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關燈
小
中
大
的魏兵忙報知郝雍、方威。
二人大喜,便一聲炮響,帶領軍士直沖陣前。
要殺齊兵齊将,不期轉被二将裹住,再回看時四下俱是齊兵旗号,一時驚慌,早被陳剛一斧一個砍下馬來,其餘魏兵見無主将,盡皆投降,陳剛又分付了一番,依舊去山中埋伏,過不一日,湯殷誘了王茂奔入山中,隻聽得炮響連天,沖出一隊人馬。
湯殷見了,知是埋伏之兵,以為得計,便兜回馬,與王茂力戰,王茂大笑道:“你這埋伏誘敵之計,隻好算計别人,如何瞞得我柳參謀的先見。
”湯殷聽了,忙回看來将,卻見來的不是魏将,轉是齊兵齊将,早吓得魂魄俱無,身心俱裂,百忙裡要放馬逃歸,早被王茂舉起鐵槊照着頂門劈做兩半,跌下馬來,陳剛、馬麟與王茂合兵,俱稱贊柳參謀神見,來見蕭衍,各自報功。
蕭衍大喜, 早有魏兵逃去的細細報知魏主。
魏主聽了大驚失色道:“不意蕭衍孺子,破我之謀,彼若行兵,我死無葬身之地矣。
”說罷,恨聲不絕,文武百官再三寬慰,道:“計雖未成,三軍尚隆,陛下不可自損軍威,況且山陽之計,兩下俱攻,蕭衍雖有詭謀,亦難展策矣。
”魏主沒法,隻得在帳中納悶, 卻說蕭衍正與柳慶遠商議攻取之策,忽有人報道:“今有山陽守将着人緻元帥,現在帳前,不敢擅入。
”蕭衍即令他進來,下書人呈上來書,蕭衍看過,下書人又禀道:“魏将王肅領兵二十萬,星夜攻破徐、泗,進攻山陽,守将甚是危急,乞元帥早發精兵救授。
”蕭衍甚是躊躇,因對柳慶遠說道:“目今魏主雖敗,尚擁重兵,未曾出境,今又山陽告急,若山陽有失,魏勢愈盛,急難動搖,豈不使我兩處受敵!參謀有何妙計教我?”柳慶遠說道:“今王肅已得徐、泗二州,乘勝山陽,其鋒必銳,須分奇兵以救之,方可全勝。
若隻遣将往救,恐無益也。
”蕭衍道:“分兵固好,但今此處未見勝負,分則有衆寡之勢,奈何?”柳慶遠道:“此處與山陽不同,魏主自将,且今新敗,其心已怯。
元帥隻須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安而動之,逸而勞之,可保全無虞。
容慶遠親領一支人馬,悄悄去救山陽。
山陽一勝,魏勢自孤,當不戰而走矣。
”蕭衍聽了大喜,即打發回書,着來人先去報知。
遂以柳參軍為領軍,授兵十萬,去救山陽不題。
卻說魏主見計未成,反喪兵折将。
悶悶不悅,隻叫衆将緊守塞壘,以特山陽消息。
過了數日,又恐相持日久,兵老師頓,隻得着人索戰。
蕭衍卻使人用強弩射回。
及魏兵不出,蕭衍卻引軍來讨戰。
隔幾日交鋒一次,也隻兩下混戰,勝負未分, 且說許英督運糧草,不隻一日,到了濉水,正行之間,忽被魏将徐能、窦融突然趕出,截住去路。
許英不勝大驚,使軍士擺開隊伍,自己上前力敵二将,怎奈有心算計無心,魏兵逞強,齊兵慌亂,早被魏兵殺散,奪取糧草。
徐能、窦融二将見糧草到手,便不甚苦戰,棄了許英,保着糧草去了。
許英一時雙拳難敵四手,見糧草被劫去,若空手來見蕭衍,又恐受責,便暗算道:“不如且回鐘離,再運一發糧草來,方可塞責。
”遂轉身帶了敗卒退回,才走下一二裡,忽見有兩條大漢雄糾糾氣昂昂各帶器械在前阻住去路,許英看見吃了一驚。
忙立馬挺搶大聲說道:“我是鐘離守将,奉蕭元帥軍令為運糧而來,青天白日,你二人敢作剪徑強人麼?”二人聽了,忙答道:“我非強人,是要投蕭元帥去的。
你既說運糧,如今糧在那裡?”許英見他說是投蕭元帥的,便勒馬荷槍說道:“我今運糧至此,不期被魏兵擁出劫去,恐蕭元帥見責,隻得且回鐘離再去運來。
”二人聽了,說道:“将軍此言差矣,糧草乃軍中士馬必需,而今被劫去,彼得食我就饑,勝敗所關,若再等你去運來,豈不誤事!”因問道:“魏将劫去多遠了?”許英道:“約去有十五裡了。
”二人道:“既如此,我二人同将軍去救回,何如?”此時許英無奈,又見二人身長魁偉,像是英雄。
隻得問了姓名,又見他是步走,便在士卒中揀了兩匹好馬與他二人騎了,便一同飛奔趕來。
将近白城,隻見魏兵正押着許多糧草的車子前行。
二人見了,對許英說道:“我二人先去截住,你随後來罷。
”說完,二人拍馬趕上,大喝道:“這是齊國軍糧,怎敢大膽擅自邀奪!早早送還,免汝一死!”徐能聽了大怒,宣槍來喝道:“你二人身無衣甲,又不像将軍,又不像強人,怎來讨死吃?”一面說,就一面照着
