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五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六十年。

    乙卯。

    三月。

    丁卯。

    谕軍機大臣曰、玉德參奏、惠民縣民人閻鎬等挾讐謀殺。

    燒屍滅迹一案。

    已将原檢原審、及覆檢之府州縣等。

    分别革職解任。

    交該撫嚴審具奏矣。

    但此案已隔三年。

    閻錫夫婦被火焚燒後。

    當經伊子刨尋屍骨。

    見伊父母均有缺少臂膀。

    并起出鐵锛帶有血迹。

    赴縣禀究是閻錫夫婦顯被兇殺。

    何以原檢之知縣王修齡稱系生前火燒牆塌壓死而節次委審覆檢之府州縣各員均未究出實情。

    扶同詳報案關服制。

    且屍子閻培麟之祖母。

    因火起牆倒。

    一并被壓身死。

    關涉服制三命。

    而先後檢驗委審各員。

    又何值為之袒護。

    率據原詳完結。

    恐有不實不盡難成信谳。

    玉德所奏。

    尚未明晰。

    着傳谕該撫。

    即提集案内人證。

    确切嚴訊。

    務得實情及委員等覆審不實情弊。

    以服其心此案皆系前任之事。

    玉德無所用其偏袒。

    亦不可有心即完此案。

    以緻屈害無辜。

    惟當秉公審究。

    據實速奏。

    毋得稍存回護。

    緻有屈抑也。

     ○戊辰。

    谕曰、蘇淩阿等奏、徐州、淮安、海州等處。

    所有民堰堤工。

    前經動借司庫銀兩給辦。

    現在查明。

    尚有未經徵完之項。

    均系實欠在民等語。

    徐州淮安海州等屬。

    所有民堰及水利河道等工借動司庫銀兩。

    本應按年攤徵。

    第念砀山等州縣。

    系屬積歉之區節年因災停緩。

    尚有未經徵完之項。

    其實欠在民銀十萬一千四百五十五兩零。

    俱着加恩寬免。

    以示朕廑念歉區。

    優加轸恤至意。

     ○又谕曰、哈當阿等奏、台灣鳳山縣和尚莊民人陳光愛等、散播流言。

    希圖乘機滋事。

    當經查拏審明辦理等語。

    此案陳光愛等、編造謠言。

    希圖滋擾營汛搶奪軍械。

    實屬不法已極。

    當經哈當阿等、聞信帶兵搜拏。

    将陳光愛等首夥六十四犯。

    即時擒捕。

    分别淩遲斬枭辦理尚屬迅速。

    哈當阿、楊廷理俱着交部議叙所有随同搜拏匪犯之文武員弁等。

    着将所奏清單。

    交部查照各員弁等獲犯名數。

    分别議叙。

    在事出力之兵丁等。

    各賞給一月錢糧。

    以示鼓勵。

    其受傷及傷斃之兵丁等。

    着交部照陣亡及受傷例議恤。

    該地方文武應得失察處分。

    并着加恩寬免。

     ○谕軍機大臣曰、哈當阿奏、鳳山縣和尚莊民人、陳光愛等、散播流言希圖乘機滋事。

    當經查拏審明辦理一摺。

    台灣當清厘整饬之後。

    甫閱數年。

    該犯等複敢布散流言。

    驚恐莊民。

    希圖奪汛攻城。

    今據陳光愛等犯所供有一百餘人。

    經該提督等拏獲正法者止六十四名。

    其餘未獲之犯尚多。

    不可不嚴拏懲辦。

    至李畨一犯。

    雖兩目青盲。

    陳光愛等并未邀其入夥。

    但該犯居住賊巢。

    明知商謀結會情事。

    并不舉首。

    即非善類。

    僅止拟流。

    仍恐到配後。

    不免造言煽惑。

    着将該犯即在台灣府永遠監禁。

    免滋事端。

    其未獲各犯。

    并着哈當阿等。

    嚴饬地方文武各員。

    嚴密查拏。

    務期迅速就獲辦理。

    毋任一名漏網。

    以靖地方而安良善。

     ○旌表守正捐軀四川崇慶州民盧元述女盧氏。

     ○己巳。

    上詣安佑宮行禮。

     ○谕、我國家重熙累洽。

    列聖相承敬天愛民海内昇平。

    梯航向化。

    朕春秋二十有五禦極踐阼初即拈香叩祈天恩。

    設能如聖祖仁皇帝之享祚綿長。

    仰邀昊眷克繩祖武。

    壽祚延洪。

    享國六十年。

    即當歸政。

    不敢更冀有所過算。

    今荷天恩笃佑。

    八旬開五。

    康強逢吉。

    五代同堂。

    撫禦寰區幸周甲子。

    明歲丙辰。

    即屆歸政之期。

    大廷授受景運增隆。

    實為史冊罕觏。

    惟念諸皇子皇孫以及曾元。

    于子皇帝嗣位以後。

    一切章服儀制。

    例有一定等差。

    不可僭越。

    但朕為太上皇帝。

    而皇子皇孫。

    不能照諸皇子皇孫之例。

    遂與宗室等倫。

    于親親之誼。

    似有未協。

    着于明年歸政後。

    所有諸皇子、皇孫、以及曾孫、元孫。

    仍在尚書房讀書。

    應用冠服缰辔等項。

    俱着仍照現在之例。

    不必更改。

    朕年登九秩即可得六世來孫。

    亦當視元孫一例。

    豈不更為千古未有之吉祥盛事。

    我子子孫孫。

    缵膺統緒倘亦能如朕之享國綿長。

    舉行歸政典禮為太上皇者其皇子皇孫等亦如今日朕加恩曾元輩之服物禮秩。

    照此永以為法。

    光昭奕禩。

    衍慶徵祥。

    實我大清億萬斯年之福若無太上皇之稱。

    則當照國家宗室舊例。

    不可僭越。

    有紊成憲。

    用是特頒訓谕。

    交尚書房敬謹存記。

    俾我世世子孫。

    知所禀承。

    以示惇睦而昭法守。

     ○庚午。

    上禦勤政殿聽政。

     ○谕軍機大臣等、楚省苗匪。

    現經三省大兵會剿。

    尚敢潛至川境。

    屢肆滋擾。

    希圖抄截後路。

    并牽掣大兵。

    奸計可恨。

    據孫士毅奏、陣亡鄉勇二名。

    照例分别給賞等語。

    各處鄉勇。

    能知大義。

    随同殺賊。

    即與兵丁無異。

    今因打仗陣亡。

    情殊可憫。

    着傳谕福康安、和琳無論川黔楚三省鄉勇。

    凡有因剿賊陣亡者俱着查明照官兵之例。

    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