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之死(17)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船隊便要浩蕩南下,這一晚大舡小艇擠在碼頭,王爺的那隻最大的舡擁在最當中。
直到王爺要脫衣就寝了,妙玉經王爺一再催逼,這才到那箱邊蹲下,欲解那九連環。
王爺伸長脖子,雙眼瞪得銅鈴般大,期待着那能将三魂六魄盡悉攝去的奇珍異寶顯現。
妙玉手碰到了九連環鎖,擡頭問:“可真要我開?”王爺見妙玉臉上現出怪異的笑容,那笑紋裡分明迸射着複仇的快意,便知不妙,意欲躲開,然而哪裡還來得急?隻見妙玉将九連環鎖拼力一拉,裡面早已安裝好的機括,擊出火花,将滿箱的煙花爆竹頓時點燃,轟隆一聲,箱蓋炸得粉碎,火線四射,噼啪亂響,船艙内帳幔等物立刻燃燒起來,蹿動的火苗迅即使木制船艙變成一團火球,王爺要往外逃,妙玉狂笑着死死抱住了他一隻腿…… 主舡着火,殃及周圍,火借風勢,很快使大舡小艇燃成一片火海,倉皇之中,如何撲救?下屬軍牢等隻知紛紛跳水,各自逃命,一片鬼哭狼嚎之聲。
岸上不少百姓,被火光聲響驚動,披衣上街,湧到碼頭附近觀看,一時議論紛紛,衆說不一,或雙手合十口中念佛,或暗中稱快大遂于心。
隻見火勢越演越熾,王爺所在的那隻大舡艙頂在烈焰中坍塌,内中那隻引起大火的箱子裡,有更多的煙花被啟動爆裂,那是些十分美麗的煙花,升騰到夜空中,或如孔雀開屏,或似群莺鬧樹,或賽秋菊怒綻,或勝珊瑚亂舞,此滅彼亮、呼嘯相繼,真是奇光異彩、迷離閃爍,倒映在滔滔江水中,更幻化出光怪陸離、詭谲莫測的魑光魅影…… 岸上的觀火者,幾疑置身在元宵佳節,每種一煙火騰空爆綻,都引出一陣拊掌歡呼。
煙火停頓了,衆人皆以為到此為止,但心中都企盼能再飽眼福,許多人不改那翹首之姿,雙眼仍凝視深黛色的夜空。
這時那瓜洲官衙派出的救火兵丁才遲遲而至,厲聲喝道,勒令衆人回避。
忽然,熄滅一時的煙火又有一隻高高蹿向天際——那是妙玉事前綁在自己心口前的一隻,直到她在烈焰中槃時方爆裂迸飛——挪步欲去者忙煞腳仰望,人們互相指點,連兵丁們亦不由得駐足觀看,隻見那隻煙火升至極高處,緩緩綻出一片銀潤潔白的光焰,并終于顯現為一朵巨大的玉蘭花,久久地停留在茫茫夜空,那凄美的玉蘭花仿佛靜靜地俯瞰着擾擾人世,品味着人間恩怨情仇,終于,在悲欣交集中,漸漸地隐去…… 1999年1月4日,完篇于綠葉居 【後記】 1993年6月,我完成了《秦可卿之死》的寫作。
1995年8月,完成了《賈元春之死》的寫作。
現在我又寫完了《妙玉之死》,終于了結了一樁久存于心的誓願。
這三篇小說,凝聚着我在《紅樓夢》探佚方面幾乎所有的發現與心得。
三篇小說整合在一起,不僅是對秦可卿、賈元春、妙玉的命運結局來了一回大解謎,而且還附帶提及“金陵十二钗”中另外九钗在八十回後真實狀況,以及諸如賈寶玉和甯、榮兩府的其他老少爺們,還有甄寶玉、柳湘蓮、馮紫英、衛若蘭、賈芸、小紅、襲人、平兒、鴛鴦、茜雪、焙茗、賈薔、齡官……等諸多人物的命運發展線索或最後歸宿。