二人大喜,便一聲炮響,帶領軍士直沖陣前。
要殺齊兵齊将,不期轉被二将裹住,再回看時四下俱是齊兵旗号,一時驚慌,早被陳剛一斧一個砍下馬來,其餘魏兵見無主将,盡皆投降,陳剛又分付了一番,依舊去山中埋伏,過不一日,湯殷誘了王茂奔入山中,隻聽得炮響連天,沖出一隊人馬。
湯殷見了,知是埋伏之兵,以為得計,便兜回馬,與王茂力戰,王茂大笑道:“你這埋伏誘敵之計,隻好算計别人,如何瞞得我柳參謀的先見。
”湯殷聽了,忙回看來将,卻見來的不是魏将,轉是齊兵齊将,早吓得魂魄俱無,身心俱裂,百忙裡要放馬逃歸,早被王茂舉起鐵槊照着頂門劈做兩半,跌下馬來,陳剛、馬麟與王茂合兵,俱稱贊柳參謀神見,來見蕭衍,各自報功。
蕭衍大喜, 早有魏兵逃去的細細報知魏主。
魏主聽了大驚失色道:“不意蕭衍孺子,破我之謀,彼若行兵,我死無葬身之地矣。
”說罷,恨聲不絕,文武百官再三寬慰,道:“計雖未成,三軍尚隆,陛下不可自損軍威,況且山陽之計,兩下俱攻,蕭衍雖有詭謀,亦難展策矣。
”魏主沒法,隻得在帳中納悶, 卻說蕭衍正與柳慶遠商議攻取之策,忽有人報道:“今有山陽守将着人緻元帥,現在帳前,不敢擅入。
”蕭衍即令他進來,下書人呈上來書,蕭衍看過,下書人又禀道:“魏将王肅領兵二十萬,星夜攻破徐、泗,進攻山陽,守将甚是危急,乞元帥早發精兵救授。
”蕭衍甚是躊躇,因對柳慶遠說道:“目今魏主雖敗,尚擁重兵,未曾出境,今又山陽告急,若山陽有失,魏勢愈盛,急難動搖,豈不使我兩處受敵!參謀有何妙計教我?”柳慶遠說道:“今王肅已得徐、泗二州,乘勝山陽,其鋒必銳,須分奇兵以救之,方可全勝。
若隻遣将往救,恐無益也。
”蕭衍道:“分兵固好,但今此處未見勝負,分則有衆寡之勢,奈何?”柳慶遠道:“此處與山陽不同,魏主自将,且今新敗,其心已怯。
元帥隻須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安而動之,逸而勞之,可保全無虞。
容慶遠親領一支人馬,悄悄去救山陽。
山陽一勝,魏勢自孤,當不戰而走矣。
”蕭衍聽了大喜,即打發回書,着來人先去報知。
遂以柳參軍為領軍,授兵十萬,去救山陽不題。
卻說魏主見計未成,反喪兵折将。
悶悶不悅,隻叫衆将緊守塞壘,以特山陽消息。
過了數日,又恐相持日久,兵老師頓,隻得着人索戰。
蕭衍卻使人用強弩射回。
及魏兵不出,蕭衍卻引軍來讨戰。
隔幾日交鋒一次,也隻兩下混戰,勝負未分, 且說許英督運糧草,不隻一日,到了濉水,正行之間,忽被魏将徐能、窦融突然趕出,截住去路。
許英不勝大驚,使軍士擺開隊伍,自己上前力敵二将,怎奈有心算計無心,魏兵逞強,齊兵慌亂,早被魏兵殺散,奪取糧草。
徐能、窦融二将見糧草到手,便不甚苦戰,棄了許英,保着糧草去了。
許英一時雙拳難敵四手,見糧草被劫去,若空手來見蕭衍,又恐受責,便暗算道:“不如且回鐘離,再運一發糧草來,方可塞責。
”遂轉身帶了敗卒退回,才走下一二裡,忽見有兩條大漢雄糾糾氣昂昂各帶器械在前阻住去路,許英看見吃了一驚。
忙立馬挺搶大聲說道:“我是鐘離守将,奉蕭元帥軍令為運糧而來,青天白日,你二人敢作剪徑強人麼?”二人聽了,忙答道:“我非強人,是要投蕭元帥去的。
你既說運糧,如今糧在那裡?”許英見他說是投蕭元帥的,便勒馬荷槍說道:“我今運糧至此,不期被魏兵擁出劫去,恐蕭元帥見責,隻得且回鐘離再去運來。
”二人聽了,說道:“将軍此言差矣,糧草乃軍中士馬必需,而今被劫去,彼得食我就饑,勝敗所關,若再等你去運來,豈不誤事!”因問道:“魏将劫去多遠了?”許英道:“約去有十五裡了。
”二人道:“既如此,我二人同将軍去救回,何如?”此時許英無奈,又見二人身長魁偉,像是英雄。
隻得問了姓名,又見他是步走,便在士卒中揀了兩匹好馬與他二人騎了,便一同飛奔趕來。
将近白城,隻見魏兵正押着許多糧草的車子前行。
二人見了,對許英說道:“我二人先去截住,你随後來罷。
”說完,二人拍馬趕上,大喝道:“這是齊國軍糧,怎敢大膽擅自邀奪!早早送還,免汝一死!”徐能聽了大怒,宣槍來喝道:“你二人身無衣甲,又不像将軍,又不像強人,怎來讨死吃?”一面說,就一面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