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九十

關燈
地畝。

    本年應納錢糧。

    一體蠲免。

    仍先給予一月正赈口糧。

    此次漳浦等八廳縣、被災地方。

    情形較重。

    并着于正赈外。

    不分極次貧民。

    均賞給三個月口糧。

    以示體恤。

    該署督撫等、務宜董率所屬。

    俾窮黎均沾實惠。

    毋使一夫失所。

    以副朕惠愛窮檐。

    恩施無已至意。

     ○又谕、閩粵南澳鎮總兵員缺。

    着該督等于通省水師總兵内。

    揀選一員調補。

    所遺員缺。

    着江南太湖營副将徐忠補授。

     ○甲寅。

    上幸皇十一子成親王永瑆第。

     ○遣官祭先醫之神。

     ○乙卯。

    上幸瀛台。

     ○谕軍機大臣等、京城于上月二十八日得雪八寸。

    極為優渥。

    且此次之雪。

    沾被較廣。

    直隸、河南、山東等省。

    均已陸續奏到。

    本日據謝啟昆奏、二十七日。

    行抵平定州境。

    初見微雪。

    次日連綿密布。

    一路至省。

    積厚至四五寸不等等語。

    蔣兆奎于二十二日、雖前赴保德州驗收城工。

    距省稍遠。

    但省城及平定。

    既得瑞雪。

    地方官自必飛行禀報。

    且保德州一帶。

    諒必同沾。

    何以至今未據奏報。

    着傳谕該撫、即将二十七八之雪。

    山西通省是否普沾之處。

    即行查明迅速覆奏。

    勿再延緩。

     ○丙辰。

    谕、本日吏部将保送禦史之編檢等帶領引見。

    閱摺内開載上兩次比較單。

    翟槐一員。

    五十五年先經該衙門保送。

    未經記名。

    而五十八年仍将該員保送。

    所辦殊為未當。

    翰林部屬。

    員數甚多。

    初次保送禦史。

    既未記名。

    自系朕看其才具不勝禦史之任。

    該衙門何得複将該員保送。

    豈除此一人外。

    即别無合例堪保之員乎。

    若此事系初次創始。

    自應交部嚴議。

    因令檢查舊案。

    則各部院衙門從前保送禦史。

    俱有如此辦理者。

    自系向來相沿錯誤。

    因事隔年久不複追咎。

    所有五十八年率行保送之掌院學士。

    及未經駁正之吏部堂官。

    均着加恩寬免。

    宋史載趙普嘗薦某人為某官。

    屢奏不用。

    用補牍複奏之事。

    今朕用人行政。

    一秉至公。

    初不豫存成見。

    大臣等亦不必以此沽公正之名。

    況所保之人。

    祇系循例保送。

    于事何關輕重。

    此後各該衙門保送滿漢禦史。

    初次引見未經記名者。

    下次不得再行保送。

    着為令。

     ○是日起。

    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

    齋戒三日。

     ○丁巳。

    谕、四川秀山縣地方。

    本年春間。

    經逆苗滋擾。

    業将該縣春季錢糧。

    降旨加恩緩徵。

    現在該民等雖陸續歸業。

    趕緊栽種。

    但赀财房屋。

    業已蕩然。

    若将秋季錢糧。

    照例徵收。

    民力究屬拮據。

    所有秀山縣六十年秋季錢糧。

    着加恩緩至明年。

    與今年春季錢糧。

    分作春秋兩季完繳。

    其餘未經被難戶口。

    雖房屋未遭焚搶。

    但聞風躲避。

    未免亦有失業。

    着加恩一體緩徵。

    以示朕轸念窮黎。

    有加無已至意。

     ○又谕、本日召見新授涼州副都統善保。

    看其清語生疎。

    漢語亦不清楚。

    不勝副都統之任。

    着留京在散秩大臣上行走。

    仍罰公俸三年。

    以示儆戒。

     ○谕軍機大臣等、據孫士毅奏到、九月分四川省各屬糧價清單。

    内順慶、龍安、嘉定等府、并綿州、酉陽州、打箭爐等處。

    麥子青稞。

    每石價銀。

    較上月間有貴至一分者。

    本年四川省年歲豐收。

    糧食充裕。

    價值自當平減。

    何以順慶等處麥稞價值。

    轉有加增。

    雖僅貴至一分。

    究屬增長。

    未免有妨民食。

    自系該處奸商等。

    見現在糧米豐登。

    有意高擡糧價。

    以為減落地步。

    亦未可定。

    民間糧價。

    長落無定。

    原不能官為經理。

    但于民食攸關。

    不可不留心查察。

    着傳谕孫士毅、即查明順慶等府各屬麥稞價值。

    因何較上月稍增。

    是否有妨民食。

    或須調劑。

    即行饬屬妥辦。

    務期糧價日就平減。

    俾小民不緻有食貴之虞。

    方為妥善。

     ○又谕曰、福康安、和琳、攻撲天星寨山梁。

    統率大兵。

    不避風雪。

    于黑暗之中。

    覓徑進發。

    立時撲開木城七處。

    石卡五處。

    複乘勝将垂藤董羅等處苗寨。

    全行攻克。

    出力可嘉。

    其另摺奏、各路着名賊目。

    業已盤獲正法。

    尚有密行存記之人。

    一俟首逆全擒。

    即當趁此兵威。

    立加搜捕。

    所想周到。

    甚合朕意。

    除福康安己加宮銜外。

    和琳加太子太保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