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儒将料強敵

關燈
太快,“行百裡必蹶上将軍“,但是孫權心想,人家現在不是在荊州歇着嗎?諸葛亮說曹操帶領的都是北方人,不習慣水戰,但是孫權知道新投降的荊州兵可是地道的南方人,而且曹操信中點明了是水軍八十萬。

    所以後來雖然孫權剁了桌子角,但還是心虛。

    因為摔摔打打的行為都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心虛或者無理。

     最後解決孫權思想問題的還是周瑜。

    周瑜告訴孫權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曹操根本沒有什麼八十萬衆,認為曹操自己的軍隊“不過十五、六萬”,劉表的降兵也不過“七八萬耳”,兩者相加最多二十幾萬。

    而且這些部隊是指在荊州地區的全部部隊,根據周瑜對曹操一貫戰略的研究,以真正能夠投放到正面戰場的最多三分之一,所以周瑜有精兵三萬到五萬足以制之的推斷。

    應該說周瑜的推斷是完全正确的,原因就在于,東吳強而劉表弱,東吳倉促間也隻能湊起一支三萬人的精兵,就是說劉表的降兵七萬也是誇大的說法。

    而以曹操的用兵策略,此次征伐在于荊州,開始根本就沒有考慮到東吳,不然肯定會分兵在合肥一帶作為攻擊點;關西的馬騰、韓遂等部随時有威脅許昌的可能,加上要防備忠于漢獻帝的軍事政變,肯定要留下重兵駐守;而曹操一向看不起劉表,認為他“虛名無實”,收拾劉表能夠帶十萬兵已經是看得起他了,所以長阪追擊劉備的僅僅有五千騎兵。

    大膽點推斷,曹操帶來的北兵很可能就是八萬人左右,寫信的時候順手在中間加個十字就是八十萬。

    周瑜還有一點料敵很準,就是“以疲敝之卒将狐疑之衆”十個字,曹操自然不會放心新降的荊州兵守故土,一般是采取荊州将官帶北方軍,北方将領帶荊州兵的政策,這樣至少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内部隊指揮協調上就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而北方兵不善于水戰,所以如果是水戰隻能是戰鬥力不強的荊州軍作為先鋒。

    況且因為年初對黃祖的戰鬥,荊州軍對東吳軍是有畏懼心理的。

    因此東吳戰略上利于速戰,以打擊原荊州軍為主要目标。

    孫權一聽原來戰役就是收拾手下敗将原荊州部隊,自然信心百倍,下了打仗的決心。

     劉備在樊口眼巴巴地終于等到了周瑜的水軍,腆着臉要跟周瑜套近乎,沒有想到周公瑾沒給他面子,讓他如果樂意就自己來見,不樂意周大都督軍務在身,就兩免了。

    劉備隻好坐上小船去見周瑜,看着周瑜的人不多,就問帶了多少人?周瑜淡然一笑:“三萬人。

    ”大耳朵自然失色:“恨少!”周瑜道:“此自足用,豫州但觀瑜破之。

    ”劉備看到周瑜英氣逼人的樣子,知道是勸不了,于是就想找給過他好臉色的魯肅兜售多多益善論。

    又讓周瑜給一口回絕了:“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見子敬,可别過之!”大耳朵很懊惱,估計在肚子裡面大罵了幾千遍“周瑜狂徒”,并且堅定了周瑜要是戰敗就夥上關張去東吳抄周瑜家的決心。

     此刻的劉備在周瑜眼裡不過是隻喪家犬,看門狗還不夠格。

    揚帆遠去的周瑜想的是盡快和曹操的水軍決戰,免得曹操站穩了腳跟就大勢不妙。

    所以在到夏口還沒有遇到曹操水軍的周瑜沒有停留,而是繼續行軍,終于在赤壁與曹操水軍遭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