現在一般的讀者,所讀的《紅樓夢》大多是被“紅學”界稱為“通行本”,即把高鹗所續的後四十回連綴在前八十回後的版本,不少讀者以為高鹗所寫的那
直到王爺要脫衣就寝了,妙玉經王爺一再催逼,這才到那箱邊蹲下,欲解那九連環。
王爺伸長脖子,雙眼瞪得銅鈴般大,期待着那能将三魂六魄盡悉攝去的奇珍異寶顯現。
妙玉手碰到了九連環鎖,擡頭問:“可真要我開?”王爺見妙玉臉上現出怪異的笑容,那笑紋裡分明迸射着複仇的快意,便知不妙,意欲躲開,然而哪裡還來得急?隻見妙玉将九連環鎖拼力一拉,裡面早已安裝好的機括,擊出火花,将滿箱的煙花爆竹頓時點燃,轟隆一聲,箱蓋炸得粉碎,火線四射,噼啪亂響,船艙内帳幔等物立刻燃燒起來,蹿動的火苗迅即使木制船艙變成一團火球,王爺要往外逃,妙玉狂笑着死死抱住了他一隻腿…… 主舡着火,殃及周圍,火借風勢,很快使大舡小艇燃成一片火海,倉皇之中,如何撲救?下屬軍牢等隻知紛紛跳水,各自逃命,一片鬼哭狼嚎之聲。
岸上不少百姓,被火光聲響驚動,披衣上街,湧到碼頭附近觀看,一時議論紛紛,衆說不一,或雙手合十口中念佛,或暗中稱快大遂于心。
隻見火勢越演越熾,王爺所在的那隻大舡艙頂在烈焰中坍塌,内中那隻引起大火的箱子裡,有更多的煙花被啟動爆裂,那是些十分美麗的煙花,升騰到夜空中,或如孔雀開屏,或似群莺鬧樹,或賽秋菊怒綻,或勝珊瑚亂舞,此滅彼亮、呼嘯相繼,真是奇光異彩、迷離閃爍,倒映在滔滔江水中,更幻化出光怪陸離、詭谲莫測的魑光魅影…… 岸上的觀火者,幾疑置身在元宵佳節,每種一煙火騰空爆綻,都引出一陣拊掌歡呼。
煙火停頓了,衆人皆以為到此為止,但心中都企盼能再飽眼福,許多人不改那翹首之姿,雙眼仍凝視深黛色的夜空。
這時那瓜洲官衙派出的救火兵丁才遲遲而至,厲聲喝道,勒令衆人回避。
忽然,熄滅一時的煙火又有一隻高高蹿向天際——那是妙玉事前綁在自己心口前的一隻,直到她在烈焰中槃時方爆裂迸飛——挪步欲去者忙煞腳仰望,人們互相指點,連兵丁們亦不由得駐足觀看,隻見那隻煙火升至極高處,緩緩綻出一片銀潤潔白的光焰,并終于顯現為一朵巨大的玉蘭花,久久地停留在茫茫夜空,那凄美的玉蘭花仿佛靜靜地俯瞰着擾擾人世,品味着人間恩怨情仇,終于,在悲欣交集中,漸漸地隐去…… 1999年1月4日,完篇于綠葉居 【後記】 1993年6月,我完成了《秦可卿之死》的寫作。
1995年8月,完成了《賈元春之死》的寫作。
現在我又寫完了《妙玉之死》,終于了結了一樁久存于心的誓願。
這三篇小說,凝聚着我在《紅樓夢》探佚方面幾乎所有的發現與心得。
三篇小說整合在一起,不僅是對秦可卿、賈元春、妙玉的命運結局來了一回大解謎,而且還附帶提及“金陵十二钗”中另外九钗在八十回後真實狀況,以及諸如賈寶玉和甯、榮兩府的其他老少爺們,還有甄寶玉、柳湘蓮、馮紫英、衛若蘭、賈芸、小紅、襲人、平兒、鴛鴦、茜雪、焙茗、賈薔、齡官……等諸多人物的命運發展線索或最後歸宿。
現在一般的讀者,所讀的《紅樓夢》大多是被“紅學”界稱為“通行本”,即把高鹗所續的後四十回連綴在前八十回後的版本,不少讀者以為高鹗所寫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