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七

關燈
挑取。

    所有遠方城莊居住之人。

    着永遠停其挑取。

    餘照所奏行。

     ○庚午。

    谕、據蘇淩阿李奉翰等、前後奏報、黃河秋汛安瀾。

    工程平穩各摺。

    覽奏深為欣慰。

    本年黃河水勢。

    自六月以來。

    間有長水處所。

    節經該督等将埽壩緊要各工。

    随時修護穩固。

    溜勢平定。

    現在已過霜降。

    河流順軌安瀾。

    蘇淩阿、蘭第錫、李奉翰、俱着交部議叙。

    其在工出力人員。

    亦着該督等查明。

    一并咨部分别議叙。

    以示鼓勵。

     ○辛未。

    上詣恩慕寺、恩佑寺、行禮。

     ○皇太子奉上命恭詣泰陵、泰東陵、行禮。

     ○谕、前經降旨普免天下積欠。

    令各該督撫查明具奏。

    節據各該督撫等查奏各省未完積年地耗正糧等項。

    共銀一千七百十餘萬兩。

    糧谷米豆等項三百七十五萬餘石零。

    俱已加恩全行豁免。

    内奉天、山西、四川、湖南、貴州、廣西等省。

    向俱年清年款。

    并無積欠。

    朕臨禦六十年。

    普免錢糧四次。

    漕糧三次。

    其餘水旱偏災。

    蠲赈兼施。

    所費帑金不下萬億。

    所以藏富闾閻。

    為小民謀生計者。

    無微不至。

    此等年清年款省分。

    小民踴躍急公輸将恐後。

    今轉以并無積欠。

    未得一體邀恩。

    不足以昭平允。

    所有奉天、山西、四川、湖南、貴州、廣西、向無積欠六省。

    俱着加恩于下年正賦寬免十分之二。

    該督撫等務宜董率所屬。

    均勻減免。

    酌定章程。

    報部查核。

    以副朕闿澤平施。

    有加無已至意 ○甲戌。

    上詣大高殿、壽皇殿、行禮。

     ○還宮。

     ○乙亥。

    孝慈高皇後忌辰。

    遣官祭福陵。

     ○谕、禦史寇赉言奏請令各省趁此豐年。

    皆買補倉谷。

    并照定例加一成采買一摺。

    所奏不曉事體。

    各省常平倉谷。

    遇有平粜赈濟動用之處。

    自應乘時買補。

    以歸實貯。

    即如本年豐收省分居多。

    現在山東等省奏請采買。

    并聲明若時價稍昂。

    即停止買補免緻小民有食貴之虞。

    朕複恐地方官先将糧價擡高開報。

    便于浮銷。

    而采買之時。

    又不免勒買。

    以緻累及闾閻。

    業經降旨通行訓饬。

    今該禦史欲請加價采買。

    如此、則市儈居奇。

    必緻聞風增長價值。

    是欲利民、轉以病民。

    且地方官采買。

    惟在嚴察吏胥。

    禁止抑勒。

    按照定例給發價值。

    核實辦理。

    自不緻滋流弊。

    若概請加價采買。

    則不肖官吏。

    又何難于開報時虛擡價值。

    仍私行抑價采買。

    兩占牟利之弊。

    此不過便于劣員浮銷地步。

    于事毫無裨益。

    該禦史所奏。

    竟系意存沽名。

    滿紙空談。

    全不谙曉政體。

    斷不可行。

    着傳旨嚴行申饬。

     ○又谕、據梁肯堂奏、審明叩阍之開州民人劉士诰、于應徵錢糧。

    誤為應免。

    懷疑妄控。

    請将劉士诰、照沖突儀仗越訴例。

    杖一百。

    發近邊充軍等語。

    此案劉士诰所控應完糧銀。

    為數隻有七錢該犯自開州至前屯。

    計程五六百裡。

    途中盤費較多。

    數倍七錢方可足用。

    亦何值因此區區糧數。

    轉賠盤費。

    蓦越遠訴此必有包攬唆訟情事。

    僅将該犯拟發近邊充軍。

    尚屬輕縱劉士诰着加等改發邊遠充軍。

    以示懲儆。

    朕臨禦以來。

    愛民如子。

    體恤民隐。

    每從優厚。

    所謂慈父養驕子。

    以緻小民等辄因細事。

    妄行控訴。

    朕不能不引以為咎。

    但朕甯受寬厚之名。

