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一

關燈
泰、以海關稅務交巡撫管理請。

    得旨、交該督管理。

     ○以原任固原提督李繩武、為河南河北鎮總兵。

     ○己未。

    上以谒陵。

    遣官祭告奉先殿。

     ○詣雍和宮梓宮前供奠。

     ○詣皇太後宮問安。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

    聞山西地方。

    糧價昂貴。

    如平陽、汾州、蒲州、等府屬。

    米麥價值。

    每石賣至二兩之外。

    太原、潞安、澤州、等府屬。

    亦一兩五錢至一兩九錢不等。

    小民無力者。

    籴食維艱。

    朕心深為轸念。

    茲當青黃不接之時。

    宜籌惠濟之道。

    查該省常平積谷無多。

    而社倉之谷。

    尚有二十餘萬石。

    除照例出借外。

    其餘應酌減價值。

    及時發粜。

    以裕民食。

    俟秋成豐稔。

    買補還倉。

    該撫可嚴饬各屬。

    悉心辦理。

    毋許鋪戶囤積。

    吏胥中飽。

    俾貧民實沾利益。

    可谕該部即速行文晉省。

     ○江西巡撫俞兆嶽奏稱母吳氏。

    苦節五十餘年。

    例無旌表。

    請将本身應得封典。

    及親子應得恩蔭。

    贈恤母氏。

    得旨、俞兆嶽母吳氏。

    冰霜節操。

    訓子有方。

    宜錫殊恩。

    以彰淑善。

    着該部照例旌獎。

    至俞兆嶽應得封典。

    及伊子恩蔭。

    仍舊賞給。

    尋部議照例建坊。

    入祀節孝祠。

     ○署湖南永州鎮總兵衡州協副将崔起潛疏劾大學士鄂爾泰欺蔽于中。

    苗疆經略張廣泗迎合于外。

    得旨、朕禦極以來。

    一切政務。

    皆躬親裁斷。

    至于黔省苗疆一事。

    關系重大。

    皇考當日。

    即命朕會同王大臣辦理。

    其中情形原委。

    尤所熟悉。

    比來張廣泗之經略。

    哈元生之暫留領兵。

    董芳、元展成、張照之革職拏問。

    皆朕心斟酌。

    特降谕旨。

    大學士鄂爾泰。

    未嘗旁贊一詞。

    此廷臣所共知者。

    乃崔起潛将毫無影響之事。

    捏詞妄參。

    伊既非言官。

    無風聞言事之責。

    而身為武職大員。

    乃竟肆其狂噬。

    明系傾陷大臣。

    有心擾亂國政。

    甚屬可惡。

    崔起潛着革職拏解來京。

    交部嚴審定拟具奏。

    該部知道。

     ○南掌國王島孫、遣使叭歪等表獻歲貢方物。

    賞赉如例。

     ○庚申。

    上詣奉先殿、壽皇殿、行禮。

     ○啟銮谒陵。

     ○理藩院奏稱、鄂汗之紮薩克多羅郡王垂木丕勒等八旗内貝勒之子一。

    應作為二等台吉。

    其台吉等之子弟。

    共一百九十三。

    均應作為四等台吉。

    從之。

     ○是日。

    駐跸煙郊。

     ○辛酉。

    遣内監詣皇太後宮問安。

     ○是日。

    駐跸潘家莊。

     ○壬戌。

    谕宗人府曰。

    裕憲親王等園寝。

    着派履親王、和親王、貝勒允祜、公奇通阿、都統查爾泰等。

    分往奠祭。

    其在馬蘭峪、黃花山等處園寝。

    俟景陵行禮畢。

    再行前往。

    如在他處者。

    于沿途就近前往。

     ○是日。

    駐跸淋河。

     ○癸亥。

    上谒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

    俱未至碑亭。

    即降輿恸哭。

    步入隆恩門。

