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三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領侍衛内大臣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務正黃旗滿洲都統世襲騎都尉軍功加七級随帶加一級尋常加二級軍功紀錄一次臣慶桂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文淵閣領閣事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管理刑部戶部三庫事務世襲騎都尉軍功加十九級随帶加二級又加二級臣董诰内大臣戶部尚書鑲藍旗滿洲都統軍功紀錄五次尋常紀錄十四次臣德瑛經筵講官太子少保工部尚書紀錄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六十年。

    乙卯。

    閏二月。

    戊戌。

    上谒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

    均未至碑亭。

    即降輿恸哭。

    步入隆恩門。

    詣寶城前行禮。

    躬奠哀恸。

    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随行禮。

     ○至孝賢皇後陵酹酒。

     ○是日清明節。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

    上命皇十五子嘉親王颙琰祭泰陵。

     ○遣官祭泰東陵。

    孝賢皇後陵。

    端慧皇太子園寝。

     ○是日、駐跸桃花寺行宮。

     ○己亥。

    駐跸白澗行宮。

     ○庚子。

    大學士公管雲貴總督福康安奏、臣于正大營解圍後。

    随帶将弁進剿嗅腦。

    逆苗見被追賊匪。

    均向岩門寨地所坪一帶奔逸。

    當令用火攻。

    将各寨焚燒。

    其時風勢正大。

    賊苗囤積火藥。

    經槍炮轟打。

    煙沖遍嶺。

    并将官舟營木城一座燒毀。

    賊即竄逃追至柳皮寨。

    适總兵花連布等、與賊匪數千相持。

    令官兵上前迎擊。

    賊即驚竄。

    次日仍令花連布等、分投進攻。

    共燒賊寨百十餘座。

    時嗅腦城外。

    正有賊苗圍繞攻撲。

    立經官兵殺散。

    該城守備黃上達、千總汪連棟、聞槍炮聲。

    即帶領兵丁鄉勇難民。

    出城接應。

    臣當将出力兵勇等、分别重賞。

    再和琳知臣處帶兵人少。

    将曾經随征台灣廓爾喀之都司姜敏功等數員。

    繞路前來協剿。

    亦于是日到營。

    大學士前署四川總督孫士毅、四川總督和琳、四川提督穆克登阿奏、黔楚逆苗。

    竄入川境滋擾。

    經都司何元卿、千總馬建紀等、悉力堵截。

    适重慶鎮總兵袁國璜、帶兵趕到。

    即添撥各隘守禦。

    臣等于二月二十七日。

    前後同抵秀山。

    随分路進剿。

    臣和琳由石耶場、至梨木場。

    見苗匪修築木城。

    令官兵迎撲。

    立斃數人。

    該匪向山溝逃匿。

    适穆克登阿由後路抄住夾攻。

    共槍斃苗匪六十餘名。

    臣孫士毅、帶同袁國璜、前赴貴道溪。

    見賊數百人。

    正肆焚搶。

    經何元卿等馳往。

    手刃數賊。

    追至王瓜屯地方。

    生擒苗匪數人。

    并盤獲漢奸六十餘名。

    内有石老唐、萬松二犯。

    均石柳鄧宗戚。

    應留訊起事緣由。

    餘即行正法。

    谕軍機大臣等、正大營嗅腦等處屯聚賊匪。

    已經福康安先後剿散。

    即可進攻松桃。

    和琳惟當将秀山一帶賊匪。

    剿捕淨盡。

    即督兵前往松桃。

    會合攻擊。

    肅清黔境。

    直趨楚界。

    惟龍團壩地方。

    為後路門戶。

    賊匪膽敢屯聚多人。

    圖擾後路。

    實為可惡。

    今和琳等因現兵祇有一千餘名。

    令達音泰等帶兵二百。

    前往堵截。

    為數較少。

    和琳等俟川兵續到。

    即将秀山賊匪剿淨。

    祇應帶同穆克登阿、前往松桃會合。

    并于後路酌量添撥。

    密為防守。

    現據觀成奏、已帶将弁番兵。

    前往秀山。

    該處竟應令孫士毅、與觀成在彼。

    督率兵丁。

    協同防守。

    不可輕率遠離。

    以期保護秀山。

    肅清後路。

    至署參将何元卿、于苗匪竄入秀山時。

    率兵丁鄉勇。

    悉力堵截。

    甚屬奮勉。

    着和琳傳旨。

    超等賞給參将銜。

    并賞戴花翎。

    千總馬建紀、幫同堵截。

    亦屬出力。

    着以守備升用。

    其拏獲漢奸之知縣路雲瞻等、着和琳于功竣後。

    查明分别送部引見議叙。

    以示獎勵。

    福康安一抵銅仁。

    即将正大營賊匪立時剿散。

    今又将嗅腦苗匪。

    乘勢剿殺。

    解散圍城。

    所辦實屬可嘉。

    着賞給漢玉扳指一個。

    洋表一個。

    并大小荷包。

    用昭優眷。

    和琳于抵秀山後。

    即能剿殺賊苗。

    茲又派委熟練員弁。

    繞路前赴福康安處。

    以備帶兵之用。

    實為用心周密。

    不分畛域。

    深堪嘉獎。

    亦着賞給白玉扳指一個。

    洋表一個。

    并大小荷包。

    孫士毅、亦着賞荷包六個。

    其在嗅腦奮力殺賊之守備黃上達、應即以遊擊超升。

    千總汪連棟、即以守備升用。

    此時福康安、和琳、諒已會合。

    将松桃苗匪。

    悉數殲除。

    肅清黔境。

    合兵一處。

    直趨楚南。

    乘勢攻剿。

    兵威壯盛。

    并力殲擒。

    伫盼大捷喜音速至。

    再賊匪詭詐多端。

    兼有漢奸煽誘。

    福康安等于進兵時。

    務将各路嚴密防範。

    毋使乘間滋擾。

    又福甯、劉君輔、将鎮筸後路賊苗剿散。

    盤獲奸匪。

    有欲在城内放火内應之事。

    不敢遠離。

    即與蘇靈在城卡稽查防守。

    所慮亦是。

    鎮筸地方。

    關系緊要。

    賊匪不時窺伺。

    不可不留心防守。

    福甯等如不能進攻。

    竟應在鎮筸督兵守禦。

    嚴密稽查。

    俟福康安等知會到日。

    作為應兵。

    同日進發。

    三路夾攻。

    以為一鼓殲擒之計。

    捐職州同滕紹光等、急公自效。

    甚屬可嘉。

    着福甯等傳旨。

    俱賞給六品職銜。

    俾其益加奮勉。

    再和琳等、在秀山盤獲奸匪七十餘人。

    祇将緊要應訊之石老唐、萬松二名。

    留禁候質。

    餘俱即行正法。

    所辦甚是。

    着傳谕福甯等、如有此等盤獲奸匪。

    照此辦理。

    以免疎脫。

    又畢沅、姜晟奏、催調官兵。

    即可到齊。

    泸溪一路。

    亦已撥兵防守。

    所辦俱妥。

    現在官兵連次得勝。

    賊匪望風潰散。

    想福康安等會兵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