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哪》①(廣告)
關燈
小
中
大
繼《戰争與和平》那樣的震人心魄的瑰麗史詩以後,托翁完成了《安娜·卡列尼娜》。從篇幅上說,它僅次于《戰争與和平》;而它的藝術價值,卻是托翁的主要著作的代表。《複活》倘說是托翁藝術上的一個遺囑,那麼,《安娜·卡列尼娜》便可以說是他的一部分藝術的财産了。小說一開始,便以抒情詩般的文字把我們攝住:戀愛的瘋狂,凄苦情操造成的悲劇,從安娜認識佛隆斯基直到她投身于火車輪下;這整個故事是如此逼取我們的淚水。安娜,高傲、勇敢,受到了愛的煎熬,但終于在破碎的愛情中毀了自己。舞會、賽馬、戲院和沙龍,都在列車經過的一瞬間完成了。——隻有托翁能寫出這樣的悲劇。環繞着這悲劇的,是一八六五年俄國社交生活的場面,和在另一主人翁列文身上顯露的托翁自己的面影。
選自《巴金全集》第十八卷第547頁。
①托爾斯泰著,高植譯,一九四九年四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本篇原刊于該書護封。
選自《巴金全集》第十八卷第547頁。
①托爾斯泰著,高植譯,一九四九年四月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本篇原刊于該書護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