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校的兩個學生把這兩個人弄回去了。
”杜曉弟點點頭說:“是。
弄回去以後,賈昆被糊裡糊塗地火化了,公安局來人看了一下,好像也沒說什麼,聽說北京有好多單位都有打死人的事。
米娜還那樣,學校裡現在打倒的人多了,她算不上重點。
“ 沈昊一邊啃着雞腿一邊接着問道:“那天去把兩個老師拉回學校的同學你認識嗎?”杜曉弟點點頭說:“知道,不熟。
一個叫盧小龍,一個叫李黛玉。
”沈昊打斷他的話:“什麼林黛玉?”杜曉弟搖了搖頭,說:“不,她姓李,叫李黛玉,是跟着盧小龍一起去的。
”沈昊又問:“為什麼盧小龍會做這個事?”杜曉弟想了想,說:“這就不太清楚了。
聽說盧小龍和這兩個老師關系有點什麼。
”沈昊問:“能有什麼?”杜曉弟說:“誰知道呢!人們也是瞎猜。
”沈昊放下吃剩的雞骨頭,用手巾擦了擦手,接着問道:“盧小龍是個什麼樣人?”杜曉弟皺着眉想了想,說:“這個人有點怪,挺倔的,平常不愛說話。
”沈昊搖搖頭:“為什麼一個學校這麼多學生,隻有他做了這樣的事?任何事情都該有原因嘛!”杜曉弟吃了幾口飯,回答道:“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學校,很可能是他做、别人不做。
” “那為什麼?”這一回是沈麗發問了。
天下的事情就是這樣,當你反複聽一個人的名字,聽人們對他的議論,你就開始感興趣了。
杜曉弟正好挨着沈麗,這時便扭過頭說:“他這個人就這樣,話不多,可有時做出事來讓大家都意想不到。
” 沈麗正吃着魚,一邊從嘴裡小心地剔着魚刺一邊問:“他長什麼樣?我那天沒注意。
” 同時極力在記憶中追想那個叫盧小龍的男孩子模模糊糊的樣子。
晚飯後,大人們到一間屋子裡搓麻将去了,當然,麻将桌上海闊天空的閑話常常離不開文化大革命。
年輕人自然都聚到沈麗的琴房,按照以往的慣例,說拉彈唱,下棋,打撲克,但是,“轉軸撥弦三兩聲”,這些玩耍就都停了下來。
無論是手裡拿着提琴、二胡的,還是彈鋼琴的,下棋打撲克的,都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起文化大革命來。
這十多個人中除了最小的兩個是小學生外,其餘都是中學生、大學生,各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大革命”,因此都有共同關心的政治話題。
當這種談話進行到比較熱烈的程度時,手中的小提琴弓、二胡、笛子都成了指手劃腳的道具。
沈麗不禁想起父親講過的某個偉人的格言:政治是人類最大的遊戲。
就連年齡最小的表妹紅紅也對這個話題充滿了熱情,她說,他們紅星小學也開始了文化大革命。
沈麗問:“學生打老師了嗎?”紅紅擡起胖呼呼的圓臉說:“打了。
”沈麗問:“你打了嗎?”紅紅說:“沒有。
”沈麗問:“你同意打嗎?”紅紅說:“當然同意。
”沈麗問:“為什麼?”紅紅說:“有些老師太壞了,留那麼多作業,放學也不讓我們回家。
” 站在靠窗處的一個表弟指着窗外遠處的光亮說道:“那邊就是北清大學嗎?”沈麗說:“這邊是日月壇公園,往那邊一點就是北清大學。
”有人提議:“咱們别玩了,去北清大學看大字報吧!”立刻得到一緻的響應,紅紅與另一個小表弟還特别高興地拍起手來,他們早就想到北清大學看大字報,但是爸爸媽媽一直沒有帶他們來。
十幾個人前呼後擁地跑下樓去。
沈麗想,有這些兄弟姐妹們簇擁着,半夜去看大字報也還是挺方便的事情。
北清大學已經成為向外日夜開放的革命聖地。
他們來到北清大學的大字報中心區,這是一條通往南大門的筆直道路,兩邊的大字報篷上貼滿了大字報,篷上挂着的一盞盞電燈将這裡照得燈火通明。
夜晚不像白天那麼多人,卻也并不稀少,時稀時稠的人流顯出夜晚特有的沉靜。
有人一邊看一邊做着抄錄,也有人站在某一張大字報前久久不動,還有幾個學生蹲着用掃帚蘸着漿糊桶中的漿糊刷貼着新的大字報。
沈麗與衆兄弟姐妹們邊走邊看,在北清中學上學的表弟杜曉弟突然用胳膊碰了一下沈麗,低聲說道:“你看,那個人就是盧小龍。
”沈麗順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那個不見已經忘卻、一見又還熟悉的年輕人。
這一次,她隔着不遠不近的距離特别注意地觀察了一下。
這是一個外貌再平常不過的年輕人,一件起皺的短袖白襯衫,一條灰褲子。
此刻,他正聚精會神地看着大字報,邊看邊緩緩地挪動着。
如果不是特别有心的話,不會在人群中注意到他。
然而,一旦注意了,便能夠發現他的一點特别之處。
這個特别就是他的表情顯出對這個世界的十分專注。
他揚着比較凸出的額頭觀看大字報時,從他的側面能夠看出,他正在極為認真地思索。
他陰沉的眼神表明這種思索确實有異于一般人。
盧小龍專注而陰沉的神情給了沈麗一種說不上來的特别感覺,好像在一大堆華麗精巧的工藝美術品中看到了一塊粗砺的石頭,當然,又不完全一樣。
