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關燈
朝鮮國、高句麗國、三韓國、新羅國、文身國、扶桑國、高昌國、滑國、周古柯國、于阗國、渴盤陁國、波斯國、宕昌國、鄧至國、武興國、芮芮國、吐谷渾國。

     梁主将表章看去,隻見盤盤國的一道表章上寫道: 揚州閻浮提震旦天子,萬善莊嚴,一切恭敬,猶如天淨無雲,明耀滿目。

    天子身心清淨,亦複如是。

    道俗濟濟,并蒙聖王光化,濟度一切,永作舟航,臣聞之慶善。

    吾等至誠敬禮常勝天子足下,稽首問訊。

    今奉薄獻,願垂衷受。

     善提樹葉、沉檀、象牙、詹糖梁主看完又取丹丹國的表章看去,上寫道: 伏承聖主至德仁治,信重之寶,佛法興顯,衆僧殷集,法事日盛,威嚴整肅。

    朝望國執,慈愍蒼生,八方六合,莫不歸服。

    化鄰諸天,非可言喻,不任慶善,若暫奉見尊足,謹奉象牙、火齊珠、古貝、香藥等。

     梁主又取狼牙修國表章,看上去寫道: 大吉天子足下:離淫恕癡,哀愍衆生,慧心無量。

    端嚴相好,身光明朗,如水中月,普照十方。

    眉間白毫,其白如雪,其色照耀,亦如月光。

    諸天善神之所供養,以垂正法寶,梵行衆僧,莊嚴都邑。

    城閣高峻,如乾陁山。

    樓觀羅列,道途平正。

    人民熾盛,快樂安穩。

    著種種衣,猶如天服。

    于一切國,為極尊勝。

    天王愍念群生,民安樂業,慧心深廣,律儀清淨。

    正法化治,供養三寶,名稱宣揚,布滿世界,百姓樂見,如月初生。

    譬如梵王,世界之主,人天一切,莫不皈依。

    敬禮大吉天子足下,猶如現前,忝承先業,慶嘉無量。

    今遣使問訊,意欲自往,複畏大海風浪。

    今奉薄獻,願大家曲垂領納。

     梁主看完,沾沾自喜。

    因又看婆利國表章上寫道: 伏承聖王信重三寶,興立塔寺,校飾莊嚴,周遍國土。

    四衢平坦,清淨無穢。

    台殿羅列,狀若天宮,壯麗微妙,世無與等。

    聖主出時,四兵具足,羽儀導從,布滿左右。

    都邑士女,麗服光飾。

    市廛豐富,充積珍寶。

    王法清整,無相侵奪。

    學徒皆至,三乘競集,敷說正法,雲布雨潤。

    四海流通,交會萬國。

    長江渺漫,清冷深廣,有生成資,莫能消穢。

    陰陽和暢,災厲不作。

    大梁揚都聖王無等,臨覆上國。

    有大慈悲,子育萬民。

    平等忍辱,怨親無二。

    加以周窮,無所藏積。

    靡不燭照,如日之明。

    無不受樂,猶如淨月。

    宰輔賢良,群臣貞信,盡忠奉上,心無異想。

    伏惟皇帝,是我真佛。

    臣是婆利國主,今敬稽首禮聖王足下,惟願大王知我此心。

    此心久矣,非适今也。

    山海阻遠,無緣自達。

    今遣使獻金席等,表此丹誠。

    貢白鹦鹉、青蟲、兜鍪、琉璃器、古貝、螺杯、雜香、藥等。

     梁主看了這些外國表章上俱稱揚他好佛之誠,不覺龍顔大喜,再要看去,早有于陀利國使臣頭頂着一件寶貝,直近梁主之前,不禁手舞足蹈不住的稱奇,又連忙俯伏。

    一時近臣俱驚,高喝道:“外吏不可近駕!”你道為何?原來這于陁利國王名修跋陀羅,他秉性好佛,舉國行善。

    有一年四月八日夜間夢見一僧對他說道:“爾今好佛未見聖人,今中國已生聖人立教,大興佛典。

    故今遣使貢奉進禮,則土地豐樂,商旅百倍。

    若不信我,則境内不得自安。

    ”修跋陀羅初未準信,既而又夢見此僧說道:“汝若不信我,當與汝往觀之。

    ”乃于夢中來至中國,見一天子色相莊嚴,醒來宛然在目,心甚異之。

    這修跋陀羅善于書畫,遂将夢中所見的天子細細畫出,飾以顔色,俨然如生,便将來朝夕供養禮拜,如此多年。

    今見中國放此毫光,知有聖人在位,故遣使獻貢,并付此書,臨行囑道:“汝見聖人可将此書呈上,如若一般,可言明其故。

    ”使臣這日見了梁主,便定睛審視,果如畫上無二,不勝快活,疾步走上前,将畫呈上。

    梁主見此畫兒必是海外名筆,便留心命左右打開看去,忽看見畫形,吃這一驚不小,因說道:“此乃朕之面龐,為何爾國王畫此進來?”使臣也驚驚喜喜,将前事細細奏明。

    又說道:“我國王敬此寶像,盛以玉函,日夕焚禮,已數年矣。

    國土中悉皆感應,人民平安,以緻家家供養此寶像。

    但我王心中未知王子龍顔果是如何,特遣臣将來瞻比。

    今陛下龍顔果與畫像一般無二,應不負我國王與人民敬禮之誠也。

    ”梁主聽了這番事情,不禁歡喜欲狂,因将此畫遍示群臣,群臣俱稱為陛下好佛不久成佛。

    一時建康遍傳梁主在外國成佛。

    當下梁主再看其表章,隻見上寫道: 常勝天子陛下:請佛世尊,常樂安樂,六通三達,為世間尊,是名如來。

    應供正覺,遺形舍利,造諸塔像,莊嚴國土,如須彌山。

    邑居聚落,次第羅滿,城郭館宇,如忉利天宮。

    具足四兵,能伏怨敵。

    國土安樂,無諸患難,人民和善,受化正法。

    慶無不通。

    猶處雪山,流注雪水。

    八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