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為官到隐居

關燈
就被舉孝廉的年紀來說,曹操堪稱政治上的希望之星,因為那時候就是五十歲被舉孝廉也不算老。

    剛提拔的年輕幹部曹操職務是洛陽北部尉,職責是負責京城的治安。

    年輕幹部的好處就在于有朝氣和闖勁,要說比經驗,比城府,比辦事“一看、二慢、三通過”,較之年紀大的官員是大大的不如了。

     曹操當治安官是肯定想有一番作為的,多半是把光武帝時候的強項令董宣當成了榜樣,要做一個執法如山不避權貴的人。

    于是“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強,皆棒殺之”,剛正不阿,比清流還清流,連當時漢靈帝所寵愛的小黃門蹇碩的叔父都給棒殺了,和後世的包龍圖殺魯齋郎也差不多。

    結果是“京師斂迹,莫敢犯者”,“近習寵臣鹹疾之”。

    本來照東漢的成例,這樣真把王法當回事情,進而鐵面無私的曹青天是免不了一死的,單是後來和曹操一樣成為掌握軍權八校尉之一的蹇碩就是以勇力而著稱。

    曹操要是就這麼死了,說不定也會成為一篇戲文裡的正面角色,在戲台上唱老生或者塗個紅臉黑臉什麼的,不會是現在的一張大白臉。

    但曹青天雖然沒有戲文裡包青天訪地府的功夫,卻肯定有着所有青天老爺們沒有的橫蠻和匪氣,注定不會如清流李固那樣束手就擒,要是他覺得受了冤枉恐怕連皇帝也敢殺,誰也不願意這頭老虎在死前拉自己成為墊背。

    所謂的惡勢力往往比善良還要怕真正的狠人,見到綿羊他們是老虎,見到老虎他們是紙老虎。

    他們打從來是要打不還手的,罵是要罵不還口的,就如街頭的小痞子,就算他能夠把你打斷肋骨,而你肯定會讓他掉兩顆牙齒,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和你放對的。

    對待曹操這樣的彗星(那時候人沒有文化,一般叫掃帚星),欺軟怕硬的豪強們的策略是找個好地方把這惡神送走,“于是共稱薦之,故遷為頓丘令”,算是京官外放,成了地方實力派。

    這年曹操二十三歲。

    看來想當一個獨善其身的一般人就罷了,要當個清官或者堅持點正義什麼的,如果不想早點成為烈士是一定要多少有些匪氣。

     頓丘令曹孟德沒有做多久,就因為從妹夫宋奇犯事被連坐罷免了。

    連坐是古代常有的事情,就如同現在讓你填寫表格的時候裡面還有關于有沒有親屬受過刑事處理的項目。

    二十四孝裡的缇索救父,她重男輕女的父親淳于名醫就是因為連坐而被抓起來的,倒不是真的犯了什麼事情。

    曹操當時還沒有後代,他恐怕也不屑被救,前文說過,曹孟德是受不得冤枉的那種人,反正張讓之流權貴的家他是輕車熟路,鬧上一鬧,權貴們為了避免麻煩就借口他“能明古學”推薦他當議郎。

    這議郎就是言官,就能夠上上奏折什麼的,不必擔心這個愣頭青再執法如山,權貴們可是用心良苦。

    多半張讓還真誠地拍着曹操的肩膀說:“大侄子,這可是我費了好大力氣幫你找的有前途、有名望的職業啊!不要辜負組織對你的培養。

    ”曹操也真是敬業愛崗,幹一行鑽一行,當了議郎之後頻頻上折子,請漢靈帝啟用賢良,不要搞裙帶官,特别重要的主張是為陳蕃一幫清流平反冤案,解除黨锢。

    要是别的大臣上這樣的折子早就給辦了,因為殺陳蕃等人和黨锢正是漢靈帝早年的政績之一,可是這回是有名的愣頭青加過激份子曹操上的折子,一個多半是宦官們早就給扣下了,一個是漢靈帝也不屑和一個愣頭青計較,曹操也就得以逍遙法外。

     後來邪教張角造反,漢靈帝慌神了,宦官呂強趁機對他說,趕緊開放黨禁,不然這些讀書人和黃巾賊合夥就完了。

    呂強是個好人,可惜好人不得好報,後來他被别的宦官們誣陷的時候就沒有所謂的清流為他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