”杜曉弟點點頭說:“是。
弄回去以後,賈昆被糊裡糊塗地火化了,公安局來人看了一下,好像也沒說什麼,聽說北京有好多單位都有打死人的事。
米娜還那樣,學校裡現在打倒的人多了,她算不上重點。
“ 沈昊一邊啃着雞腿一邊接着問道:“那天去把兩個老師拉回學校的同學你認識嗎?”杜曉弟點點頭說:“知道,不熟。
一個叫盧小龍,一個叫李黛玉。
”沈昊打斷他的話:“什麼林黛玉?”杜曉弟搖了搖頭,說:“不,她姓李,叫李黛玉,是跟着盧小龍一起去的。
”沈昊又問:“為什麼盧小龍會做這個事?”杜曉弟想了想,說:“這就不太清楚了。
聽說盧小龍和這兩個老師關系有點什麼。
”沈昊問:“能有什麼?”杜曉弟說:“誰知道呢!人們也是瞎猜。
”沈昊放下吃剩的雞骨頭,用手巾擦了擦手,接着問道:“盧小龍是個什麼樣人?”杜曉弟皺着眉想了想,說:“這個人有點怪,挺倔的,平常不愛說話。
”沈昊搖搖頭:“為什麼一個學校這麼多學生,隻有他做了這樣的事?任何事情都該有原因嘛!”杜曉弟吃了幾口飯,回答道:“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學校,很可能是他做、别人不做。
” “那為什麼?”這一回是沈麗發問了。
天下的事情就是這樣,當你反複聽一個人的名字,聽人們對他的議論,你就開始感興趣了。
杜曉弟正好挨着沈麗,這時便扭過頭說:“他這個人就這樣,話不多,可有時做出事來讓大家都意想不到。
” 沈麗正吃着魚,一邊從嘴裡小心地剔着魚刺一邊問:“他長什麼樣?我那天沒注意。
” 同時極力在記憶中追想那個叫盧小龍的男孩子模模糊糊的樣子。
晚飯後,大人們到一間屋子裡搓麻将去了,當然,麻将桌上海闊天空的閑話常常離不開文化大革命。
年輕人自然都聚到沈麗的琴房,按照以往的慣例,說拉彈唱,下棋,打撲克,但是,“轉軸撥弦三兩聲”,這些玩耍就都停了下來。
無論是手裡拿着提琴、二胡的,還是彈鋼琴的,下棋打撲克的,都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起文化大革命來。
這十多個人中除了最小的兩個是小學生外,其餘都是中學生、大學生,各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大革命”,因此都有共同關心的政治話題。
當這種談話進行到比較熱烈的程度時,手中的小提琴弓、二胡、笛子都成了指手劃腳的道具。
沈麗不禁想起父親講過的某個偉人的格言:政治是人類最大的遊戲。
就連年齡最小的表妹紅紅也對這個話題充滿了熱情,她說,他們紅星小學也開始了文化大革命。
沈麗問:“學生打老師了嗎?”紅紅擡起胖呼呼的圓臉說:“打了。
”沈麗問:“你打了嗎?”紅紅說:“沒有。
”沈麗問:“你同意打嗎?”紅紅說:“當然同意。
”沈麗問:“為什麼?”紅紅說:“有些老師太壞了,留那麼多作業,放學也不讓我們回家。
” 站在靠窗處的一個表弟指着窗外遠處的光亮說道:“那邊就是北清大學嗎?”沈麗說:“這邊是日月壇公園,往那邊一點就是北清大學。
”有人提議:“咱們别玩了,去北清大學看大字報吧!”立刻得到一緻的響應,紅紅與另一個小表弟還特别高興地拍起手來,他們早就想到北清大學看大字報,但是爸爸媽媽一直沒有帶他們來。
十幾個人前呼後擁地跑下樓去。
沈麗想,有這些兄弟姐妹們簇擁着,半夜去看大字報也還是挺方便的事情。
北清大學已經成為向外日夜開放的革命聖地。
他們來到北清大學的大字報中心區,這是一條通往南大門的筆直道路,兩邊的大字報篷上貼滿了大字報,篷上挂着的一盞盞電燈将這裡照得燈火通明。
夜晚不像白天那麼多人,卻也并不稀少,時稀時稠的人流顯出夜晚特有的沉靜。
有人一邊看一邊做着抄錄,也有人站在某一張大字報前久久不動,還有幾個學生蹲着用掃帚蘸着漿糊桶中的漿糊刷貼着新的大字報。
沈麗與衆兄弟姐妹們邊走邊看,在北清中學上學的表弟杜曉弟突然用胳膊碰了一下沈麗,低聲說道:“你看,那個人就是盧小龍。
”沈麗順着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那個不見已經忘卻、一見又還熟悉的年輕人。
這一次,她隔着不遠不近的距離特别注意地觀察了一下。
這是一個外貌再平常不過的年輕人,一件起皺的短袖白襯衫,一條灰褲子。
此刻,他正聚精會神地看着大字報,邊看邊緩緩地挪動着。
如果不是特别有心的話,不會在人群中注意到他。
然而,一旦注意了,便能夠發現他的一點特别之處。
這個特别就是他的表情顯出對這個世界的十分專注。
他揚着比較凸出的額頭觀看大字報時,從他的側面能夠看出,他正在極為認真地思索。
他陰沉的眼神表明這種思索确實有異于一般人。
盧小龍專注而陰沉的神情給了沈麗一種說不上來的特别感覺,好像在一大堆華麗精巧的工藝美術品中看到了一塊粗砺的石頭,當然,又不完全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