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 癸未歲至甲申歲(萬曆十一年至十二年)
關燈
小
中
大
。
遂率族衆。
邀噶哈善哈思虎於路。
殺之。
上聞之大怒。
欲集衆收其骸骨。
諸族昆弟。
皆與龍敦謀。
無一人往。
上率近侍數人行。
有族叔居尼麻喇城中名棱敦者。
止之曰。
諸族皆仇汝。
否則汝妹夫何以見殺。
宜勿往。
恐有害汝者。
上不聽。
披甲躍馬。
登城南橫岡。
引弓疾馳。
複回向城下大呼曰。
有害吾者速出。
聞者皆惴懼。
無敢出者。
遂收其骸骨以歸。
上不以外姓為嫌。
移骸骨入室。
殓以所禦冠履衣服。
厚葬之 ○甲申年四月 夏四月。
丁未朔○上警悟轶倫。
臨機應變。
倉卒合度。
嘗夜寝。
聞戶外有聲。
披衣起。
令匿諸子女。
佩刀。
持弓矢。
潛出戶。
伏煙突旁伺之。
時陰晦無所見。
少項。
賊将逼煙突旁。
忽有電光照見。
遂以刀背擊仆。
呼近侍洛漢縛之。
洛漢曰。
何必縛也。
宜殺之。
上念若殺此賊。
其主必顯與我為難。
傥加兵於我。
我衆寡不敵、奈何。
乃佯詢曰。
爾非盜牛來耶。
賊果以盜牛應。
洛漢又曰。
诳言也。
實欲害吾主。
殺之便。
上不許、曰。
果盜牛也。
遂縱之去 ○甲申年五月 五月。
丙子朔○上每至夜分。
方寝息。
忽有婢不就卧。
篝燈坐竈旁。
乍燃乍滅。
上察其狀有異。
遂起。
衷短甲。
外襲常服。
佩刀。
攜弓矢。
佯如廁。
值昏黑中、莫能辨。
熟視院門旁籬落缺處。
隐然有人如探伺者。
乃控弦以待。
俄而賊逼。
遂射之。
賊卻身避。
中其衣。
驚遁。
上追及之。
又射貫兩足。
踣地。
擊其首昏眩。
縛而撻之。
詢其名為義蘇。
諸弟及近侍曰。
殺之固宜。
何撻焉。
上曰。
此非汝所知也。
殺之适以啟釁。
若其主以兵攻我。
劫我儲蓄。
我糧匮。
則部下叛。
部下叛。
則我等孤立。
何以禦敵。
且我又何肯以殺人為他人藉口耶。
遂釋之。
蓋上之深沈有大度。
類如此 ○甲申年六月 六月。
丙午朔○上率兵四百。
征納木占、薩木占、讷申、萬濟漢、以複噶哈善之仇。
攻馬兒墩寨。
其寨踞山之巅。
勢險峻。
乃設大牌三。
蔽矢石。
并列而進。
至隘路。
分其一前行。
其二繼之。
近寨丈許。
路愈隘。
分三牌相次而攻。
敵寨飛石擂木齊下。
前牌被摧。
軍退次牌下。
次牌又摧。
複退於三牌下。
戰士并集。
牌不能蔽。
難仰攻。
上立寨下。
相去十餘步。
有斷木長二尺餘。
隐其足。
發一矢。
中寨主讷申面、貫耳。
複射四人、踣之。
敵兵遂卻。
上引兵遙圍其寨。
絕彼汲道。
攻至四日。
其夜令戰士跣足緣崖而上。
遂取馬兒墩寨。
讷申、萬濟漢、奔界凡○時董鄂部衆貝勒議曰。
昔甯古塔貝勒、借哈達國萬汗兵攻我。
取我數寨。
今彼與哈達國相雠。
吾等宜乘機攻之。
用蟒毒淬箭為攻具。
适其部内亂。
上聞之。
與衆計曰。
董鄂部内亂。
宜往攻。
衆谏曰。
兵未可輕入其境。
幸而勝。
誠善。
傥有失。
奈何。
上曰。
我不乘機先發。
傥彼複和好。
必加兵我矣。
衆皆曰善 ○甲申年九月 秋九月。
甲戌朔○上率兵五百。
征董鄂部主阿海巴顔。
阿海巴顔聚兵四百、於所居齊吉答城。
閉城待。
上兵至。
圍攻其城。
縱火焚城樓、及村中廬舍。
