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顯達傳
關燈
小
中
大
騎常侍、都督江州諸軍事、征南大将軍、江州刺史,配給鼓吹一部。
陳顯達為人謙厚有智謀心計,自知人微位重,每次升官,都流露出既慚愧又畏懼的表情。
他有十多個兒子,他告誡他們:“我本來也沒指望到達這麼高地位,你們切不可仗着富貴欺淩别人!”陳家豪富後,幾個兒子和王敬則的兒子們,都用一精一美牛車、穿華麗服飾,當時人稱快牛為陳世子青,王三郎烏,呂文顯折角,江瞿昙白鼻。
陳顯達對其子說:“麝尾扇是王、謝家用物,你們不得為着這東西互相追逐。
” 永明十一年(493),敵虜又有動作,皇上下诏讓陳顯達駐軍樊城。
世祖去世後遺诏中任命陳顯達即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隆昌元年(494),遷任侍中、車騎将軍,開府仍舊,設置兵佐。
參與了廢除郁林王而有功勳,延興元年(494),任司空,晉封公爵,增加食邑一千戶,甲仗五十人入殿。
高宗(蕭鸾)做南齊書皇帝後,陳顯達進位太尉,侍中仍舊,改封鄱陽郡公,食邑三千戶,加衛兵二百人,配給油絡車。
建武二年(495),敵虜攻打徐州、司州,皇上下诏要陳顯達出兵進駐,在新亭、白下之間往來接應,以制造聲勢。
皇上想把太祖、武帝的子孫們全部除掉,曾間接地問陳顯達,顯達回答說:“這些小事何必放在心上。
”皇上才作罷。
到了建武時期(494~498),陳顯達便有些恐懼不安了,于是自覺地降低地位待遇藏匿名聲,他的車轎等交通工具都用破舊的,他的儀仗隊規模很小不過十來個人,而且都很單薄。
有次他陪皇上宴飲,酒後啟禀皇上說:“臣下我年紀已老,富貴也是夠了,隻少個枕頭供我枕着死了,特向陛下乞求一個,讓我告老退休。
”皇上表情大變,說:“公已經醉了。
”後陳顯達又根據七十歲而告退的禮制再次請求,皇上還是不批準。
這時敵虜頻頻寇掠雍州一帶,各軍抵抗都不獲勝,失去了沔北五郡。
永泰元年(498),皇上派陳顯達北讨,并下诏說:“自從晉朝衰微、宋朝凋謝之後,蕃臣們往往外叛,又反過來淩侮内地,他們還沒得到上天的懲罰,又有外夷來擾亂中華,使神州大地,不斷出現叛逆。
朕繼承偉大的業基,追随着前王的路線,一心想着繁榮華夏。
但多難才平,思化剛剛開始,這時候興師擾衆,不是首要任務,因而從長遠的觀點着眼,暫時對北邊采取寬緩的政策。
也希望敵方能夠懂得恩義,感激我方的良好願望。
然而這幫兇忍蠻橫狡猾,專事侵掠,煽動并聚集一群蟻輩小人在西北邊境,我們正好乘他們送上門來的方便,趁着上天要滅亡他們的時機,一鼓作氣消滅他們,傳檄三秦,掃清宇内,在此一舉,而且中原士民,早就盼望皇軍來大顯神威,不斷來人請求派兵援助,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應派各路大軍前往征讨。
侍中太尉陳顯達可以暫放下三公的工作,指揮各路統帥。
”于是皇城内外實行戒嚴。
加陳顯達使持節,率軍向襄陽進發。
永元元年(499),陳顯達督使平北将軍崔慧景衆軍四萬人,圍困南邊界的馬圈城,這裡離襄陽三百裡,攻打四十天,城裡敵虜食盡,靠吃死人肉樹皮維持,外邊的圍攻更加激烈,敵虜突圍而逃,被斬殺千餘人。
官軍争搶城中的絹物,不作追擊。
陳顯達入據此城,派軍主莊丘黑進攻南鄉縣,即原從陽郡治所。
虜方主将元宏親自率領十餘萬騎兵殺到,陳顯達帶着部隊渡水而西占據鷹子山築城抵抗,人情沮喪,軍心不振。
虜兵圍攻甚急,軍中主将崔恭祖、胡松用烏布幔蓋着陳顯達,派數人擡着,抄近路從分碛山均水口,中央軍沿路潰退,死者三萬多人。
左軍将張千戰死,追贈遊擊将軍。
陳顯達一向很有威名,在蠻虜中也很有名氣,這一次是極大的損失。
禦史中丞範岫奏請免去陳顯達的官職,朝廷讨論應予優待,皇上下诏答複說:“當年衛、霍出塞,也經常無功,馮、鄧入關,有時也虧喪。
何況公(陳顯達)一向作風認真又負有重要職責,能夠根據情況靈活處理,無損于他的威略。
以後一定會有更遠大的謀略,來清掃北方領土。
雖然有關部門有一定的法紀規定,但不能用來處理陳顯達。
”陳顯達上表請求解職,沒被批準;又請求降号,還是不批準。
朝廷又任命陳顯達為都督江州軍事、江州刺史,鎮守盆城,持節本官仍舊。
當初,王敬則舉兵反叛,始安王蕭遙光曾上啟明帝,為了防止陳顯達叛變,要追命他的部隊回來,後來王敬則事件很快平定了,這事也就作罷。
陳顯達心裡也很害怕。
到了東昏侯即位,陳顯達就更不願意回到京城了,因此得授江州之職,很是高興。
不久又加陳顯達征南大将軍,配給他三望車。
