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以逸待勞——黃忠疲敵定軍山
關燈
小
中
大
他們就逃,其實這是為了保存實力,不與我主力硬拼。
為了徹底解決他們,我便以貪圖戰利品的幌子迷惑他們,裝作軍紀渙散的樣子引他們上鈎。
不出我所料,他們果真上了當,100多裡路追來,肯定相當疲勞;而我們休整了半天,以逸待勞穩操勝券。
但當時迎戰,我方必定會傷亡較大,因為他們的士氣還很盛,決戰的精神很足。
我便故意讓他們休息,這下就挫傷了他們的士氣,精神亦松弛下去。
要知道:走遠路的人,幹重活的人,停下來會渾身散架。
這時出擊,我們就很輕松地取勝了!” 一番話,說得幕僚們心中佩服不已。
以逸待勞之例說——徐海東殲敵先疲後打 先疲後打,這是徐海東指揮藝術中的一大特點,也是他以弱勝強、屢戰屢勝的拿手好戲。
1935年4月20日,蔣介石命令原在鄂豫皖邊區的東北軍六十七軍三個師,駐鄭州的九十五師入陝,彙合第四十軍、第四十四師和陝軍一部,共41個團,由楊虎城統一指揮,向紅二十五軍發動大規模“圍剿”。
由于敵人兵力占絕對優勢,故氣焰十分嚣張,揚言要三個月内,趁徐海東率領的紅二十五軍千裡跋涉剛到陝南,立足未穩之機,徹底消滅紅二十五軍,想拔掉這個尚未來得及與主力會合的“獨刺”。
面對十倍于己的敵人大軍壓境,稍有不慎,不僅不能打破敵人的“圍剿”,而且面臨敵人“吃掉”的危險。
隻有機智同敵人周旋,适時殲敵,方可打破“圍剿”。
6月初,行動開始後,徐海東率部由鄖西二天門出發,按照預定方案,先向北,後向東,再向南,飄忽不定,今天30公裡,明天40公裡,天天走,夜夜行,拖着敵人走。
6月15日晚,徐海東的第一步計劃開始了。
他突然帶領部隊轉頭南下,連夜疾行65公裡,一舉攻占了敵第四十四師在鄂豫陝邊界的戰略要地和補給站——荊紫關,全殲守敵200多人,繳獲了部隊急需的大量軍需物資和給養,既補充了自己,又掐斷敵人的補給線,真可謂一舉兩得。
徐海東這突然的一擊,敵人果然上鈎了。
敵軍重新調整部署,以六十七軍三個師、第四十四師和西北軍警一旅等部,急急忙忙向荊紫關方向撲來。
6月的天氣,時而烈日當頭,時而暴雨澆身,路途坎坷。
敵人在這種天氣下行軍十分艱難,如蝸牛似地前進。
徐海東率領的紅軍由于在荊紫關得到了軍需給養補充,又在那裡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士氣很高。
在這種态勢下,徐海東又布下了第二張大網,等待下一個獵物上鈎。
當敵人迫近荊紫關時,徐海東率領部隊,與敵人保持着适當的距離,拖着敵人沿着陝南的崇山峻嶺繼續前進。
6月25日,徐海東率領部隊來到預定的作戰地區後,經過認真分析、精心勘察地形和休整準備,決定殺個回馬槍,并将打擊的對象瞄準孤軍深入的誓一旅。
警一旅旅長唐嗣桐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名将”,從未吃過敗仗,驕橫之極,一心想搶個頭功。
可他忘了他的部隊已經過了20多天的疲憊行軍,其官兵的士氣已經極為低落。
7月2日拂曉,當唐嗣桐率部毫無戒備地走至袁家河口時,張網已待多時的紅軍突然出擊,警一旅頓時亂作一團。
戰鬥僅僅持續了8個小時,敵1800餘人全部被殲,旅長唐嗣桐也當了紅軍的俘虜。
誓一旅覆滅,旅長被俘,此事震動了陝南,也震動了整個東北軍和西北軍。
雖然“圍剿”總指揮楊虎城在蔣介石的催促下,多次電令餘部繼續追擊,然而早已疲憊不堪、被吓破了膽的敵軍左顧右盼,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隻此一仗,敵人對紅二十五軍的這次“圍剿”就被徹底粉碎了。
以逸待勞之例說——以靜制動俄軍破敵偷襲 1904年2月8日,日俄戰争爆發。
俄軍以旅順港為基地,派出大量軍艦巡弋渤海灣,襲擊重創日軍艦隊和運兵船。
日軍如果想調陸軍從旅順登陸,拿下旅順軍港,就必須首先制服住駐守港口的俄國艦隊,使其不能行動自如地出擊。
為此,日軍制定了“沉船堵口”的閉塞戰鬥計劃,準備以此來封鎖俄國艦隊于旅順港内,使之成為死船,從而保證日本在旅順的登陸,同時也可以圍殲俄艦隊于港内。