城垂陷。
會大雪、罷攻。
令兵先行。
上親率十二人、伏濃煙中。
城内謂兵已退。
引衆出。
上突出擊之。
斬四人。
獲甲二副。
兵還時。
有王甲部之孫紮秦光滾、谒上曰。
甕郭落。
吾仇也。
曾為所縛。
乞貝勒一旅、助我破之。
上念既興兵至此。
宜乘此戡定一方。
遂以兵助孫紮秦光滾、夜馳赴之。
孫紮秦光滾。
有兄子戴度墨爾根。
密使人通於甕郭落。
以故甕郭落預知兵至。
乃收兵入城。
上臨城攻之。
亦縱火焚城樓、及村中廬舍。
上乘屋颠、射城中。
城中鄂爾果尼、射上中首、貫胄。
傷入指許。
上拔箭。
見敵趨過。
即以所拔箭、從煙突隙處迎射之。
貫其股。
應弦而踣。
上被創流血至足。
猶鏖戰不已。
敵有名羅科者。
乘烈焰中潛逼。
突發一矢。
中上項。
砉然有聲。
穿鎖子甲護項。
上拔之。
镞卷如鈎。
血肉并落。
衆見上創甚。
競趨而前。
欲登屋扶掖以下。
上止之曰。
爾勿來。
恐為敵窺。
我當徐下。
時項下血湧如注。
以一手扪創處。
一手拄弓而下。
二人掖而行。
忽迷仆。
諸臣皆大驚。
相怨咎。
少蘇。
裹創。
迷而複蘇者數四。
蘇辄飲水。
凡一晝夜。
血猶不止。
裹創厚寸餘。
至次日未時。
血始止。
於是棄垂下之城而還。
上創愈。
複率兵攻克甕郭落城。
獲鄂爾果尼、及羅科。
諸臣請誅之。
上曰。
兩敵交鋒。
志在取勝。
彼為其主。
乃射我。
今為我用。
不又為我射敵耶。
如此勇敢之人。
若臨陣死於鋒镝。
猶将惜之。
奈何以射我故而殺之乎。
乃擢鄂爾果尼、羅科、為牛彔額真。
統轄三百人。
諸臣皆頌上大度雲 大清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實錄卷之一
遂率族衆。
邀噶哈善哈思虎於路。
殺之。
上聞之大怒。
欲集衆收其骸骨。
諸族昆弟。
皆與龍敦謀。
無一人往。
上率近侍數人行。
有族叔居尼麻喇城中名棱敦者。
止之曰。
諸族皆仇汝。
否則汝妹夫何以見殺。
宜勿往。
恐有害汝者。
上不聽。
披甲躍馬。
登城南橫岡。
引弓疾馳。
複回向城下大呼曰。
有害吾者速出。
聞者皆惴懼。
無敢出者。
遂收其骸骨以歸。
上不以外姓為嫌。
移骸骨入室。
殓以所禦冠履衣服。
厚葬之 ○甲申年四月 夏四月。
丁未朔○上警悟轶倫。
臨機應變。
倉卒合度。
嘗夜寝。
聞戶外有聲。
披衣起。
令匿諸子女。
佩刀。
持弓矢。
潛出戶。
伏煙突旁伺之。
時陰晦無所見。
少項。
賊将逼煙突旁。
忽有電光照見。
遂以刀背擊仆。
呼近侍洛漢縛之。
洛漢曰。
何必縛也。
宜殺之。
上念若殺此賊。
其主必顯與我為難。
傥加兵於我。
我衆寡不敵、奈何。
乃佯詢曰。
爾非盜牛來耶。
賊果以盜牛應。
洛漢又曰。
诳言也。
實欲害吾主。
殺之便。
上不許、曰。
果盜牛也。
遂縱之去 ○甲申年五月 五月。
丙子朔○上每至夜分。
方寝息。
忽有婢不就卧。
篝燈坐竈旁。
乍燃乍滅。
上察其狀有異。
遂起。
衷短甲。
外襲常服。
佩刀。
攜弓矢。
佯如廁。
值昏黑中、莫能辨。
熟視院門旁籬落缺處。
隐然有人如探伺者。
乃控弦以待。
俄而賊逼。
遂射之。
賊卻身避。
中其衣。
驚遁。
上追及之。
又射貫兩足。
踣地。
擊其首昏眩。
縛而撻之。
詢其名為義蘇。