陳顯達聽說京師在大肆殺戮功臣,又聽說徐孝嗣等人都被殺了,傳聞朝廷要派兵襲擊江州,陳顯達害怕遭禍,便于十一月十五日,舉
陳顯達為人謙厚有智謀心計,自知人微位重,每次升官,都流露出既慚愧又畏懼的表情。
他有十多個兒子,他告誡他們:“我本來也沒指望到達這麼高地位,你們切不可仗着富貴欺淩别人!”陳家豪富後,幾個兒子和王敬則的兒子們,都用一精一美牛車、穿華麗服飾,當時人稱快牛為陳世子青,王三郎烏,呂文顯折角,江瞿昙白鼻。
陳顯達對其子說:“麝尾扇是王、謝家用物,你們不得為着這東西互相追逐。
” 永明十一年(493),敵虜又有動作,皇上下诏讓陳顯達駐軍樊城。
世祖去世後遺诏中任命陳顯達即本号開府儀同三司。
隆昌元年(494),遷任侍中、車騎将軍,開府仍舊,設置兵佐。
參與了廢除郁林王而有功勳,延興元年(494),任司空,晉封公爵,增加食邑一千戶,甲仗五十人入殿。
高宗(蕭鸾)做南齊書皇帝後,陳顯達進位太尉,侍中仍舊,改封鄱陽郡公,食邑三千戶,加衛兵二百人,配給油絡車。
建武二年(495),敵虜攻打徐州、司州,皇上下诏要陳顯達出兵進駐,在新亭、白下之間往來接應,以制造聲勢。
皇上想把太祖、武帝的子孫們全部除掉,曾間接地問陳顯達,顯達回答說:“這些小事何必放在心上。
”皇上才作罷。
到了建武時期(494~498),陳顯達便有些恐懼不安了,于是自覺地降低地位待遇藏匿名聲,他的車轎等交通工具都用破舊的,他的儀仗隊規模很小不過十來個人,而且都很單薄。
有次他陪皇上宴飲,酒後啟禀皇上說:“臣下我年紀已老,富貴也是夠了,隻少個枕頭供我枕着死了,特向陛下乞求一個,讓我告老退休。
”皇上表情大變,說:“公已經醉了。
”後陳顯達又根據七十歲而告退的禮制再次請求,皇上還是不批準。
這時敵虜頻頻寇掠雍州一帶,各軍抵抗都不獲勝,失去了沔北五郡。
永泰元年(498),皇上派陳顯達北讨,并下诏說:“自從晉朝衰微、宋朝凋謝之後,蕃臣們往往外叛,又反過來淩侮内地,他們還沒得到上天的懲罰,又有外夷來擾亂中華,使神州大地,不斷出現叛逆。
朕繼承偉大的業基,追随着前王的路線,一心想着繁榮華夏。
但多難才平,思化剛剛開始,這時候興師擾衆,不是首要任務,因而從長遠的觀點着眼,暫時對北邊采取寬緩的政策。
也希望敵方能夠懂得恩義,感激我方的良好願望。
然而這幫兇忍蠻橫狡猾,專事侵掠,煽動并聚集一群蟻輩小人在西北邊境,我們正好乘他們送上門來的方便,趁着上天要滅亡他們的時機,一鼓作氣消滅他們,傳檄三秦,掃清宇内,在此一舉,而且中原士民,早就盼望皇軍來大顯神威,不斷來人請求派兵援助,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應派各路大軍前往征讨。
侍中太尉陳顯達可以暫放下三公的工作,指揮各路統帥。
”于是皇城内外實行戒嚴。
加陳顯達使持節,率軍向襄陽進發。
永元元年(499),陳顯達督使平北将軍崔慧景衆軍四萬人,圍困南邊界的馬圈城,這裡離襄陽三百裡,攻打四十天,城裡敵虜食盡,靠吃死人肉樹皮維持,外邊的圍攻更加激烈,敵虜突圍而逃,被斬殺千餘人。
官軍争搶城中的絹物,不作追擊。
陳顯達入據此城,派軍主莊丘黑進攻南鄉縣,即原從陽郡治所。
虜方主将元宏親自率領十餘萬騎兵殺到,陳顯達帶着部隊渡水而西占據鷹子山築城抵抗,人情沮喪,軍心不振。
虜兵圍攻甚急,軍中主将崔恭祖、胡松用烏布幔蓋着陳顯達,派數人擡着,抄近路從分碛山均水口,中央軍沿路潰退,死者三萬多人。
左軍将張千戰死,追贈遊擊将軍。
陳顯達一向很有威名,在蠻虜中也很有名氣,這一次是極大的損失。
禦史中丞範岫奏請免去陳顯達的官職,朝廷讨論應予優待,皇上下诏答複說:“當年衛、霍出塞,也經常無功,馮、鄧入關,有時也虧喪。
何況公(陳顯達)一向作風認真又負有重要職責,能夠根據情況靈活處理,無損于他的威略。
以後一定會有更遠大的謀略,來清掃北方領土。
雖然有關部門有一定的法紀規定,但不能用來處理陳顯達。
”陳顯達上表請求解職,沒被批準;又請求降号,還是不批準。
朝廷又任命陳顯達為都督江州軍事、江州刺史,鎮守盆城,持節本官仍舊。
當初,王敬則舉兵反叛,始安王蕭遙光曾上啟明帝,為了防止陳顯達叛變,要追命他的部隊回來,後來王敬則事件很快平定了,這事也就作罷。
陳顯達心裡也很害怕。
到了東昏侯即位,陳顯達就更不願意回到京城了,因此得授江州之職,很是高興。
不久又加陳顯達征南大将軍,配給他三望車。
陳顯達聽說京師在大肆殺戮功臣,又聽說徐孝嗣等人都被殺了,傳聞朝廷要派兵襲擊江州,陳顯達害怕遭禍,便于十一月十五日,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