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關燈
先鋒,又以東陽、下蔡二城相應。

    不一日梁兵已到,排立戰場。

    次早李憲指揮尤剛出馬,蕭宏使呂僧珍接戰。

    兩人戰有三十餘合,尤剛漸漸力怯,左右遮攔。

    張武看見,連忙上前夾攻,梁将彭寶孫接住。

    四人正戰間,李憲見不能取勝,便悄悄帶領五百鐵騎竟望梁陣卷地殺來,一個個彪形勇漢,鋒不可當。

    梁兵一時無備,卻被李憲殺得七斷八落,東西逃竄,李憲便揮動大軍分頭邀截。

    此時呂僧珍、彭寶孫忽見本寨亂竄,隻得棄了尤剛、張武退回保守。

    兩下收兵,梁兵傷了萬餘。

    魏軍得勝,衆将皆入李憲帳中拜賀道:“從來壽陽未有如此之捷,皆将軍之力也。

    ”參謀楊靈胤說道:“蕭宏不知兵法,隻今日一挫,必不自安,希冀成功,免人議論。

    依我計之,今夜必有人來劫寨,望将軍早作準備。

    ”李憲笑道:“今日一戰,足令梁人喪魄消魂,畏死不遑,何暇計及來探虎穴。

    ”楊靈胤隻得苦争道:“今夜不來,不應我言,願甘軍法。

    ”諸将聽了,皆雲參謀之言不可不信。

    李憲道:“既是如此,且依你一次。

    ”便将人馬調開,埋伏守候。

     卻說蕭宏歸至帳中,因與諸将說道:“他今得勝,必然氣驕,我今乘夜劫之,雖不全勝,亦可消此今日之恥。

    ”遂同夏侯亶、彭寶孫領着萬人,分為三路,各使軍士銜枚疾走。

    到了魏營左側,隻聽營中更鼓不明,盡皆睡熟。

    蕭宏大喜,遂一齊殺入,卻是一個空寨。

    隻見懸着羊蹄打鼓支更,蕭宏忙叫中計,慌忙退出,早被李憲放起轟天大炮,提兵四下殺來,高叫捉住梁将者重賞。

    蕭宏等大敗虧輸,幸得韋睿、昌義之引一支生力軍來救,直至天明,方回本寨。

    又被李憲着人在陣前搦戰,蕭宏隻得傳令堅守勿出。

    過了一日,韋睿便入帳請戰,蕭宏不允道:“将軍不若固守以待動靜。

    ” 韋睿出帳心中甚是不服,卻見魏将在陣前挑戰,便走入本寨提刀上馬,招呼本部士卒望魏陣上殺來。

    李憲見了忙使尤剛接住。

    戰不數合,被韋睿一刀斬下馬來。

    李憲見斬了他一員大将,心中大怒,便驟馬搖槍接着韋睿,各不答話,一時間兩人在陣上戰經一百餘合,韋睿精神百倍,李憲暗暗喝采。

    手下将士見韋睿一人,卻圍裹在左側去厮殺。

     卻說楊靈胤見李憲圍裹了韋睿,知蕭宏懦怯,中軍必無準備,便領了一支人馬突至蕭宏中軍。

    蕭宏果不提防,不勝大駭,便騎馬繞寨而走,衆偏将見元帥奔逃,亦自奔潰。

    早被楊靈胤沖入寨中,收其辎重而去。

    昌義之正在自寨中料理,忽軍卒來報說:“韋将軍不奉軍令,與魏将交戰,無人助敵,已被魏兵圍裹去了。

    ”昌義之聽了大驚,忙提了渾鐵扁擔,一時馬不及鞍,騰身而上,見圍裹之處劈入,魏兵擋着的無不腦漿迸流,隻得讓開大路。

    昌義之殺入,隻不見韋睿在内,複又殺出問人,方知在魏營左側,便又殺來,方遇了韋睿,二人共殺出圍。

    忽見蕭宏的中軍被魏兵沖破,二人大怒,趕入魏陣逢人便殺,如入無人之境。

    一時砍殺了千餘魏卒,方回見蕭宏謝罪。

    蕭宏隻令其不可接戰,當思良策應之,二将唯唯退歸本寨。

    蕭宏見李憲骁勇,甚是納悶。

    一日,參謀呂敬進言道:“當時聖上回朝,留大王屯守者,實一時恐魏人所笑,非實欲大王而得壽陽也。

    今若知難而退,不亦善乎。

    ”蕭宏聽了大喜道:“我亦有此心久矣,隻不知諸将如何。

    ”遂将呂敬之言遍示諸将。

    諸将有久在外,皆欲思歸,以呂敬之言為是。

    韋睿聽了大怒說道:“呂敬之言可斬也,大王安得出此亡國之言!天子掃境内以屬王,有前死一尺,無卻生一寸。

    若一戰不利而遽退,何面目得見聖上乎!”說罷須發盡立。

    蕭宏聽了,遂止其議,與李憲接戰,韋睿不避矢石,殺傷魏卒無算。

    魏兵卒見了韋睿出陣,皆不敢對敵。

    因而軍中作歌道:不怕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

    自此,兩下相持多時。

     忽一日,诏書到來,蕭宏接讀罷,知是梁主同柳慶遠出兵進攻睢陵,使蕭宏等進攻壽陽。

    蕭宏因集諸将商議道:“目今正無計能退李憲,焉能進逼城下,莫若使人求計于軍師,方可進攻。

    ”遂差人去求計。

    隻因這一求,有分教:引水增波,添薪益火。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