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關燈
比文人,或是偷盜了幾句旁門棒喝,以作禅機。

    忽聽見皇帝征召,要作水陸道場超濟孤魂,内中大有想頭,又可以借此出名作将來半生榮耀,便星夜或是人上央人,或去鑽來名帖,當的傾囊倒橐,窮的典賣袈裟,設法湊了銀錢,俱到府州郡縣使用報名,稱是德行高僧。

    不多時,各府州郡即選了千餘僧人,具其花名冊簿進入朝中,呈于禦覽。

    遂又領了衆僧,俱在朝門候旨。

    梁主見衆僧名簿,即敕建康僧綱司,撿選了五百名,在朱雀門外長幹寺安頓。

    又命司官設備壇場,于寺中做佛事。

    旨意一下,誰敢不尊,真是國家有倒山塞海之力,不消數日,這長幹寺中早擺設得莊嚴,法相十分具足。

    又曉得皇帝親自來拜瞻佛像,即地上俱打掃得幹幹淨淨,一塵不染。

    這些和尚一個個都削得光頭青頂,刮面去須,備了鮮明異錦的袈裟,打點候梁主到時,各獻殷勤以邀賞鑒寵用,且按下不題。

     卻說柳慶遠縛劉季連于成都之後,又斬魯陽蠻于南陽,誅魏将荊州刺史元志。

    在蜀中大小百十餘戰,用計神出鬼沒,魏将皆不敢使一卒侵掠梁地,隻求梁兵不來索戰,便為萬幸。

    柳慶遠軍威十分大振。

    又見蜀中之患,往往勾引洞蠻作亂,遂進兵征讨。

    不一年間,蕩平了嚴、蒲、何、楊四洞蠻,其餘洞蠻一時大駭,俱稱柳慶遠是再生諸葛,遂輸城納款。

    柳慶遠大喜,遂受降群蠻于溥溝,宣揚大義,有天朝不可犯之威,有罪必征之讨。

    蠻人感化,遂紛紛進貢不絕。

    柳慶遠見四境帖然安枕,遂使兵卒耕墾荒田,以充糧饷。

    又年老之兵,準其歸家,臨去又賜給銀兩,士卒感恩,皆流涕而行,有不願去的,亦聽之自然。

    如此多時。

    忽一日,天使到蜀,柳慶遠忙擺香案迎接,開讀诏書。

    柳慶遠知其來意,遂款待了天使數日,使他先回複命。

    起身後,柳慶遠便又往邊疆巡視一番,見此處可以添兵,即投兵以守之,見那處缺将,便遣将以禦之。

    遂又耽擱了數日,方才起身,望建康而來不題。

     卻說梁主見長幹寺僧報稱壇場已備,遂擇了三月初八日,親出南郊幸長幹寺。

    遂于三日之前先已除葷戒酒,到了初八這日,梁主身穿素衮龍袍出朝,帶那文武多官,發駕竟往長幹寺來。

    早有這五百和尚以及本寺僧衆,俱帶毗羅大冠,皆穿五色錦襕袈裟,各執香花幡蓋,齊聲念着阿彌陀佛,在兩旁跪接。

    不一時,梁主銮駕進了長幹寺的山門,衆和尚起來在後随行,絲毫不亂。

    梁主到了大雄寶殿,一時間早有僧人在右邊擊起法鼓,左邊撞起金鐘,梁主拜瞻那過去、現在、未來三尊大佛。

    拜畢,即在殿中擺設下的這張八寶鑲嵌五爪盤龍豹皮錦褥交椅上坐着。

     早是五百新選的僧人,并本寺大衆,齊齊俯伏丹墀,叩頭說道:“願吾王萬壽無疆!”隻這一聲,衆和尚俱照着經卷揚念拜法念法,一字字清清朗朗,俱按着腔闆念的。

    梁主聽了,覺得甚是好聽,滿心歡喜。

    衆僧拜完,梁主即命平身。

    衆僧起立,分列左右。

    然後僧綱司法圓與住持朗照二人上前奏道:“臣蒙聖谕,今已啟建無遮大會,拜誦《無始真經》。

    早間誦拜,午間頌法,晚間超濟孤魂。

    又于道場圓滿之日,延僧登座,講釋西來妙義。

    不知有副聖意否?”梁主聽了大喜,說道:“朕體上帝好生之德,故起極拔之念,伏佛力以濟幽魂。

    今二卿調度,悉如朕意。

    所雲延僧講西來妙義,但不知所延之僧卻是何人?”朗照便奏道:“陛下征求大衆,實系道高德重,法行俱全,無所不能,無所不曉,施濟之事,俱可輪流。

    但登坐講解,臣等雖選有真白一僧暫應聖命,若求精妙,還望陛下于衆僧之内特拔一人,方可服衆。

    ”梁主道:“既是如此,俟朕慢慢撿擇觀之可也。

    ” 于是衆僧一齊起行,隻見阇黎班首将一個小磐兒打了一下,衆僧便齊齊拜佛,又敲一下,各歸原位。

    又敲一下,衆僧然後長跪佛前,開卷諷誦。

    隻聽得一字字接着木魚念去,隻覺梵音幽靜,與衆不同,聽了令人塵念俱消。

    衆僧跪誦,不一會立起身來拜念。

    這邊一起,那邊一拜,念不一會,便齊動法器,一時間铙钹鈴杵,雲鑼法鼓,笙笛頭管,甚是好聽。

    梁主見了聽了,甚是歡喜,始知佛門莊嚴威儀之妙與他處不同,便留心将衆僧一個個看來看去。

     隻見那些衆僧,也有閉目垂肩,假裝老實的;也有搬演法器,賣弄才能的;也有諷誦回回,向佛掐訣念咒,自以為有德行的。

    俱巴不得要梁主喜歡扶持,做個欽賜大和尚。

    又有一班年少的和尚賣弄俊俏,巴不得看中了跟随做個嬖幸之童。

    梁主俱看在眼中,卻甚不惬意。

    不一會,法圓、朗照迎接梁主到那寶閣中素宴,衆文武朝官俱在華嚴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