節顯然。

    再此案前後監斃十命。

    該府縣斷無不禀報臬司之理。

    錢受椿既向伍拉納、浦霖、代為抽卷。

    亦斷無不告知伊二人之理。

    着再傳谕長麟等、即将指出各情節。

    提訊錢受椿、令其據實供吐。

    并将正犯是否緝獲之處。

    迅速具奏。

    勿再回護緻幹咎戾。

    本日伍拉納、浦霖解到。

    當交軍機大臣會同刑部審訊。

    其得受鹽務銀兩。

    抽換案卷。

    及虧空廢弛等款。

    業據供認。

    惟于平日如何與屬員通同染指之處。

    尚未盡情吐露。

    伊二人身任封疆。

    得受陋規。

    至于累萬。

    且聽從換卷。

    監斃多命。

    又廢弛地方。

    以緻盜風日熾。

    倉庫短绌。

    種種罪案。

    按律已難末減。

    雖伊等在任。

    自不免有分肥沾潤情弊。

    此時續行查出。

    于其罪亦無可加。

    即使一時未能得實。

    其罪亦無可減。

    昨據長麟魁倫奏、現仍悉心根究。

    另行具奏等語。

    着傳谕長麟等、一經審出。

    務即仍六百裡速奏。

    能于定拟之前趕到。

    以使交軍機大臣等、一并訊明核辦。

    不得因伍拉納等罪名已定。

    遂爾存意為消弭。

    将就了事之見也。

    慎之。

     ○丁巳。

    上幸靜宜園駐跸。

    至辛酉皆如之。

     ○谕、據長麟等奏、查出雅德前在閩浙總督任内。

    曾向鹽商索銀四萬五千兩等語。

    雅德身為總督。

    乃向鹽商索取銀兩。

    殊屬不堪。

    今不将伊補行正法。

    即系格外之恩。

    若仍令在新疆要任辦理事務。

    不足以示懲儆着新調之員。

    即赴該處傳旨、将雅德革職發往伊犁。

    自備資斧效力贖罪。

     ○又谕曰、雅德現在發往伊犁效力贖罪。

    所遺葉爾羌辦事員缺。

    着明興調補。

     ○又谕曰、奇豐額、着賞給二等侍衛。

    補授庫爾喀喇烏蘇領隊大臣。

     ○戊午。

    谕、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