3月27日深夜,日軍出動3艘驅逐艦,掩護4艘
為了徹底解決他們,我便以貪圖戰利品的幌子迷惑他們,裝作軍紀渙散的樣子引他們上鈎。
不出我所料,他們果真上了當,100多裡路追來,肯定相當疲勞;而我們休整了半天,以逸待勞穩操勝券。
但當時迎戰,我方必定會傷亡較大,因為他們的士氣還很盛,決戰的精神很足。
我便故意讓他們休息,這下就挫傷了他們的士氣,精神亦松弛下去。
要知道:走遠路的人,幹重活的人,停下來會渾身散架。
這時出擊,我們就很輕松地取勝了!” 一番話,說得幕僚們心中佩服不已。
以逸待勞之例說——徐海東殲敵先疲後打 先疲後打,這是徐海東指揮藝術中的一大特點,也是他以弱勝強、屢戰屢勝的拿手好戲。
1935年4月20日,蔣介石命令原在鄂豫皖邊區的東北軍六十七軍三個師,駐鄭州的九十五師入陝,彙合第四十軍、第四十四師和陝軍一部,共41個團,由楊虎城統一指揮,向紅二十五軍發動大規模“圍剿”。
由于敵人兵力占絕對優勢,故氣焰十分嚣張,揚言要三個月内,趁徐海東率領的紅二十五軍千裡跋涉剛到陝南,立足未穩之機,徹底消滅紅二十五軍,想拔掉這個尚未來得及與主力會合的“獨刺”。
面對十倍于己的敵人大軍壓境,稍有不慎,不僅不能打破敵人的“圍剿”,而且面臨敵人“吃掉”的危險。
隻有機智同敵人周旋,适時殲敵,方可打破“圍剿”。
6月初,行動開始後,徐海東率部由鄖西二天門出發,按照預定方案,先向北,後向東,再向南,飄忽不定,今天30公裡,明天40公裡,天天走,夜夜行,拖着敵人走。
6月15日晚,徐海東的第一步計劃開始了。
他突然帶領部隊轉頭南下,連夜疾行65公裡,一舉攻占了敵第四十四師在鄂豫陝邊界的戰略要地和補給站——荊紫關,全殲守敵200多人,繳獲了部隊急需的大量軍需物資和給養,既補充了自己,又掐斷敵人的補給線,真可謂一舉兩得。
徐海東這突然的一擊,敵人果然上鈎了。
敵軍重新調整部署,以六十七軍三個師、第四十四師和西北軍警一旅等部,急急忙忙向荊紫關方向撲來。
6月的天氣,時而烈日當頭,時而暴雨澆身,路途坎坷。
敵人在這種天氣下行軍十分艱難,如蝸牛似地前進。
徐海東率領的紅軍由于在荊紫關得到了軍需給養補充,又在那裡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士氣很高。
在這種态勢下,徐海東又布下了第二張大網,等待下一個獵物上鈎。
當敵人迫近荊紫關時,徐海東率領部隊,與敵人保持着适當的距離,拖着敵人沿着陝南的崇山峻嶺繼續前進。
6月25日,徐海東率領部隊來到預定的作戰地區後,經過認真分析、精心勘察地形和休整準備,決定殺個回馬槍,并将打擊的對象瞄準孤軍深入的誓一旅。
警一旅旅長唐嗣桐是黃埔軍校畢業的“名将”,從未吃過敗仗,驕橫之極,一心想搶個頭功。
可他忘了他的部隊已經過了20多天的疲憊行軍,其官兵的士氣已經極為低落。
7月2日拂曉,當唐嗣桐率部毫無戒備地走至袁家河口時,張網已待多時的紅軍突然出擊,警一旅頓時亂作一團。
戰鬥僅僅持續了8個小時,敵1800餘人全部被殲,旅長唐嗣桐也當了紅軍的俘虜。
誓一旅覆滅,旅長被俘,此事震動了陝南,也震動了整個東北軍和西北軍。
雖然“圍剿”總指揮楊虎城在蔣介石的催促下,多次電令餘部繼續追擊,然而早已疲憊不堪、被吓破了膽的敵軍左顧右盼,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隻此一仗,敵人對紅二十五軍的這次“圍剿”就被徹底粉碎了。
以逸待勞之例說——以靜制動俄軍破敵偷襲 1904年2月8日,日俄戰争爆發。
俄軍以旅順港為基地,派出大量軍艦巡弋渤海灣,襲擊重創日軍艦隊和運兵船。
日軍如果想調陸軍從旅順登陸,拿下旅順軍港,就必須首先制服住駐守港口的俄國艦隊,使其不能行動自如地出擊。
為此,日軍制定了“沉船堵口”的閉塞戰鬥計劃,準備以此來封鎖俄國艦隊于旅順港内,使之成為死船,從而保證日本在旅順的登陸,同時也可以圍殲俄艦隊于港内。
3月27日深夜,日軍出動3艘驅逐艦,掩護4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