諸弟及近侍曰。
殺之固宜。
何撻焉。
上曰。
此非汝所知也。
殺之适以啟釁。
若其主以兵攻我。
劫我儲蓄。
我糧匮。
則部下叛。
部下叛。
則我等孤立。
何以禦敵。
且我又何肯以殺人為他人藉口耶。
遂釋之。
蓋上之深沈有大度。
類如此 ○甲申年六月 六月。
丙午朔○上率兵四百。
征納木占、薩木占、讷申、萬濟漢、以複噶哈善之仇。
攻馬兒墩寨。
其寨踞山之巅。
勢險峻。
乃設大牌三。
蔽矢石。
并列而進。
至隘路。
分其一前行。
其二繼之。
近寨丈許。
路愈隘。
分三牌相次而攻。
敵寨飛石擂木齊下。
前牌被摧。
軍退次牌下。
次牌又摧。
複退於三牌下。
戰士并集。
牌不能蔽。
難仰攻。
上立寨下。
相去十餘步。
有斷木長二尺餘。
隐其足。
發一矢。
中寨主讷申面、貫耳。
複射四人、踣之。
敵兵遂卻。
上引兵遙圍其寨。
絕彼汲道。
攻至四日。
其夜令戰士跣足緣崖而上。
遂取馬兒墩寨。
讷申、萬濟漢、奔界凡○時董鄂部衆貝勒議曰。
昔甯古塔貝勒、借哈達國萬汗兵攻我。
取我數寨。
今彼與哈達國相雠。
吾等宜乘機攻之。
用蟒毒淬箭為攻具。
适其部内亂。
上聞之。
與衆計曰。
董鄂部内亂。
宜往攻。
衆谏曰。
兵未可輕入其境。
幸而勝。
誠善。
傥有失。
奈何。
上曰。
我不乘機先發。
傥彼複和好。
必加兵我矣。
衆皆曰善 ○甲申年九月 秋九月。
甲戌朔○上率兵五百。
征董鄂部主阿海巴顔。
阿海巴顔聚兵四百、於所居齊吉答城。
閉城待。
上兵至。
圍攻其城。
縱火焚城樓、及村中廬舍。
城垂陷。
會大雪、罷攻。
令兵先行。
上親率十二人、伏濃煙中。
城内謂兵已退。
引衆出。
上突出擊之。
斬四人。
獲甲二副。
兵還時。
有王甲部之孫紮秦光滾、谒上曰。
甕郭落。
吾仇也。
曾為所縛。
乞貝勒一旅、助我破之。
上念既興兵至此。
宜乘此戡定一方。
遂以兵助孫紮秦光滾、夜馳赴之。
孫紮秦光滾。
有兄子戴度墨爾根。
密使人通於甕郭落。
以故甕郭落預知兵至。
乃收兵入城。
上臨城攻之。
亦縱火焚城樓、及村中廬舍。
上乘屋颠、射城中。
城中鄂爾果尼、射上中首、貫胄。
傷入指許。
上拔箭。
見敵趨過。
即以所拔箭、從煙突隙處迎射之。
貫其股。
應弦而踣。
上被創流血至足。
猶鏖戰不已。
敵有名羅科者。
乘烈焰中潛逼。
突發一矢。
中上項。
砉然有聲。
穿鎖子甲護項。
上拔之。
镞卷如鈎。
血肉并落。
衆見上創甚。
競趨而前。
欲登屋扶掖以下。
上止之曰。
爾勿來。
恐為敵窺。
我當徐下。
時項下血湧如注。
以一手扪創處。
一手拄弓而下。
二人掖而行。
忽迷仆。
諸臣皆大驚。
相怨咎。
少蘇。
裹創。
迷而複蘇者數四。
蘇辄飲水。
凡一晝夜。
血猶不止。
裹創厚寸餘。
至次日未時。
血始止。
於是棄垂下之城而還。
上創愈。
複率兵攻克甕郭落城。
獲鄂爾果尼、及羅科。
諸臣請誅之。
上曰。
兩敵交鋒。
志在取勝。
彼為其主。
乃射我。
今為我用。
不又為我射敵耶。
如此勇敢之人。
若臨陣死於鋒镝。
猶将惜之。
奈何以射我故而殺之乎。
乃擢鄂爾果尼、羅科、為牛彔額真。
統轄三百人。
諸臣皆頌上大度雲 大清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實錄卷之一