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 赤壁到江陵

關燈
周瑜水軍和曹操水軍進行了一場小規模的遭遇戰,沒有思想準備的原荊州水軍自然不是甘甯一幫水匪出身悍将的對手,東吳初戰獲勝。

    曹操開始意識到手下這幫荊州降兵戰鬥力太差,而自己的北方軍又不慣水戰,隻有先練兵,提高戰鬥力,同時想想還有沒有其它的壞主意好使。

    曹軍撤退到烏林地面上駐紮,還是虎視眈眈地看着赤壁。

     周瑜自然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對曹操就越有利,曹操看着明月如鈎當然有雅興做詩,周瑜卻在如水的月光下望着長江對岸發呆。

    這時候黃蓋來獻火攻計:“今寇衆我寡,難以持久。

    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黃蓋、程普和韓當等人都是東吳的老臣,曾經和孫堅一起出生入死,此刻卻是周瑜的下屬。

    本來這些老将對周瑜當他們的上司是很有幾分不滿的,畢竟周瑜屬于他們的子侄輩,面子上首先就挂不住,心理也多少有些不平衡。

    其中程普以前曾經倚老賣老地教訓過周瑜幾次,要是一個肚量不夠大的人,不免要端起官架子對程普公事公辦,說不定還會公報私仇。

    可周公瑾卻絕非是《三國演義》裡寫得那樣的小人,相反很大度地“折節容下,終不與較”,對待程普還是執子侄之禮的,這點和《三國演義》裡動不動就用激将法氣得老将吹胡子瞪眼睛的諸葛亮大大不同。

    往往是一些在大事上能力不足的人才偏偏注意細節,作為一個領導者并非是要高人一等,壓人一籌,處處顯得自己比下屬高明,而是要充分發揮下屬的作用,讓下屬在具體問題上比自己高明,程普等老将有了老将的尊嚴就自然要承擔老将的義務。

    《易經》上說:“以上下下,其道大光,大得民也”,周瑜的謙沖換來了一班東吳舊臣的支持,程普後來對别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黃蓋能夠向周大都督提建議,是因為知道周瑜能夠聽建議,不是聽不懂琴聲的笨牛。

     黃蓋這條計策在于讓曹操沒有了必要裝備——戰船,到時候想進攻總不成飛過長江。

    利用的是在冬天,天幹物燥,容易着火,而曹操一方面為了方便北方士兵,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荊州軍叛逃,把戰船都釘到了一起,為火攻計的成功提供了物質保證。

     曹操對詐降信的輕信給了東吳填滿澆上了魚油柴草的戰船接近自己艦隊的機會。

    東吳用來充當自殺式進攻的火船應該不會太小,因為每艘船後都系有救生艇,太小的船也未必就能夠保證把曹操的大船點着。

    黃蓋的火船在數量上應該是數十艘,因為如果引火點太少的話,曹軍完全有時間把着火的戰船隔離開來。

    就後來火勢很快燃燒到曹軍岸上的情況來看,除了當時的東南風很大,以及撤退到救生艇上的東吳士兵用火箭引燃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