    而不肯使小民稍有冤抑。

    其有似此妄行控訴者。

    亦祇治以應得之罪。

    斷不肯因此一二不肖之人。

    轉緻屯膏靳澤也。

     ○又谕、福建漳州府屬龍溪、南龍、長泰、海澄四縣。

    并華封縣丞所轄應徵五十九年分地丁錢糧。

    因上年八月被水。

    所有蠲剩應徵銀兩。

    及泉州府屬之晉江、南安二縣。

    并羅溪縣丞所轄五十九年分錢糧。

    亦因收成歉薄。

    業經加恩。

    俱着緩至本年徵收。

    以纾民力。

    今思該二府所屬被災各處。

    雖本年早收俱有八分。

    但民力究未免拮據。

    所有龍溪、南靖、長泰、海澄、晉江、南安六縣。

    并華封、羅溪二縣丞所轄、五十九年因災緩徵錢糧。

    共未完地丁銀一十三萬八千六百八十七兩六錢零。

    又耗羨銀一萬六千六百四十二兩五錢零。

    均着再行加恩一體豁免。

    以示朕轸念民依。

    有加無已至意。

     ○谕軍機大臣曰、成林奏安南貢使進京謝恩。

    現在湖南雖有剿捕苗匪之事。

    但經過水路。

    與該處相隔甚遠。

    應令仍由廣西全州乘船。

    順水直至湖北漢口起旱等語。

    昨據朱圭奏、湖南現有軍務。

    令該貢使由廣西水路順流經廣東之肇慶南韶等府。

    至江西沙井起旱。

    辦理甚為妥協。

    已交軍機大臣行知該督撫、并沿途即照朱圭所奏料理前進矣。

    今成林此奏。

    又與朱圭互異。

    該貢使由湖南行走。

    雖所過之處。

    距苗匪滋擾地方尚遠。

    但該省現有軍務。

    州縣各官、俱有承辦糧運等事。

    勢難兼顧。

    況即日大兵凱旋。

    又添貢使經過。

    亦恐沿途夫馬。

    不無擁擠。

    成林所奏。

    實屬不曉事體。

    且該撫摺内。

    有會同署督臣之語。

    即朱圭前奏。

    亦有會同字樣。

    現在何以辦理兩歧。

    可見外省會銜之處。

    盡屬虛文。

    而成林所辦。

    尤為錯誤。

    着傳旨。

    嚴行申饬。

    據成林奏該貢使于十月初旬。

    方到廣西省城。

    朱圭一面具奏。

    一面知會成林。

    自已改正遵辦。

    諒不至謬執己見。

    着再傳谕朱圭、成林、接奉此旨。

    即照前奏。

    饬令派出之員。

    伴送該貢使等。

    照朱圭前奏由廣東江西一路行走。

    于封篆前到京。

    但該貢使系由廣西起程。

    恐成林回護此奏。

    始終固執已見。

    令由湖南行走。

    計此旨到時。

    該貢使尚未出粵西境界。

    着該撫等、即飛饬前途。

    改道由廣東江西進京。

    不得再有歧誤。

    緻幹咎戾。

    将此由六百裡加緊谕令知之。

     ○是日起。

    上以孟冬享太廟。

    齋戒三日。

     ○丙子。

    谕、本日皇太子率同王大臣等具奏、恭進乾隆六十一年時憲書。

    豫備内庭頒賞之用一摺。

    覽奏具見悃忱。

    朕登極初元。

    即籲懇昊慈。

    臨禦至六十年。

    不敢上同皇祖以次增載之數。

    因定例孟冬頒發來年時憲書。

    特明頒谕旨。

    建立皇太子。

    以明歲丙辰為嘉慶元年。

    舉行歸政典禮。

    此實朕祇迓天庥。

    敬繩祖武之念。

    數十年如一日。

    屢經降旨明白宣示。

    茲皇太子及王大臣等、以朕歸政改元。

    為曠古未有之盛典。

    雖現在頒朔。

    以嘉慶紀年。

    而宮廷之内。

    若亦一體循用新朔。

    于心實有所未安。

    特進獻乾隆六十一年時憲書。

    胪詞籲懇。

    出于至誠。

    朕已俯從所請。

    用備頒賞内廷皇子、皇孫、及曾元輩、并親近王大臣等。

    俾得遂其愛戴之忱。

    其分頒各直省外藩。

    仍用嘉慶元年時憲書。

    以符定制。

    因思來歲歸政。

    朕為太上皇帝。

    曆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