    詣寶城前行禮。

    躬奠哀恸。

    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員随行禮。

     ○谕總理事務王大臣。

    朕恭谒祖陵。

    敬瞻殿宇。

    規模崇整。

    妥侑攸昭。

    惟是榱題丹雘。

    多閱年所。

    似應重加藻飾。

    以肅觀瞻。

    但陵寝關系重大。

    宜詳稽典制。

    敬謹酌議。

    方可舉行。

    朕思祖宗福祚綿長。

    萬年垂裕。

    山陵廟貌。

    靈爽式憑。

    為子孫者。

    以時修葺。

    庶足以展孝思。

    如典制應行。

    則追遠崇先。

    誼當均切。

    永陵、福陵、昭陵殿宇。

    并應一體修繕。

    着總理事務王大臣敬謹定議具奏。

    尋議、陵寝重地。

    關系緊要。

    請敕下禮工二部。

    并欽天監。

    選擇谙習地理之員。

    詳慎相度。

    诹吉興工。

    委員敬謹辦理。

    至永陵、福陵、昭陵。

    應請遣官相度。

    一并敬謹繕修。

    得旨、是。

    依議。

     ○賞三陵總管及文武大臣官員兵丁等、銀币有差。

     ○命塔木頭等台吉珠密納木紮爾、兼轄喀喇烏蘇厄魯特兵。

    以塞臣哈什哈、襲其兄那顔和碩之紮薩克頭等台吉。

     ○吏部議覆河東河道總督白鐘山請揀發河工效力同知、通判、州、縣、共十員一疏。

    應如所請。

    照雍正八年之例。

    令三品以上漢京官。

    于候補候選人員内。

    保其才可辦事。

    身家殷實者。

    送部引見候簡。

    又河營備弁。

    河東募補土着。

    未能娴習埽壩等事。

    請于江南河營、選撥現任經制千把總四員。

    赴東差委。

    即令教習兵丁。

    亦應如所請。

    從之。

     ○是日。

    上回銮。

    駐跸馬神橋。

     ○甲子。

    駐跸二百戶。

     ○是月。

    江南總督趙宏恩奏、參革兩淮鹽政伊拉齊呈稱據馬晉具禀。

    商人兵部員外郎吳濂、有隐匿寄頓。

    預買駁稿等事。

    參革淮關監督年希堯被劾後。

    紛紛寄頓。

    甚至腳戶人等。

    多為收藏。

    得旨、吳濂身為職官。

    乃與蠹役交結。

    且代為寄頓營運。

    無恥已極。

    贓銀追完之後。

    其罪仍不可逭也。

    年希堯若有藏匿赀财之事。

    當嚴訊伊之家人。

    不應累及無辜百姓也。

     ○大學士管浙江巡撫嵇曾筠奏、中亹引河。

    應停止疏浚。

    尖山水口。

    俟舊塘坦水修竣之後。

    設法堵截。

    得旨、卿料理自然妥協也。

     ○又奏、舊塘工程。

    搶築已多。

    春汛江海水勢安穩。

    得旨、得卿在浙。

    實免朕東南之顧慮矣。

    忻悅覽之。

    時時督率屬員。

    敬謹将事。

    俟秋汛安瀾。

    另有恩旨。

     ○閩浙總督郝玉麟、巡撫盧焯、奏言。

    勸墾務實。

    虛糧宜除。

    得旨、覽。

    惟在汝等盡心料理。

    有益國計民生。

    方為盡善。

    不在片言之奏聞也。

    布政使張廷枚。

    為人刻薄。

    見小利而忘大計。

    于地方無益。

    故朕調回。

    令王士任署理。

    汝等可留心試看。

    數月後将其能勝任與否。

    據實奏聞前來。

    候朕另降谕旨。

     ○郝玉麟又奏、出洋商船桅木鐵篐。

    應填明牌照。

    永為定規。

    得旨、辦理頗屬妥協。

    尤當時時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